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法评论   你们必相信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叶文宪   

 

中国国家发展之路:酋邦-部族(民族)国家-领土国家-帝国

 

 

 

  【摘 要】汉族、鲜卑、吐蕃、契丹、女真、党项、蒙古和满族等八个民族的国家形态都是沿着"酋邦-部族(民族)国家-领土国家-帝国"这样一条途径前进的,这是中国国家形态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十年前,笔者曾经发表过一篇论文,题为《中国国家形成之路》,论证了中国国家形成的途径,指出在中国不是通过阶级斗争、而是通过部族之间的斗争形成国家的,中国国家具有自己独特的形成之路 。本文题为《中国国家发展之路》,论述的是中国国家形成发展的具体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从酋邦开始经过部族国家或民族国家阶段、再发展到领土国家、最终建立帝国。

 

  汉族国家发展之路

 

  在中国,汉民族的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史籍记载最完备,我们对它了解得也最清楚。

 

  自从酋邦理论被引进国内之后已被许多学者接受了 。在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和考古上的龙山时代,中国社会的控制系统应该是酋邦而不是部落联盟。酋邦是由一群文化形态大致相同的氏族部落组成的,其规模远比部落要大;酋邦内部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差别和社会分层,但是由于血缘纽带依然牢固地存在,社会并没有因为贫富分化而发生阶级对抗,也没有因为分层而分裂崩溃;在酋邦内部,部落酋长和族人依然保持着氏族时代传统的权利,但是已经出现了凌驾于他们之上的、拥有最后决定权的最高领袖--帝;酋邦与部落联盟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政治体制是专制的,而后者实行的是军事民主制,这就是由酋邦演变而成的国家和由部落联盟演变而成的国家政体不同的内在原因。

 

  从酋邦到国家必须通过部落的合并,这个过程在中国是通过部族间的征服战争实现的,关于这一点笔者已经论证过了,但是关于合并后形成的早期国家的性质却一直存在着误解。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为中国的早期国家也是阶级社会,也是奴隶制国家,其实不然。夏商周三代,社会上仍然牢固地保持着血缘纽带,族氏组织仍然是社会的基石,族氏的分野远远比阶级的分层更为重要。先秦时代汉民族还没有形成,虽然夏人、商人、周人都属于华夏族,但是他们各自所建立的国家还不能被称为民族国家,而只能被称为部族国家。

 

  部族是指介于部落氏族与民族之间的社会共同体,部族既象部落氏族那样有着血缘纽带的联系,又象民族那样具有相同的文化形态,部族的规模比部落氏族要大,它是由多个部落氏族所构成的族群 。部族国家是笔者首创的一个概念,意图在于用"部族"来标示出中国早期国家的特点。正如奴隶制是希腊罗马国家的特点而将其称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是欧洲中世纪国家的特点而将其称为封建国家、资本主义是近代西方国家的特点而将其称为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由于中国早期国家的特点是牢固地保存着血缘纽带,国家与部族融为一体,夏、商、周王朝都是通过部族之间的征服战争由部族建立起来的,国家的管理机器都是由部族的管理机构改造而成的,因此称之为部族国家。

 

  部族国家的规模与范围都很小,商王和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只不过一小块王畿。列宁说:"当时的社会和国家比现在小得多,交通极不发达,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当时山河海洋所造成的障碍比现在大得多,所以国家是在比现在狭小得多的地理范围内形成起来的。技术薄弱的国家机构只能为一个版图较小、活动范围较小的国家服务。" 正因为如此,孟子说:"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并不把天子看作是至高无上、君临一切的"帝",而只看作是比公、侯、伯、子、男高一个等级的贵族而已。夏商周三代王朝的更替并没有改变部族国家的性质,夏商周王朝都不是大一统的集权的国家,整个中国处于封建分权的小国林立状态,商王周天子只因为是子姓和姬姓的族长才被尊为天下共主,他们和他们所分封的诸侯一样都是部族国家的国王,而和后来专制独裁的皇帝完全不同。

 

  春秋战国时期部族国家走上了进一步合并的道路,同族或不同族的部族国家通过武力兼并按地域组成了新的领土国家,领土国家与部族国家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按地区组织国民,而后者按血缘组织国民。恩格斯认为,"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 可是,中国的早期国家却是按血缘来划分国民的,分封制依据的原则就是血缘,要晚到春秋中期出现郡县制以后中国才开始按地区划分国民,而在实现按地区划分国民以后中国人仍然习惯于聚族而居,把地缘与血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国家的特色,也是中国文化的特色。

 

  到了战国时期七大领土国家已经形成。由于领土国家的形成与部族国家的形成一样也是通过武力征服的途径实现的,因此领土国家普遍建立起了国君集权的专制政治体制。如果说春秋时期国人作为族人还拥有一部分主权、国君还要谘国人询万民的话,那末到了战国时期作为编户齐民他们的这点有限的主权已经丧失殆尽,这些没有权利只有义务的编户齐民不是西方概念中的国民或公民,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臣民与子民。

 

