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网站首页 |公法评论|公法经典|公法专题|公法案例|公法论文|公法文献|资料下载|西语资源|公法史论|公法时评|公法新闻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欢迎访问公法评论网。浏览旧站请进:经典旧站
公法评论网全站搜索: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您现在的位置 : 公法论文 文章正文
邓晓芒: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绪论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时间:2012-02-08 16:29:54点击:0
邓晓芒
摘要:什么是“精神现象学”?精神现象学按黑格尔自己的说法,叫做“意识的经验科学”,是专门谈意识的。在这里,意识是以“经验”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这里的“经验”(Erfahrung)有“经历”之意,也就是说,意识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但是,我们决不能把精神现象学单纯当作一门现实的历史科学,类似于人类从古到今的意识发生学。相反,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确是当作一种哲学,它考察的是一般意识本身的层次结构。
很早就想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做一番全面的清理和研究。90年代初,当我写《思辨的张力》时,就已经接触到对《精神现象学》中一些段落的分析,从那时候起我就萌发了想要对这部巨著加以详细考察的欲望,并在由杨祖陶老师为我的书所写的序言中作了预告。但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预告中的“《精神现象学》研究”还没有问世。经常有人问我这项研究进行得怎么样了,我都只好愧对,或者以时间太紧、无暇顾及来推托。的确,多年来我想要做的事情太多,手伸得太长,以至于几乎忘记了自己当初所立下的誓言。

最近终于有机会来兑现这项20年的夙愿了。上学期我在武汉大学讲授康德哲学的课告一段落,完成了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的句读,虽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康德著作未能一一解读(如《单纯理性范围内的宗教》),但毕竟已有了一个大致的全貌(三大批判外加一个《基础》的逐句讲解)。考虑到时间已经不多,我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我最有兴趣和体会的事情上,所以我下决心暂时放下康德哲学,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这部最难读的“天书”进行一次集中的攻关,即做一次逐句解读(我称之为“句读”)。

当然,句读不等于就完成了研究,它只是提供了研究的基础和入门。我们中国人在研究西方哲学经典时常常过于急躁,读到人家一两句语录就联系到我们古已有之的思想和说法,于是大加评价和发挥。这也是我们总是入不了西方哲学最经典的著作之门的原因。我主张,在今天,只有能够句读的人才有完全的资格评价和发挥一部哲学著作的思想。因为只有这样,才说明你真正读懂了。当然,这也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以往,只须浅尝辄止就可以充当介绍人了。

本句读的时间我预计将至少花上5年,即10个学期的连续课堂讲授,按照这个速度,这本中译文有560多页的书每学期必须讲50多页。根据以往讲康德的经验,这个指标一般很难达到,每学期只能讲20多页。如果这样,就要拖延到10年以上。但愿黑格尔没有康德那么麻烦,能够讲得快一点。

《精神现象学》初次发表于1807年,当拿破伦率领的法军侵入到耶拿时,黑格尔刚刚把自己的稿子寄给出版社商,这时他站在自己住所的窗前,看着拿破伦骑着白马进城。后来他回忆这一景象,把拿破伦称为“马背上的世界精神”。此书的第一版上有一个副标题:“科学体系,第一部”,是打算把这部书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第一部分的,但是后来他在写自己的《哲学百科全书》时却没有这样做,而是从《逻辑学》开始,而把“精神现象学”作为全书中的“主观精神”的第二环节来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我在《思辨的张力》中提出一个观点,说黑格尔为了掩盖自己全部哲学的最初起源,而对自己早年的《精神现象学》作了不是经验性的、而是更为逻辑化的理解,由此而使堕入人间的精神现象得到了上帝的拯救。所以在正式的哲学体系中,黑格尔想要阐述的是真理本身也就是上帝本身,只有逻辑学才是上帝创造世界时在先的蓝图,他就用不着再从精神现象这种太人性化的立场开始了。所以马克思曾指出,《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马克思的这一揭发既是对黑格尔的批判,但同时也是对他的哲学真正价值的肯定,即我们只有从精神现象学入手才能发现他的全部哲学的价值所在。

一、《精神现象学》的读法

什么是“精神现象学”?精神现象学按黑格尔自己的说法,叫做“意识的经验科学”,是专门谈意识的。在这里,意识是以“经验”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这里的“经验”(Erfahrung)有“经历”之意,也就是说,意识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但是,我们决不能把精神现象学单纯当作一门现实的历史科学,类似于人类从古到今的意识发生学。相反,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确是当作一种哲学,它考察的是一般意识本身的层次结构。

