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2017 , 36 (2): 215-225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2002
观点与争鸣
大国崛起的地缘政治战略演化——以美国为例
宋涛1, 2, , 陆大道1, 2, , 梁宜1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2. 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昆明 650500
The evolution of great powers' geostrategy during their rise: A case stud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
SONG Tao1, 2, , LU Dadao1, 2, , LIANG Yi1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Geopolitical Setting of Southwest China and Borderland Development, Kunming 650500, China
展开
摘要
作为全球性大国,美国地缘政治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系统分析美国所处的地缘区位特征,并归纳美国崛起的地缘政治战略阶段演化及不同阶段的地缘战略特点。远隔重洋为其建国营造了相对独立的优越环境;美国是美洲唯一的强权,控制着美洲大陆的核心;美国本土地势广阔且平坦,具有全球最大的宜居和连续适宜耕种土地。依托于优良的地缘区位,美国自1776年建国以来,历经独立与建国、大陆扩张、海外扩张、世界秩序搭建、全球霸权等地缘政治发展阶段。在其崛起过程中,美国的地缘政治战略表现出不同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地缘政治战略;美国“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大陆控制战略;强化海权的战略保障力量;国际秩序体系的制定、维护;价值观的输出与推广等特点。美国崛起对中国的启示在于:崛起阶段,中国决策者有必要积极参与和制定涉及货币、贸易等重要方面的全球治理秩序;提高海权的战略保障力量;通过“一带一路”确保中国在欧亚大陆的核心地位;制定中国全面、长期和完善的地缘战略图谱;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加强地缘战略研究智库建设。
关键词: 美国 ; 地缘政治 ; 地缘战略 ; 演化 ; “一带一路”
Abstract
As a global hegemonic power, the United States exerts powerful influences on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pattern of the world.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the United States'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identifies the evolutionary s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geostrategy during its rise. The United States is separated by vast oceans, which creates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environment for its founding. Controlling the core of American Continent,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sole power in America. With wide and flat terra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the largest habitable land and continuous farmland in the world. Relying on the excellent geographical location, the United States has gone through various geopolitical phases including independence and founding of the state, continental spreading, overseas expansion,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and global hegemony since its founding in 1776. During the rise of the United States, its geostrategy presents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formulating the corresponding geostrategy in various stages, expanding continental comm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national interest", strengthening strategic security forces, formulating and maintaining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and exporting and promoting American values. The enlightenment to China's policymakers from the case of the United States' rise is: Participating in and constructing global order including currency, trade, and other significant aspects, guaranteeing the national security by enhancing maritime power, ensuring China's core position in Eurasia via "the Belt and Road", implementing China's comprehensive and long-term geostrategy, promoting China's soft power, and establishing the think tank for geostrategic studies.