  领土国家形成的过程也是它们之间互相攻伐的过程,互相攻伐的结果是秦国征服了其他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国。帝国就是皇帝独裁的国家,"朕即国家",国家成了一人一家的私有财产。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第二个不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 ,但是帝国的权力并不是公共的,而是私人的,它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机构,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私人权力机构,它属于一个家族,并且只属于皇帝一个人,甚至连他的妻子、兄弟都不许染指,在皇帝父子之间也要互相争夺。帝国的内涵并不完全符合国家的概念,我们习惯上把它叫作王朝。夏商周三代我们也称之为王朝,不过它们并不是帝国,这是因为古人没有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区别而造成的。王朝实质上是极端的专制性和极端的私利性相结合的产物。帝国是一种只有臣民、子民而没有国民、公民的国家,当人们意识到了自己是有主权的国民、公民而不愿再作臣民、子民的时候,帝国也就灭亡了。

 

  从秦到清,中国的帝国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我们可以统称为中华帝国。汉民族从炎黄到秦汉顺序走完了"酋邦-部族国家-领土国家-帝国"这样一条国家形成发展的道路,但是秦汉帝国的灭亡却不是因为人民的觉悟,而是因为自身的腐败,使其在与游牧民族的冲突斗争中失利而败北了。隋唐帝国的建立是汉民族所建立的第二帝国,是汉族在吸收游牧民族新鲜血液后的复兴,然而五代两宋以后汉民族又一次走向腐败衰弱,于是契丹、女真、党项、蒙古和满族等少数民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先后建立起本民族的国家,并且不同程度地发展成为领土国家或帝国,蒙古族和满族还建成了一统华夏的大一统帝国,笔者称之为多民族帝国时代 。这是中华帝国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其间不断地有王朝的更替,但是改朝换代并不改变帝国的性质,而且在大清王朝被推翻后依然余绪不断,影响深远,这是因为中国的王朝具有强烈的血缘色彩,它被披上了一件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家国同构的帝国制度又给王朝披上了一件爱国主义的外衣。

 

  鲜卑国家发展之路

 

  秦汉时代汉民族率先在中国建立了强大的帝国,但是发展到东晋南朝时汉民族的帝国已经腐朽衰弱得不堪一击了,北方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纷纷入主中原,建立起它们自己的部族国家或民族国家,其中最成功的是鲜卑族的拓拔氏,他们一度统一了中国北方,建立了北魏帝国。

 

  建立北魏的拓拔鲜卑原居于大兴安岭北部一带,1980年在内蒙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的大兴安岭东麓发现了拓拔氏告祭天地祖宗的石室 ,证明这一带确实是他们的祖居之地。据《魏书·序纪》记载,拓拔氏的历史是从拓拔毛开始的,说他为"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拓拔毛是拓拔氏第一个有名字的人物,他当是一位大酋长。拓拔毛五传至拓拔推寅,时值东汉初期,拓拔氏开始向南迁徙,九传至拓拔力微时定居到匈奴故地,拓拔力微兼并了没鹿回部,又征服了白部,"远近肃然,莫不震慑",于是他被《魏书·序纪》称为"始祖"。可见这时酋长的地位权力已大大强化突出,拓拔鲜卑进入了酋邦阶段。

 

  从力微到猗卢,拓拔酋邦不断发展强大,晋愍帝封猗卢为代王,但后来拓拔氏陷入了内乱而衰弱。猗卢七传至什翼犍,什翼犍即代王位,设百官分掌众职,称建国元年(338年)。这是拓拔氏有年号之始,它标志着拓拔氏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但是这时的代国仍然是以氏族部落为单位组建的,连外来的人也按氏族部落来组织,"其诸方杂人来附者,总谓之乌丸,各以多少称酋庶长,分为南北部,复置二部大人以统摄之。" 所以,什翼犍所建立的代国虽然已经超出了酋邦的范围,但并不是一个按阶级组建的国家,而只能属于部族国家。

 

  正当代国有了长足发展的时候氐族苻氏的前秦迅速强大起来,公元376年苻坚灭了代国。但是仅过7年,前秦就在淝水之战中被打败并迅速解体,什翼犍的孙子拓拔珪纠集旧部于386年在牛川(今内蒙锡拉木林河)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恢复代国,即北魏。拓拔珪先后征服了匈奴族的刘卫辰、北方的高车族和鲜卑族慕容氏的后燕。公元396年拓拔珪以40万大军伐后燕,接连攻克后燕的并州和常山、信都、中山、邺城,后燕的名城重镇都落入北魏之手。于是拓拔珪于398年定都平城,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次年称帝。从什翼犍起拓拔氏不断地通过战争掳掠人口、兼并土地,拓拔珪称帝是鲜卑族国家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鲜卑族从部族国家发展成为领土国家。

 

  拓拔珪死后拓拔嗣即位,他南征攻宋,连夺司、豫、兖州和洛阳、虎牢、滑台三重镇。拓拔嗣死后拓拔焘即位,他连年兴兵,屡获胜利,先后征服了柔然和高车,灭亡了匈奴族的夏、汉族的北燕和匈奴族的北凉,统一了中国北方。从拓拔珪到拓拔焘是北魏国力最强的时期,鲜卑族正在从领土国家向着帝国的方向顺利迈进。拓拔焘四传至拓拔宏即孝文帝时实行了有名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改革,孝文帝改革历来被称为是一场旨在实现封建化和汉化的改革,实际上鲜卑族通过改革模仿汉族的帝国模式健全了自身的帝国制度。如果说北魏帝国是拓拔焘用武力建立起来的,那末是拓拔宏通过改革才使它建成并完善的。北魏帝国不是原创的,而是次生的,它是完全仿照汉民族的帝国模式建立的,所以表现为"汉化"与"封建化"(应该是专制化)。鲜卑族在建立帝国方面并没有什么创新,而且鲜卑族国家发展的道路和汉族国家发展的道路完全一样,但是由于文化模式的改变,"全盘汉化"的结果使得鲜卑族后来消融到汉族之中消失了。孝文帝之后又传六帝,北魏分裂成东魏与西魏,后又被北齐北周所代替,鲜卑族的帝国彻底消亡了。

