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个性弱点及表现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影响深远。小说塑造了众多的杰出人物,其中尤以诸葛亮较为突出。《三国演义》中尊刘抑曹的倾向比较明显,所以较多着墨于蜀汉集团的人物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很多有关《三国演义》的出版说明、前言、评论等文章都认为作者把诸葛亮塑造成了一位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全才,有着超人的智慧,绝世的才能,自信潇洒,足智多谋,似乎成为一个理想中的完人。其实不然,《三国演义》终究是一部以描写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为主的小说,蜀汉集团又是失败者,必然有它失败的道理。作为蜀汉集团代表人物的诸葛亮,出现重大的失策是不可避免的。《三国演义》的作者虽然出于政治倾向,把诸葛亮塑造的较为光彩照人,但并没有不合逻辑地掩盖其个性弱点和重大失策,只不过是写得较为隐晦罢了。以下作为个人读罢《三国演义》的体会,愿与喜爱《三国演义》的读者商榷,敬请批评指正。
诸葛亮有两个致命的个性弱点:自负与临机不决。对于这两个弱点,不得不提到《三国演义》中另一杰出人物的代表司马懿,这是与诸葛亮相对照描写的人物。纵览整部《三国演义》,唯一能与诸葛亮成为对手的,只有司马懿。虽然有空城计死诸葛能走生仲达等千古笑谈,但这并不能掩盖司马懿的杰出才能,论三国而不论司马懿实为一种缺憾。诸葛亮战赤壁可以把曹操、周瑜这两位杰出的军事家尽情愚弄,后气死周瑜,智取汉中速败曹操,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但是,诸葛亮对司马懿却是多有顾忌,甚至是惧怕,这一点在小说中多有描写,如:
91

听到司马懿提督雍、凉兵马时,“孔明大惊曰:曹丕已死,孺子曹睿即位,余皆不足虑:司马懿深有谋略,今督雍、凉兵马,倘训练成时,必为蜀中之大患。不如先起兵伐之。
91

睿依言,将司马懿削职回乡,命曹休总督雍、凉军马。曹睿驾回洛阳。
却说细作探知此事,报入川中。孔明闻之大喜曰:吾欲伐魏久矣,奈有司马懿总雍、凉之兵。今既中计遭贬,吾有何忧!
94

太傅钟繇奏曰:凡为将者,智过于人,则能制人。孙子云:知彼知己,百战百胜。臣量曹真虽久用兵,非诸葛亮对手。臣以全家良贱,保举一人,可退蜀兵。未知圣意准否?睿曰:卿乃大老元臣,有何贤士,可退蜀兵,早召来与朕分忧。钟繇奏曰:向者,诸葛亮欲兴师犯境,但惧此人,故散流言,使陛下疑而去之,方敢长驱大进。今若复用之,则亮自退矣。睿问何人。繇曰:骠骑大将军司马懿也。
94

听到魏主曹睿诏司马懿复职时, “孔明大惊。参军马谡曰:量曹睿何足道!若来长安,可就而擒之。丞相何故惊讶?孔明曰:吾岂惧曹睿耶?所患者惟司马懿一人而已。今孟达欲举大事,若遇司马懿,事必败矣。达非司马懿对手,必被所擒。孟达若死,中原不易得也。
98
孙权称帝后,“后主即遣使到汉中问孔明。孔明曰:可令人赍礼物入吴作贺,乞遣陆逊兴师伐魏。魏必命司马懿拒之。懿若南拒东吴,我再出祁山,长安可图也。后主依言,遂令太尉陈震,将名马、玉带、金珠、宝贝,入吴作贺。震至东吴,见了孙权,呈上国书。权大喜,设宴相待,打发回蜀。权召陆逊入,告以西蜀约会兴兵伐魏之事。逊曰:此乃孔明惧司马懿之谋也。既与同盟,不得不从。今却虚作起兵之势,遥与西蜀为应。待孔明攻魏急,吾可乘虚取中原也。
整部《三国演义》当中,令诸葛亮有如此反应的人物,唯司马懿一人。刘备军败当阳时,兵微将寡,曹操身率百万之众而来,诸葛亮也是轻松应对。而六出祁山伐魏时,诸葛亮身率数十万之众,对司马懿却依然顾忌重重。由此可见,司马懿真是诸葛亮的对手。由于司马懿的存在,诸葛亮六出祁山而未得寸土。读罢三国,深有"既生诸葛亮,何生司马懿"之感。公正地讲,司马懿的智谋要逊于诸葛亮,但其把握机会和权衡轻重的能力确实在诸葛亮之上,只要失败不影响大局,司马懿宁可选择可能失败,也不轻易放弃机会,小说中多有记述,如:
67

曹操已得东川,主簿司马懿进曰:刘备以诈力取刘璋,蜀人尚未归心。今主公已得汉中,益州震动。可速进兵攻之,势必瓦解。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也。曹操叹曰:“‘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刘晔曰:司马仲达之言是也。若少迟缓,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关、张等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守关隘,不可犯矣。操曰:士卒远涉劳苦,且宜存恤。遂按兵不动。
却说西川百姓,听知曹操已取东川,料必来取西川,一日之间,数遍惊恐。玄德请军师商议。孔明曰:亮有一计。曹操自退。玄德问何计。孔明曰:曹操分军屯合淝,惧孙权也。今我若分江夏、长沙、桂阳三郡还吴,遣舌辩之士,陈说利害,令吴起兵袭合淝,牵动其势,操必勒兵南向矣。
85

