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et revelabitur quasi aqua iudicium et iustitia quasi torrens fortis


  中国民主的道路

  LUYuan

转自北大论坛

  1。民主是社会的政治选择

  纵观人类社会政治结构的发展历史,民主与专制是两大主流。不同的国家因
为不同的经济,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背景萌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专制传统在
中国根深蒂固。姑且抛开历史渊源,专制本身并不代表人类社会政治结构的阴暗
面。专制同民主并非截然对立。我们应当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选择适当的政治制
度,而不应当为民主而民主,进而全面否定专制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合理性。

  民主是手段。民主这一手段的正当性是要通过它对社会文明的正面贡献来体
现的。一个社会进入现代意义的民主社会,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在经济上,生
产力的进步能够使人们的生产关系从简单向复杂过渡。仓廪实而知廉耻。一个社
会如果生产力低下,则生产为生存不可避免。人的多层次诉求缺乏必要的物质基
础,公民的个人意识就不可能形成。只有社会生产进入到生产为发展的阶段,人
的多样性才得到物质保障;在社会结构上,社会各个阶层的分布应当较为均衡。
传统的两极分布社会不具备稳定民主的社会结构。

  民主的建立需要民主意识的普及。同其它事物一样,民主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民主意识的建立需要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在一个结构简单的社会中。不可能萌发
真正的民主意识。只有当社会结构复杂到社会成员意识到再不可能用一套统一的
机制去维系社会,人们才会萌发多元化的民主意识去需求妥协;在思想文化上,
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应当具备多样性和包容性。近代西方民主的发展是以极强的
宗教文化冲突为背景的。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是民主制度萌发和稳定的支
柱之一。总之,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具备了走向现代民主的时机,有赖于上述三个
条件的具备。任何条件的不足都会极大地影响民主的进程。

  2。中国的国情与政治民主的选择

  中国目前的国情是否必然呼唤民主有赖于对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和
思想文化背景的正确把握。一个总体看法是:中国民主发展的最佳时机还为成熟。
和平发展比民主更适合中国人的胃口。但是民主化是潮流,中国的发展正在迅速
地完善这些条件。

  首先,经济条件是中国走向民主最乐观的因素。中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改
革二十几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极大地在物质上解决了中国人从生存到发展的过
渡。社会的个体,尤其是城市居民,初步具备了追求多样化生活的物质基矗人们
的关系由于经济的进步而变得复杂。国家,团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出现
多元化的趋势。但是同时应当看到中国相当一部份人口并未摆脱为生存而生产的
阶段。传统的个体经济依然以底效率的方式存在于各个行业,尤其是农业。但是
从总的趋势来看,经济方面的变数最少。民主的发展在经济方面的准备已经基本
具备了条件。

  其次,社会结构是中国走向民主的最不稳定因素。在中国,民主意识并未被
大多数人认同。社会结构多元化与简单化并存。一方面,中国的社会意识开始形
成,国家即社会的观念受到挑战。社会结构正从简单的职业划分向较复杂的财产
划分过渡。中国初步具备了多阶层的社会结构,为民主转型时期承受社会震荡提
供了条件。但是,中国现阶段的多层社会结构本身却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农民
和相当一部分城市低收入者依然构成了最大的社会阶层。他们位于社会底层,对
社会不公的深切感受使他们很难在短时期具备民主的意识。而中国现阶段所谓的
“中产阶级”,其比重并不乐观。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并不具备较强的政治发言
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起不到缓解上层和下层矛盾的作用,而是跟随上层或下层
的波动而波动。现阶段的中产阶级起不到中国民主的旗手的作用。

  中国的上层阶层则是以官僚买办为特点的一个实力庞大而构成复杂的联合体。
无论他们财富积累的原因是什么,他们现有的利益使他们在现阶段不愿意接受民
主制度。巨大而贫困的下层,弱小而摇摆的中层,富有而顽固的上层构成了一个
哑铃型的欠稳定社会结构。而民主在社会结构方面的准备关键取决于现有的上层
和下层向中层的过渡。一个底层庞大底层的社会结构同现代生产力相矛盾,而哑
铃型结构又缺乏稳定性。只有中层相对强大的社会结构才能够兼顾现代社会公平
与效率两大主题的和谐。