 

  吐蕃国家发展之路

 

  我国的青藏高原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东汉时许多西羌部落迁入今西藏与当地土著融合,隋朝时在今西藏青海地区分布着苏毗、羊同、女国、附国、牦牛部等许多羌人的部落方国,其中以牦牛部落建立的吐蕃实力最为强大。隋末唐初吐蕃赞普(国王)朗日论赞兼并了苏毗,其子松赞干布又征服了羊同,进而统一了西藏高原,定都逻些城(今拉萨),形成了吐蕃民族国家。

 

  吐蕃国家形成后不断向外扩张,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吐蕃大破吐谷浑,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遁走凉州,咸亨元年(670年)吐蕃在大非川(今青海共和县切吉平原)大败唐军,"遂灭吐谷浑" ,并进而攻占唐朝的三十个羁縻州和龟兹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通过对外侵伐吐蕃的版图越来越大,到永隆元年(680年)吐蕃已经成为一个"东与凉、松、茂、嶲等州相接,南至婆罗门,西又攻陷龟兹、疏勒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余里" 的大国。安史之乱后唐朝廷无力西顾,吐蕃乘机攻占唐凤翔以西、邠州以北数十州之地。建中四年(783年)唐蕃清水会盟双方议和正式划界,遂以北起贺兰山、经六盘山至大渡河一线为唐蕃新界。此时的吐蕃早已超出青藏高原的局限,不仅拥有西域之地,而且扩张到唐帝国的关内道到剑南西川一带,由民族国家发展成为领土国家。

 

  唐朝晚期,正当强大的吐蕃王朝向着帝国方向迈进的时候,王室内部发生了争夺王位的内讧,随后又爆发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人民大起义,吐蕃王朝在内乱中迅速崩溃,王室后裔各据一方,形成了逻些城地区的拉萨王系、纳里(今阿里)布让城(今普兰)的阿里王系、麻域(今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拉达克王系、亚泽(今尼泊尔西部)地区的亚泽王系、雅隆(今西藏东南)地区的雅隆觉阿王系等多个较小的王国,在这些王国内部也是领主割据,各自为政,"族种分散,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无复统一矣。"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蒙古国和元帝国征服吐蕃为止。

 

  契丹族国家发展之路

 

  契丹族属东胡,源出于鲜卑族宇文部,曾先后遭到北魏太祖拓拔珪、北齐和突厥的打击,分布在潢水东部地区,分为八部,过着游牧生活,史称古八部。契丹各部平时"逐寒暑、随水草畜牧,有征伐,则酋帅相与议之,兴兵动众合符契",有时"诸部相攻击,久不止。" 说明那时的契丹族还处于部落状态。

 

  唐初契丹各部纷纷内附,契丹族重组为以大贺氏为首的新八部。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大贺氏八部"举部内属",唐太宗为之设府州羁縻。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首领李尽忠反唐,自称无上可汗,这是契丹首领首次称可汗。开元十八年(730年)契丹族内乱,大贺氏首领李邵固被杀,遥辇氏首领屈列被立为洼可汗,把契丹族重新划分为八个部落,史称遥辇氏前八部。其后不久,耶律雅里拥立遥辇氏迪辇祖里为阻午可汗,并又重组契丹八部,史称遥辇氏后八部。按照契丹旧制,可汗和八部酋长每三年推选一次。这一时期契丹可汗的权力还很有限,社会形态大体上处于部落联盟状态,酋邦尚未完全形成。

 

  耶律雅里是迭剌部酋长,自从拥立迪辇祖里为阻午可汗后迭剌部一直掌握着契丹族的大权,成为八部中最强大的部落。当耶律阿保机任迭剌部酋长时,他连破室韦、奚诸部,伐女真,攻掠河东、代北、蓟北,又打败了唐刘仁恭军,声威大震。耶律阿保机首先破坏了三年改选酋长的规定,接着于唐哀帝天祐三年十二月通过八部酋长会议罢免了"不任事"的遥辇氏痕德堇可汗,次年正月(907年)即位担任契丹可汗。耶律阿保机任可汗不是按照传统选举的,而是通过对外对内的武力征服实现的,这表明在契丹族中出现了一个凌驾于八部之上的最高首脑,这是契丹族建立酋邦的明显标志。

 

  后梁贞明二年(916年)耶律阿保机终于抛弃每三年由八部酋长推选可汗的制度,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立长子为太子,以契丹为国号,建元神策,修建皇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巴林左旗南),并于天赞五年(926年)攻灭了靺鞨族的渤海国,改名为东丹国,以天福城(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为首府,建年号,设官吏,作为太子半独立的封国。这时的耶律阿保机虽然称皇帝,但实际上契丹国还只是刚刚从酋邦迈入民族国家的阶段。

