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网站首页 |公法评论|公法经典|公法专题|公法案例|公法论文|公法文献|资料下载|西语资源|公法史论|公法时评|公法新闻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欢迎访问公法评论网。浏览旧站请进:经典旧站
公法评论网全站搜索: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您现在的位置 : 公法专题 维权运动专题 文章正文
王英:网络新社会运动中的集体认同感建构
来源:中国选举与治理 作者:中国选举与治理 时间:2010-04-12 14:52:05点击:0

作者:王英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来源日期:2009-12-16


    人民网

  【内容提要】本文以2008年南京大学小百合BBS反对“汉口路西延工程”的网络新社会运动为例,采用文本分析、调查问卷等综合研究方法,研究网络新社会运动中集体认同感的建构。本文认为网民互动通过灵活运作象征符号唤起对社区共同利益的广泛认同,“不在场”的共同体想象成为可能;原子化的个体被定义为共享命运的“我们”,并被赋予多层次的意义和合法性,而且在中国独特的社会环境下,集体认同感形塑中呈现出“讨好国家”、“借用主流价值观”等独特特征;网络集体认同感除了形塑社会运动的工具性作用,其本身就是一项重大文化成就。

  【关键词】网络新社会运动;集体认同感;小百合BBS;网络论坛

  导言

  近年来网络渐渐成为社会抗议、甚至社会运动的新场域。草根网民自主利用网络资源,围绕某一争议性话题,展开活跃的信息发布与公开讨论,设置公众议程,吸引广泛关注,分散的个人意见在虚拟空间内汇集成舆论压力,促成事件的解决或某种观念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网民利用了低门槛、低成本、去中心、互动性强的网络技术,发动了一场基于网络虚拟空间的新社会运动。



  “小百合BBS汉口路西延事件”是这样一个事件:2008年11月5日南京市建委宣布:汉口路西延工程已获批准,该工程将直接影响沿途的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11月20日南京大学小百合BBS 转载了《南方周末》题为《要大学,还是要大路》的相关报道,此后以小百合BBS为中心,以南大师生校友为主体,形成了对汉口路西延事件的广泛关注和激烈的网络抗议,连续几天占据BBS最热门的十大话题,抗议持续约一个月。网络抗议引起了凤凰卫视、新浪网等媒体的报道,南京市政府也曾针对小百合BBS上的抗议专程至南大协商。以小百合BBS为代表的高校抗议使汉口路西延工程停滞,始终未正式施工。2009年3月,据南京市媒体报道工程新方案将缩短1公里,原南大段规划取消;但由于缺乏官方确认,工程至今未有定论。

  本文主要采用了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和问卷调查的综合研究方法:其一,笔者注册了小百合账号,每日追踪观察小百合BBS;其二,本文选择了讨论最热烈的“校园生活版”、“摄影版”和“校长信箱版”三个板块,收集自2008年11月20日(小百合BBS转载《南方周末》相关报道)——2009年3月17日(小百合BBS转载《南京晨报》关于汉口路工程新方案南大段取消的报道)期间所有相关帖子,排除被网络管理员删除的帖子和个别疏漏,共保存主帖1103个,相应回帖12960个。本文集中对1103个主帖和部分重要回帖进行文本分析,检视公共话语表达中集体认同感的形成和显示,探寻网友调用象征符号建构认同的方式、过程和特点;其三,笔者所在的研究小组还合作开展了《近期小百合BBS热点话题问卷调查》,按照院系设置和学生人数比例进行分层抽样,并考虑教育层次和不同校区间的比例,于2008年12月20日——12月31日实施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414份,有效回收率82.8%,其中男生266人(占64.3%),女生148(占35.7%),鼓楼校区249人(占60.1%),浦口校区165人(占39.9%),基本符合南京大学在校学生性别比例和两校区人数比例。

  本文将运用上述一手材料,根据社会建构理论,研究网络新社会运动中,网民的互动如何调用、运作象征符号,建构集体认同;原子化的个体如何被定义为共享命运的“我们”,在社会运动的生命周期中集体认同感如何维持、修补以及衰变,甚至崩解消散,并且进一步思考网络社区中的集体认同感形塑过程的独特特征。

