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网站首页 |公法评论|公法经典|公法专题|公法案例|公法论文|公法文献|资料下载|西语资源|公法史论|公法时评|公法新闻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欢迎访问公法评论网。浏览旧站请进:经典旧站
公法评论网全站搜索: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您现在的位置 : 公法评论 文章正文
重建中国礼乐精神:新十大中国名曲遴选
来源:中国思想论坛 作者:中国思想论坛 时间:2009-04-14 16:48:33点击:0
枕戈 评述整理


  中国的礼乐传统一直把音乐放到和诗歌同等的地位。礼乐之为礼乐,正在于音乐对人的情感的调节雅正作用。从音乐中,可以最直截地倾听和感受到一个文明的内在精神。虽然最古代的诗歌都是由音乐伴奏的,可惜与《诗经》紧密结合的音乐很少流传下来。古代的十大名曲,是从《高山流水》、《十里埋伏》开始,管弦合奏《春江化月夜》则代表了中国古典音乐的最高艺术成就。从表现中国精神的纯粹性来说,无疑古代的十大名曲更为中国化,更为“高雅”。但是,从今人的眼光来看,那些从古代流传下来的音乐未免纤弱了点,缺乏恢弘的力度,音乐结构也过于简单,不能和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宏大的交响乐媲美。
  今天,一是中国人的生存处境已经大大变化,中国精神面临西方的压力而处在变化中,需要一种新的“雅正”,同时现代中国音乐的表现手法也大大丰富了,乐器的力度也十分加强了。为了重建“中国精神”,则我们中国人需要新的音乐艺术元素的加入,甚至也可以说为了重建中国人的新礼乐传统,我们需要新的音乐经典。我们无妨仿照古人,从五四以后中国人自己创造的音乐中,遴选出足以深刻影响中国人灵魂的十首乐曲。用李白的话说,“大雅久不作”,我们从那么多风格多样的乐曲中挑选十首,做一种“整理删述”的工作。这是从中国人的灵魂中生长出来的,区别于西人精神的音乐,从而重建我们中国人的“风雅传统”。
  请大家推荐些曲子。
 
               交响诗《丝路断想》

  “丝绸之路”是中国文明的象征性符号,包含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华贵气派以及开拓精神。在当代中国音乐中,有两首以“丝绸之路”为背景的音乐,一是《丝路断想》。一是《丝绸之路·幻想组曲》。用传统的话说,这是一种“复古”音乐,但是复古从来就是从古代获取灵感而创新。这种音乐无疑最能表现一种“中国精神”。
  2005年1月31日举行的《2005年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韩兰魁的《音诗——丝路断想》作为音乐会的重头作品,由奥地利莫扎特交响乐团届时在金色大厅奏响。
  《音诗——丝路断想》是韩兰魁为西安音乐学院2003年在北京举行的《华乐新韵》音乐会专门谱写的一部民乐力作,作品分《古道》、《古堡》和《桑田》三段,以古丝绸之路为背景,幻想性地描绘出昔日令人神往的朝圣之旅,以此赞美生命,赞美爱情。演出在北京获得成功。中国唱片总公司认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建议他改编成交响乐,以推荐参加2005年维也纳新春音乐会。目前,韩兰魁已将这部民乐成功地改编为气势更为恢宏的交响乐并受到认可。