 

  天显五年(930年)耶律德光在内部倾轧中获胜,耶律倍经海道逃往后唐,耶律德光遂设中台省于东丹国首府南京(今辽宁辽阳),以治理东丹国地区。天显十一年(936年)石敬瑭降契丹,并割让幽蓟(燕云)十六州。会同九年(946年)契丹经过三年战争终于灭亡后晋,废后晋都城东京开封府为汴州。次年契丹改国号为辽,改年号为大同,升镇州(今河北正定)为中京,表明了辽太宗耶律德光进占中原的意图,但是不久辽太宗就死于北归途中,原后晋地区遂被后汉占有。辽太宗统治中原的意图虽然未能实现,不过此时契丹族的国家已经迅速地经过领土国家阶段建立了辽帝国。

 

  辽帝国也是次生形态的国家,契丹族因为长期依附汉族,有榜样可以学习,所以其国家形态发展异常迅速,可以说是三步并作两步走的,但是辽帝国建立后只维持了一百多年,到公元1125年就被女真族的金国灭亡了。

 

  女真族国家发展之路

 

  女真的先世为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族源出于黑水靺鞨,原居于黑龙江流域,后有一部分南迁,契丹建国后始称其为"女真"。东北地区人烟稀少、地理闭塞,女真族的社会发展极其缓慢,当契丹族已经建立帝国之时女真族还处于松散的部落阶段。女真族的族长称勃极烈,统辖数部的酋长称都勃极烈,完颜盈歌时接受完颜阿骨打的建议取消了地方小酋长称都勃极烈的资格,确定只有完颜部首领一人才能称都勃极烈,并令诸部不得擅置信牌、驰驿,把号令大权集中到都勃极烈一人手中。这说明这时都勃极烈已经成为凌驾于众酋长之上的酋长之长,标志着女真酋邦的形成。

 

  完颜阿骨打继位任都勃极烈后便把反辽作为主要目标,并接连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即位称帝,建国号金,年号收国。金国完全是在反抗辽帝国的武力斗争中建立形成的,完颜阿骨打虽然号称皇帝,但这时的金国实际上还只是一个民族国家,而且国家机器是直接从氏族机构转化而来的。金国建立以后仍然以抗辽灭辽为基本国策,并先后攻取了辽的东京、上京、中京、西京和南京。金太宗天会三年(1125年)俘辽天祚帝,辽帝国灭亡。灭辽后金军立即南下攻宋,一路势如破竹,于天会五年(宋靖康二年,1127年)攻克开封,北宋灭亡。随后金军掳徽、钦二宗北归,立张邦昌为楚国皇帝在开封登基,以统治黄河以南地区。

 

  同年五月宋高宗即位,改元建炎,是为南宋。于是金国分兵两路发动了对南宋的第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宋高宗被迫逃往杭州。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第二次大规模南侵,一路追击直至明州(今宁波),宋高宗乘船下海逃往温州。金军退兵在黄天荡遭到韩世忠的阻击,在建康又被岳飞打败,遂渡江北撤。

 

  天会五年金太宗册封的伪楚政权实际上只存在了32天就自行消亡了,天会八年(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太宗又册立刘豫为帝,国号齐,建都大名府(今属河北),为金国的子皇帝,统辖原属宋朝的黄河以南地区。天会十五年(宋绍兴七年,1138年)金熙宗废伪齐政权,降刘豫为王,设行台尚书省于汴州(今开封)。此后,宋金之间或战或和,金国虽然无力灭亡南宋,但在战争中女真族已从民族国家演变为领土国家,并向着帝国的方向迈进。

 

  可是,金国在长期的侵宋战争中消耗了大量人、财、物力,国势逐渐衰弱,而在它的北边一个更强大的蒙古族正在兴起。1211年以后金国连续遭到蒙古军的打击而已无力招架。宋绍定五年(1232年)宋与蒙古结盟联合攻金,金天兴三年(宋端平元年,蒙古窝阔台汗六年,1234年)宋蒙联军攻破蔡州(近河南汝南),金哀宗自缢,金末帝被杀,金国灭亡。女真族其实也跨进了帝国的门槛,只是由于外力的干预,金帝国夭折了。

 

  党项族国家发展之路

 

  党项族是羌族中的一支,南北朝时已活动于今青海省东南黄河河曲一带,以姓氏结为部落,游牧为生,互不统属,处于氏族部落状态。隋末唐初党项族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众多的部落中以拓跋氏等八部最为强大。隋唐时期党项各部陆续内附,唐贞观九年(635年)拓跋部酋长拓跋赤辞降唐,被封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唐玄宗时由于受到吐蕃的威胁,拓跋部从松州(今四川松潘北)辗转迁徙到今甘肃与陕北一带,其中迁到夏州(今陕西靖边境内)的一支被称为平夏部。唐末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帮助朝廷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任为夏州节度使,再次赐姓李,形成了以夏州为中心的党项李氏势力。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定难军(夏州)节度使李彝殷受封为西平王。宋朝建立以后党项李氏周旋于宋、辽两个帝国之间,李彝殷死后被宋追封为夏王,李彝殷子李继捧献地归宋、迁居京师,李继捧族弟李继迁则率部附辽抗宋、被辽封为夏国王。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李继迁之子李德明被辽封为西平王,当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两年后宋也册封李德明为西平王。唐宋之际党项李氏一直依附在汉族帝国的羽翼之下,虽然尚未独立建国,但其部族国家的雏形已经形成。