  第三,思想文化是中国走向民主最含糊的因素。中华文化自成体系,其对于
发源于西方文明的民主传统的包容性很难判断。但是可以坚信的是中华文化于民
主潮流不存在根本的不兼容性。东亚文化与民主的结合已经有许多成功的先例。
在这一点上,台湾是生动的一例。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确有许多同民主思想相
矛盾的地方。加上建国来长期的一元化教育严重地破坏了中华文化的延续性,这
使得人民的思想文化变得单一而缺乏包容性。普通的中国人民潜移默化地受到中
国传统封建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双重制约,缺乏民主制度建立的思想文化前提。

  3。中国民主化的道路与主导力量

  现在看来,民主潮流不可逆转,中国也不可能例外。但是基于对现阶段中国
国情的分析,什么时机,依靠什么力量,采取什么手段推动中国民主进程是问题
的关键。我个人倾向于在未来十到三十年,依靠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派,采取和
平过渡的手段推动民主的进程。

  首先,在时机的把握上,既要反对消极等待,更要反对急躁冒进。一般说来,
消极等待并不严重影响民主进程,而急躁冒进则会大伤民主元气。中国民主化的
进程有赖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结构的进一步分化与稳定和公民思想文
化的多元化。困难的是这些条件是民主化的前提,但是需要在现有的集权社会内
部成长和壮大。在现阶段,事实上,这些前提条件正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完善。尤
其是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将根本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般说来,民主的前提条件一但初具雏形,它们就会产生造血功能,会按照
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应当坚信的是,它们的发展只会增强民主的力量而削弱专
制的力量。民主就象腹中的胎儿,不能因为要早日见到他就去催生。厚积薄发与
水到渠成都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中国民主目前的问题不应当害怕是胎死腹中,而
是不顾客观条件催生早产。美好善良的意愿有时候会适得其反。当然,反对急躁
冒进并不是要大家守株待兔,而是指人面对规律时的态度,是顺应还是力图改变
它。

  其次,在依靠什么力量上,我们要遵循理性和客观的原则。变化是事物的规
律。这个社会的任何事物都在变化。共产党也不例外。我们既并不必过于担心共
产党顽固守旧。它能坚持到今天,就说明它在变化。也不必担心现阶段民主的力
量如此弱小,变化只会使它日益强大。依靠共产党使许多民主派感到道义上的不
可接受。但是手段与道义是两码事。我认为基于两个原因,使共产党内的民主派
成为未来变革的主力。

  1。从客观上讲,只有中国共产党才实际具备全民族各阶层的代表性和动员力。
三千万党员分布于社会各个角落。从组织的发达程度,人才素质的程度,和对政
治资源控制的程度来讲,中国共产党都具备了一个一元化集权政党向多元化民主
体系中的主流政党转变的条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变化将决定中国民主进程。在
中国,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不是政治制度中的纯粹意义上的党派,而是一切政治资
源的代名词。它已经不再是一个具有统一意志的超级怪物,而是一个派系林立,
关系复杂的利益综合体。当它发现它的根本利益取决于自己在推动民主化中的地
位时党内的民主派就会逐渐起到主导地位。当然党内民主派的力量同整个社会民
主条件的准备息息相关。主要我们坚信这些条件在逐步完善,我们就可以寄希望
于党内民主派。任何刻意地全面否定中国共产党客观条件的完备和改革的意愿都
只会增加党内民主派的困难。无论未来中国共产党以民主派为主导走入民主或民
主派从党内萌发进而分裂导入民主,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派将是未来民主发展的
主流。

  2。从主观上讲,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自己的前途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认
识应当比任何局外人都会更加清楚。对于民主化这一生死攸关的问题不可能不做
出全盘的思考。从中国共产党将经济改革推进到今天这个地步来判断,它是有进
一步推进政治改革的思想准备和意愿的。出于对自身未来利益的考虑,在条件不
成熟的情况下推动政治改革会代价高昂,这是不可接受的。中国现阶段的条件决
定了渐进和和平过渡的民主化道路是符合人民意愿的。人的通病是在乎眼前利益
而忽视长远利益。中国人民是不会接受通过强烈震荡而换来的民主。民主并不排
斥暴力,相反民主有时会使暴力登峰造极。不顾条件地搞民主,带来的只能是暴
力。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的衰败与近代希特勒的政权都是民主的产物。