管子协奏曲《丝绸之路·幻想组曲》

    《丝绸之路·幻想组曲》是以盛唐文化做为历史背景。全曲通过《霸柳曲》《凉州乐》《楼兰梦》等篇章,描写了处在我国内陆大西北神秘西域的地貌风情。可与上首《丝路断想》媲美,堪称中国音乐近年来取得的伟大成果。
    对于这首乐曲,曲作者——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是这样解释的:我对古丝绸之路的印象是从绘画中得来的,记得少年时代我在父亲的画案旁看他从丝绸古道写生回来创作的一幅幅国画山水,画面中的构图和笔墨的千变万化,给我留下了神奇和幻想,我总觉得这图画中充满了音乐的空间,任我的乐思在这广袤的天地间自由翱翔。经过时间的孕育,我用音乐结构了《霸柳曲》、《古道吟》、《凉州乐》、《楼兰梦》、《龟兹舞》等。倾听它,你仿佛是在古丝绸之路上进行着别样的音乐之旅,感触良多。
    通过作者对这首乐曲的描绘,使我们随着音乐游历着神奇的丝绸古道,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金黄色的沙漠、动听的驼铃、和弥漫的大风沙……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取自民间题材。这是一部中国的交响乐,具有一种“悲剧精神”,而这种悲剧精神却有中国特色的华丽底色。它清晰旋律也明显区别于西方交响乐的混沌雄浑。这是目前中国影响最大的可与西方音乐媲美的乐曲,但在表现“中国精神”的力度上,却比上述两首“丝绸之路”题材的音乐稍逊之。
  1959年写成并初演。当时,何占豪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为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内容,以表现这对青年男女的忠贞爱情,和对封建宗法礼教的控诉和反抗。最后化蝶的描写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与理想。作品在音乐形象的塑造上并非是越剧“卡戏”式的模仿,而是根据协奏曲的形式特点,对原剧内容和曲调进行综合提炼,加以发展和创造。结构上根据标题内容的需要,运用了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在艺术处理上,为了充分发挥交响性效果,使之具有民族特色,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如在呈示部尾吸取了戏曲中歌唱性的“对话”形式,用来表现“梁祝相爱”的主题;展开部中的“哭灵投坟”则用了京剧中的倒板和越剧中的嚣板。
  在小提琴演奏上,借用了我国民族乐器的某些演奏技法和效果,听来别有风味。这部协奏曲旋律优美,色彩绚丽,通俗易懂,艺术性很强,在国内被誉为“民族的交响音乐”,国外音乐评论家则称它是“《蝴蝶的爱情》协奏曲”,是一部“迷人、新奇、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管弦乐《孔雀开屏》

  《孔雀开屏》原属一首广东音乐,经过重新配乐的乐曲雍容华贵,很有一种中国气派(或者叫中国风),似乎看到优雅的孔雀形象展现于眼前。随着乐曲的推进,场景渐趋热烈,让我们感受到孔雀开屏的欢快无比的情绪,但又余韵无穷。

  这首曲子可以说典型地体现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国艺术境界,也符合《诗经》以来“钟鼓乐之”的礼乐传统,文饰而唯美,而又赋予了新时代的盛大热烈的精神。

笙曲《静夜思》

  这也是一首复古题材的音乐。有两点非常让人关注:一是它使用了最中国化的乐器笙,悠扬而余韵无穷,似乎是人的最原始的呼吸,与人的情感起伏颇为契合,二是这种思念故乡的情感历来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亦即现代人对古代中国所谓的朴素的“乡土情结”,孰不知,对家园的向往正是诗歌的出发点。从这首曲子我们也能听到盛唐的声音,一种诗意的陶醉。
  作曲家肖江和笙演奏家雷建功,将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五言绝句披之以管弦,成为同名笙独奏曲《静夜思》。从而使平面的诗,成为立体的的有声的乐。
  笙独奏曲《静夜思》不是以浓郁的和声与交织的线条去衍化,而是从曲调的自身引伸,变化出一个月白风清,纯静美妙的音乐世界,令人陶醉和神往。
   《静夜思》不仅是运用了中国传统作曲手法,更力图体现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当然要达到像雷建功这种艺术境界,除了具备精湛的吹技之外,还需要深厚的文化素养,而又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除了美而雅的曲调和悦耳的笙响在你耳边外,还有很大的空间让人去遐想,这正是《静夜思》的魅力所在。当年中国音乐家协会吕骥主席听完他演奏此曲,激动不已,欣然命笔题写了:“耕耘十载,笙发新声,音韵清越,情真意深。”可以说这是对雷建功吹笙技艺的精辟概括。
  

小提琴协奏曲《西部叙事》


  这首曲子有一种黄色土地的悠扬,豪放而明亮,雄壮而细腻,让我们想起,在黄土高原上,中国人起源的地方。这是从中国大地上升起的质朴原生的感性,旋律。
  这是继《梁山伯与祝英台》后又一首结构较为庞大、风格鲜明且有着中国原生特色的小提琴协奏曲力作。