 

  李德明同时臣服于辽、宋,辽、宋两国则竟相拉拢李德明,辽圣宗统和二十八年(1010年)辽进封李德明为夏国王,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宋也加封李德明为夏王,李德明一方面倚辽之势、一方面得宋实惠,而把主要力量放在向西部开拓的方面。宋景德元年(1004年)李德明派兵杀死了吐蕃首领潘罗支,攻取了吐蕃占据的凉州,吐蕃折逋、游龙钵等部归附李德明。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一举攻克甘州,回鹘可汗夜隔落出逃。八年,瓜州回鹘归附。明道元年李元昊又从回鹘手中收复了凉州,解除了回鹘的威胁。李德明"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 的策略获得了成功,党项李氏统属的地盘与人口都大大扩大了,领土国家的格局已经形成,但是党项族仍然屈居于宋辽两个帝国之下。

 

  宋明道元年(辽重熙元年,1032年)李德明死,子李元昊继位,辽即册封其为夏国王,宋也封其为西平王。李元昊一方面实行强化党项民族意识的文化改革,如废唐宋所赐之姓、改姓嵬名氏,恢复"秃发"风俗,创制西夏文字,规定服饰,简化礼制等等;另一方面实行强化国家机器的政治改革,建年号开运,升兴州(今银川市)为兴庆府,营造宫室、修建都城,仿宋制设官吏、定朝仪、建蕃学;同时继续向河西地区用兵。西夏显道二年(1033年)李元昊攻克吐蕃牦牛城(今青海西宁北),西夏广运二年(1035年)又攻宗哥(近西宁东)、带星岭诸城,进围青唐(今乐都境)。广运三年(1036年)举兵进攻回鹘,攻克瓜(今甘肃安西)、沙(今敦煌)、肃(今酒泉)三州,占领了整个河西走廊,成为一个"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 ,疆域广大的国家。西夏大庆三年(1038年)李元昊于贺兰山召集各路首领会盟,准备攻宋,有人劝阻说:"未建大号,不足以服众。" 于是李元昊立即决定称帝建国,国号大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元年,以兴庆府为都城,大封文武官员,追尊李继迁为神武皇帝,庙号太祖,李德明为光圣皇帝,庙号太宗,自称世祖皇帝,立子宁明为太子,并去西凉府祀神。

 

  从天授礼法延祚三年至五年(1040-1042年)李元昊对宋朝发动了三次大战,屡战屡胜。天授礼法延祚七年辽兴宗亲征西夏,但被李元昊打得大败。李元昊对宋、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西夏与辽、宋对峙的局面。

 

  党项族的国家在李元昊时期得到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国土辽阔、由党项李氏统治的多民族帝国,然而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李元昊在宫廷之乱中被刺死,西夏国势走向衰弱,内部外戚掌权、内乱不已,对外战争连连失利,不得不由进攻扩张转变为依辽抗宋、援辽抗金,辽亡后立即臣服金朝,蒙古兴起后又由附蒙攻金转变为联金抗蒙,但此时西夏已经一蹶不振,于1227年被蒙古所灭。

 

  蒙古族国家发展之路

 

  唐代在狃越河(今洮儿河)以北、西至俱轮泊(今呼伦湖)周围、东至那河(今嫩江)、北至黑龙江的地域内分布着许多被统称为"室韦"的部落,其中有一个"蒙兀室韦"部,蒙兀就是蒙古。大约在唐后期(9世纪下半叶)蒙古部落从兴安岭山地向西面的草原地带迁徙,分布的区域逐渐扩大,其中迁到不儿罕山(今肯特山)地区的一支就是成吉思汗先世的部落。蒙古部落诸氏族分为高贵的尼鲁温蒙古和一般的迭列列斤蒙古,部落内部不仅有贵贱之分,而且有贫富之别,还有奴隶,但并未形成国家。

 

  十一、十二世纪蒙古高原是除了蒙古部以外还分布着塔塔儿部、克烈部、乃蛮部、蔑儿乞部、斡亦剌部、汪古部和许多森林部落。当契丹族建立辽帝国时蒙古部还是一个分散的弱小部落,"不与契丹争战,惟以牛、羊、驼、马、毛、毳之物与契丹为交易" ,被称为"远萌古国"。正当辽亡金兴之际葛不律罕(成吉思汗曾祖)继任乞颜氏的首领,他曾"管辖了全蒙古百姓",并趁金朝全力攻打宋朝之机扩张自己的势力,屡屡侵扰金朝边境 。其后葛不律罕之子忽图剌罕被推举为全蒙古大首领,他继续统率全蒙古部众连年与金朝和塔塔儿部作战,迫使金朝不得不册封其为国王。蒙古族发展至此大体进入了酋邦阶段。然而忽图剌罕死后乞颜氏首领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乞颜氏遂分崩离析,泰赤乌氏也发生了内讧,贵族内部的争权夺利使蒙古酋邦又瓦解了。

