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范福潮:关于孙文(致一听先生)
读书网站
一听先生:
孙文固一世英豪,但纵观一生,充满机会主义色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原是政客本色,不足为奇。今不揣冒昧,就先生所问,简答如下。
孙文辛亥之前,奔突四海,天涯羁旅,今日求英,明日求美,且长期倚重于日本,不惜妄自许愿,割地分疆以换取列强支持。辛亥之后,英、美、日见孙文实力不济,皆与北洋政府邦交,孙文无外力可倚,形单影只,实为孤立,曰护法,曰北伐,无不依赖广东军阀。俄国革命后,觊觎东亚,意欲攫取日俄战争后失去的在华利益,遂与孙文携手,二者惺惺相惜,一拍即合,资助军火,协办军校,在广东另立政府,与北京政府对立。孙文既已联俄,必然容共,实为权谋,并非长策。蒋氏一俟北伐成功,便与中共分手,便是明证。故孙文联美、联日是外交之根本,联俄只是策略,大致不谬。
主义是奋斗目标,政策是权宜之计,二者区别大致如此。
三民主义岂有新旧之分?所谓“新三民主义”,本是共产党一家之言,牵强附会。“联俄、联共、扶助工农”,本是孙文讨好苏俄的策略,应称为北伐时期“三大政策”为妥,即使天假以年,北伐功成,孙氏国民政府亦会转向欧美日,疏远苏俄,若此,“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之政策自当废除,何来“思想”飞跃?
草草布覆,谬误之处,还望指正。
老范
2001.08.14
作者:老范 回复日期:2001-8-14 11:26:33
附:
一听对王怡转贴“ 傅国涌:孙中山的四个历史性遗憾”一文的回复
作者:一听 回复日期:2001-8-13 22:51:01
孙中山与日本签订的密约不是出卖满洲,而是海南全岛。
程璧光是被孙中山手下所暗杀,根据现有史料,已经基本可以肯定。
孙中山终其一生,曾经先后试图与李鸿章合作,与秘密会党合作,与袁世凯合作,与直系军阀合作,与皖系军阀合作,与奉系军阀合作,与共产党合作,但所有这些盟友,后来都成为国民党的敌人。对外他亲过美,亲过日,亲过俄。
他前半生致力于推翻满清,后半生致力于推翻北洋政府,但最后却孤身一人到北京与北洋政府和谈,并且孤独地死在北洋政府的地盘里,历史真是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作者:一听 回复日期:2001-8-13 23:23:10
再补充两句:
文称:他(孙中山)创建中华革命党时认为民族主义已经实现,所以只有“务达民权民生两主义”,晚年学习苏联以党治国,又加进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内容。
孙中山与国民党提出的是“联俄容共”政策,非“联俄联共”。也许,我们应该研究:
第一,孙的这个联俄,与他以前的联美、联日有什么本质区别?
第二,联俄容共是政策,三民主义是主义。主义与政策的区别是什么?
第三,孙什么时候正式提出对三民主义的修正?什么时候把联俄容共、扶助农工正式加入了三民主义之中?换言之,三民主义真的有新旧之分吗?孙中山晚年的思想真的出现过“飞跃”吗?
作者:童天一 回复日期:2001-8-14 11:31:29
有意思!
不过一听兄似没有思想“飞跃”之意。
大家都将孙的主义与政策分开来谈,
确实深入了一部。
孙文:政策虽不好,主义却是真。
现在正好相反:主义虽不妙,政策高就好。
作者:王怡 回复日期:2001-8-14 14:28:26
一听兄是真正的史家,提出关于新旧三民主义的问题我实在无力回答。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主义,是从孙文开始的,共和制的外表下,直到今日基本上还是皇权专制主义(李慎之)的内核。余英时在《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中提出一个问题:“民国以来,皇帝制度已经从中国历史上消失了,但是无形的精神上的‘君统”是不是也一去不返了呢?”