  当然,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派为主导力量并非意味着未来民主中国由中国
共产党一党来代表全体中国人民。这是不符合民主的原则,也是不可能的。这里
所强调的主导是指党内民主派在民主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其它民主党派,团体
和组织的发展壮大对党内民主派既是支持,也是竞争和约束。

  最后,在采取什么手段实现民主化的问题上,和平渐进是唯一可取的手段。
古人说得好:“以暴易暴,其或可知?”用暴力推翻集权统治,建立民主制度,
历史上有成功先例。但是在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又加上建国以来一元化的
思想教育的严重禁锢,暴力只能是社会一部分人的政治诉求,而决不可能代表全
体人民的利益,走向民主之路。中国社会有其特有的稳定性。经历着市场经济利
益多元化的冲击,人民对政治的要求不高,变天的要求也不强烈。中国已经丧失
了爆发全面革命的社会基础和激情。温饱问题的解决钝化了普通人民的反抗热情。
现有的社会冲突只能是局部和短暂的。另外,中国共产党尽管因为各种问题而在
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大损,但是它悄悄地进行的统治合法性的转换却比较成功。

  中国共产党正在以实用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来取代马克思主义作为统治合法性的依据。它力图不再以共产主义口号和一个又一个的政治运动来维持其统治,而是通过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等政治色彩较弱的手段来维持其统治。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共产党还未放弃马克思教条,并固守政治集权,但是它的转换却比较成功。假以时日,人民是可以接受放弃了一元化教条而民主务实的中国共产党。当然,未来并不排除暴力的可能。应当警惕的是在未来进行民主化转型的时候,极端民族主义可能是中国社会大规模暴力的温床。民主同民主主义并不矛盾。但是极端的民主主义却必然导致极端的专制主义。未来中国民主化的过程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在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台湾问题的复杂性,极端民主主义的膨胀需要认真防范。

  总之,中国民主化道路任重而道远,情况复杂多变。但是,要坚信民主化的
前途是光明的。


  跟帖:好文!同意你的观点,只是我认为民主制度对中国的现状而言,是很
紧迫的问题。

  作者:社会学

  民主制度对中国的现状而言,是很紧迫的问题。

  1。经济的提升必然带来较自由的社会环境,必然与一党制产生矛盾。

  2。新生代的成长,大部分年青人(十几到二十几),不可能接受和理解独裁的
决策方式。社会矛盾会加大,而且剧烈。

  3。经济发展对社会各阶层的分化,会引起剧烈的社会冲突,比如,下岗工人,
农民,国营企业的职工等等。

  4。在经济发展时可以掩盖许多社会矛盾,一旦,经济情况有变,就会爆发出
社会冲突。

  5。即便是自上而下的民主(和平方式),也需要时间和过程,需要对民众进行
教育,减少它对社会产生的冲突,需要设计,需要有序地,逐步地实施。所有这
些需要在一个相当稳定的时期,最好是在经济比较好,社会比较安定的条件下进
行。旦是对中共没有信心的是,他们对民主的认识太偏。如果社会情况好,他们
不认为有需要,如果社会爆发什么,恐怕就太晚了。中国社会在这样的怪圈中转
了两千年了。

  有时间和机会时意识不到,我看前苏联的前车之鉴对中共是起了反作用,因
为他们认为,那是政治改革的结果。事实上那是因为政治改革起步太晚的原因。
当社会矛盾积蓄到不可不动的时候,戈尔巴乔夫才下决心,早他干什么去了?

  你是很理性的,希望大家都能理性,这毕竟是自己国家的事。

 

中国共产党正在以实用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来取代马克思主义作为统治合法性的依据。它力图不再以共产主义口号和一个又一个的政治运动来维持其统治,而是通过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等政治色彩较弱的手段来维持其统治。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共产党还未放弃马克思教条,并固守政治集权,但是它的转换却比较成功。假以时日,人民是可以接受放弃了一元化教条而民主务实的中国共产党。当然,未来并不排除暴力的可能。应当警惕的是在未来进行民主化转型的时候,极端民族主义可能是中国社会大规模暴力的温床。民主同民主主义并不矛盾。但是极端的民主主义却必然导致极端的专制主义。未来中国民主化的过程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在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台湾问题的复杂性,极端民主主义的膨胀需要认真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