 

  也速该之子铁木真投靠克烈部首领脱里,收集旧部、积集力量,打败了蔑儿乞部,1189年重新被推举为乞颜氏首领 。乞颜氏复兴后遭到蒙古部泰赤乌氏和札只剌部的联合进攻,铁木真率领十三翼军队抵抗,但是失利了,不得不退到斡难河的哲列涅狭地 。

 

  1196年,塔塔儿部叛金,蒙古部和克烈部帮助金朝攻破了塔塔儿的堡寨,俘获其首领,于是金章宗封克烈部首领脱里为王,号称王罕,授予铁木真"札兀惕忽里"(诸乣统领)官号,大大提高了铁木真的威望与权力。

 

  1200年铁木真会同王罕打败了泰赤乌氏,杀其首领塔儿忽台。接着又进攻分布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合答斤、散只兀、朵儿边、塔塔儿、弘吉剌等部,大掠其部民和牲畜。1201年铁木真击败了札木合、泰赤乌氏和呼伦贝尔诸部的联盟。1202年灭掉了塔塔儿部,又击败了乃蛮不欲鲁罕的进攻。但在1203年铁木真遭到了王罕和札木合、按弹等蒙古部贵族的联合进攻,终因寡不敌众而遭惨败,仅剩四千六百骑退入班朱泥河地区休整。铁木真恢复元气后乘隙袭击王罕营帐,击溃其主力,王罕及其子亦剌合窜逃被杀,克烈部众尽被铁木真所并吞。1204年乃蛮部太阳罕联合札木合等一批败散的蒙古贵族进攻铁木真,篾儿乞部和斡亦剌部也出兵相助,但被铁木真击溃,太阳罕被擒后死去,铁木真乘胜进兵阿勒台山,征服了乃蛮部。接着铁木真立即发兵攻打篾儿乞部,篾儿乞部亦被征服。

 

  铁木真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落,1206年春在斡难河源头举行大聚会,建九斿白旗,称"成吉思汗",立国号"大蒙古国"。尽管漠北各部落氏族仍然保持着各自的名称,但是大蒙古国的建立标志着蒙古民族的形成和蒙古民族国家的建立,这在蒙古族发展历史上是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

 

  大蒙古国的国家制度是从铁木真灭乃蛮部后开始建立的,建国后又得到进一步完善,其主要有:⑴用千户制重新编制百姓;⑵建立称为"怯薛"的宫廷亲卫军和王室事务机构;⑶设置大断事官即丞相;⑷制定法令《大札撒》;⑸分封子弟;⑹创制文字。从我们现在所知的大蒙古国的史实来看,虽然它幅员辽阔,但仍然明显地带有早期部族(民族)国家的特点 。

 

  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国把掠夺和征服视为最光荣的事业,蒙古国建立后强大的蒙古骑兵就四出攻战。1205年至1209年蒙古三次攻打西夏,迫使西夏臣服求和。1211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攻金,1215年占领中都。成吉思汗建国后不久就就招服了贝加尔湖东西的八剌忽、豁里、秃麻、吉利吉思等部,后又以武力征服了秃麻部和吉利吉思部,并收复了八河地区(今乌鲁克穆河上源)的斡亦剌部,征服了谦河(今叶尼塞河)地区的乌斯、撼合纳、康合思、秃巴思、不里牙惕等部,同时使亦马儿河(今鄂毕河)以西的客失的迷、帖良古、失必儿等部皆降。1209年畏吾儿(生活在今新疆济木萨尔和吐鲁番一带)归降蒙古,1211年哈剌鲁部也入朝成吉思汗。1218年蒙古军征讨西辽,杀屈出律,西辽境土尽归蒙古。1219年成吉思汗统领20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取得一系列胜利后撤兵东还。1227年,蒙古军灭西夏。

 

  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即大汗位,称"合汗"。窝阔台继续执行武力扩张的政策,1231年消灭了花剌子模的残余势力,1234年最终灭亡了金朝。灭金后窝阔台在鄂尔浑河上游的达兰达巴夏营地举行大会,颁布了一系列新条令,主要内容是"立朝仪",进一步完善了朝会礼仪,提高了大汗的权威,并在达兰达巴建造"永不拆除"的大金帐,又在鄂尔浑河上游建筑哈剌和林城郭和宫殿,作为大蒙古国的都城。从占领金中都后蒙古国改变原来那种春去秋来、唯事抄掠的做法,开始在所占城邑设官管理,窝阔台即位后又接受耶律楚材的建议实行赋税制度,建立了燕京、宣德、西京、太原、平阳、真定、东平、北京、平州、济南等十路征收课税所。为了取得征税的依据,灭金后窝阔台下令括户,全面编制中原地区的户籍,共得110多万户,他将其中的76万户分封给蒙古诸王、贵戚、勋臣,称为投下户。蒙古族的分民制度与先秦时代华夏族的封邦建国制度十分相似,其实质是由国王与贵族共同治理国家、共同分享国家利益,这当是早期国家尚未摆脱血缘纽带束缚所形成的一种方式,也是中国早期国家的一个特点。窝阔台时期大蒙古国的范围比成吉思汗时期大大扩大了,它已不再只是一个民族的国家,而且正在继续向着领土国家的方向发展。