  一、“我们是谁”:定义集体身份

  汉口路西延事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进入小百合BBS这个公共话语论坛后,激发了强烈的抗议活动。网友借用BBS的公开表达对这一工程事件进行讨论、阐释和批判,在互动中赋予意义、相互沟通、协商和制定决策。相关的帖子数以万计,发言嘈杂甚至互相矛盾,但就是在这样的公共话语互动中,问题、危机、敌人、榜样被一再地建构,“我们”得到了阐明并被赋予了意义,原子化的个体汇聚成了紧密的“我们”。

  (一)运作生活化象征符号

  新社会运动具有极高的草根自发性和广泛社会基础;议题常常和个人的亲身体验相关,参与方式也常常是个人的、日常生活化的,具有“生活政治”、“符号政治”的典型特征。小百合汉口路事件中网友有意无意地调用了“校门”、校园景色、汉口路商铺等丰富的象征符号,通过这些在日常校园生活中“熟悉的风景”,提示共享的地理空间,并进一步唤起对共同利益的认知。

  很多网友拿校门做文章,将汉口路西延事件命名为“拆校门事件”或“校门事件”,在标题中明确提及校门的主帖就多达73篇 ,贴图版中还有网友贴出了1958年至今的多幅南大校门图片 ,制作了南大校门被动态移走的Flash形象 ,甚至讽刺性地将南大校门和圆明园断壁残垣的照片“PS在一起” 。在本次调查中,70.5%的受访学生表示校门是“一座大学尊严的象征,不容侵犯亵渎”,74.2%的学生认为校门是南京大学的标志,因此将汉口路西延工程贴标签为 “危害校门”的工程,不但“突出形势的严峻程度”(44.1%),而且将工程定义为对南大尊严的伤害,并且容易把“所有师生、校友紧密团结起来”(36.7%)。BBS可以方便的贴图,因此校园景色图片也成为频现的帖子内容:24日小百合Pictures版开辟了名为《南京大学,我对你的爱是如此深沉》的临时版 ,进行南大校园、汉口路景色等摄影接龙,其中不断出现标志建筑北大楼、古老的青砖红门、名人故居、安静的校园、汉口路上熟悉的报摊和水果摊、汉口西路的树影等意象,点击率高达14779,回帖也达192条之多,类似图片帖还有《可爱的南大校园,可爱的校园路灯》 等;这些展现校园和汉口路风貌的帖子多表达了对宁静优美校园环境的情感和保护校园完整的愿望,69.5%的受访者表示此类帖子“情感色彩浓厚,形象直观,容易打动人”,58.1%的受访者表示看了此类帖子感觉需要更加珍爱自己的校园。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图片直接形象地提示了共同的生活场域,将工程的议题迅速地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体验关联起来,将情境定义为危及切身利益的“危机时刻”,网友zerozhj1986直言:“汉口路西延,危及南大的校门,更危及的是南大的尊严,更实质的是我们的学习氛围与文化氛围被毁于一旦,这关系到的是学生的利益与学校的生死存亡,南大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南大”作为一个特殊利益主体被显著地突出了,“保卫南大”“爱生活爱南大”等口号在抗议期间频频出现在网友的公开表达中。

  集体认同感是从成员的共同利益、体验中演化而来的群体共享定义。网络论坛作为开放的话语平台,赋予网友多媒体地、自由地调用象征符号的可能。日常生活化象征符号的密集运作,有效地在潜在参与者的“生活世界”中激起共鸣,一个分享共同的生活场域、经验和集体记忆的“我们”逐渐清晰,地方共同体被不断被唤起。

  (二)划定“我们——他们”的群体边界

  在一场社会运动中,边界标记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倾向于发展出一套“我们——他们”对立的解释框架。在“他者”的“威胁”下,促成了人们对群体共同性的更深刻认识,而且架构了内群体和外群体之间的互动,“我们”的大部分论点都是在和“敌人”的互动中形成的。

    对汉口西路西延工程的BBS集体讨论搭建了一个明显的“我们—他们”的对立模式:“南京市怎么可以这样欺负我们学校?”、“何来大学 鱼肉尔”、“南大全心全意服务江苏、南京,换来的却是南京政府的这种态度,伤人啊!”、“十几年前,南大就迫于市政府的淫威……几年前,南大又是在无奈中……今天,连南大的根基鼓楼校区都受到南京市政府的严重威胁,难道南大还要继续忍受下去么?” ……通过选择性地“重述”过去和现在所处环境中的某些情境、事件和体验,网友将“人们面前的这个世界”进行了简化和压缩的解释,公共事件的相关情境被辨别和标记为“我们被他们深深伤害\我们的利益被侵害”的不公正境遇,用戈夫曼的话说,个体选择性地“界定、看待和标签”了发生在他们生活世界当中的事件(Goffman,1974)。“我们——他们”解释框架突出了社会状况的严重性和不公正程度,也标定了群体的边界。