Keywords: the United States ; geopolitics ; geostrategy ; evolution ; the Belt and Road
0
PDF (680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宋涛, 陆大道, 梁宜. 大国崛起的地缘政治战略演化——以美国为例[J]. , 2017, 36(2): 215-225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2002
SONG Tao, LU Dadao, LIANG Yi. The evolution of great powers' geostrategy during their rise: A case stud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J]. 地理研究, 2017, 36(2): 215-225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2002
1 引言
地缘战略是关于国家有机体在资源稀缺世界中的竞争战略和生存战略,是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1]。大国崛起的各个阶段均有地缘战略作为其理论指导,且随着该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地缘战略亦随着变化。历经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大国。20世纪以来,美国以大国为战略对手,控制欧亚大陆为地缘战略核心[2],通过海权保障,国际经济、金融和政治平台搭建,军事上前沿部署[3]等策略来确保其全球首位的地缘政治目标。21世纪以来,“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仍未变化,“9 ∙11”“伊斯兰国”等恐怖活动渐成为美国的头号国家安全敌人。在加强对恐怖主义打击的同时,“亚太再平衡”“TPP”等全球地缘战略,进一步凸显出美国控制亚太地区以确保全球霸权的战略意图。美国智慧代表着西方文明的最高水平,其能崛起为现行体系的核心国家绝非偶然,而是依托其一系列的地缘政治理论为其崛起“保驾护航”。中国是东方文明的中心,中美两国在崛起条件、环境方面具有很强的可比性。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如今中国面临着当年美国曾遇到的战略困惑——“如何实现外部突破”,因而研究美国崛起过程中地缘战略的变化和演进将为中国崛起带来启示。
作为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大国,中美两国关系折射出国际风云的变幻。自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历经40余年发展。2012年,中美双方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两国关系的发展主题,将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日益在地区事务、全球舞台上谋求发挥更重要的建设性、合作性角色。一方面,作为新兴发展中大国,中国依然无法回避欧美国家所主导的美国霸权主义;另一方面,建构“中美新型伙伴关系”亟须中国全面深入了解美国崛起的地缘环境及不同地缘政治演化阶段采取的战略意识与战略。“新型大国关系”展现出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理念、新模式。因而如何借鉴美国崛起的地缘政治演化经验,保持和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稳步向前发展,这是中国学者们亟须关注和思考研究的问题。
鉴于美国在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的霸权地位,美国作为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地缘战略长期以来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系列研究。国外对美国地缘政治的研究集中于三方面:基于地缘政治传统理论的美国全球地缘地位分析[4-7];美国的全球地缘战略及策略研究[2,8];美国边境、军事地缘问题研究[9,10]。部分国内学者从传统地缘政治学的视角,对美国崛起的地缘政治战略进行了分析[3]。例如陆俊元对美国对华的地缘战略进行了系统分析[11]。冷战后美国地缘战略的转向及其影响亦成为国际关系学者们关注的焦点[12]。
尽管国内外对美国的地缘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多尺度对美国崛起的地缘位置和地缘政治演化进行系统分析,从而为中国崛起提供战略支撑的研究尚不多见。民族发展、国家发展、学科发展需要地缘战略的理论支撑,地理学家理应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抓住机遇做出应有的贡献[13]。基于政治地理的视角,系统分析美国国家的地缘政治演化、地缘特征及其对中国地缘战略的启示,从而为中国树立全球战略意识,客观评估中国崛起所面临的机会与挑战,制定正确的地缘战略提供科学支撑。
2 美国崛起的多尺度地缘环境特征解析
全球性和地方性是当代人文—经济地理学关注最多的尺度,全球和地方尺度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14]。基于此,试图从世界、美洲和美国本土三维尺度剖析美国崛起的地缘环境特征。
2.1 全球——远隔重洋,海洋辖区中心
远隔重洋为美国建国营造了相对独立的优越环境,使得欧亚列强无暇顾及美国的崛起。美国地处远离欧亚大陆的“海洋辖区中心”。作为世界最重要的军事与经济大国,美国的军事和贸易处于世界地缘海洋辖区的中心位置和领导地位。美国的东西两面都受到海洋的保护[15],毗邻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地缘区位使其能够将欧洲及亚太沿岸地缘政治区联结在一起。美国是全球仅有的既拥有先进的濒海地区又拥有广阔大陆腹地的重要大 国[6]。美国最初13个原始殖民地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东侧的狭长海岸平原,美国的大部分领土为法国和西班牙帝国的殖民地。对于法兰西等帝国来说,真正的战争在另一半球,法国甚至不屑于用美洲来流放难民;西班牙则授予其总督近乎无限的权力来管理美洲殖民地,只要金银的出口量达到其要求。欧洲的关注点并不在美洲,年轻的美国从纠葛的欧洲战事中获得了相对自由的成长空间[16]。即使在当今,美国的国家领土仍然比较安全,不易受到常规力量的进攻。早期的美国版图拓张并没有面临任何严峻的地理挑战,自独立战争之后,除了1812年美英第二次独立战争外,美国本土几乎未受到任何显著的传统外部军事侵入。
图1 北美自然地理示意图[16]
Fig. 1 North America's physiogeographic sketch map[16]
2.2 美洲——美洲唯一的强权