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根深蒂固。
我对孙文的评价,近来针对这一方面,比以前针对其他方面更加注重。
辛亥之后,孙文与宋教仁的分别和冲突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老范 回复日期:2001-8-14 15:20:12
回童、王二先生:
中国近代的衰落,肇始于“太平天国”。这场历时十四年的内战以及紧随其后的又一个十四年的“捻军”之乱,把自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的大清国的二百年基业摧残殆尽。一个饱经战乱千疮百孔虚弱不堪的国家,事实上已经丧失了生命的活力和康复的机能,再也经不起折腾——不管是内乱、战争,还是维新、革命。“太平天国”的政治方式和清朝政府所采取的对付手段奠定了此后一百年中国政治的格局。任何社会改良家企图通过和平方式在中国完成政治改革的设想均遭破产。政治改革被无可奈何地推进到了暴力革命的死胡同。中国几千年成熟的帝王政治模式和现实政治的需要,使得精明的政治家在推行自己的政治改革思想时,放弃了改良主义,拿起了枪杆子,走了一条军事“革命”的捷径,孙文护法,蒋氏北伐,毛氏革命,邓氏维新,概莫能外。
通过军事手段夺取的政权必然是独裁的政权,长期的独裁政治又造就了一大批独裁成癖的政治家。要想推行自己宏伟的改革蓝图,就要取得唯我独尊号令天下的地位,在中国,这种地位不仅要靠枪杆子去争夺,更重要的是要用枪杆子去维持。自洪秀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中国的政治家都沿袭了这样一套政治运作方式。多党制、议会政治、三权分立、代议制政府以及成熟的西方政治运作方式和政治伦理在中国或被认为不合时宜,受到批判,或徒有其表(如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难以实行,自有其根深蒂固的原因。
孙文以反满起家,后结盟海内外会党,适逢辛亥义举,侥幸成功,仓促建立民国,万事草创,未及施政,即被袁氏逼退,后十余年,虽竭尽全力,联俄容共,誓师北伐,生前亦未成功。即使成功,重登大总统宝座,以孙文所为及当时国情,断不会实行英美议会民主政治,必然成为新一代独裁者。此乃历史之惯性定律所致,与孙文人品无关。后世之蒋氏、毛氏、邓氏得天下后无不独裁,中国政治传统贻害之深,绝非人力所能抗拒。
作者:zhhkcy1 回复日期:2001-8-14 17:00:28
"以孙文所为及当时国情,断不会实行英美议会民主政治,必然成为新一代独裁者。此乃历史之惯性定律所致,与孙文人品无关。后世之蒋氏、毛氏、邓氏得天下后无不独裁,中国政治传统贻害之深,绝非人力所能抗拒"。对此我总有些疑问,美国独立之初若华盛顿欲帝制自为恐亦无大问题(法国由共和国-帝国-王朝复辟,海地独立后亦由共和国改制帝国),然华氏所为一举奠定美国之民主之基,孙文长据海外,与满脑子帝王思想的蒋氏、毛氏毕竟不同,蒋经国可为台湾民主奠基,孙文又何尝不能,至少天假其年,他做得应该不比土耳其的凯末尔差.
作者:童天一 回复日期:2001-8-14 17:26:29
讨论得好。
我基本赞成老范的意见。
主义好不好,书生可讨论。
但你一但现实你的主义,就会与现实冲突,最后只能妥协,兼容,结果原来的文化传统就会消解你的主义。
将孙文的政策与主义分开来讨论是有意义的。
作者:老范 回复日期:2001-8-15 9:09:09
回zhhkcy1:此事说来话长,暂且不谈。推荐几本书,请君一读,想必能豁然开朗。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官僚政治之经济的历史解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三联书店,1979年7月第1版。
严加其:《首脑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
(美)史扶邻:《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丘权政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焦菊隐:《北洋军阀史话》(1-8册)三联书店,1957-1959年第1版。
(美)马歇尔:《马歇尔出使中国报告书》,中华书局(内部印刷)。
(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
(美)莫里斯.麦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史》(上、下)杜蒲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
作者:季米 回复日期:2001-8-15 9:19:50
老范说得很好,以下是我的一个旧贴,以前贴新浪被删除,后来也没重贴过,看到各位在讨论这个问题,也拿出来献丑!略有修改!