  “我们”和“他们”的边界标识既是地理性的(与南大校园的关系),也是象征性建立起来的心理和情感差异(对南大的感情)。在调查中,66.4%的受访学生认同“我们”的“敌人”是“工程的规划决策者”,47.6%认为敌人也包括“宋坚等认为大学该为交通让路的人”,相应的66.2%的受访者认为“我们”是“所有对南大有感情的人,包括支持南大的市民和网友”。而政府对工程合理性的表达被网友逐条批驳,“我们”反对工程和政府决策的论点也在批驳中建立起来。

  值得关注的是,新社会运动的目标并非针对国家政治制度本身,而是某些具体的公共政策、相关的个体或机构的行为以及大众的价值观念。小百合汉口路事件中的“敌人”/“他们”被有限地控制在具体的工程决策和“当地政府”,目标并非颠覆国家政治制度,相反,中央政治系统和领导人常被看做可借用的正面力量和重要资源,如有网友希望“闹大一点,让温胡知道”、“实在不行咱把事情闹大了,让wjb(温家宝)了解一下?”,科学发展观等主流意识形态也是网友建构集体认同感重要的话语资源之一,在厦门PX事件中也有类似的“与国家一致”的特点,研究者认为这是中国当前独特政治环境的反映。 。

  (三)内群体的身份认同陈述

  贝尔特·克兰德尔曼斯认为:“为了形成集体认同感,一个群体必须把自我界定为一个群体”,即明确我们是谁。现实生活中,如果个体对特定群体抱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自认为是“我们”中的一份子,则在其话语表达中常常可以发现认同感陈述(identity accounts)的影子;同时,榜样、领袖被作为内群体的核心被建构出来,为社会行动者们提供安慰和力量。11月27日一个名为《百合一周祭》点击量28668、回帖348的帖子 ,全文短短1185个字就出现28个“我们”,如“我想问问校长,如果我们不这样做,我们能了解的实情在哪里?我们能主张的权利又在哪里?我们还有第二条路吗?”这是一种群体成员自觉“代表群体说话”的方式,尽管这一般是处于下意识的行为,但“代表群体说话”实际上是成员认同所在共同体的表现,“我们”为传受双方都提供一种社会依恋感和归属感的保证,有利于集体认同感的建构。59.2%的阅读者认为“我们”等词亲切温情,能迅速拉近心理距离,58.7%认为使用“我们”可以促使大家更紧密地团结起来,一致对外,41.3%认为使用“我们”有利于争取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另外,帖子中“我们”中的榜样也是身份认同建构的重要工作。如历史系敢于抗议汉口路工程的老教授等被网友誉为“南大的脊梁”, 领袖、榜样被建构起来,作为群体典范,召唤潜在行动者:“老教授是榜样,我们学生也要行动起来,不能旗帜下面没有众人扛” 。

  当然社会运动中的集体认同感不是全新的,而是在既有的集体认同感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围绕南京大学形成的社会类别是内群体认同必需的结构性基础,社会运动就是在“浸没”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网络之中形成的。当公共政策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潜在的社会结构就浮现出来。预先存在的校友、师生等纽带关系在危机中被剥离出来,并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迅速联结,日本、美国等海外校友会、分散各地的校友、学生会、院士教授、在校学生等各种南大共同体成员身份被凸显,在网络抗议中发挥了各自的独特作用。网络新社会运动所不同的是,借助网络技术和上述建构策略,集体认同感的建构不再局限在“人际生活圈子”和“面对面互动”的微观情境中,网络放大了社会运动的意义建构空间,不共时、不在场的共同体想象成为可能。

  (四)身份认同的反思性

  在“我们是谁”被逐渐建构的过程中,异见、分歧和冲突始终存在。南大校友“和菜头”两篇blog文章《怎么好意思向人民开口》和《我怎么好意思自称是你们的校友》被小百合转载后,11月24日—25日BBS上就爆发了关于“真伪爱校”的激烈争论。虽然争论中出现了谩骂、攻击等非理性现象,但网友争论的焦点恰是身份认同问题——即“谁是真正的南大人”。

