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网站首页 |公法评论|公法经典|公法专题|公法案例|公法论文|公法文献|资料下载|西语资源|公法史论|公法时评|公法新闻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欢迎访问公法评论网。浏览旧站请进:经典旧站
公法评论网全站搜索:
热门文章
泰勒:承认的政治(上)
皮埃尔·布迪厄《区隔》一书结论部分之汉译
乔治·弗里德曼:中国的地缘政治学:一个封闭的大国
《柯林伍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述评
袁刚:民主集中制和国家官僚制
泰勒:承认的政治(下)
舒国滢:法律原则适用的困境——方法论视角的四个追问
梁慧星:怎样进行法律思维?
卡尔·波普:极权主义的正义
论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参与
李昌庚:浅议孙中山的民主宪政思想
迈斯纳:毛泽东主义
本站推荐
韩大元:“城乡同票同权”的规范分析及影响
邹奕:论我国宪法中国家元首的认定——基于认定方法的检讨
仲崇玉:论基尔克法人有机体说的法理内涵和政治旨趣
桑德罗·斯奇巴尼著, 张礼洪译:罗马法体系的典型特征
谢文郁:性善质恶——康德论原罪
汉娜·阿伦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后
钱宁峰:当前宪法史研究三大范式的反思
储建国:经济共和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经济政治学
何增科: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分析
丹尼尔•A•法伯:致
严泉:民主遗产:清末民初上海的地方自治
独立精神:自由的社会心理学
相关文章
新站信息统计
· 共有文章:2424篇
公法论文
当前位置 : 公法论文 列表
 
J. Gebhardt: 重访“政治(the politic
  1808年10月1日,在埃尔富特,歌德与拿破仑帝相遇。对于与命运搅和在一起的......
作者:中国思想论坛 发表于:2009-08-17 07:55:08 点击:297 评论:0 查阅全文...
论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参与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参与终极目标是实现幸福,参与的空间是公共领域,参与的方式是言说讨论。法治为政治参与提供了制度保障,自由与平等是政治参与的本质属性,公民美德是政治......
作者:admin 发表于:2009-08-10 21:59:11 点击:644 评论:0 查阅全文...
方向红:敌与友──关于施密特与德里达的政治哲学的比较研究
方向红     摘要:卡尔·施密特把敌友区分当作政治学的基础概念并由此展开对战争本质的思考、对和平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批判,同时表达了对现代......
作者:admin 发表于:2009-08-07 08:24:01 点击:511 评论:0 查阅全文...
严复:《宪法大义》(1906年)
   按宪法二字连用,古所无有。以吾国训诂言仲尼宪章文武、注家云宪章者近守具法。可知宪即是法,二字连用,于辞为赘。今日新名词,由日本稗贩而来者,每多此病。如立宪......
作者:admin 发表于:2009-08-07 08:20:58 点击:317 评论:0 查阅全文...
新国家理念与新共和运动
这好似一篇富有现实意义的政治哲学论文,值得一读。被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列为特稿和特别关注文章。 它的姊妹篇《自由何以成为必然》也值得一读。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是华炳啸......
作者:作者投稿 发表于:2009-07-27 22:07:29 点击:436 评论:0 查阅全文...
李红海:历史地解读普通法
李红海      不到三十岁就要为自己的某种经历作总结,要么意味着某种不祥的东西,要么说明总结者本人的狂傲。我本人对此二者都没有......
作者:admin 发表于:2009-07-16 09:22:09 点击:247 评论:0 查阅全文...
小约瑟夫•奈:国际政治中的领导权
 ...
作者:admin 发表于:2009-07-16 09:20:09 点击:221 评论:0 查阅全文...
菲利普·佩迪特:城市的自由:一种共和主义的理想
作者:菲利普·佩迪特  [澳]菲利普·佩迪特(Philip Pettit)/文 王波/译 刘训练/校 [ 本文原题为:......
作者:思与文网站 发表于:2009-07-13 06:43:12 点击:199 评论:0 查阅全文...
林尚立:在有效性中累积合法性: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
[摘 要] 以民主化为取向的政治发展是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其战略选择和实际成效直接影响现代化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中国政治发展经历了三十年。中国三十年成功的......
作者:admin 发表于:2009-07-10 10:03:35 点击:256 评论:0 查阅全文...
昆廷·斯金纳:国家和公民自由
[ 本文原题为:“States and The Freedom of Citizens”,原载States and Citizens:H......
作者:admin 发表于:2009-06-27 11:14:22 点击:317 评论:0 查阅全文...
公法评论网建于2000年5月26日。本网使用资料基于学术研究之目的,如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范亚峰信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投稿,欢迎推荐文章。
© 2000 - 2025 公法评论网 版权所有。
两足行遍天地路,一肩担尽古今愁。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砥砺意志,澡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