早有魏军探知此事,报入中原。近臣奏知魏主。曹丕大喜曰:刘备已亡,朕无忧矣。何不乘其国中无主,起兵伐之?贾诩谏曰:刘备虽亡,必托孤于诸葛亮。亮感备知遇之恩,必倾心竭力,扶持嗣主。陛下不可仓卒伐之。正言间,忽一人从班部中奋然而出曰:不乘此时进兵,更待何时?众视之,乃司马懿也。丕大喜,遂问计于懿。懿曰:若只起中国之兵,急难取胜。须用五路大兵,四面夹攻,令诸葛亮首尾不能救应,然后可图。
丕问何五路,懿曰:可修书一封,差使往辽东鲜卑国,见国王轲比能,赂以金帛,令起辽西羌兵十万,先从旱路取西平关:此一路也。再修书遣使赍官诰赏赐,直入南蛮,见蛮王孟获,令起兵十万,攻打益州、永昌、牂牁、越巂四郡,以击西川之南:此二路也。再遣使入吴修好,许以割地,令孙权起兵十万,攻两川峡口,径取涪城:此三路也。又可差使至降将孟达处,起上庸兵十万,西攻汉中:此四路也。然后命大将军曹真为大都督,提兵十万,由京兆径出阳平关取西川;此五路也。----共大兵五十万,五路并进,诸葛亮便有吕望之才,安能当此乎?
96

忽报扬州司马大都督曹休上表,说东吴鄱阳太守周鲂,愿以郡来降,密遣人陈言七事,说东吴可破,乞早发兵取之。睿就御床上展开,与司马懿同观。懿奏曰:此言极有理,吴当灭矣!臣愿引一军往助曹休。忽班中一人进曰:吴人之言,反覆不一,未可深信。周鲂智谋之士,必不肯降,此特诱兵之诡计也。众视之,乃建威将军贾逵也。懿曰:此言亦不可不听,机会亦不可错失。魏主曰:仲达可与贾逵同助曹休。
106

司马陈群问曰:前太尉攻上庸之时,兵分八路,八日赶至城下,遂生擒孟达而成大功;今带甲四万,数千里而来,不令攻打城池,却使久居泥泞之中,又纵贼众樵牧。某实不知太尉是何主意?懿笑曰:公不知兵法耶?昔孟达粮多兵少,我粮少兵多,故不可不速战;出其不意,突然攻之,方可取胜。今辽兵多,我兵少,贼饥我饱,何必力攻?正当任彼自走,然后乘机击之。我今放开一条路,不绝彼之樵牧,是容彼自走也。陈群拜服。
从上述原文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机会当中,有得以实施的,有没实施的,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是,即使失败了,对于曹魏集团并无多大损失,而成功了,却会给曹魏集团带来重大的战略利益。司马懿非常善于把握机会,对于战略利益轻重的权衡更是非常准确。而这一点正是诸葛亮不如司马懿的地方。诸葛亮智过于人,所向披靡,曹操、周瑜、曹真、孟获皆甘拜下风,唯有在与司马懿的交手中,虽屡屡取得局部胜利,但就整体而言,却没有能够取得一次胜利。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司马懿清楚地认识到,诸葛亮足智多谋,与其交战十有八九会失败,所以没有足够的把握,不要轻易与其交战。只要不给诸葛亮机会,就会不战而屈人之兵。虽然不轻易失去机会的司马懿因此丧失不少局部战机,但却牢牢地把握住了全局,那就是只要打持久战,就可确保国力强大的曹魏取得战略上的决定性胜利。司马懿对诸葛亮的个性弱点有准确认识,这一点,诸葛亮也是深有感触:
103
诸葛亮送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给司马懿,使者辞去,回到五丈原,见了孔明,具说:司马懿受了巾帼女衣,看了书札,并不嗔怒,只问丞相寝食及事之烦简,绝不提起军旅之事。某如此应对,彼言:食少事烦,岂能长久?孔明叹曰:彼深知我也!
诸葛亮的这一句彼深知我也!发自肺腑,如果仅仅是指寝食及事之烦简,思维严谨的诸葛亮绝不会有此叹息。这是指司马懿对诸葛亮整个人的深刻认识啊!诸葛亮六出祁山而无功,关键是有这样一位深知诸葛亮弱点的对手。诸葛亮深感克复中原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最终病死在五丈原。能被诸葛亮叹为知己,司马懿对诸葛亮可谓知之甚深。如果说诸葛亮气死周瑜,骂死王朗,气死曹真的话,那么司马懿却是一语送终诸葛亮!
司马懿是如何认识诸葛亮的弱点的呢?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晋书·帝纪第一》)。司马懿的这段评语可以说是对诸葛亮自负与临机不决的个性弱点的深刻而又具体的诠释。这段评语应当这样理解为:(诸葛亮)志向很大却把握不住机会,多有谋略却难下决断,喜好用兵打仗却缺乏权衡轻重的能力和权变的能力。《三国演义》的作者对此有深刻认识,但为了小说整体思想的需要,并未专门地明确指出,只是在小说中只言片语的提及,更多的则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进行揭示。由于作者将诸葛亮定位很高,如果在小说中明确指出诸葛亮的个性弱点,将使整个人物的形象被破坏。
诸葛亮志向远大,自负了得,未出茅庐就已有表现:
37
回:
玄德曰:元直临行,荐南阳诸葛亮,其人若何?徽笑曰: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玄德曰:先生何出此言?徽曰: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玄德曰:何颍川之多贤乎!徽曰:昔有殷馗善观天文,尝谓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
从上述原文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有一匡天下的抱负,自比管仲、乐毅,这固然与其身负绝学是分不开的,却也揭示了其过于自信的一面。司马德操有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诸葛亮和庞统才能卓绝,但遭迹却迥然不同。《三国演义》的作者对这两个名声最响的智谋人物进行了鲜明的对比描写,其中包括以庞统为参照,对诸葛亮个性弱点的揭示,我们结合小说来具体探讨一下:
第一,是诸葛亮和庞统出世的对比。诸葛亮的出世可谓风风光光,刘备顶风冒雪、极尽恭敬地三顾茅庐才请出诸葛亮。请出后更是言听计从,大权在握。而庞统的出世却要差的远了,虽与诸葛亮齐名,并献连环成就破曹第一功,却未能对他的出世有任何帮助。赤壁之战后,鲁肃荐其于孙权,遭遇真是可悲,只因相貌丑陋,实话实说,就被弃用。哀叹之余,去投刘备,对诸葛亮极尽恭敬的刘备此时对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却是另一番面孔,言词冷淡,可见时过境迁,此时的刘备已不是新野时的刘备了。庞统的出世可谓艰难。观庞统之遭迹,实为中国有才而无名、无文凭、无资历、无关系、无谗佞之言行的人而悲哀。
第二,刘备辞荆州与夺益州的对比。这是本部小说最重要的对比之一,也是体现诸葛亮的弱点和庞统高于诸葛亮的地方。在这里,又有三个明显的对比,一是刘表和刘璋的对比。二是刘备前后两种行为的对比。三是庞统与诸葛亮的对比,并由此揭示了诸葛亮的个性弱点。
我们首先来看刘表与刘璋的对比,刘表、刘璋与刘备都是汉室宗亲,同宗兄弟。刘表曾数次让荆州给刘备,如:
39