从美洲尺度来看,美国是美洲唯一的强权,美国控制着美洲大陆的核心,南北均为友好邻国。① 美国北部的加拿大拥有世界第二大的国土面积(998万km2),是美洲(除美国外)唯一的发达国家。加拿大是英联邦国家之一,与美国政治文化相近,是美国的忠实盟友。但其北至北冰洋,领土深入北极腹地,较少拥有自然通航河道,绝大多数土地并不适合于农业和人类居住(2013年加拿大人口为3523万)。② 美国南部为墨西哥,美国西南部的大片土地(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即来自于墨西哥。墨西哥全国面积5/6左右为高原和山地,墨西哥高原居中,缺乏类似美国中西部的农业用地支撑。墨西哥2013年人口1.2亿人,近似于美国人口的1/3,非法移民成为美国非传统地缘安全的问题之一。奇瓦瓦和索诺兰沙漠是美国—墨西哥的天然屏障,但也使得边境线管理更加模糊。③ 墨西哥及其以南被称为拉丁美洲,由中美洲、南美洲以及西印度群岛组成。拉丁美洲是典型的地缘破碎地带,该区域均为发展中国家(除巴巴多斯外),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以农业生产和初级加工为主。自19世纪“门罗宣言”以来,拉丁美洲长期处在美国的控制之下,被视为其后院。19世纪初期,美国建立了西印度洋、太平洋舰队,负责保护美国在拉丁美洲和南海群岛的商业利益[17]。
表1 美国崛起的地缘政治阶段演化
Tab. 1 The evolution of geopolitics during the rise of the United States
阶段 重大事件 国内发展及地缘环境 地缘战略特征
独立与建国阶段 1620年欧洲“五月花”抵美
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 殖民经济特征显著
美国的领土面积有限,为大西洋沿岸的一片狭长地带
而其四周受到了英、法、俄等强权的威胁 殖民地与英国、法国、印第安人的冲突
领土拓张
大陆拓张阶段 1803年美国购买路易斯安娜
1812-1814年英美的第二次独立战争
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 中西部大草原农业革命
国内制造业大发展
美国对欧洲各国保持中立 “天定命运”
“门罗主义”
土地拓张
海外扩张阶段 1898年美西战争
1917年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土工业化飞速发展
城镇化快速发展
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的控制
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门罗主义”
海权战略拓展
世界秩序搭建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11年苏联解体 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沿海区域崛起
二战后欧洲强权的衰落 世界经济政治平台(布雷顿森林体系)
“边缘地带论”“遏制”战略
全球霸权阶段 后冷战时代
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 内陆中心城市衰落
沿海区域进一步发展
全球化、信息化
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 北美自贸区等新型组织
进一步控制欧亚大陆
新窗口打开
2.3 美国本土——优良的自然条件
美国本土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良。美国地势广阔,整体较为平缓,气候适中[18],为其崛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资源环境。美国西部为高耸的落基山脉,落基山脉以西为太平洋海岸山脉、喀斯特山脉和高原内陆盆地。落基山脉东侧为著名的中央大平原,密布着大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密集水网及河道,由此构成了全球最大的连续适宜耕种土地。丰富的河网系统和近乎平整的土地为美国初期沿东海岸的南北向拓张提供了良好条件。美国东部坐落着阿巴拉契亚山脉,平均海拔只有1000~1500 m,由阿巴拉契亚分割的东部大西洋沿岸地区为海岸平原,为美国最初的13个殖民地分布之地。大西洋沿岸切割的海岸线塑造了众多的深水良港,也成为美国早期大城市的主要分布地[16]。这种优良的自然地理条件促使美国在英国、法国、俄国等帝国群雄中脱颖而出。受限于本国领土限制,岛国英国一开始便只能依赖于海军的发展。拥有三段海岸线和两段连续的边境线,法国面临多个方向的威胁。辽阔的土地和较短的植物生长期使得俄国的基础设施和农业成本极高。与以上帝国相比,成长初期的美国并没有遇到太大的经济、军事威胁,因而可以在相对独立和平的环境中充分地自我发展。
3 美国崛起的地缘政治战略演化
依托于优良的地缘区位特征,美国历经独立与建国、大陆扩张、海外扩张、世界秩序搭建、全球霸权五大地缘政治战略发展阶段:
3.1 独立与建国阶段——“独立与拓张”
独立与建国阶段的主要地缘战略特征为“海权”为代表的英国殖民地与英国、法国、印第安人的冲突与领土拓张,包含了一系列与英国、法国、印第安人进行的战争。这一阶段贯穿了美国的殖民时代,1620年欧洲移民乘坐“五月花”号到达美国的马萨诸塞州,到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到1803年从法国购买路易斯安那。从“五月花”号以来,英国先后在北美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狭窄的山麓高原和沿海平原建立了13块殖民地,并逐渐从大西洋沿岸与山麓脚下的定居点逐渐向外拓展领土。到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后,白人殖民者不断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侵占印第安人领土,拓展自己的领土,白人定居点的边缘逐渐推进到密西西比河。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此时美国领土为北美密西西比河以东约230万km2。
从地缘环境来看,该阶段美国的领土面积有限,为大西洋沿岸的一片狭长地带,而其四周受到了英、法、俄等强权的威胁。这一阶段的殖民经济特征显著,美国出口稻米、烟草、杂粮、棉花、牛等农牧类商品,从英国进口工业制成品,从英属西印度群岛进口蔗糖、糖蜜等。
3.2 大陆扩张阶段——“天定命运”
大陆扩张阶段的地缘战略是“天定命运”(manifest destiny)信念下的土地拓张,并以“门罗主义”为对外扩张依据。随着美国国力逐渐强盛,土地扩张成为国家空间发展的核心战略。在与海外强权的角力中,“门罗主义”确保了其获得相对独立的发展环境。这一阶段起始于1803年美国购买路易斯安娜,到1812-1814年英美的第二次独立战争,到1898年西班牙—美国战争结束。地缘战略特征为从与周边英、法、西等强权的博弈中进行大陆腹地拓展,美国将领土从密西西比河扩展到落基山脉,连带西班牙在佛罗里达及德克萨斯境内的领土,由此奠定了成为强国的基础[8]。1803年,美国从拿破仑手中买入了260万km2的路易斯安娜。之后从西班牙、墨西哥(美墨战争)手中获得了西佛罗里达和近140万km2的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地区。1867年,美国从沙俄购得150多万km2的阿拉斯加及其周边的阿留申群岛。1899年,美国兼并夏威夷群岛,并从美西战争中将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纳为殖民地。从1803年美国购买路易斯安娜到1898年美西战争,美国只用了5000多万美元,获得了较之于独立初期3倍多的领土。