管弦乐《瑶族舞曲》


  这是一首“少数民族风情”的音乐,但所谓的“中国精神”,正是变俗为雅的结果,需要不断地雅正人之情感。而那种原生粗犷的精神元素,为中国精神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作品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作曲家以民间舞曲《长鼓歌舞》为素材,用管弦乐的手法丰富、生动地展现了瑶族民众欢歌热舞的喜庆场面,乐曲用优美的旋律表现了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的生活。
  传说,该曲先由刘铁山有感于粤北瑶族同胞载歌载舞的欢庆节日场面,以当地传统歌舞鼓乐为素材创作了《瑶族长鼓舞歌》,后由茅沅将该曲的部分主题改编为管弦乐,最终完成了这首中国管弦乐作品中的奇葩——《瑶族舞曲》。
  听着这首曲子,我们很容易就想到:在月夜下,美丽的瑶族姑娘婀娜多姿的舞步,音乐非常柔美轻缓,人们仿佛看到节日之夜长鼓奏响歌声轻起身着盛装的瑶家儿女聚集在银色的月光之下,乐队的弦乐器奏出幽静委婉的主题,宛如窈窕少女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美轮美奂。这正体现了中国音乐的形象性,可谓“乐中有画”。


交响诗《嘎达梅林》

  这是英雄的颂歌,悲剧英雄的颂歌。与《梁山伯与祝英台》同有悲剧的撕裂感,但《梁祝》是一种悲剧过后的朦胧的幻灭感,但《噶达梅林》有一种大无畏的斗争精神,英雄的死而无撼。
  “嘎达梅林”交响诗取材自蒙古民族英雄嘎达梅林领导同胞起义反抗残暴统治者的英勇事迹。作品以悠长而富民族风格的主题展开,不但有大漠草原的描写,也有千军万马的激战,更有对英雄致意的悲歌与颂赞。另外收录“黄河幻想曲”由著名的“黄河钢琴协奏曲”改编而来,原曲的优美主题完全保留,钢琴的部份则由打击乐器,竖琴与独奏小提琴担纲,呈现更为雄伟壮阔的惊人力量。其他乐曲亦展现了大悲大喜,刻划鲜明的民族情感,在今日功利社会中听来更令人动容,无疑是音乐民族的理想典型。

交响乐《第一交响序曲》

  该曲有一段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几乎无人可比。(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音乐配乐之精妙和独特)。
  《第一交响序曲》是关峡根据所作歌剧《悲怆的黎明》音乐的旋律精髓,于2003年12月重新结构而成的。序曲音乐以充满人性化的音乐表述方式,注重人的心灵及情感诉求,调动管弦乐手段用以营造出厚重的情感氛围,满怀激情地颂扬了改写中国历史进程无怨无悔奉献人生的老一辈革命者的精神风范,并结合时代特征升华出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乐曲的主要旋律曾被用在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配乐中而广为传播,家喻户晓。
  乐曲开端,圆号辽远宁静的音型勾画出茫茫无涯的天穹,弦乐奏出第一主题众望所归的磅礴气势显现出来,犹如喷薄而出的红日,让人感到全身心地透亮。接着,钢琴细诉出质朴柔和的曲调,有如清泉汩汩地流淌,燕雀翩翩地起舞,轻盈欢快旋律回荡峥嵘岁月之间,咏唱出一种饱满的忘我的情怀。
  乐曲的第二部分,在定音鼓狂暴的擂击声中,铜管乐器奏出第一主题的变奏,所有的声部都在紧张地行进。斗争与希望对比交织着,音乐节奏不断加快,一种万马奔踏般的宏大音流,势不可当,昂扬挺进。经过一番明暗力量对比的厮杀,音乐渐渐恢复平静,独奏小提琴突然切入进来,那甘露般甜美的旋律,打破了一切不和谐音。这时,乐队进入到一个雨后天晴般的光明的主题旋律,各个声部的乐器渐次展开,仿佛展开了一幅幅壮美的山河图画,一种崇高感油然而升,人的心灵此时此刻得到了升华和净化。
  乐曲最后部分也就是再现部,乐曲又回复到最初那段感人至深的著名主题。这时,庞大的乐队奏出恢宏的音响,音乐气吞山河、激越磅礴,人的情感世界进入到一个辉煌的境界,音乐在激动人心、憾人心魄的旋律中结束,令听者沉浸在音乐声中久久回味。
  有人评价,这部史诗般的作品,很有贝多芬英雄主义的气概,这是一部很值得中国人引以自豪的交响音乐作品。