来到荆州,馆驿安下,留张飞屯兵城外,玄德与孔明入城见刘表。礼毕,玄德请罪于阶下。表曰:吾已悉知贤弟被害之事。当时即欲斩蔡瑁之首,以献贤弟;因众人告免,故姑恕之。贤弟幸勿见罪。玄德曰:非干蔡将军之事,想皆下人所为耳。表曰:今江夏失守,黄祖遇害,故请贤弟共议报复之策。玄德曰:黄祖性暴,不能用人,故致此祸。今若兴兵南征,倘曹操北来,又当奈何?表曰:吾今年老多病,不能理事,贤弟可来助我。我死之后,弟便为荆州之主也。
40

却说荆州刘表病重,使人请玄德来托孤。玄德引关、张至荆州见刘表。表曰:我病已入膏肓,不久便死矣,特托孤于贤弟。我子无才,恐不能承父业;我死之后,贤弟可自领荆州。玄德泣拜曰:备当竭力以辅贤侄,安敢有他意乎!
由上述原文我们可以看出,刘表深知自己的儿子不是守业之主,久后荆州必属他人,让与刘备乃是弟承兄业,于国于家都是上上之选,否则很可能家破人亡。后来刘琮降曹却母子被杀正是对此的照应。相对而言,刘璋则不同,虽然他与刘表一样厚待刘备,但只不过是想让刘备帮助自己抵御张鲁的入侵,以此来保全自己,并无相让基业之意。刘备袭取涪水关后,更是进行了三年的顽强抵抗,甚至以割让二十州的代价换取宿敌张鲁的帮助。刘表与刘璋截然不同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次,我们来看刘备前后两种态度和行为的对比。对于刘表让荆州的行为,刘备身居偏僻之新野,却屡次推辞。而对于刘璋,占据荆州大片土地的刘备则采取了主动进攻的态度,袭涪水,取雒城,夺绵竹,直至占领了整个西川。刘表让荆州而不取,刘璋不让益州而强夺,刘备前后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对比,就是诸葛亮和庞统的对比。刘备在新野时,诸葛亮曾数次劝刘备占据荆州,请看原文:
39

表曰:吾今年老多病,不能理事,贤弟可来助我。我死之后,弟便为荆州之主也。玄德曰:兄何出此言!量备安敢当此重任。孔明以目视玄德。玄德曰:容徐思良策。遂辞出,回至馆驿。孔明曰:景升欲以荆州付主公,奈何却之?玄德曰:景升待我,恩礼交至,安忍乘其危而夺之?孔明叹曰:真仁慈之主也!
40

  却说玄德问孔明求拒曹兵之计。孔明曰:新野小县,不可久居。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玄德曰:公言甚善;但备受景升之恩,安忍图之!孔明曰:今若不取,后悔何及!玄德曰:吾宁死,不忍作负义之事。孔明曰:且再作商议。
40

玄德正忧闷间,忽报公子刘琦差伊籍到来。玄德感伊籍昔日相救之恩,降阶迎之,再三称谢。籍曰:大公子在江夏,闻荆州已故,蔡夫人与蔡瑁等商议,不来报丧,竟立刘琮为主。公子差人往襄阳探听,回说是实;恐使君不知,特差某赍哀书呈报,并求使君尽起麾下精兵,同往襄阳问罪。玄德看书毕,谓伊籍曰:机伯只知刘琮僭立,更不知刘琮已将荆襄九郡献与曹操矣!籍大惊曰:使君从何知之?玄德具言拿获宋忠之事。籍曰:若如此,使君不如以吊丧为名,前赴襄阳,诱刘琮出迎,就便擒下,诛其党类,则荆州属使君矣。孔明曰:机伯之言是也。主公可从之。玄德垂泪曰:吾兄临危托孤于我,今若执其子而夺其地,异日死于九泉之下,何面目复见吾兄乎?孔明曰:如不行此事,今曹兵已至宛城,何以拒敌?玄德曰:不如走樊城以避之。
从上述原文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深知获得荆州对于刘备是多么的重要,对于实现他的天下三分的计划是多么的重要。此时,占据荆州不仅机会很多,把握很大,而且代价极小。尤其是第40回中,刘琮降曹,已与曹操同为汉贼,荆州也已归曹操所有,取之有何不可。诸葛亮却由于个性的弱点,面对着这么多机会却不能说服刘备占据荆州,与舌战群儒时的诸葛亮相去甚远,这不仅造成了战略上的失败,长坂坡之战更险些使刘备丧命,兴复汉室的事业夭折在襁褓之中。其实,刘备并非难以说服,与此遥相对应,庞统用不多的言语就说服刘备进取西川。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荆州,虽得到张松、法正等人做内应,但由于道义上的考虑,对取西川依然颇有疑虑,此时庞统的一席话使刘备茅塞顿开,还是让我们看一看精彩的原文吧:
60

