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增长、扩内需占据主流话语权的近一阶段,整个社会总体看似平静,实为群体性抗争事件的多发期,特别是当把一些事件联系起来看时。目前,国内群体性抗争事件的发展轨迹,已渐从实体性群体事件和网络性群体事件两个维度而展开。
近期发生的实体性群体事件,主要有:
6月初,郴州市部分出租车在城区道路、办公楼等地集中摆放,
不久前,武汉市原禽蛋加工厂下岗职工约二千多人,在工厂大门口集会,要求工厂老板和现政府给予下岗职工最基本生活保障和相应的保险金。
当前的网络性群体事件,则通常以某一实体性事件为导火索,导致网民在网上引起舆论声浪,并不乏诸多群体性抗争言语。近期的网络性抗争事件,主要包括杭州飙车案、湖北邓玉娇案等。央视网在“女服务员刺死官员”专题页面上进行了“女服务员刺死官员,算正当防卫吗?”的网络投票活动,结果92%网友认为邓玉娇无罪。由于官、民间尚缺乏一种互动畅通、协商交流的有效机制,因而作为管制中相对薄弱的一环,互联网自然成了广大民众宣泄的场所。
那么,近期发生的一系列群体性抗争事件,在后续的发展轨迹上将有哪些特点呢?笔者以为包括以下几方面:
1、实体性群体事件将进一步呈现出分散化、多样性的特点。
在地域、行业、规模和抗争诉求上,都将更为分散、更为多样。此外,由于今后一个阶段仍可能为群体性事件的多发期,这种分散化、多样性的特点将会展现得更为明显。
2、网络性群体事件将进一步表现出敏感化的特点。
今天,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网民日渐成长的社会关注度和参与意识,哪怕任何一个在之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件,在今天的互联网上都会掀起巨大的涟漪。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对网络性群体事件进行预防和管控的难度。
3、实体性群体事件和网络性群体事件将更多合流。
事实上,两类事件的背后,都集中表现为社会阶层的对立,包括官与民的对立和矛盾,以及民与商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所以,网上、网下的群体性事件将会更多交融,彼此影响,甚至阵地互相转化,互相促进。
4、今后群体性抗争事件发展的可能传导链条。
即:先由一实体性事件触发,再迅速由事件参与者或知情网民上传网络、扩大影响,众多网民引起关注并进一步传播,引起传统媒体、整个社会舆论乃至官方的重视,部分网民以“志愿者”、“观察员”身份实际参与到该实体性事件中,并将进展情况上传网络,整体影响进一步扩大,官方出面声明和予以处理。
这一链条充分向我们表明,在互联网形势下一个个体性事件快速发展成为社会性事件的主要传导模式。
本文链接:关注近期一系列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走势,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