贺麟先生在其所译的《精神现象学》的“译者导言”中曾追溯了黑格尔这一思想的先驱者席勒、费希特和谢林,他们都曾提出过人类的“理性发展史”或“意识发展史”甚至“自我的现象学说”的观点。但他们由于都没有黑格尔的逻辑学作为精神现象学的前提,所以只是停留于历史性的(心理学的)描述和分析,而未能达到黑格尔这种纯粹哲学的眼光。

在黑格尔那里,精神现象学是一般意识(不论是上帝的意识还是人类的意识,总之一切可能有的意识形态)本身的具有逻辑必然性的结构,在这方面他更接近康德和胡塞尔。历史的东西充满着偶然性,倒退、重复是不足为奇的;但具有逻辑必然性的东西是不可能倒退的,意识一旦发生,就有着自己必然的发展规律,并由自己建立起自己的层次结构。在胡塞尔那里,逻辑是关于可能世界的法则,而可能世界先于现实世界,是现实世界之所以可能的前提。在这一点上,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与胡塞尔是一致的。

因此,我们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就不能仅仅立足于历史的眼光,把他所说的和我们所了解到的历史事实一个个对号入座;而必须在把历史保持于视野中并放在括号内存而不论的前提下,着重关注意识本身的逻辑关系,历史不过是我们理解这种关系的线索和向导。当然,一定的历史知识也是读这本书的条件,有时候甚至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去猜测黑格尔的意思;但最终目的却并非了解历史,而是提高思想的层次。

胡塞尔现象学要把人类学和心理学都放进括号,黑格尔的现象学在《哲学百科全书》中同样也是介于人类学和心理学之间的东西,它既没有人类学那样的自然客观性,又不像心理学那样过于主观,而是主观精神的客观结构、逻辑结构。当然这三者都属于精神哲学中的“主观精神”,有别于自然哲学,也不同于客观精神(伦理道德、国家和历史)和绝对精神(艺术宗教哲学);而精神现象学是最典型地代表主观精神的特点的。

所以我们读《精神现象学》,首先要把目光向内,作为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意识和精神层次的反思来读;其次又要从内向外,当作一种人类精神生活的普遍结构。我们就像读一系列小说一样,每部小说都是作者的人生和思维经历,都可以丰富读者本人的经历,将这种经历当作人性的一个层次来看待;我们读得越多,我们的心灵就越丰富,层次越细腻。在读的过程中,有些小说满足不了我们的胃口了,就希望寻求层次更高的,更复杂难懂的精神。阅读《精神现象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熟的过程。当然,我们不会以黑格尔所达到的高度为满足,但要超出黑格尔的高度,还必须对他已经走过的道路加以熟悉。

经过这种训练,我们还可以由此来深入地探讨历史,因为历史归根到底是由人创造的。人的精神生活的逻辑决定着历史的逻辑,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并没有否定这一点,而只是确定了这种决定作用的方式。如果人类没有精神生活,而是像牛马一样,那就不会有社会和历史,即使有生产力和一定的技术。所以,要解释历史和改变世界,除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以外,还需要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现象学。

二、《精神现象学》的结构

《精神现象学》这本书的结构,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五大部分。这就是意识、自我意识、理性、客观精神,绝对精神,后者又分为宗教和绝对知识(哲学精神),所以也可以看作六大部分。这种分法实际上是从精神出发,把前面三者归于主观精神,与后面的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形成一个三段式。而在《哲学百科全书》中,则是把“精神现象学”限于主观精神,把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都分出去了。

但黑格尔本人又有另一种分法,即把前三项意识、自我意识和理性作为主体内容,标为(A)、(B)、(C),后面部分则全部归于(C)理性之下,标为C(AA)理性、C(BB)作为精神的理性、C(CC)作为宗教的理性、C(DD)作为绝对知识的理性。 这里的三段式是以理性为标准的,也就是以主观精神为标准的,这大约也就是为什么后来“精神现象学”只剩下意识、自我意识和理性的内容的缘故。后面的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都是主观精神或理性的外化,不再属于狭义的“精神现象学”了。

黑格尔的这两种分法,一种以“精神”为线索,一种以“理性”为线索,历来引起了聚讼纷纭,但似乎没有一种观点说明了黑格尔这样做的深层次的原因。我在《思辨的张力》中曾提出黑格尔哲学的两大要素即努斯精神和逻各斯精神,可以用来解释黑格尔的这种做法。一般说来,“精神”(Geist)这个概念更接近古希腊的“努斯”(Nous),而“理性”(Vernunft)则更接近于古希腊的“逻各斯”(Logos)。黑格尔在按照努斯精神还是逻各斯精神来划分精神现象学的问题上举棋不定,正说明他整个哲学体系中的这一根本性的矛盾张力。