酒过数巡,玄德屏退左右,密谓正曰:久仰孝直英名,张别驾多谈盛德。今获听教,甚慰平生。法正谢曰:蜀中小吏,何足道哉!盖闻马逢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张别驾昔日之言,将军复有意乎?玄德曰:备一身寄客,未尝不伤感而叹息。尝思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何况人乎?蜀中丰余之地,非不欲取;奈刘季玉系备同宗,不忍相图。法正曰:益州天府之国,非治乱之主,不可居也。今刘季玉不能用贤,此业不久必属他人。今日自付与将军,不可错失。岂不闻逐兔先得之语乎?(对应荆州)将军欲取,某当效死。玄德拱手谢曰:尚容商议。
当日席散,孔明亲送法正归馆舍。玄德独坐沉吟。庞统进曰:事当决而不决者,愚人也。主公高明,何多疑耶?玄德问曰:以公之意,当复何如?统曰:荆州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得志。益州户口百万,土广财富,可资大业。今幸张松、法正为内助,此天赐也。何必疑哉?玄德曰: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庞统笑曰: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若事定之后,报之以义,封为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被他人取耳。主公幸熟思焉。玄德乃恍然曰:金石之言,当铭肺腑。于是遂请孔明,同议起兵西行。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个性弱点及表现(下)


从上述原文我们可以看出,庞统的一席话被刘备称为当铭肺腑之言,绝不为过!当初刘备荆州依刘表之时,诸葛亮若有庞统这一番话,刘备必将承继荆州事业。当时的荆州兵精粮足,再联合东吴,与南下的曹操相对抗,若胜则有足够的实力进取中原,恢复汉室。而事实却是刘备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荆州,以后虽借助于东吴在赤壁大破曹兵,但却没有实力继续给于兵败的曹操以致命的打击,反而不得不与盟友东吴争夺荆州和南掠四郡,拓展生存空间,因此给予了曹操难得的喘息机会,迅速恢复了元气。赤壁之战后,刘备的实力虽比在新野时大了许多,但由于战火初过,荆州荒残,人物殚尽,发展潜力很小,此时必须建立基本之地,否则没有实力与曹魏和东吴相抗衡。因此,取西川是不可避免的。若非庞统这一席话,刘备继续迟疑而不取西川,则蜀汉政权无法建立,诸葛亮的三分天下空为纸上谈兵,将终成虚话。刘璋暗弱,本非守业之主,张鲁都欲取西川,何况曹操、孙权?取西川于刘璋实为取自于张鲁、曹操、孙权。庞统说服刘备起兵入川后,刘备就如同坐在火山口上一样,随时都可能爆发。进则有功,退则无益,既已起兵,事情的发展已非刘备与刘璋所能左右,不仅刘璋手下充满敌意,就是曾为盟友的东吴也欲从中起事:
62
却说张昭献计曰:且休要动兵。若一兴师,曹操必复至。不如修书二封:一封与刘璋,言刘备结连东吴,共取西川,使刘璋心疑而攻刘备;一封与张鲁,教进兵向荆州来。着刘备首尾不能救应。我然后起兵取之,事可谐矣。权从之,即发使二处去讫。
为了让刘备清楚地认识到当时的处境,庞统让刘备驰书去刘璋处借兵借粮,若能如愿借得,说明刘璋尚能自主,可以继续为援。若借不得,则说明刘璋已不能自主,变故已经产生。结果没有如愿借得兵粮。此时,唯有取川一条出路,庞统又给刘备三个选择:
62