浅谈CCP和KMT
CCP和KMT的政治目标是根本不一样的,具有根本性的差异。KMT在1922年改组后其组织系统虽然是以苏共为蓝本,但其政治目标与CCP和苏共是根本不一样的。KMT的政治目标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军政,即以武力统一中国的阶段,这一时期是1921-1927年,主要是北阀时期;第二步是训政,即以KMT作为政治导师,训练提高全国人民的政治素质,为期10年;第三步是宪政,全国实行普选,各地方政府自治,实行民主政治。其政治设计的蓝本是真正的共和国,中华民国的民国实际上也就是英文republic译名。
即使是在1927-1937年的训政时期,KMT也没有完全排斥其他政治团体的存在,也允许很大程度上的新闻自由(虽然有检查制度),允许民间报纸的存在,使中华民国史上出了著名的《大公报》和《文汇报》等民间报纸。当年的上海以特殊的地位实际上非常自由,结果出了文学史上的许多杰作。鲁迅以教育部特约研究员月薪300大洋的身份可以公开写文痛骂KMT而无事(参看曹聚仁回忆的文章,他认为从没有任何人威胁鲁迅)。1936年,内政部下令全国人口登记,以备次年的宪政选举,KMT准备正式结束政治指导员的身份,还政于民。不幸的是,后来日本人来了。
抗战期间,KMT以抗战为由无法实行宪政(理由是大部国土沦陷,且需要强有力的抗战政府),但1945年胜利后立即着手全国选举。1946年召开了全国国民大会,其时内战已爆发,但会场内仍有几排空座位,以候CCP代表。胡适甚至天真地写信给毛泽东要求CCP参加选举,争取通过议会道路夺取政权。美国也派人再三调解,希望中国走上政党竞争的道路。如果CCP和KMT的理念接近的话,这样中国可能早就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了。可惜很遗憾,老毛考虑CCP根本没有能在议会胜利的机会,所以也不参加国民大会,只有通过武力来夺取政权。
随着内战的结束,KMT迁府台湾,宣布进入动员戡乱时期,并以大陆沦陷,无法举行全国选举为由冻结了宪政,使中国的宪政陷入了停顿,但自由民主的观念在台湾依然顽强地存在着,象雷震本身就是KMT人,但办起了《自由中国》杂志,虽然坐牢,但毕竟那是40多年前的事了。还有胡适,李敖,柏杨,殷海光等人为自由理念的推广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而大陆呢,经过1957年反右,文革,这些种子几乎被彻底抹杀。追求这种目标现在还要有坐牢和受到迫害的危险,真是让人只有叹息。由于KMT本身就是以宪政为目标的,因此蒋经国于1987年开放党禁报禁完全激不起党内的强力反对,得以顺利推行。
两韩的形势变化后,有人在网上讨论毛岸英如果不死会如何的问题,并将小毛和小蒋进行比较。如果历史可以假设的话,估计中国现在不会比北朝鲜好到那儿去。小毛怎么可能否定他父亲的所作所为再进一步开放党禁报禁呢?不过可能不会有文化大革命,但是对一些老家伙的清洗还是少不了的。我们想必也不会有机会讨论这种问题了。想想简直觉得中国的进步还是挺大的。
(部分材料来自网上)
作者:老范 回复日期:2001-8-15 9:45:00
回zhhkcy1:再向您推荐几本书,与前者参读勘比,定会耳目一新。
(日)中江要介:《中国的走向——独存的社会主义大国》,李乃成译,时事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
(比)埃内斯特.曼德尔:《关于过渡社会的理论——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学.论官僚主义》,王绍兰等译,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
(美)威廉.斯通:《政治心理学》,胡杰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
(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商务印书馆,1995年1月第1版。
