1979年十二月十二日深夜,大批宪警急敲施明德家的门。打开门的吕秀莲当场被逮捕,而施明德和当时妻子艾琳达则在黑夜中逃走。
那一夜与次日,包括林义雄、姚嘉文、陈菊等共十四人被逮补。然后时任立法委员的黄信介,以及逃亡近一个月的施明德,也先后被捕。
党外崛起
这场大逮捕的导火线,是1979年12月10日国际人权日,约十万名党外人士在高雄举办一场示威游行,因事前申请未核准,引发激烈警民冲突。根据政府单位的统计,有183名军警在“美丽岛事件”中受伤,群众受伤者则无法统计。政府说警察对民众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反对人士则指控警方“未暴先镇”,后来知名作家陈若曦也当面向总统蒋经国如此强调。但政府确实是要刻意塑造美丽岛杂志领导者为阴谋份子,群众都为非理性暴民的印象,以让舆论接受国民党接下来的肃清行动。
十二月十日的这场冲突,只是更大的冲突-----威权党国体制与兴起的 反对运动的对抗间----的缩影。
“自由中国”与中国民主党的政治运动夭折之后,虽然有个别非国民党籍政治人物存在,但并未集结成一个新的政治运动。直到六零年代末,新生代本土政治人物的出现,以及“大学杂志”相关的知识份子集团的形成,且在七零年代的不安政治气氛下(七零初的保钓运动与台湾退出联合国),这些新生代开始结合为一股新的政治力量。
1975年八月,由黄信介担任发行人,康宁祥任社长,原为国民党改革派的张俊宏为总编辑的“台湾政论”创刊。照康宁祥的说法,这是“新生代在野政治人物,和大学杂志时期的知识份子间的桥樑”。年底,国民党政府以“煽动他人触犯内乱罪,情节严重”,勒令只存活五个月的『台湾政论』停刊。
1977年底举办五项地方公职选举,“党外”人士开始进行全岛串连,多人以“党外”之名竞选。最后,党外赢得4席县市长、21席省议员、8席台北市议员、146席县市议员、21席乡镇市长。这是党外的大胜利,并让他们逐渐成为一个非正式的政团。此外,在这次桃园县长选举中(许信良脱离国民党参选),因群众怀疑国民党做票舞弊,一万多人包围中坜市警局,并焚烧警车。史称“中坜事件”,是台湾战后第一次群众抗议选举不公。
对即将到来的1978年中央民意代表增额选举,更多知识份子投入选举,如女性主义鼓吹者吕秀莲、台大哲学系教授陈鼓应等人。“党外”人士以黄信介、林义雄和施明德为中心,成立“台湾党外人士助选团”,作为共同的选举后援组织,并发表十二项共同政见。
然而,12月16日突然传来台美断交的消息,国民党政府停止所有竞选活动。党外人士反对这个决定,发表《党外人士国是声明》,要求恢复选举,并主张由台湾人民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次年初,党外人士准备在二月去替高雄县替七十五岁的余登发老县长举办生日晚会,不料,警备总部在1月21日以“涉嫌参与匪谍吴泰安叛乱”的莫须有罪名逮捕余登发父子。翌日许信良、张俊宏等人齐集桥头乡,发动示威游行,要求释放余登发。事后,余登发被判处八年徒刑,桃园县长许信良被停职两年。
历经中坜事件、桥头抗争,台湾的街头逐渐炽热,而国民党与党外的对抗也日益激烈。六月,两个党外杂志先后成立。一份是由康宁祥担任发行人的“八十年代”杂志,以记者和学者的政治批评为主。此外,由黄信介为发行人,张俊宏为总编辑的《美丽岛》杂志也跟著创刊。(杂志名称之由来为周清玉提议取李双泽作曲,杨祖珺演唱的歌曲-《美丽岛》为名。)
与之前刊物不一样的是,美丽岛杂志不只是论政,而是要组织群众。在封面“美丽岛”的刊名下,英文写著“The Magazine of Democratic Movement”(一份民主运动的杂志)。施明德后来更说,创办《美丽岛》的目的是“要形成没有党名的政党。”
美丽岛杂志发行到第四期时,发行量已经超过十万本,这是空前,也是绝后的(指八零年代党外杂志)。但杂志社在高雄的服务处及各地服务社不断遭破坏,黄信介本人住宅也遭到攻击。
十二月十日,爆发高雄事件,党国体制终于无法忍受反对运动对其权力的挑战。
美丽岛大审
1980年2月黄信介、施明德、林义雄、姚嘉文、陈菊、吕秀莲、张俊宏、林弘宣等八人被以叛乱罪提起公诉,并自三月开始军事审判(今景美人权园区)。最后,8人全部有罪,施明德被判无期徒刑。
美丽岛大审过程对媒体公开,原本是为了让民众看到他们俯首认罪的样子,但没想到,民众眼前所见的,是这些受刑人或者悲壮或者无畏地走进法庭,并侃侃而谈他们对于政治改革与台湾前途的理念。而这震撼了更多人民。
更让人震惊的是,就在军事审判前的2月28日,不明人士闯入林义雄家中,无情地杀害林母及双生女儿林亮均、林亭均,唯一活口是被杀成重伤的大女儿林奂均。林宅血案成为台湾民主史上最哀伤的一页,且至今未能破案。
整整三十年前的美丽岛事件是台湾政治史上一个转捩点。他让人们看到的威权体制的扑杀决心,他也改变了党外民主运动的性质,让美丽岛辩护律师后来成为党外运动的主力。整个七零年代的政治改革与文化运动风潮,到美丽岛事件划下了一个黑暗的句点,而可能让台湾陷入更肃杀阴冷的气氛。然而,一如民间的和文化的所酝酿的力量已经沛然莫之能御,民主改革的动力也已非党国威权体制可以压的住了。不论党外政治力量或者各种社会运动,都将在八零年代更沸腾地展开,向前推动台湾的民主。
本文链接:张铁志:美丽岛事件与台湾民主运动,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