且说玄德在葭萌关日久,甚得民心。忽接得孔明文书,知孙夫人已回东吴。又闻曹操兴兵犯濡须,乃与庞统议曰:曹操击孙权,操胜必将取荆州,权胜亦必取荆州矣。为之奈何?庞统曰:主公勿忧。有孔明在彼,料想东吴不敢犯荆州。主公可驰书去刘璋处,只推:曹操攻击孙权,权求救于荆州。吾与孙权唇齿之邦,不容不相援。张鲁自守之贼,决不敢来犯界。吾今欲勒兵回荆州,与孙权会同破曹操,奈兵少粮缺。望推同宗之谊,速发精兵三、四万,行粮十万斛相助。请勿有误。若得军马钱粮,却另作商议。
玄德从之,遣人往成都。来到关前,杨怀、高沛闻知此事,遂教高沛守关,杨怀同使者入成都,见刘璋呈上书信。刘璋看毕,问杨怀为何亦同来。杨怀曰:专为此书而来。刘备自从入川,广布恩德,以收民心,其意甚是不善。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刘璋曰:吾与玄德有兄弟之情,岂可不助?一人出曰:刘备枭雄,久留于蜀而不遣,是纵虎入室矣。今更助之以军马钱粮,何异与虎添翼乎?众视其人,乃零陵烝阳人,姓刘名巴,字子初。刘璋闻刘巴之言,犹豫未决。黄权又复苦谏。璋乃量拨老弱军四千,米一万斛,发书遣使报玄德。仍令杨怀、高沛紧守关隘。刘璋使者到葭萌关见玄德,呈上回书。玄德大怒曰:吾为汝御敌,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遂扯毁回书,大骂而起。使者逃回成都。庞统曰:主公只以仁义为重,今日毁书发怒,前情尽弃矣。玄德曰:如此,当若何?庞统曰:某有三条计策,请主公自择而行。
玄德问:那三条计?统曰:只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此为上计。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拒守关隘;今主公佯以回荆州为名,二将闻知,必来相送;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却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若沉吟不去,将至大困,不可救矣。玄德曰:军师上计太促,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
刘备取川后,在接受刘璋投降时,握手流涕曰: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确是实话。因为当时的情况使刘备别无选择,如不当机立断取西川,继续迁延时间,刘备将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比当初不承继荆州好不到哪去。庞统自赤壁之战到被射死在落凤坡的短短几年中,战赤壁献连环,成就破曹第一功,耒阳县半日了断百日公事,议取西川实为建立西蜀政权的第一功臣,其才不输于诸葛亮,可惜的是其才高命短,因为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急功近利,命丧落凤坡。庞统若不死,汉室将极有可能复兴。真是可惜!
诸葛亮没有能够说服刘备继承荆襄事业,丧失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将荆州拱手让给了曹操。因此,兵微将寡的刘备联合东吴,不得不与曹操在赤壁进行决战。在这次经典战役中,小说的作者将诸葛亮塑造得光彩照人,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无不体现了诸葛亮的超人智慧。然而,这一切的一切,是无法抵偿荆州的丧失的。虽然赤壁之战后刘备得到了荆州的大部土地,但此时荒残破败的荆州与战前的荆州是无法相比的。而且,作者在这次战役中,又一次对诸葛亮的个性弱点进行了揭示,只不过比较隐晦。这就是赤壁之战中,派关羽去守华容道,最终放走曹操这件事,我们还是先看原文吧:
49

时云长在侧,孔明全然不睬。云长忍耐不住,乃高声曰:关某自随兄长征战,许多年来,未尝落后。今日逢大敌,军师却不委用,此是何意?孔明笑曰:云长勿怪!某本欲烦足下把一个最紧要的隘口,怎奈有些违碍,不敢教去。云长曰:有何违碍?愿即见谕。孔明曰:昔日曹操待足下甚厚,足下当有以报之。今日操兵败,必走华容道;若令足下去时,必然放他过去。因此不敢教去。云长曰:军师好心多!当日曹操果是重待某,某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过他了。今日撞见,岂肯放过!孔明曰:倘若放了时,却如何?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云长曰:若曹操不从那条路上来,如何?孔明曰:我亦与你军令状。云长大喜。孔明曰:云长可于华容小路高山之处,堆积柴草,放起一把火烟,引曹操来。云长曰:曹操望见烟,知有埋伏,如何肯来?孔明笑曰:岂不闻兵法虚虚实实之论?操虽能用兵,只此可以瞒过他也。他见烟起,将谓虚张声势,必然投这条路来。将军休得容情。云长领了将令,引关平、周仓并五百校刀手,投华容道埋伏去了。玄德曰:吾弟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去时,只恐端的放了。孔明曰: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玄德曰:先生神算,世所罕及!
对于关羽在华容道释曹操,历来多有议论,对于关羽因小义而失大义而大惑不解。陈迩冬先生曾有一说,以为关羽放曹操一条生路,实是诸葛亮的安排。原因是当时刘备立足未稳,杀了曹操之后,东吴会放胆向刘备进攻,后果将有不测。应该承认,此说颇有道理,但当我们了解了诸葛亮的个性弱点后,就会理解内中的真正原因不仅仅如此。我们不妨先做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就依上面所言,诸葛亮确有放走曹操的意思。可是我们会有诸多不解。第一,若诸葛亮真想放走曹操,完全可以不派任何人去把守华容道,既可以放走曹操,又可节省刘备本来就有限的兵力。何乐而不为呢?第二,赤壁大战,用人之时,派一员大将、两员副将并五百校刀手去送人情,实在是难以理解。完全可以派往别处去消灭曹军,斩其大将,夺取军用物资。有此不解,使得陈迩冬先生所说打了折扣。既然如此,那么就是诸葛亮不想放走曹操,而是在派将上犯了错误?由此而引出我们的第二个假设,也就是诸葛亮不想放走曹操,结果我们会有更多的不解。第一,既然诸葛亮深知关羽有可能放走曹操,为什么还要派关羽去呢?如果派赵云也好,张飞也好,都不会放走曹操。诸葛亮平生谨慎,不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第二,退一万步讲,诸葛亮确实是要让关羽去送人情,派则派了,诸葛亮又何必明说自己的顾虑,反激关羽,教关羽休得容情而杀曹操,并且还立了军令状呢?
由此可见,无论是诸葛亮想放走曹操也好,不想放走曹操也好,两个立论似乎都难以成立。那么,诸葛亮究竟为什么要派关羽去守华容道呢?其实,两个立论都不成立,也都成立,答案只有一个,诸葛亮对是否放走曹操顾虑重重,无法做出决断,个性使然。若不放走曹操的顾虑正如以上陈迩冬先生所说,因为吴蜀的联合本身就很脆弱,火烧赤壁之前周瑜就多有欲杀刘备、诸葛亮的行为,诸葛亮实有此担心。但是,若要放走曹操也实非诸葛亮所愿,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日纵敌,万世之患,此时若放走曹操,实难再有机会,曹操占据北方,国力强大,谋士战将如云,要想再灭曹操将要付出百倍的艰难和代价。诸葛亮本来早有杀操之心:
42回:
却说玄德至江夏,与孔明、刘琦共议良策。孔明曰:曹操势大,急难抵敌,不如往投东吴孙权,以为应援。使南北相持,吾等于中取利,有何不可?玄德曰:江东人物极多,必有远谋,安肯相容耶?孔明笑曰:今操引百万之众,虎踞江汉,江东安得不使人来探听虚实?若有人到此,亮借一帆风,直至江东,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南北两军互相吞并。若南军胜,共诛曹操以取荆州之地;若北军胜,则我乘势以取江南可也。
但是,对于周瑜屡欲相害之意,诸葛亮则是到了东吴之后才清楚的。情况的变化使诸葛亮面临两难的选择,对此诸葛亮无法与任何人商量,无论是刘备,还是张飞、赵云,甚至是关羽,都不会同意放走曹操,而且以诸葛亮的自负性格,他也不会与别人商量。诸葛亮确实才智过人,他找到了一个无须与其商量,而又必须为他做出选择的人,这个人就是关羽。曹操身为汉贼,关羽早在许田打围时就有杀操之心,但关羽又蒙曹操厚恩,虽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已奉报曹操。可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曹操却依然放走了关羽,由此可见,曹操与关羽的恩怨纠缠不清。诸葛亮深知此中曲折,更知关羽义气深重,所以在派将时才会如上述原文那样煞费苦心,先是对关羽不理不睬,后又明说己之顾虑,最后又要关羽立下军令状,将一个难题推给了关羽。曹操败走华容道,遇上关羽,小说的作者对关羽的难下抉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我们还是看一看原文吧:
50