所以,当黑格尔以“精神”为线索来建构他后来整个哲学的大纲时,他的《精神现象学》清楚地暴露出他整个哲学的发源地的性质;而当他的正式的《哲学百科全书》体系按照逻辑学的规划建立起来时,全部哲学的线索已经转移到“理性”的逻各斯上来了。这样,“精神现象学”就成了整个理性的逻辑体系中的一环,而失去了由自身囊括进其他精神环节的作用。当然,精神并未脱落,它只是退后了,成为了逻辑的化身。精神最后被逻辑所拯救。

一门“精神现象学”当然要以“精神”为线索,但当精神显出背后的逻辑范畴的力量时,它便让位于逻辑理性。所以黑格尔的想法发生了转变,从精神现象学向逻辑学转化。就连精神现象学的划分,也不再以精神为纲,而是以理性为纲了。到了《逻辑学》,则是完全以逻辑理性作为框架了。

三、《精神现象学》的目的

那么,《精神现象学》到底是干什么的呢?如果说它是哲学体系的“导言”,它又是什么性质的导言呢?这就涉及黑格尔写作《精神现象学》的目的。如前所述,黑格尔把《精神现象学》视为他的整个哲学的“第一部分”,或者说“导言”,其最直接的任务是要引出《逻辑学》来。他在《小逻辑》中说:

在我的《精神现象学》一书里,我是采取这样的进程,从最初、最简单的精神现象、直接意识开始,进而从直接意识的辩证进展(Dialektik)逐点发展以达到哲学的观点,完全从意识辩证进展的过程去指出达到哲学科学的必然性(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在那本书出版的时候,我把它当作科学体系的第一部分。 

从“最初、最简单的精神现象、直接意识开始”,以达到“哲学的观点”,即达到《逻辑学》,这就是这个《精神现象学》作为“第一部分”的导言的作用和目的。但按照这种解释,《精神现象学》就是相当于一种哲学体系的入门预热,它本身还不是哲学,而只是一种为了将读者引入门的教学法手段。这种手段既然考虑的是教学效果,本来还可以有其他选择,例如按照各人所接受的前提,可以从最可靠的自然知识开始,或者从深信不疑的信仰开始,甚至从最激动人心的欲望冲动开始。

然而,黑格尔选择了从“最初、最简单的精神现象、直接意识开始”,却没有说明他这样选择的理由。因为,最初、最简单的精神现象虽然是最直接的意识,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自然认可的,而是通过繁琐的证明才得以确立起来的。例如笛卡尔通过怀疑一切而达到“我思”,一般人要跟着他走过漫长的推论才会认可这一最“直接的意识”。可见它并非真正最直接的,而是经过了间接中介才建立起来的。即算如此,也还有不少人不同意笛卡尔。

黑格尔当然比笛卡尔更老练,他把笛卡尔的“怀疑”也纳入进来了,包括“感性确定性”、“知觉”等等。但之所以这样做,后面隐藏着一个未明言的目的,这就是要绝对必然地把作为客观真理的“逻辑学”引导出来。正是因为有逻辑学这样一个隐秘的目标,才需要首先从最直接的意识出发,然后“从直接意识的辩证进展逐点发展以达到哲学的观点”,也就是构成一个严格的逻辑体系。

只有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可以说,《精神现象学》不仅仅是黑格尔的一种教学法的权宜之计,而是本身成为了一种哲学,一种关于绝对知识的科学。而这层意思只有从整个现象学的历程和方法上才能看出来。进一步说,现象学的真正目的就是要通过意识的这种逐点发展而把它所依据的方法展示出来,而这种方法其实就是逻辑学。现象学的目的并不在过程的结尾,更不在彼岸,而是从一开始就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整个现象学都是这一目的的自我实现过程。

因此,我们读现象学时会发现,而且黑格尔自己也经常提醒和暗示,在每一个阶段中都展示着逻辑学中的某一个范畴。现象学进程的背后是由逻辑范畴及其辩证关联所操纵的。但这并不是黑格尔的狡计,而是“理性的狡计”,即事情本身的客观狡计。我们经常要把《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对照着来读。同时我们也不可过分关注那些具体环节到底暗示着什么,而要把主要注意力放在这些环节的过渡和转化上,也就是要有《逻辑学》的眼光。

当然,由于实际上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已经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雏形,其中几乎是无所不包,涵盖了当时人类几乎一切知识,所以读这部书一定的知识储备还是必须的。特别是对于西方文化的知识,包括宗教、历史、文学艺术、政治法律、哲学史等等,都要有所了解。缺少这个基础,读起来会非常困难。