  这种提出“我们是谁”之类确切问题的倾向,是新社会运动反思性特征的体现。进行反身性争论和思考的热点时刻(hot point) 正是建构集体认同感的最佳时机。集体信仰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个人都可能对他人的解释提出挑战,正是在群体内部、群体之间的争论、辩驳中得以重组,或受到保护。

  新社会运动具有更多的草根自发性和广泛社会基础,而网络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恰好充当了草根抗议和公民议政的替代性公共空间。过去,不掌握大众媒介资源的社会行动者常常苦于信息沟通不畅、影响力不足、难以跨越地区集结参与者、被媒体报导边缘化、污名化等情况;而互联网络被普遍认为具有多元民主与公平参与的潜能,虽然删帖、销号等网络言论控制依然存在,但是从厦门px事件、最牛钉子户事件、小百合汉口路事件等来看,部分摆脱现实权力关系,反抗权威话语,建构出抗议者自己的意义框架是有现实可能的。

  二、“我们是正义的”:建构共享的意义

  为形成集体认同感,一个群体仅仅把自己划归一个群体是不够的,只有群体发展出关于社会情境和社会运动的共享观点,才能赋予集体认同感以更重要的意义。人们是意义的积极加工者,反抗群体在力争界定和实现自己的共同利益过程中会发展出一整套的解释框架。小百合汉口路事件中,BBS网友通过有选择的论述框架,架构了汉口西路西延工程问题,界定不满情绪,为自己的反抗行为赋予合法性和更广泛的社会意义,这也是新社会运动符号政治的特征之一。

  (一)多重定义层次

  社会运动研究者认为,社会问题从来都不是客观的和可辨别的状况,而是对情境的集体定义的结果(Spector and Kitsuse,1973)。BBS中网友在互动中将汉口路西延工程定义为三个层次上的社会问题:首先第一层面:工程破坏学校校园,影响师生安全和教学秩序,破坏沿线文物;工程是对南大等高校尊严的蔑视和伤害;第二层面:上升到城市发展抉择高度,“大学or大路”的抉择预示着南京市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方向 ;第三层面,工程违反“程序正义”,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规政策, 从依法治国、公民权利等角度质疑工程合法性。

  实际上,在上述三个层次的解释框架中网友们相应提供了三个层次的集体认同感种类,如图1所示:第1层是基于南大的地方共同体认同,第2层是关注城市持续发展的南京市民身份,第3层是享有权利和义务的公民身份。地方共同体认同能在运动核心参与者的生活世界中激起最大的反响,而第2、3层次的认同赋予网络抗议更具合法性的意义。如网友表示,“南大也不是不讲道理,如果公平公正公开的协商,透过法律程序一步一步来,即使最终拆了,大家也能接受。” 社会行动者通常都试图将不满情绪归结为体制的、发展观的、结构性的原因,而不是归因于小团体的利益和情感,避免因过度强调地方共同体而造成“自私狭隘”的群体形象。

    集体认同感资源的种类决定了所能吸引的群体的包容性或排斥性如何。南大人——南京市民——公民,逐层扩大的认同圈理论上能涵盖更多的人群。小百合BBS封闭注册,用户为南大校友师生,其同质性的用户群,决定了在第1层南京大学共同体的认同建构上比较便利,也相当成功:79.5%的受访者表示通过小百合BBS上关于汉口路西延工程的讨论,对南大发展前途的关注程度明显提升,77.8%的受访者对南大的归属感增加,60.9%表示作为南京大学一员的自豪感增加。但是小百合BBS用户的单一性和有限的传播范围,限制了在“南京市民”和“公民”身份建构层次上的有效性,本文认为对南京市民和公民身份的建构在证明“我们”的合法性上作用比较明显,但是在吸引普通南京市民和全国公众上的效用上尚需谨慎考量。

  集体认同感选择与网络论坛参与者的“生活世界”的相关性,决定了参与者对集体认同感召唤的共鸣程度。不同类型的网络社会运动中,根据抗议群体和抗议目标的差异,通常会带来不同的建构选择,如“最牛钉子户”等新民权运动中,地方共同体身份的召唤有效性明显弱于对公民身份和公民权利的强调;而“反日游行”中,特定国族身份成为毋庸置疑的身份认同。

  (二)诊断式和预见式归因

  为建构群体抗议的合法性,群体必须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归因解释,详细指明谁该受到谴责,同时强调参与修正行动的正义性和责任感。斯诺和本福特(David Snow and Robert Benfort)认为集体行动通常“通过做出诊断式(diagnostic)和预见式(prognostic)的归因而运作的” 。