又行不到数里,操在马上扬鞭大笑。众将问:丞相何又大笑?操曰:人皆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吾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辈。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
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操曰: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曰:人纵然不怯,马力已乏,安能复战?程昱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曰: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愈加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
从这段原文我们可以看到,关羽本无意放走曹操,所以有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之语。当曹操提到五关斩将之时,关羽为之动心,但只是一念之差。当曹操已与众将过去时,关羽大喝一声。此时的关羽思想斗争是十分激烈的,一方面是杀国贼之心和已立的军令状,所以才会大喝一声,可见其仍有不放曹操之心;另一方面,关羽身受曹操厚恩,又见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此时关羽仍在犹豫,直到张辽到来,才最终放走了曹操。关羽此时已心神大乱,否则,即使曹操对其有恩,可以放走。但其他曹操的谋臣武将并非如此,甚至有的还敌视关羽,关羽决不应放走。放走曹操可以借口信义为重,放走曹操的部下却实在是无法交待,可见当时关羽思想斗争之激烈。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关羽回军后,孔明问关羽拿得甚将士来?之问。至于诸葛亮所言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的话,只不过是遮掩本意的借口罢了。若关羽因一念之差而杀了或者抓住曹操,正如原文所描述的一样,诸葛亮就会忙离坐席,执杯相迎曰:且喜将军立此盖世之功,与普天下除大害。合宜远接庆贺!’”了。
从当时的天下大势来看,放走曹操,大势易明,杀了曹操,大势将乱,各有优劣。放走曹操后,大势发展如诸葛亮所预期的那样,其复兴汉室的计划得以一步一步地进行,直至天下三分。但是,这样的发展一则进展缓慢,二则难度很大,最终诸葛亮没有能够实现他复兴汉室的理想。若当时杀了曹操,以刘备的实力,与孙权相抗衡确有相当的难度,而且曹操的残余势力也不容忽视。但是,复兴汉室的势力应更为强大,从后文中伏完与穆顺、耿纪与韦晃、马腾与黄奎等多次谋杀曹操,以求复兴汉室的行为就可以看出。而且,曹操自建安元年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至建安十三年南下荆州之前,东征西战,虽在形式上统一了北方,但树敌也多,许多地方势力只是慑于威而服从,更多的汉室忠臣则是待机而动,以求恢复汉室。曹操若死,北方必乱,前景难测。从整体来看,当时的西凉马腾、韩遂拥兵二十万,誓扶汉室,西川刘璋亦是汉室宗亲,可以为援,复兴汉室的可能性很大,只不过刘备相对将处于较为危险的境地。放与不放曹操各有利弊,但从放走曹操之后的结果来看,还是不放为佳。
诸葛亮因为自身的个性弱点,没有能够把握住杀掉曹操的机会,不得不缓慢地实施其复兴汉室的计划。建立政权于成都,南下平蛮,然后出师北伐。此时,历史又给予诸葛亮一个难得的机会。但是,诸葛亮又没有抓住,其个性弱点在此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那就是诸葛亮首出祁山伐魏,未听魏延之计,兵出子午谷。我们还是结合原文来进行探讨。
92