交响诗《第一交响乐 我的祖国》

  陈培勋先生对祖国满怀深情,不仅创作过《卖杂货》、《思春》等充满民族风情的钢琴小品,更在交响诗和交响乐中写出深厚的民族底蕴。中国的土地、文化、历史和中国人的精神气节都浓缩在这幅“我的祖国”的宏伟画卷中。
  《第一交响曲“我的祖国”》由三首交响诗组成,第一乐章《前奏曲“咏雪”》、第二乐章《英雄的诗篇“娄山关”》都出色地表现了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清平乐•娄山关》中的壮阔情怀。第三乐章《叙事曲“追怀、展望与前进”》则以更加高远的视野和胸怀为祖国追怀历史、展望未来、奋发前进,中间插部的进行曲引用了群众歌曲《在胜利的旗帜下前进》。其中《咏雪》一章流传最广。
  《我的祖国》充分抒发了作曲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感情的真挚程度堪与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我的祖国》相媲美。陈培勋先生在创作中表达出一种超出政治意义之外对自然、对世界的朴素感受,在中国作曲家中像他这样能表达出类似意识的还不多见。据雨果录音师易有伍先生说,当麦家乐指挥乐团第一次排练完毕时,全体团员情不自禁地起立鼓掌,说这是“伟大的作品”,说明中国人一样能写出让世人引起共鸣的优秀的交响音乐。


二胡曲《二泉映月》


    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是值得我们回忆的一段曲子,让我们无法忘却在民族危难下无数平凡人的辛酸。
  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作者华彦钧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
  继短小的引子之后,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随后在徵、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作结,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作者端坐泉边沉思往事(片段1)。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共出现六次。它从第一乐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片段2)。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并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他在演奏中绰注的经常运用,使音乐略带几分悲恻的情绪,这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交响诗《黄鹤的故事》

  该曲最突出的特色是以一个民间的传奇故事表达了中国艺人的艺术追求。用中国的笛子能把故事表达得如此离奇曲折而引人入胜,真是把笛子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这也可谓是中国特色。
  《黄鹤的故事》是施咏康195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1956年首演于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周。1957年在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奖,此后曾被一些世界著名交响乐团演奏。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是在华人世界中广泛流传的音乐,
 

钢琴协奏曲《黄河》

  这首曲子的大气磅礴自不必说。让我们尤为难忘的是,即使在民族的苦难之中,乐曲发出的抗争之声,仍旧夹杂着中国古典和民间的声音,反映了更为广泛的普通中国人的喜乐和哀愁。这种声音并没有被外族的或者西化的东西所淹没,而保持了中华民族最质朴的那种感性,是为“华夏之音”。

管弦乐《春节序曲》

  春节,寄托了中国人特殊的时令感受。这是一个辞旧迎新的时刻,包含了无尽的欢乐。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的欢乐,和谐,悠扬,无尽的憧憬和遐想。
  《春节组曲》集中表现中国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经常演奏的是组曲的第一乐章,即“春节序曲”。该曲由李焕之作于1955年—1956年,乐曲以陕北民间秧歌的音调和节奏为素材,旋律明快,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溢、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
  “春节序曲”,是按照“秧歌”的结构写成的管弦乐曲。“秧歌”是我国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舞者通常扮成各种人物,手里拿着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起舞。表演形式分过街、大场和小场三部分。过街是秧歌队在街上行进时,按音乐节奏表演的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大场是热烈火红的大型集体舞,常常走出各种复杂的队形来。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小型舞蹈或歌舞小戏。“秧歌”的开始和结束是大场,中间穿插着小场。《春节序曲》的引子相当于过街部分。第一部分是热烈的快板,描写大场的歌舞场面。中间部分是抒情的中板,描写小场的舞蹈表演。接着回到第一部分的音乐,描写秧歌以大场收束。最后的尾声重复了引子的后半部分。



其它备选曲:《离骚》改编后的民乐合奏。
交响诗《北方森林》
交响诗《小二放牛郎》
《红色娘子军》部分章节

本文链接:重建中国礼乐精神:新十大中国名曲遴选,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中国思想论坛】
阅读排行
· 汪东兴交代田家英死亡真相
· Jeffrey-Infinity :如何读懂讣告和悼词里的
· 高华:我为什么研究延安整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
· 高华:蒋介石为何在大陆失败
· 李劼;历史重演可能:东汉末年或清末民初
· 文贝:《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伤害最大的是中央文献研究室
· 安德鲁·拉利波特等: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挑战
· 刘小枫:“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共和国战争史的政治哲学解读
· 反思稳定压倒一切——孙立平访谈录
· 黎安友:中共韧性威权还能维持多久?
相关文章
公法评论网建于2000年5月26日。本网使用资料基于学术研究之目的,如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范亚峰信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投稿,欢迎推荐文章。
© 2000 - 2024 公法评论网 版权所有。
两足行遍天地路,一肩担尽古今愁。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砥砺意志,澡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