“天定命运”一词最初由杰克逊式民主信徒提出,在兼并德州等美西地区时被用作宣传口号,后被共和党支持者用以在理论上作为美国介入北美洲以外事务的理由。“门罗主义”由美国总统门罗在1823年提出,即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欧洲强权不得把其政治制度扩展到美洲的国家[19]。“天定命运”和“门罗主义”为美国对欧洲各国保持中立,避免卷入欧洲地缘强权的政治纷争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在“天定命运”信念的支持下,美国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定居者迁入中西部大草原,1825年伊利运河的建成对农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推动,农业革命首先来临。为了摆脱对英国殖民者的依赖,1807年,美国国会通过《禁运法案》,海上出口禁运使得美国出口大幅减少,却使国内制造业不再面对国外竞争,出口行业的萧条使得大量资金投入到制造业。1812年美英第二次独立战争和1861年的南北战争,在进一步遏制了美国的殖民经济的同时,大大刺激了美国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太平洋铁路的建设将芝加哥等工业城市与其他区域连接起来,为工业的原材料和市场储备奠定基础。至19世纪80年代,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及农业机械生产国[6]。
3.3 海外扩张阶段——“海权地缘战略”
伴随着美国国力日渐强大,以欧洲为重心的国际秩序逐渐瓦解,在“天定命运”的旗帜下,美国的地缘政策摈弃了孤立主义,通过“海权”的发展进入帝国主义的海外扩张阶段,不断寻求海外市场与原材料。海外扩张阶段以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发动的美西战争为标志性事件。该阶段结束于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过渡期[6]。美西战争意味着美国不仅关注西半球的事件,而且已将其影响涉足太平洋地区(菲律宾)。此后,20世纪的美国逐渐走向了国际事务[8]。在此过程中,西奥多·罗斯福与威尔逊两位总统是地缘战略的关键人物。1905年,罗斯福连任美国总统,作为美国前海军部次长,受马汉“海权论”思想的影响,外交方面继续奉行“门罗主义”,通过建设海军来提高美国的实力和国际威望。美国相继将海军开进了古巴、海地、巴拿马,开凿了巴拿马运河,于1917年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在同盟国胜利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以及威尔逊开创了“让民主安全屹立于世界”的民主价值外交导向,美国首次提出了关于成立国际联盟的想法。这一阶段,“门罗主义”下的海权战略不断拓展,美国成功地控制加勒比海和太平洋。
“海权”地缘战略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美国大陆腹地工业化、城镇化的飞速发展。这一阶段美国铁路(铁路里程从1870年的52922 mi增加到1916年的266381 mi)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既服务于粮食出口,又支持了制造业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工厂大规模生产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消费品——拖拉机、汽车、卡车、家用电器,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扩张,也刺激了内陆工业和城镇化的增长。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等一批城市成为这一阶段重工业、军事的中心。1900年,美国人口增至7600万,在列强中居第二;美国的煤产量、钢产量、能源消耗量、在世界制造业中的份额、工业总潜力与国民生产总值皆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4]。
3.4 二战后阶段——“世界秩序搭建”
世界秩序搭建阶段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至苏联解体之前,美国的地缘战略体现在通过国际性组织的建立,搭建世界经济政治霸权的平台,参与世界秩序的制定,由此为美国走向全球霸权奠定了基础。美国在二战后的霸权领导地位,是以北大西洋区域内所达成的大体一致的安排为先决条件,此后与日本也建立了同样的关系,目的是维持国际资本主义世界,反对社会主义或半独裁的民族主义模式[20]。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就保持足够的军事力量,地缘战略方面遵循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论”,对苏联推行“遏制”战略。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即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之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华沙条约成立,开始了两大阵营的“冷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控制了从东欧到东北亚的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美国则借助北约、美英同盟、美日同盟及其他一些欧亚沿海联盟,建立了从西欧经中东、南亚、东南亚至东北亚的欧亚大陆沿海边缘地带的“遏制”线,与苏联对峙。美国由此卷入了朝战、越战以及东南亚、台湾海峡、克什米尔、中东、伊朗等地的冲突[3]。
在其军事力量的支撑下,美国以多元化原则制订出体现美国利益的世界性规则。加上现代企业组织、国家或国际垄断组织的新发展及跨国公司的迅速崛起,美国引领建立了自由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经济秩序。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举行的联合国会议上,美、英及其盟国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为后来的世界银行),提出了建立国际性贸易组织的设想(1947年的关税总协定,1994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1947年杜鲁门政府提出了对欧洲提供价值十亿美元援助的计划,即后来的马歇尔计划。1958年美国支持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由此美国建立起了“货币—经济—贸易”三位一体的全球霸权机制[21]。