  诊断式归因关注问题的认定,辨认该受谴责的代理人。网友“辨认”出应受谴责的罪魁祸首是“违反科学发展观和依法治国的行政决策”, 如网友ffmin称:工程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短视的恶劣的破坏行为”,对“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主流价值观的借用 无形中也为自己的论点增加了宏观上的合法性;

  预见式归因则对列宁式“怎么办”问题提出一般解决思路,并提出实施行动的责任分配问题。此次事件中,网友Uobserver发表《大学精神、公共道路与城市治理的优化结构》称:“我们如果采取了一个好的形式来参与公共交通议题的讨论,将改变一种公共领域的公众参与模式,为中国的政府“补补课”,提升我们的城市治理水平。所以,我们所有的大学师生,校方,应该更好地团结起来,让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大学精神从实践中开花结果。这次是个契机。” 汉口路工程首先被界定为“要大学,还是要大路”的二选一命题,而问题的解决被放入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强盛复兴的“中国强国思路”框架中,被赋予了态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合法性,网络抗议因此成为争取民主权利、关心城市和民族命运的象征性正义行动。

  (三)象征角逐中的话语策略

  抗议的社会建构是发生在贝尔特·克兰德尔曼斯所谓的“多组织场域”中,不同的行动者会有不同的情景定义,相互对立的解释图式之间碰撞、对抗。为了在围绕意义和解释展开的象征角逐中取胜,网友采取了一系列典型的话语策略。

  主动引入竞争性“错误”解释,通过把自己的解释图式与敌对图式加以对照而为自己辩护,并在敌对图式的争论中确立自己的论点。网友11月22日自发转载了南京苏鼎房地产研究所宋坚blog文章《为什么大学不能为公众利益让路?》 ,点击率高达20087,网友将这一完全对立的情景定义进入BBS话语场,并抓住宋坚的语病和逻辑逐条批驳,甚至引发激烈的谩骂,宋坚blog一度出现3000多条的留言皆为谩骂攻击之语,这是传统社会运动中不太常见的现象,但匿名网络环境放宽了网友行为和言语尺度。简单的文本超链接一方面方便了异见的表达,同时也带来了意见绑架和“沉默的螺旋”效应,帮助集体行动者抢夺意义之战的高地。

  引入冰河期时间,突出代际传承中的历史责任感。网友的帖子中常出现“如果这样的决议真的实行了,我们也会变成历史的罪人,想想以后的同学们会怎样说我们这一代人吧,他们会责怪我们当时为什么不站出来反对!!” 、“试想后代子孙会怎么评价·” 这是一种在环保运动中很常用的“冰河期时间”意识,“意味着要用我们孩子的生活、以及孩子的孩子的生活来衡量今天我们的生活” ,强调今天的选择将对今后产生长远的不可逆转的影响;与之相应,“南京百年文脉,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了”等表述引入了绵延的历史时间,以文明代际传承的责任感为激励因子,激化认同感和行动动力;征引同类群体的过去成功案例和大众媒体的报道。除了纵向时间,网友还频繁引用武汉大学、复旦大学、舟山大学等阻止不合理道路规划的成功案例,知晓其它群体的成功会为本群体抗议灌注极大希望;另外,《南方周末》、凤凰卫视、《亚洲周刊》、新浪网专题、搜狐首页等媒体的相关报道都被当作有鼓舞作用的新进展被通报,媒体的报道一方面被当作抗议正当性的证据,同时媒体关注也明显增加了群体成员对成功的预期。


  经过如图1中展示的复杂符号运作,“我们”被建构出来并赋予意义,但在一场社会运动中,建构“我们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且会随着社会运动的进程不断转变。

  三、“我们走向何处”:转变中的集体认同感

  意大利社会学家梅卢西认为,新社会运动是一个建构“我们”感的持续进程。在社会抗议相对短暂的生命周期中,集体认同感会经历建构、维持、修补、衰变乃至完全消匿的过程,对一场社会运动来说“共享命运的”集体认同感作为重要的动员资源,发挥了关键的工具性作用,同时它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成就。

  (一)形塑社会运动的生命周期

  原子化的个体逐渐被共同体所召唤,意识到“我们”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并且在互动中做出“我们”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描述,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发展出共同目标,并社会性地建构起对集体行动的预期,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商讨适宜的的策略和形式。在这样一个讨价还价的互动过程中,集体认同感形塑了个体参与和社会运动的生命历程。