四、阅读《精神现象学》的态度

《精神现象学》之所以难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通常摆脱不了读其他作品时的习惯,即总是不由自主地把书中写的看作就是作者自己所持的固定的观点。确实,几乎没有一部作品像这部作品那样,每一句话都不能“当真”。勿宁说,黑格尔的意图正是要激起读者对书中所出现的每一个环节都抱怀疑态度,由此形成一条“怀疑之路”。但是,这种怀疑与通常所谓的怀疑又有一个根本的不同,这就是它不是站在一旁指手划脚,或心怀恐惧地拒不加入,而是勇敢地投身于其中,以身试法,有一种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

因此读《精神现象学》的正确态度、也就是黑格尔所希望的态度,就是“姑妄言之,姑妄信之”的态度,一种“有意识的自欺”的态度。缺乏这种态度,你会觉得黑格尔真会折腾人,他好不容易给人建立起某种信心,但随之就摧毁了这种信心,把人抛在无助的状态中。但这只说明你的创造力贫乏,你的胸襟不够开阔,你容易满足于某些具体命题和概念,而没有给未来的可能性留下足够的空间。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一种训练,是对人的精神的反复打磨和激发。他鼓励读者对每一个命题的怀疑,但这种怀疑不会让你无所作为,而是鼓舞起你的创造力去突破旧的命题,建立新的命题。他为你的创造力提供有益的指导。一般说,既然是创造,就不可能有指导。但黑格尔的现象学就是这种指导,它是一种点拨,一种苏格拉底式的“精神接生术”,是要靠你自己的领悟来接受的。

一般人不习惯于这种阅读,他们总希望在书中找到现成的真理,而不愿意借助于本书自己去寻求真理。对于这样的读者,《精神现象学》毫无价值,因为他“不受教”。所以,读《精神现象学》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调动起自己全部内心体验,循着黑格尔所提出的问题方向努力开拓。而且在这种开拓中,要有思想准备,准备失败,甚至期望失败,从失败中才能吸收经验和教训,东山再起。怀疑是追求知识的过程。这就是马克思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所挖掘出来的最宝贵的财富: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

所以读《精神现象学》就是过一种哲学生活,或者说是进行一种“哲学实践”。苏格拉底说:“未实践哲学的灵魂在离开肉身的时候不是绝对纯洁的。” 其实读黑格尔的任何一部著作都有这种特点,即马克思所说的“用头立地”,过一种纯粹精神的生活。只有经过了这种训练,当我们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我们才会具有高于现实生活的眼光,才不会退回到前马克思或前黑格尔的机械唯物主义或庸俗唯物主义水平。

下面让我们进入到文本。我所用的中译本是国内目前唯一的中译本,即由贺麟、王玖兴翻译、初版于1979年的《精神现象学》上、下卷;同时对照的德文本主要是G.W.Hegel, Phänomenlogie des Geistes, surkamp taschenbuch wissenschaft 603, Erste Auflage 1986.Surkamp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1970. 并参考了G.W.F.Hegel: Sämtliche Werke, Jubiläumsausgabe, Band II, Hrsg.von Hermann Glockner, Stuttgart1964.

(文章来源:《现代哲学》2010年04期)

本文链接:邓晓芒: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绪论,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未知】
阅读排行
· 泰勒:承认的政治(上)
· 皮埃尔·布迪厄《区隔》一书结论部分之汉译
· 乔治·弗里德曼:中国的地缘政治学:一个封闭的大国
· 《柯林伍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述评
· 袁刚:民主集中制和国家官僚制
· 泰勒:承认的政治(下)
· 舒国滢:法律原则适用的困境——方法论视角的四个追问
· 梁慧星:怎样进行法律思维?
· 卡尔·波普:极权主义的正义
· 论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参与
相关文章
·林安梧:明清之际:一个思想...
·卡特莉娜·弗雷斯特:罗尔斯...
·杰克·沙利文:美国外交政策...
·张翔:民法人格权规范的宪法...
·李猛:“政治”的再发现——...
·宗白华:中国艺术的意境
·罗成:为身心立命——以李泽...
·吴戬:试论牟宗三历史哲学对...
·赵汀阳:渔樵与历史哲学
·丁晓东:美国政制的政治哲学...
公法评论网建于2000年5月26日。本网使用资料基于学术研究之目的,如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范亚峰信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投稿,欢迎推荐文章。
© 2000 - 2024 公法评论网 版权所有。
两足行遍天地路,一肩担尽古今愁。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砥砺意志,澡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