美国国内现代化的发展支撑了美国全球秩序平台的搭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军事化推动下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美国经济由重工业化向高度现代化的发展阶段转变。从布法罗、克利夫兰、匹兹堡、印第安纳到密歇根的美国制造业带,成为美国国防工业的集聚区。美国中西部内陆丰富的原材料也助推了美国工业化的发展,德克萨斯、俄克拉荷马的石油与天然气;犹他、怀俄明富集的煤炭;五大湖上游的木材是二战之后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性因素。自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的工业、经济、人口逐渐跨越了腹地向外发展。随着1959年圣劳伦斯航道的开辟,原子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国防开支的急剧下降,1965年《美加汽车协定》等开放性政策的建立,美国中西部的人口集聚效应不断下降,加利福尼亚州、德克萨斯州等沿海区域成了新的人口和产业集聚中心。
3.5 全球霸权阶段——“控制欧亚大陆”
自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为硕果仅存的超级大国,由此步入了全球霸权阶段。在这一阶段,美国的地缘战略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利用各种经济、外交政策顺应世界形势试图维护其霸权地位。冷战后的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及奥巴马政府努力探索新的外交政策以维护美国国家利益[12]。美国利用美元作为国际本位货币在全世界从事金融及中介服务。在通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同时,还借由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新型组织强化其经济、金融霸权。其二是控制欧亚大陆以确保美国的“首要地位”。冷战之后,美国世界地缘战略主要围绕如何控制欧亚大陆、防范欧亚大陆出现新的地缘战略对手而展开,“阻止一个占主导地位和敌对的欧亚大陆大国出现”[2]。奥巴马就任总统以来,在“巧实力”的概念下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实际上为控制欧亚大陆战略的延伸。通过参与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加大对东南亚等亚太区盟友的防务,来强化美国的亚太“领导”地位,实现亚太地区内部的“再平衡”。
冷战结束后,美国经济总量绝对值呈现加速上升之势,尽管其在全球经济份额中呈下降之势,但并不意味着美国的衰落。这只表明了20世纪下半页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22]。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及金融服务的革命性变革,海权的经济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美国环海区域重塑了美国全球经济主导的性质。20世纪90年代,东北部特大城市、北卡罗来纳州的金融服务、药品、电子器件及化学品成了经济增长的引擎。德克萨斯州、西海岸的航天工业、飞机工业、石油工业、电子器件、计算机技术催生了众多特大城市。与此同时,国际贸易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为美国消费者带来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制造业行业的就业压力[6]。相比而言,以五大湖区为代表的传统内陆的重工业中心城市陷入了产业的转移和衰落,芝加哥、克利夫兰等传统工业城市的经济、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4 美国崛起地缘战略的主要特点
美利坚人在独立、扩张、霸权的崛起过程中探索着属于自己的地缘战略,在多尺度地缘特征的交织作用下,美国在地缘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彰显出如下特点。
4.1 不同阶段适时推出针对性的地缘政治战略
地缘政治理论是制定国家战略的理论基础[23]。地缘政治在美国影响深远,已成为领导者思考战略问题、处理国际事务的理论根基[24]。美国的地缘战略演进与美国的国际地位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国力增强,美国的战略资源更加丰富,战略手段更加充裕,因此战略目标也会随之升级,这是美国地缘战略演进的内在机制。美国建国初期的“天定命运”及“门罗主义”确保了美国在其本土的领土拓张与独立发展。美国国内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其通过海外扩张来进一步确保其国家利益的地缘战略。一战和二战期间,马汉的“海权论”深刻影响了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促进了美国海军的扩张,保障了其海外原材料、市场的不断搜集。20世纪80年代美国军方宣布必须控制16个世界航道咽喉等地缘战略体现了海权论的影响[2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斯皮克曼、斯蒂芬森等美国地缘战略学者促进了美国国家战略的制定。其中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强调欧亚大陆边缘区的地缘重要性,从美国与英国的结盟到乔治·凯南的对苏遏制战略,都能窥见其地缘战略理论,以确保美国在全球首要地位的重要作用。此后,随着美国全球霸权的建立,美国对外政策执行者的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等人提出了“大棋局”等具有全球观的美国国家战略。由此可见,适时推出与国力及全球地缘环境相匹配的地缘政治战略是世界性大国国家战略的核心组成。
4.2 美国“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大陆扩张
美国的地缘战略根基在于其由商业资本发展引发的商业精神和土地扩张的地缘政治经济意识[26]。美国在其崛起过程中,不断向美洲大陆腹地扩张,使其拥有了稳定和纵深宽广的大陆腹地。马汉宣称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以北的“北半球陆区是获得世界实力的关键”。斯皮克曼认定欧亚大陆是控制世界的“锁钥”。布热津斯基对欧亚大陆重要性的估计更是无以复加。美国自走向全球扩张以来所经历的主要战争,包括美西战争、两次远征欧陆、太平洋战争、朝战、越战、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都是以北半球和欧亚大陆为战场[3]。