  小百合汉口路事件中网友默认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阻止工程。在互动中,总目标被分解成许多生活化的行为目标:顶帖、广泛转帖、发求救信、打热线电话、参与环评调查等,即一系列经由个人行为积累而形成变化的“生活政治”。虽然议题不断变换,但是这些行动动员都不同程度上调用了集体认同感资源:如42.8%的受访者认为南大校友“对南大感情深厚,关注母校的现状和发展”,52.4%认为校友会在“母校面临危机时站出来”,利用对“校友”角色的认识与行为期待,73.7%的受访者认为使“广泛联系校友”是必要和可行的分目标,同时超过70%的人认为联系海内校友,能扩大社会影响,并发挥部分有地位、有声望的校友的影响力共同保卫母校。享有某个集体认同感意味着围绕值得珍视的身份而附生的态度、承诺和行为规则,“南大是南大人的南大”、“保卫南大”、“不顶此帖,枉做南大人”等网友言论都显示了珍视身份所能产生的激励效果,除了嵌入想象共同体带来的依恋感和归属感,身份认同还附带了个体参与运动的责任与义务。

  人们基于吉登斯所称的“实践意识”(即人们所形成的、有关他们日常生活的条件以及他们行动所造成后果的复杂而心照不宣的知识) ,对集体行动的成本和收益做出权衡商讨,最终形成何种方式是适合的共通意见。而对集体行动可行性、局限性及其后果的商讨,亦会持续影响集体认同感。有校友宣称“如果工程寒假开工,我第一个坐飞机回来挡推土机” 、“推土机来了,就从我身上压过去吧!” 网友650000甚至称:“北大楼静坐没有什么效果,到中山陵去,我们要去哭陵!!!”但本次调查显示,75.6%的受访者认为现在没必要去静坐、散步或去挡推土机,原因是事情还没到这一步,可以在此之前采取其他策略。但即使不认同“散步、静坐”等行动方式,感觉到群体中其他人正在严肃考虑采纳行动的可能性,本身就会激发成员的认同感和参与热情,考虑选择成本较小的替代性参与方式。此次小百合汉口路事件中未形成大规模的现实集体行动 ,这与一个行动导向力不足、偏爱低成本表意性方式的集体认同感有关。

  (二)集体认同感的转化和衰变

  在社会运动的生命进程中,集体认同感是不断转化的,被持续建构、维持,也会因缺少新信息和新成员的汇入逐渐衰减,甚至完全淡出。

  小百合汉口路事件最初的几天,每天都有相关帖子被顶上“十大”(十大最热门帖子),最多时甚至占据“十大”中的半数,公共话语极为活跃,其时也是集体认同感建构的热点时刻。但BBS论坛是不断更新的庞大而复杂的信息体系,按时间先后排列的出版规则和多维度分割的芜杂信息,很容易掩盖单个话题,使其在注意力的争夺中落败。对一场网络社会运动而言,在公共话语渠道中消失,意味着失去建构和维持认同感的机会。网络抗议持续一周后,帖子锐减,27日网友Nishino哀叹:“早上看百合的时候,心里就不免有些凉意,果然闹了几天,十大上就剩一些花前月下、痴汉怨妇或者用马甲堆砌起来的什么活动之类的。” 当天网友AmartyaChang的帖子《今日,是谁的耻辱——百合一周祭》适时起到了集体认同感的重新唤起作用,“今天的十大,已经完全没有关于汉口路一丝一毫的消息,甚至散见在各处不多的帖子,也少有人倾以热血了。我想请问大家,这是不是大家一周之前想要的结果。”作者以“耻辱”、“祭”为短文命名,语气沉郁悲愤,并使用多达28个“我们”,设问等语气形成在群体内对话式交流的感觉,文末使用了典型的“冰河纪时间”,即“当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问起我们,我们年轻的时候在做什么,我们该去找一个什么样的理由来回答呢?明日,又是谁的耻辱?”。此文点击量高达28668,回帖348条,登上十大热门帖子的首位,客观上起到了修补和维护集体认同感的作用。