却说孔明率兵前至沔阳,经过马超坟墓,乃令其弟马岱挂孝,孔明亲自祭之。祭毕,回到寨中,商议进兵。忽哨马报道:魏主曹睿遣驸马夏侯楙,调关中诸路军马,前来拒敌。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干,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魏延又曰: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遂不用魏延之计。魏延怏怏不悦。
从上述的小说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自负、志大而不见机、好兵而无权的弱点在此充分的表现,今天的公论是:魏延的计划虽然冒险,但成功的可能极大,因为他对当时敌我形势及当地特殊地形的判断都是非常准确的。然而,诸葛亮却没有采纳魏延的建议。在三国当中,西蜀的国力最弱,没有能力与实力强大的曹魏打持久战,必须速战速决,以奇兵取胜。诸葛亮看到了这一点,却没有把握这个机会,只因五千兵马可能受困而不用魏延之计,实在是可惜。五千兵马受困与咸阳以西,一举可定相比,权衡下来,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即使五千兵马全部损失,也值得一试。以后司马懿正是利用了诸葛亮必须急战的弱点,坚守不出,消耗诸葛亮,最终取得了胜利。诸葛亮兵出祁山,从大路进发,不仅大费钱粮,而且损失巨大,仅第六次出祁山,北原渭桥一战,就损失万余人。但是,诸葛亮过于自负,他自信用兵打仗无人能是他的对手,所以他自信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诸葛亮说魏延欺中原无好人物,实际上是他自己欺中原无好人物啊!古人论到此,多认为诸葛亮谨慎,才不听魏延之计,其实却是诸葛亮自负的个性弱点所致,正所谓欺敌者必败,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诸葛亮是个完美主义者,追求万全之计,但凡事过度,必然走向其反面。为了表明诸葛亮的这次重大失误,小说的作者在后文做了三次呼应。
第一处为:
95

却说魏主曹睿令张郃为先锋,与司马懿一同征进;一面令辛毗、孙礼二人领兵五万,往助曹真。二人奉诏而去。且说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出关下寨,请先锋张郃至帐下曰: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今必出军斜谷,来取郿城。若取郿城,必分兵两路,一军取箕谷矣。吾已发檄文,令子丹拒守郿城,若兵来不可出战;令孙礼、辛毗截住箕谷道口,若兵来则出奇兵击之。
作为诸葛亮的唯一对手,司马懿曾多次自叹计谋不如诸葛亮,小说中多有描写,不必赘述。但在此,司马懿却坚定地否定了诸葛亮,指出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为什么?因为善于把握机会和权衡轻重的司马懿是站在战略的高度上考虑问题,更关注于整体的得失,而诸葛亮却只是在战术的高度上考虑问题,更关注于局部的得失,两者不在同一高度上。
第二处为魏灭蜀时,魏国是分兵入川,一路由邓艾在沓中绊住姜维,使其不能分身,另一路由钟会轻松夺取汉中。诸葛亮却没有同意魏延分兵取长安的策略。尤其对应的是,钟会又分三路取汉中,其中两路分别取斜谷和子午谷,正与魏延取长安的路线相同。钟会的成功无疑是对魏延之计的肯定。
第三处为魏最终灭蜀时,魏国大将邓艾正是采取了与魏延相似的非万全之计,我们还是结合原文来说明:
117
艾下马入见。会接入帐礼毕。艾见军容甚肃,心中不安,乃以言挑之曰:将军得了汉中,乃朝廷之大幸也,可定策早取剑阁。会曰:将军明见若何?艾再三推称无能。会固问之。艾答曰:以愚意度之,可引一军从阴平小路出汉中德阳亭,用奇兵径取成都,姜维必撤兵来救,将军乘虚就取剑阁,可获成功。会大喜曰:将军此计甚妙!可即引兵去。吾在此专候捷音!二人饮酒相别。会回本帐与诸将曰:人皆谓邓艾有能。今日观之,乃庸才耳!众问其故。会曰:阴平小路,皆高山峻岭,若蜀以百余人守其险要,断其归路,则邓艾之兵皆饿死矣。吾只以正道而行,何愁蜀地不破乎!遂置云梯炮架,只打剑阁关。
此段文字与92回非常相似。邓艾之计如同魏延子午谷之谋,钟会自负的言行如同诸葛亮的翻版。阴平小路虽比子午谷险峻得多,而邓艾却获得了成功。
诸葛亮不用魏延子午谷之谋,再次丧失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如果说这次失误还勉强可以用其过于谨慎来开脱的话,那么,在派马谡守街亭的事情上却无论如何说不过去。诸葛亮自负与临机不决的个性弱点在此得到了充分体现。我们还是结合原文来探讨吧。
95

却说孔明在祁山寨中,忽报新城探细人来到。孔明急唤入问之,细作告曰:司马懿倍道而行,八日已到新城,孟达措手不及;又被申耽、申仪、李辅、邓贤为内应:孟达被乱军所杀。今司马懿撤兵到长安,见了魏主,同张郃引兵出关,来拒我师也。孔明大惊曰:孟达做事不密,死固当然。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便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言未毕,参军马谡曰:某愿往。孔明曰: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谡曰: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孔明曰: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谡曰: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孔明曰:军中无戏言。谡曰:愿立军令状。孔明从之,谡遂写了军令状呈上。孔明曰: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即唤王平分付曰:吾素知汝平生谨慎,故特以此重任相托。汝可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如所守无危,则是取长安第一功也。戒之!戒之!二人拜辞引兵而去。
孔明寻思,恐二人有失,又唤高翔曰:街亭东北上有一城,名列柳城,乃山僻小路,此可以屯兵扎寨。与汝一万兵,去此城屯扎。但街亭危,可引兵救之。高翔引兵而去。孔明又思:高翔非张郃对手,必得一员大将,屯兵于街亭之右,方可防之,遂唤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后屯扎。延曰:某为前部,理合当先破敌,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孔明曰:前锋破敌,乃偏裨之事耳。今令汝接应街亭,当阳平关冲要道路,总守汉中咽喉: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切宜小心在意!魏延大喜,引兵而去。
在这段原文中,诸葛亮自负与多谋而少决的个性弱点表露无疑。首先,诸葛亮对派马谡去守街亭本身就有顾虑,先讲街亭的重要性,后讲守之难度,又说对手之强大,意欲使马谡自退。最后马谡写下军令状,诸葛亮仍不放心,又派一名处事谨慎的上将王平相助,千叮咛,万嘱咐,才派二人前去。本来用兵派将已毕,但诸葛亮依然迟疑不决,大概是想起刘备白帝城临终之言,我们还是先看一下原文吧:
85