4.3 强化海权的战略保障力量
在全球化背景下,海权事关国土安全和市场经济发展,是大国崛起的战略性保障力量。自19世纪起,美国就建立了西印度洋舰队、太平洋舰队、巴西或南大西洋舰队。美国不仅控制着世界上所有的洋和海,而且还发展了可以海陆空协同作战控制海岸的十分自信的军事能力[2]。凭借两洋海军的强大实力,美国将其地缘战略从本土转向全球,扩大海外原材料、生产地和海外市场,并形成了遍布全球的海军基地。强大的海军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为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最终促使美国成功崛起[27]。
4.4 国际秩序体系的制定和维护
通过掌控国际规则来整合全球力量,是美国不同于以往帝国的治理方式。尽管自罗马帝国到英帝国,历史上的世界或区域霸主都或多或少地运用政治外交的各种手段对其势力范围进行管理,但广泛运用世界规则主导权来控制全球的治理网络却始于美国[28]。随着美国综合实力的增强,美国逐渐建构了一个自由国际主义的世界秩序:联合国、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马歇尔计划、北约联盟、《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29]等一系列地缘战略搭建了有利于美国霸权运行的世界性治理网络。
4.5 价值观的输出与推广
美国地缘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无不体现出美国所信奉的规范性价值观(个人自由、自由市场、民族自决等)。随着国力的强盛及全球霸权体系的建立,美国进一步推进其他国家的“民主改革”——即民主统治范围来促进美国在全球意识形态体系搭建的霸权地位,而不仅仅是“深化”全球治理架构。美国建国后,在“天定命运”“门罗主义”的旗帜下,认为自身肩负着上帝赋予建立“自由”“民主”理想世界的责任与义务。以这些价值观的推广与输出为核心,美国对外政策披上了道德外衣,不仅保护了美国的利益,而且塑造了美国“民主”为评判标准的国家体系[30]。这种价值观体现在托马斯·杰斐逊所倡导的美国“自由帝国”、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原则”、里根总统对苏联“邪恶帝国”的描述,2002年恐怖袭击后国际政治被视为“善恶”的对决等方面[25]。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从全球秩序维护和治理转向了更多的民主旗帜下的单边行动,例如克林顿时期干预科索沃、小布什时期单边侵袭伊拉克、奥巴马时期美国攻打叙利亚等事件凸显了美国推进全球“民主”秩序建构的外交策略。
5 美国崛起地缘战略对中国崛起的启示
基于地缘政治学观点,对美国崛起的地缘政治战略的历史演化、多尺度地缘特征、地缘战略特点进行全面分析。笔者将其对中国崛起的启示总结如下:
(1)在崛起阶段,中国决策者有必要借助中国不断增强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积极参与和制定涉及货币、贸易、投资、金融等重要方面的全球治理规则。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一带一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和“亚投行”等倡议,正是创新未来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理念和举措。
(2)从美国崛起的经验中不难发现,海权是国家经济的生命线。迅速提升强大的国防力量,特别是海军力量,是当代中国的当务之急。因为提高海权的战略保障力量,是破解马六甲困境、南海问题、台湾问题的重要手段。新世纪以来,一些海洋强国将夺取制海权作为海洋战略的首要目标,例如美国的“亚太再平衡”、印度的“印度洋战略”。这是中国在海洋安全领域面临的紧迫挑战。因而全面提高对太平洋的控制力,发展航母、潜艇等海军战略武器,捍卫中国正当的海权,是确保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地缘战略目标。
(3)作为欧亚大陆核心的传统陆权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使得包括内陆地区和沿边地区的国内大部分区域参与到全方位的开放体系中,通过铁路、公路联通中国到中亚、西亚、东南亚到欧洲,形成若干条陆上大通道、大动脉,促进欧亚大陆腹地与外缘弧形地带的互联互通,从而确保中国在欧亚大陆的核心地位,维护欧亚大陆的安全稳定。
(4)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未来“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将取决于中国“软实力”在全球的进一步提升与释放。通过广泛开展经贸技术互利合作,文化领域深度交融传播,加深政治互信;形成中国特色的国家凝聚力,提升中国政治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进一步促进中国全球发展的机遇和空间。
(5)从全球视野制定中国全面、长期和完善的地缘战略,绘制中国的地缘战略图谱已成为当务之急。中国的崛起需要对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的历史发展及各主要国家的全球地缘政治目标和政策做持续的跟踪和分析研究,全面、客观、细致地辨识当今时代的特征,在此背景下厘清中国的国家利益、目标与战略手段。要根据各时期国内外的形势变化,以中国国家安全为主轴,对全球范围关乎中国生存发展的重要地域、交通线、枢纽、海峡等做出地缘政治重要性的评估,以作为国家制定外交、经贸、军事等方针政策的支撑。
(6)“Trump”时代,“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旗帜下的“反全球化”、“民粹主义”与“保护主义”抬头,美国的地缘战略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值得业界与学界进一步加深研究。这一时代背景下,亟须加强地缘战略研究智库建设,形成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地缘政治研究学科体系。面向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机遇,面对地缘战略研究的重大课题,迫切需要从世界地理学的视角出发,建立系统的地缘战略研究框架:① 对世界主要国家的全球地缘战略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② 探讨世界战略性资源的生产、消费格局及其演变趋势[31];③ 对中国地缘战略政策进行仿真模拟,对不同的地缘战略政策的适用性和效果进行科学的判断等。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杜德斌, 马亚华.