    此后,政府始终未出面回应,相关进展不透明,南大校方也未就工程表态,也没有“宋坚”、“和菜头”等人的反论点出现,BBS上的相关讨论逐渐平息。但针对汉口路事件形成的集体认同感并未马上消失,虽然2008年12月——2009年3月间鲜有初期的热闹争论场面,但是每有工程的新信息出现,马上就会被重新激发,如2009年1月15日南大校门附近几棵大树被砍,网友马上做出“南园砍树------>汉口路西延------>修地下过道” 的联想。“在公共话语中,论点是在反论点、新的信息和新的事件做出回应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随着事件停滞或完结,缺少作为他者的“野蛮人”,缺少新符号和新成员的汇入,集体认同感会慢慢“淡出”,隐没在集体记忆和个人认同感的丛束中,等待新的激发或者永远沉寂。



  结语

  网络为新社会运动提供了便利的技术和开放的活动场域,社会行动者生产意义、相互沟通、协商和制定决策的过程更加高效,也更加自由和多元化;借助计算机的传播(CMC),缔造了不需要面对面交流、不苛求“共时”和“在场”就能感知“彼此共享命运”的公众网络,“不在场的共同体想象”成为可能。网络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浸没于日常生活中的原子化个体被吸引到公共议题上来,在互动交流中自主调用“意义储备库”,建构集体认同感,并以此为中心迅速秩序化,使单薄的个人力量演变为社会整体性力量。这是现阶段中国社会网络民意沸腾、网络舆论能够深度影响社会现实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网络论坛抗议通常缺乏明确组织者,莫衷一是的言论可能过度分割舆论,并且不断涌现的新议题极易分散公众注意力……因此网络社区中的集体认同感还要经受现实行动动员的考验。网络众声喧哗能否成为现实参与的虚拟资源,或仅是“关注代替行动”的繁荣幻象?这仍是一个等待解答的开放性问题。

  当然,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单向的“技术——应用”层面,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更深层社会结构、生活经验、资源流通、心理特质变迁的本质,都深刻影响着网络社会实践和话语表达。例如,在中国特殊的国家社会关系下,地方性的日常冲突中抗议群体常常借用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央级政治资源,有责任感的国民身份、享有法定权利的公民身份是最经常被建构的集体认同感类型。

  可以推测,网络新社会运动这一形态在中国乃至世界,会继续存在并发展下去,但其中的集体认同感建构过程可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参与群体的既存合法地位的不同、获取常规资源的机会不同、多组织场域中的权力关系不同等差异都将带来更丰富多样的策略性选择。

  (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参考文献:

  孙玮:“我们是谁:大众媒介对于新社会运动的集体认同感建构”,《新闻大学》2007年第3期

  周穗明:“新社会运动的性质、特点和根源——西方左翼理论家论新社会运动(一)”,《国外理论动态》,1997年第15期

  [美]托德·吉特林《全世界都在看: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P6

  南京大学小百合BBS是有12年历史的知名高校论坛,实名注册,平均在线人数常逾7000人,最高在线人数常逾万人,是南大师生最常登陆的网站之一。

  如《南大 “拆校门” 事件》,发信人:lp1986,信区:NJUExpress,Thu Nov 20 19:48:43 2008

  《“拆迁门”事件,要理智与激情并重》,发信人:bjcb,信区:NJUExpress,Thu Nov 20 23:36:07 2008

  如《1958年的南大校门》,发信人:Esquimau,信区:Pictures,Fri Nov 21 15:10:22 2008

  《发大门照》,发信人:raincie,信区:Pictures,Fri Nov 21 18:18:15 2008

  《校门动态被移走》,发信人:AoiSola,信区:Pictures,Fri Nov 21 22:10:54 2008

  《谁能把这两张照片ps在一起》,发信人:huobao,信区:Pictures,Fri Nov 21 22:21:29 2008

  《南京大学,我对你的爱是如此深沉》,发信人:lanben,信区:Pictures ,Mon Nov 24 15:26:08 2008

  《可爱的南大校园,可爱的校园路灯》,发信人:laoma,信区:Pictures,Thu Nov 27 00:04:13 2008

  《我的肺腑之言:精诚团结,保我南大》,发信人:zerozhj1986,信区:NJUExpress,Sat Nov 22 19:32:36 2008

  分别为chembiodrug于Thu Nov 20 15:22:36 2008、 tsi于Thu Nov 20 15:54:21 2008在小百合BBS的回帖

  孙玮:《我们是谁:大众媒介对新社会运动的集体认同感建构》,《新闻大学》,2007年第3期,P146

  《今日,是谁的耻辱——百合一周祭》,发信人:AmartyaChang,信区: NJUExpress和Pictures,Thu Nov 27 20:30:05 2008和Thu Nov 27 20:39:38 2008