先主以目遍视,只见马良之弟马谡在傍,先主令且退。谡退出,先主谓孔明曰: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孔明曰: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先主曰: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分付毕,传旨召诸臣入殿,取纸笔写了遗诏,递与孔明而叹曰:朕不读书,粗知大略。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本待与卿等同灭曹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道而别。烦丞相将诏付与太子禅,令勿以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
刘备烦丞相将诏付与太子禅,令勿以为常言的话可谓一语双关,既是对太子刘禅所言,也是对诸葛亮所言。希望诸葛亮不要把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的话以为常言。刘备身为帝王,本为金口玉言,更兼是临终肺腑之语,谁敢违背,大概只有自负的诸葛亮了,诸葛亮身受托孤之重任,当时时牢记刘备临终之语。临事却公然违背,自负何极!正所谓才也超人,过也超人
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已经错误,本身虽顾虑重重,但却一意孤行,为了保证自己正确,先后又派出高翔与魏延两路人马去接应街亭,其实这已经是画蛇添足了,即使再派出两路人马也没有多大用。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小说后文对此又有呼应:
95

  却说孔明自令马谡等守街亭去后,犹豫不定。忽报王平使人送图本至。孔明唤入,左右呈上图本。孔明就文几上拆开视之,拍案大惊曰:马谡无知,坑陷吾军矣!左右问曰:丞相何故失惊?孔明曰:吾观此图本,失却要路,占山为寨。倘魏兵大至,四面围合,断汲水道路,不须二日,军自乱矣。若街亭有失,吾等安归?长史杨仪进曰:某虽不才,愿替马幼常回。孔明将安营之法,一一分付与杨仪。----正待要行,忽报马到来,说:街亭、列柳城,尽皆失了!孔明跌足长叹曰: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说法,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时犹豫,马谡领兵去后犹豫,魏延等接应部队去后仍然犹豫,可见其对派马谡守街亭是有所疑虑的。及王平使人送图本至时,犹豫不决的诸葛亮才不得不决定派人替换马谡。可是太晚了。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如此重要的地点,诸葛亮将全军的命运系于一疑惑之人身上,其权衡轻重的能力确实不高。街亭的失守,不仅损兵折将,而且前功尽弃。消耗大量军用物资,损伤多少兵将才夺得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就这么轻易地送还给了曹魏。如果说身为长史的杨仪尚可替代马谡,那么派将当初,赵云、姜维、邓芝等任何一人去把守街亭都不会有街亭之失,可是极端的自负使诸葛亮最终选择了马谡。
至此,《三国演义》的作者通过上述的具体事实对诸葛亮的个性弱点进行了深层的揭示。作为蜀汉集团政治和军事策略的主要制定者,诸葛亮由于自身的弱点,造成了一系列决策的失误,最终没有复兴汉室也是必然的,符合逻辑的。
那么,笔者为什么一直认为是诸葛亮的个性弱点的表现呢?主要是因为在人的个性当中,有些东西是很难确定的,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也往往是矛盾的。小说中诸葛亮个性的表现,自信与自负都有,两者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其间存在一个的概念,过度可称之为自负,不过度可称之为自信,但这个度实难把握,甚至很多时候只能以成败来定,成则为自信,败则为自负。至于临机不决,自古以来就有多谋必不善断,善断则必不多谋的说法,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多谋善断只能是相对而言。诸葛亮事事都追求完美,则难定取舍。对于自身的弱点,诸葛亮本身也很清楚,但难以改变,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象曹操多疑,刘备爱哭一样。其实本人也很清楚,却实难改变。
诸葛亮是一个人,他有自负和临机不决的一面,但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其品德高尚、智谋过人的个性优点在小说中更有所体现。诸葛亮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代表。

注:
这是作者数年前就想写的一篇文章,然世事纷扰,命运多蹇,一直无法静心于此。龙年岁末,虽有此机会,思绪却仍有些繁乱,不当之处在所难免,万望批评指正。
《三国演义》主要有嘉靖本和毛本两个版本,后世刊本基本以其为蓝本。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一《三国演义》(明黄正甫刊本),据整理者张志和博士考证认为比嘉靖本要早二十年以上。本文作者为了论证的需要,引用了较多的原文作为论据,除一处取自于《晋书》外,其余全部取自于小说《三国演义》。所引用的原文在上述三个版本中都有相应的出处,文字上虽略有不同,但内容并无二致。对于只在某一版本中所出现的论据,本篇文章一律没有引用。《三国演义》的刊本众多,仅明末就有二十多种,现在则更多,不可能一一引用,所以本文作者选择了影响较远,发行量较大的一个刊本作为本篇文章所引用小说原文的唯一出处,这就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195311月北京第119571月北京第2197312月北京第320008月北京第6次印刷)。

主要参考书目
《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
《三国演义》吴小林校注陈迩冬审订四川文艺出版社
《三国演义》(嘉靖本)于途点校黄山书社
《三国演义》(明黄正甫刊本)张志和整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三国志演义》(毛评本)山东文艺出版社
《三国志》、《晋书》、《太平御览》、《资治通鉴》、《诸葛亮全书》

李金平
中华读书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法评论http://gongfa.yeah.net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