“一带一路”: 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
. 地理研究, 2015, 34(6): 1005-1014.
[JCR:3.67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6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Du Debin, Ma Yahua.
One Belt and One Road: The grand geo-strategy of China's rise.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6): 1005-1014.]
[JCR:3.67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6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2]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 大棋局: 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Brzezinski Z. 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r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 Translated by Chin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98.]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3] 林利民.
“9·11”以来美国地缘战略的调整及其影响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 (5): 32-37, 5.
[JCR:3.743]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Lin Limin.
Readjustments in American geostrategy after 9/11 and their impacts.
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 2004, (5): 32-37, 5.]
[JCR:3.743]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4] 保罗·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 陈景彪, 等译.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9.
[本文引用: 2]
[Kennedy P.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Translated by Chen Jingbiao, et al. Shenyang: Liaon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9.]
[本文引用: 2]
[5] 杰弗里·帕克. 地缘政治学: 过去、现在和未来. 刘从德译.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3.
[Parker G.Geopolitic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Translated by Liu Congde. Beijing: Xinhua Press, 2003.]
[6] 索尔·伯纳德·科恩. 地缘政治学: 国际关系的地理学. 严春松译.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1.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Cohen S B.Geopolitics: The 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ranslated by Yan Chunsong. Shanghai: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Press, 2011.]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7] 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周琪, 等译.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10.
[本文引用: 1]
[Huntington S P.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Translated by Zhou Qi, et al. Beijing: Xinhua Press, 2010.]
[本文引用: 1]
[8] 亨利·基辛格. 大外交. 顾淑馨, 林添贵译. 海口: 海南出版社, 2012.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Kissinger H. Diplomacy. Translated by Gu Shuxin, Lin Tiangui, et al. Haikou: Hainan Publishing House, 2012.]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9] Coleman M.
Immigration geopolitics beyond the Mexico-US border.
Antipode, 2007, 39(1): 54-76.
[JCR:3.289] https://doi.org/10.1111/j.1467-8330.2007.00506.x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10] Ek R.
A revolution in military geopolitics.
Political Geography, 2000, 19(7): 841-874.
[JCR:3.058] [本文引用: 1]
[11] 陆俊元.
美国对华地缘战略与中国和平发展
. 人文地理, 2006, 21(1): 120-122.
[JCR:1.9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6.01.02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Lu Junyuan.
Geostrategy in the USA to China and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Human Geography, 2006, 21(1): 120-122.]
[JCR:1.9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6.01.02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12] 张沛霖.
冷战后美国经济霸权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Zhang Peilin.
The impacts of U.S. economic hegemony to Sino-US relations after the Cold War.
Jinan: Master Dissertation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2012.]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13] 陆大道, 杜德斌.
关于加强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研究的思考
. 地理学报, 2013, 68(6): 723-727.
[JCR:5.11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Lu Dadao, Du Debin.
Some thoughts on the strengthening of geopolitical and geo-economic studie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68(6): 723-727.]
[JCR:5.11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14] 李同昇, 龙冬平.
中亚国家地缘位置与中国地缘战略的若干思考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3): 303-314.
[JCR:4.03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4.03.00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Li Tongsheng, Long Dongping.
Geopolitical position of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and geopolitical strategy of China.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4, 33(3): 303-314.]
[JCR:4.03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4.03.00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15] 梅孜.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汇编. 北京: 时事出版社, 1996.
URL [本文引用: 1]
[Mei Zi.The Compilation of U.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Reports. Beijing: Current Affairs Press, 1996.]
URL [本文引用: 1]
[16] Stratfor Global Intelligence.
The Geopoli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 , 2015-11-1.
URL [本文引用: 4]
[17] 丁力. 地缘大战略.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Ding Li. Geostrategy. Taiyuan: Shanx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18] 新华网.
美国概况
. , 2015-12-31.
URL [本文引用: 1]
[Xinhua Net.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USA
. , 2015-12-31.]