 

  1235年窝阔台决定以拔都为首派各支宗室长子统率军队西征钦察和斡罗思。1236年灭不里阿耳,1237年灭钦察,1238年连破莫斯科、罗思托夫等十余城,1239年灭高加索山北麓的阿速国,1240年蒙古军攻陷乞瓦(基辅),并继续西进攻占了伽里赤。1241年拔都分兵两路,一路进攻孛烈儿(波兰),一路进攻马札儿(匈牙利),北路军在里格尼茨打败了孛烈儿和捏迷思(德国)联军,南路军在撒岳河畔击溃了马札儿军,拔都的大军一直渡过了秃纳河(多瑙河),攻陷了格兰城。窝阔台死后拔都率军东还,1243年到达伏尔加河下游的营地,拔都筑萨莱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为都,就在此建立了幅员辽阔的钦察汗国。

 

  1235年蒙古在灭金以后就分兵两路攻宋,到1241年东路军攻占了宋金旧界--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西路军攻克成都,并连破西川二十余城。窝阔台死后蒙古上层统治集团陷入争夺汗位的内乱之中,蒙哥即位后遂趋安定。1247年乌斯藏归附蒙古,1252年蒙古军队完成了对吐蕃的征服,在各地设置万户长,结束了九世纪吐蕃王国崩溃以来西藏地区的分裂割据状态。1252年忽必烈率军绕道吐蕃进攻大理,到1255年大理国五城八府四郡相继被蒙古征服,忽必烈置十九万户府分治之。

 

  1259年蒙哥在围攻钓鱼城的前线死去。1260年忽必烈抢先登上汗位,并与阿里不哥进行了长达五年的汗位之争,最后以武力挫败了阿里不哥。忽必烈曾长期出镇中原汉地,早已留意汉地事务,他的藩府中聚集了一批汉族谋士,他在汉地实行的"新政"颇得中原人心。登上汗位以后忽必烈进一步按中原汉族帝国模式构建蒙古国的国家机器。中统四年(1263年)升开平府为上都。至元元年(1264年)下诏给官员俸禄、颁公田、考殿最、定官吏员数、分品从官职,改燕京为中都,定中外百官仪从,设翰林院。二年,省并州县220余处。三年,实施颁给京、府、州、县、司官吏官俸职田的制度。八年,建国号"大元"。九年,改中都为大都,定大都为首都,中书省、御史台、枢密院均设于大都。至此,一个帝国的雏型已经形成了。至元十一年(1274年)调兵数十万大举攻宋,十三年攻克临安,十六年初占有南宋全部版图。至元二十年(1283年)元王朝把行省变为常设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行省之下是路、府、州、县,全国的秩序趋向稳定,大元帝国形成了。

 

  满族国家发展之路

 

  明代居住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有好多个,其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是女真族。女真在先秦称肃慎,汉代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称靺鞨,辽、宋、明代称女真。明初女真族分为建州、海西、野人三大部,三部之间及其内部不断发生冲突、掠夺和兼并战争,野人女真经常侵扰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迫使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各部南迁,到了英宗正统年间建州女真定居于浑河上游,嘉靖初年海西女真定居于开原以北至松花江一带,到万历年间女真族的势力强大起来了。

 

  面对女真势力的壮大明王朝采取了"分其枝,离其势,互合争长仇杀,以贻中国之安" 的政策,使得女真各部"各自雄长,不相归一" ,陷于分裂,争战不休。万历十一年(1583年)建州左卫指挥使塔克世及其父觉昌安被明军误杀,于是塔克世之子努尔哈赤起兵征讨受明王朝扶植的尼堪外兰,经过五年征战统一了女真各部,到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他已成为女真族中最强大的一支力量,"自东海至辽边,北自蒙古、嫩江,南至朝鲜、鸭绿江,同一语音者俱征服,是年诸部始合为一。" 建州女真的统一意味着女真族已经形成了酋邦,但还没有形成国家,不过努尔哈赤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正在把女真族向着民族国家的方向推进。

 

  努尔哈赤推行的最重要的制度是把女真人狩猎时的"牛录"组织改编为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归附日众,乃析为八",创建了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按人数编制部民的一种制度,虽然还不是按地域划分国民,但已经突破了血缘纽带的束缚,标志着女真族正在向建立国家的方向迈进。此外努尔哈赤还兴建城市,设议政五大臣,颁布法制,创制满文。这些措施都有力地推动了女真族社会的发展。到了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登位,称"承奉天命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建元天命,史称后金。后金的建立标志着女真民族国家的形成。

 

  女真族建立国家后就把明王朝作为进攻的目标。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萨尔浒战役明军惨败,接着开原、铁岭相继陷落,沈阳、辽阳先后失守,后金兵进占了辽东七十余城,并迁都辽阳,摆开一付向南发展的态势。天命七年(明天启二年,1622年)努尔哈赤发兵西征,首先攻克广宁(今辽宁北镇),然后连陷四十余城,占领了辽西大片土地,并把都城从辽阳迁到了沈阳。天命十一年(明天启六年,1626年)努尔哈赤在宁远(今辽宁兴城)战役失利后死去。

 