  《[合集]【赞】历史系敢于抗议汉口路工程的老教授!!》发信人:esto,信区:NJUExpress,Fri Nov 21 11:40:22 2008

  谢静:《认同危机与“新闻场”的重构》,《新闻大学》,2006.3,P87

  《汉口路问题的始末:政府眼里的大学或许只是拿来妆点的》,发信人: lilium,信区: NJUExpress, Fri Nov 28 20:45:56 2008

  《关于合理参与“汉口路西延工程” 公众环评的倡议》发信人: blackpen,信区: NJUExpress, Wed Dec 3 23:33:55 2008

  《Re: 让他三尺又何妨?》发信人: abo,信区: NJUExpress, Fri Nov 28 13:32:17 2008

  戴维·斯诺和罗伯特·本福特:“主框架和抗议周期”,艾尔东·莫里斯、卡络尔·麦克拉·吉缪勒主编《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157

  《Re: 南方都市报:警惕问题工程借机带病上马》发信人: ICinput,信区: V_Suggestions, Sat Nov 22 13:45:01 2008

  《大学精神、公共道路与城市治理的优化结构》,发信人: Uobserver ,信区: NJUExpress,Mon Nov 24 17:31:24 2008

  《看看这个nc的文章》发信人: haibao ,信区: NJUExpress,Sat Nov 22 23:26:04 2008宋坚blog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02a4070100baxg.html,

  《RE:要大学,还是要大路?南大要被拆???》发信人:fayedream,信区:NJUExpress ,Thu Nov 20 17:51:51 2008

  《RE:要大学,还是要大路?南大要被拆???》发信人:syc ,信区: NJUExpress, Thu Nov 20 22:31:48 2008

  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P187

  Giddens,1984,转引自威廉·甘姆森:“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学”,艾尔东·莫里斯、卡络尔·麦克拉·吉缪勒主编《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85

  《说点实在的,如果工程寒假开工,我第一个坐飞机回来挡推土机》发信人:Gsalx ,信区:NJUExpress,Mon Nov 24 16:41:52 2008

  帖子《推土机来了,就从我们身上压过去吧!》发信人:fayecheung,信区:V_Suggestions,Thu Nov 20 22:40:37 2008

  11月23日曾有学生在浦口校区“保卫校门”传单,还有一名同学在鼓楼南园黑板报上写了一篇《我们不能静待》的短文,但上述均为个体行为,并迅速被校方制止,影响不大。

  《Re: 今日,是谁的耻辱——百合一周祭》发信人:Nishino,信区: NJUExpress,Thu Nov 27 21:08:28 2008

  《南园砍树--->汉口路西延...修地下过道》,发信人:niumowang,信区: NJUExpress,Thu Jan 15 01:21:31 2009

  贝尔特·克兰德尔曼斯:“抗议的社会建构和多组织场域”,选自艾尔东·莫里斯、卡络尔·麦克拉·吉缪勒主编《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104

  维尔塔·泰勒和南茜·维提尔:“社会运动社区中的集体认同感”, 选自艾尔东·莫里斯、卡络尔·麦克拉·吉缪勒主编《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129

  威廉·甘姆森:“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学”,艾尔东·莫里斯、卡络尔·麦克拉·吉缪勒主编《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64    

本文链接:王英:网络新社会运动中的集体认同感建构,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中国选举与治理】
阅读排行
· 盐光沙龙第十五期:杨佳是谁?——基督徒法律人看“杨佳案件”
· 邓玉娇事件的政治意义”座谈会会议纪要
· 范亚峰:法治与公民社会
· 李德满:十年来中国抗争运动研究评述
· 滕彪:中国公民运动中的民间纪录片
· 范亚峰:中国体制内改革动力已基本衰竭
· 陈永苗:鹿鼎在于公民社会——评社科院开除范亚峰事件之二
· 个案与草根维权研讨会纪要
· 范亚峰:单篇文章浏览量在万人以上这个网站就危险了——互联网与
· 魏汝久: 中国维权律师忧思录
相关文章
公法评论网建于2000年5月26日。本网使用资料基于学术研究之目的,如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范亚峰信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投稿,欢迎推荐文章。
© 2000 - 2024 公法评论网 版权所有。
两足行遍天地路,一肩担尽古今愁。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砥砺意志,澡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