URL [本文引用: 1]
[19] 何维保, 袁征.
灵活务实善打意识形态牌: 美国崛起过程中周边外交策略启示
. 人民论坛, 2014, (19): 12-16.
[JCR:0.85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He Weibao, Yuan Zheng.
Utilize ideology flexibly and pragmatically: The circumjacent foreign policy in the rise of America
. People's Tribune, 2014, (19): 12-16.]
[JCR:0.85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 Block F L.The Origin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Disord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URL [本文引用: 1]
[21] 罗伯特·基欧汉. 霸权之后: 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 苏长和, 等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Keohane R.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Translated by Su Changhe, et al.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2] 仇朝兵.
如何看待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经济实力的变化?
. 经济研究参考, 2013, (60): 31.
[JCR:0.8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3151.2013.60.02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Qiu Chaobing.
How to view the changes of American economic strength after the Cold War?.
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3, (60): 31.]
[JCR:0.8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3151.2013.60.02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3] 韩志军, 刘建忠, 张晶, 等.
德国地缘战略历史剖析
. 世界地理研究, 2015, 24(4): 1-10.
[JCR:1.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9479.2015.04.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Han Zhijun, Liu Jianzhong, Zhang Jing, et al.
Geostrategy analysis on the history of Germany.
World Regional Studies, 2015, 24(4): 1-10.]
[JCR:1.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9479.2015.04.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4] 陆俊元,
1999.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缘政治思想
. 人文地理, 1999, 14(3): 61-64.
[JCR:1.95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Lu Junyuan.
On the Geopolitical Thought in the Strategy of America's National Security.
Human Geography, 1999, 14(3): 61-64.]
[JCR:1.95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5] 封永平.
地缘政治与大国崛起: 以美国为例
. 理论导刊, 2006, (1): 82-84.
[JCR:0.6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7408.2006.01.030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Feng Yongping.
Geopolitics and the rise of great power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2006, (1): 82-84.]
[JCR:0.6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7408.2006.01.030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26] 沈伟烈. 地缘政治学概论. 北京: 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5.
[本文引用: 1]
[Shen Weilie.Introduction to Geopolitics. Beijing: National Defence University Press, 2005.]
[本文引用: 1]
[27] 丰华, 易金务.
从地缘政治视角看美国的海上崛起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 太平洋学报, 2011, 19(2): 42-48.
[JCR:1.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8049.2011.02.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Feng Hua, Yi Jinwu.
The ris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inspiration to contemporary China: View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politics.
Pacific Journal, 2011, 19(2): 42-48.]
[JCR:1.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8049.2011.02.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8] 高程.
从规则视角看美国重构国际秩序的战略调整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 (12): 81-97, 158-15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Gao Cheng.
The adjustment to the USA's strategy of reshaping the world order in the perspective of rules
. 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 2013, (12): 81-97, 158-15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9] 史蒂文·胡克, 约翰·斯帕尼尔. 二战后的美国对外政策. 白云真译. 北京: 金城出版社, 2015.
URL [本文引用: 1]
[Hook S W, Spanier J.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fter World War II. Translated by Bai Yunzhen. Beijing: Gold Wall Press, 2015.]
URL [本文引用: 1]
[30] 陆大道.
中国的全球地缘政治大环境
. 中国国家地理, 2015, (10): 30-35.
[本文引用: 1]
[Lu Dadao.
China's global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2015, (10): 30-35.]
[本文引用: 1]
[31] 王礼茂, 牟初夫, 陆大道.
地缘政治演变驱动力变化与地缘政治学研究新趋势
. 地理研究, 2016, 35(1): 3-13.
[JCR:3.67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Wang Limao, Mou Chufu, Lu Dadao.
Changes in driving forces of geopolitical evolution and the new trends in geopolitics studies.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6, 35(1): 3-13.]
[JCR:3.67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1 引言
2 美国崛起的多尺度地缘环境特征解析
2.1 全球——远隔重洋,海洋辖区中心
图1
2.2 美洲——美洲唯一的强权
表1
2.3 美国本土——优良的自然条件
3 美国崛起的地缘政治战略演化
3.1 独立与建国阶段——“独立与拓张”
3.2 大陆扩张阶段——“天定命运”
3.3 海外扩张阶段——“海权地缘战略”
3.4 二战后阶段——“世界秩序搭建”
3.5 全球霸权阶段——“控制欧亚大陆”
4 美国崛起地缘战略的主要特点
4.1 不同阶段适时推出针对性的地缘政治战略
4.2 美国“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大陆扩张
4.3 强化海权的战略保障力量
4.4 国际秩序体系的制定和维护
4.5 价值观的输出与推广
5 美国崛起地缘战略对中国崛起的启示
参考文献
版权所有 © 《地理研究》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本文链接:宋涛、陆大道:大国崛起的地缘政治战略演化——以美国为例,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