  皇太极即位后一个多月就派兵往征蒙古喀尔喀部,多有斩获而归。天聪元年(明天启七年,1627年)出征朝鲜,入据旧都平壤,迫使朝鲜国王签订城下之盟。回师沈阳后立即调兵西进攻打锦州、宁远,未果,只得退兵沈阳。天聪二年(明崇祯元年,1628年)皇太极亲率精骑袭击察哈尔所属的多罗特部,接着又统领八旗兵和归附的科尔沁等部的联军大举西征察哈尔,"获人畜无算",取得了对蒙古林丹汗的初步胜利。天聪三年(明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亲率十万大军避开袁崇焕防区,取道蒙古,从喜峰口入关,攻陷遵化,直抵北京,施反间计假崇祯之手杀了袁崇焕,纵掠畿内,留兵驻守遵化等四城而归。天聪六年(明崇祯五年,1632年)皇太极率军远征察哈尔部林丹汗,逼其丢弃本土远遁西藏,蒙古各部纷纷来归,统一了漠南,天聪九年又正式编立了蒙古八旗,既消除了后顾之忧,又加强了后金的军事实力。天聪八年(明崇祯七年,1634年)皇太极再次入关,远袭宣府、大同,饱掠而归。天聪十年(明崇祯九年,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蒙古入藩与皇太极称帝标志着满族已初步建成了领土国家。

 

  崇德元年秋清兵从独石口入关,在畿内攻城略地,一个多月后退回。崇德三年(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兵第四次入关,攻入河北、山东达六个月之久。崇德五年(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清军攻打锦州,并于次年取得松锦战役的胜利,至此,关外之地除宁远一座孤城外已全部落入大清国之手。

 

  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皇太极去世,多尔衮摄政,清廷陷入内部的权利之争。这对明王朝来说本是一个复兴的机会,可是就在这一年李自成攻占了西安城,控制了西部地区,并于次年元旦建立了大顺政权,大顺军随即东渡黄河经由山西攻夺北京,一路势如破竹,"所过七十余州县,无不开门迎降。" 三月,大顺军就占领了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而死,明王朝灭亡。然后宁远都指挥使吴三桂降清,山海关一片石战役中大顺军惨败,李自成不得不撤出北京,转入晋陕湖广,后遇害身亡。是年,清军进入北京,十月初一顺治帝在北京举行大典,定都北京。之后,大顺政权、大西政权和各个南明小王朝都坚持了抗清斗争,但是它们之间互相敌对、不能团结,遂被清军一一击破。

 

  明末清初历史的戏剧性变化正应了恩格斯的一句预言:"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了。

 

  满族的国家也是次生的而不是原创的,再加上它的对手又是极其腐败的明王朝和不团结的汉民族,所以其发展速度特别快,华夏汉族用几千年才走完的路,满族只用几百年就走完了。顺治帝定都北京后清兵的铁骑很快地就扑灭了大顺政权、大西政权和各个南明小王朝,到顺治十六年(1659年)全国版图就尽属清王朝了。

 

  清王朝取代明王朝既没有改变社会的形态,也没有改变国家的性质,但却使汉族腐朽的明帝国涅槃、再生,更新为满族的清帝国。清王朝从皇太极开始,经多尔衮、顺治和康、雍、乾三代的努力,仿照明制、革除弊政、创建新章,建立起一个"首崇满洲"、"满蒙联盟"、"满汉一家",包括蒙、新、藏、台湾在内,高度集权专制的大一统帝国,从而把中华帝国的发展推到了顶峰。

 

  结论

 

  通过对上述中国的八个民族的国家发展过程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国家形态的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途径,无论哪个民族,它们的国家起点有先后、终点有早晚、速度有快慢、成就有大小,有的民族如藏族达到了帝国状态后又瓦解分散复归原状,但都是沿着"酋邦-部族(民族)国家-领土国家-帝国"这样一条道路前进的。

 

  2.中国的国家是从族--首先是氏族、宗族,然后是部族、民族--转化而来的,而不是象雅典那样通过氏族内的阶级斗争或象罗马那样通过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建立起来的。血缘纽带始终维系着国家,国家也始终保持着宗族结构,以致于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愿意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而不说自己是华夏公民。

 

  3.中国的八个民族的国家发展过程表明,族际的战争--无论是氏族之间、宗族之间、部族之间还是民族之间的战争--而不是阶级斗争是中国国家发展的推动力。

 

  4.在中国的各个民族中汉族形成既早,人口又最多,作为社会控制机构的国家组织也最早形成,而且是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形成、演变、发展的,所以汉民族的国家形态是原生的、首创的,是中国国家形态发展的典型,而其他民族的国家形态虽然是次生的、模仿的,但是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创新,他们和汉族一道为中国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5.中国是一个整体,它由多个民族所组成,各个民族有自己的国家,它们之间可以互相统属,也可以互相替代,它们的总和才是中国的国家。所以,中国国家发展的历史不是一条线,而是一条绳 -- 一条由多个民族国家之线搓成的绳。

 

  6.对于中国国家形态发展的规律应该从中国的史实出发,实事求是地得出我们自己的结论,而不应该从斯大林主义的五段论出发,削足适履地得出教条主义的结论。

 

 

      上网日期 2001年09月19日

 

 

--------------------------------------------------------------------------------

Copyright©2000 csdn6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社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