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et revelabitur quasi aqua iudicium et iustitia quasi torrens fortis

 (美国)北卡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赵心树

 

“正统”也是“正当”

 

  在《合法与合法的困惑--并论正当、资格及其他》一文[2]中,我提出,用"合法"和"合法性"代表英文Legitimate与legitimacy的概念,是错误的。较为恰当的用词应当是"正当"、"正当性"及"资格"。我并提出,现代政治学上的"正当性"即"资格"概念意指"既合法又合民意"。更确切地说,"正当"或"有资格"意味着"合于建立在民意基础上的法律及依法表述的民意"。我并提出,中文里的"服气"、"权威性"、"威望"等词都与正当、资格概念有不同程度的意义重合。

  本文将指出,在这个单子里,还应再加上一个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常用词,即"正统"。

  北宋欧阳修(1007-1072)曾写过《正统论》,其中给"正统"下定义为:"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斯正统也。"[3]这与现代政治学中Legitimacy的最一般、最笼统的意义如出一辙。

  在三国蜀汉首都"锦官城"外"柏森森"的"丞相祠堂"里,[4]有一块"明良千古"匾,匾下有一副对联[5]:

  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

  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春秋。[6]

  如此说来,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百代存亡"都是为了"争正统"。问题是,这"正统"的具体内涵或标准是什么?

  从三国时代的历史看,这"正统"的含义,如同legitimacy与"资格"的含义一样,是多样而复杂的。

  像早年西方的legitimacy一样,三国时的"正统"部分地来自血统排行。于是,刘备要强调自己的皇族、"皇叔"的身份。于是,曹操为了要"令诸侯",而必须"挟天子",至死未敢取代汉室傀儡自己称帝。[7]于是,一部《三国演义》中,常可见关于"废长立幼,取乱之道"[8]的说教。

  像早年西方的legitimacy一样,三国时的"正统"部分地来自武功。于是,身为"皇叔"的刘备必须借重于许多出身布衣的武将,并与其中的关、张结为兄弟。[9]于是,关羽由于武功而成"武圣"。从一个侧面看,三国"争正统"的结局,也是由武力决定的:司马氏的晋朝政权以武力取代了先"挟天子"后自称帝的曹魏,消灭了拥有汉皇血统的蜀汉与"国险而民附"[10]的东吴。

  像早年西方的legitimacy一样,三国时的"正统"部分地来自文治。于是,没有丁点皇室血统,也不会舞刀弄枪的文官诸葛亮,主要凭借其在"治蜀"期间的"政绩",而获得某些"正统"的资格。刘备临终把儿子刘禅嘱托给诸葛亮,同时却又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11]成语"扶不起的刘阿斗"中,隐含着后人对诸葛亮最终没有"自取"正统的丝丝遗憾。[12]于是,后人就在自己的心目中把诸葛亮放在了"正统"的位子上:在蜀汉首都益州(今成都)城里,有一座祭祀蜀汉的庙宇,却名为"武侯(诸葛亮)祠",而不叫"先主(刘备)祠"、"汉寿候(关羽)祠"或"西候(张飞)祠",甚至也没有叫"蜀汉祠",更不可能叫"后主(刘禅)祠"。

  像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legitimacy一样,三国时的"正统"概念中也有了"民意"的影子。请看程昱与曹操(公)的一段对话:

  程昱说公曰:"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公曰:"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13]

  主张杀刘备,乃因刘备得"众心",不除之,则"正统"将落其手;反对杀刘备,乃因此举将使自己"失天下心",从而失去自己获得"正统"的机会。杀与不杀,正方反方,竟然都以"人心"为决策的依据。

  曹丕的手下华歆逼迫汉献帝终结汉朝的"正统"而承认曹魏的"正统",把帝位让给魏王曹丕,其理由是魏王"上合天心,下合民意"。[14]而汉献帝也在诏书中说"仰瞻天象,俯察民心,……行运在乎曹氏",以此为同意禅让的理由。[15]

  最后,虽然蜀汉在武功、血统两方面都略输曹魏一筹,但在后世的民间与官方文化中却还是被奉为"正统",还不是因为刘、关、张与诸葛亮等人的处事言行更符合儒家文化的道德规则,因而更得时人与后人的"人心"![16]

  如此说来,虽然Legitimacy纯粹是一个西方语言中的符号,但对其所代表的内容的追求和对它的意义的多方面的思索,却也是中华文化的固有传统之一。只是,中国人曾使用了"正统"、"资格"等这些中华语言的符号来代表这一本属于全人类的概念!

  而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隐隐看到,像西方人的legitimacy概念一样,中国人的"正统"概念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而中、西两个变化过程的总趋势是差不多的:从不可捉摸的"天意"、"神授"标准向人间俗世标准转移,从"血统"标准向"政绩"标准转移,从"武功"标准向"文治"标准转移,从"圣旨"(即人治)标准向"民意"标准和"法治"标准转移,最终走向"合法民意"即"民主法治"的标准。[17]

  简言之,就是从简单粗疏向复杂精细转移。

[1] 四川人民出版社汪弥(三点水加"弥"字)先生坚持主张我去成都武侯祠看一看。我于2002年5月29日往游,果然不虚此行。本文关于"正统"的讨论,多来自于此行的感受。借此机会谨感谢汪弥(三点水加"弥"字)先生的款待。

[2] 赵心树:《合法与合法的困惑--并论正当、资格及其他》,载于网刊《世纪中国·观察与思考》,2001年10月26日上网:

http://www.csdn.net.cn/century/zhoukan/guanchayusikao/0110/0110261012.htm。

[3] 欧阳修:《正统论·下》,转引自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1364页,"正统"条。

[4] "锦官城"是当时益州城的别称,即今四川成都市。"丞相"指当时蜀汉丞相诸葛亮,"丞相祠堂"指今成都市内的武侯祠。"武侯"是诸葛亮的封号"武乡侯"的简称。引号里的话来自唐代杜甫的诗《蜀相》。见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9月第1版,250-251页。

[5] 匾额与对联的原文当然都是繁体字。其中,匾额原文中的"明"字是异体字,用"目"字旁代替了通常所见的"日"字旁。据说是为了避讳。

[6] 标点符号是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加的。

[7] 见(晋)陈寿撰:《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第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第1-55页。

[8] (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第34回中刘备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第3版,第301页。

[9] 参见(晋)陈寿撰:《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先主传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第871-892页。

[10] (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第38回中诸葛亮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第3版,第332页。

[11] (晋)陈寿撰:《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第918页。

[12] 参见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416页,"阿斗"条。

[13] (晋)陈寿撰:《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第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第14页。

[14]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第3版,第683页。

[15]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第3版,第685页。

[16] 参见(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第3版。

[17] 参见赵心树:《合法与合法的困惑--并论正当、资格及其他》,载于网刊《世纪中国·观察与思考》,2001年10月26日上网:

http://www.csdn.net.cn/century/zhoukan/guanchayusikao/0110/0110261012.htm。又见何家栋:《宪政民主:现代政治合法性的基石--为〈历史的先声〉(香港版)而作》,载于《视角·中文版》第1卷,第4期,2001年11月30日。网上版见【海外中国青年论坛】:

http://www.oycf.org/Perspectives/Chinese/ Chinese_4_11302001/HeJianDong.htm, http://www.oycf.org/Perspectives/Chinese/ Chinese_4_11302001/Contents.html,赵心树2002年7月1日下载。

 

 

《世纪中国》(http://www.cc.org.cn/) 上网日期 2002年07月26日

--------------------------------------------------------------------------------

Copyright?2000 csdn6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社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