(美)丹尼尔.布尔廷斯:《美国人:开拓历程》、《美国人:建国历程》、《美国人:民主历程》,三联书店,1993年4月第1版。
(英)维尔:《美国政治》,王合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11月第1版。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商务印书馆,1988年12月第1版。
(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82年6月第1版。
(法)乔治.勒费弗尔:《法国革命史》,顾良等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4月第1版。
作者:老范 回复日期:2001-8-15 11:55:09
回季米:
先生所言极是。
清廷自庚子之变后,即筹备立宪,虽然步履艰难,但终究有所作为。民初,北京政府虽为军阀把持,但就宪政而言,亦有新举措,如新闻、出版、结社、私营经济方面,比清末进步许多。蔡元培执掌北大,在军阀眼皮底下,倡导学术自由,开创科学民主风气;周树人身为北洋政府部员,屡屡批评政府,指斥段祺瑞政府屠杀学生(言辞激烈之程度,足令当下“学者、文人”惊悚汗颜。);然而,段政府对蔡、周二先生并无迫害之举。以鲁迅之为人为文,亲历民国二十五年竟安然无事,思想49年后中国文化人之悲惨命运,欲哭无泪。
南京政府建立后,亦有宪政时间表,终因内乱外患而搁置。一九四五年国共重开和谈,本是推行宪政之大好时机,终因CCP要价过高、蒋氏亦对武力勘乱信心太足,双方各不相让,丧失了一个足以使中国崛起的历史机遇。蒋氏退出大陆前,李宗仁竞选副总统,蒋虽不悦,但无力阻止,此举已昭示了KMT内要求宪政、民主、改革者已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办量。及至蒋经国开放党禁,推行民主,已是水到渠成之势。而CCP至今无“竞选”一说,——中央委员不能竞选,人大代表不能竞选,政协委员不能竞选,省、市长不能竞选,国家元首、党魁不能竞选;视实行宪政、开放党禁、新闻出版自由为洪水猛兽。两党观念之高下,进步之缓速,悬殊太大。
作者:云裳儿 回复日期:2001-8-15 12:33:11
一听先僧哪去LIAO?
作者:葳蕤 回复日期:2001-8-15 12:55:30
一听先生最近事务繁忙?
很久没见他的帖子了。
作者:一听 回复日期:2001-8-15 14:17:49
呵呵,倒没啥繁忙的,只是天纵关闭后有点意兴阑珊而已。
宋教仁是近代中国最杰出的人物之一。民国初年,他力主实行内阁制,以防寡头政治;他努力使同盟会变成一个公开的政党,从事宪法国会的运动,代表国民监督政府,他是唯一致力于使同盟会摆脱帮会影响和草莽英雄形象的人。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革命目的尚未达到,党中还应该保持秘密工作,不宜因侧重合法的政治竞争而公开一切”。
宋教仁在民间进行的竞选活动,卓有成效,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具现代民主色彩的事件。而某些人喜欢批评中国民众素质低下,不宜实行民主。事实上,宋教仁是被官僚暗杀的,并不是被民众推翻的。
作者:老范 回复日期:2001-8-15 15:52:00
宋教仁,这个民初政坛上的唐.诘诃德,真正是悲剧人物。不独袁世凯不容他,孙文不容他,假使不死,以后的蒋介石亦不容他,毛泽东更不容他!枪手一击,成全了一世英雄。可惜,可叹,百年中国,竟无第二个宋教仁!
作者:老pur 回复日期:2001-8-15 20:17:02
“天假其年”留作故事里的悬念。
如果就事论事,孙毛都没行过“宪政”,不过孙确实没有机会,毛有过机会。
蒋的情况比较特殊,他行了一个假“宪政”,结果从他儿子开始,弄假成真,终于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首创省级行政机关的民选。蒋没给他儿子留下“照既定方针办”的遗诏,算他是少做一件坏事。
由是观之,我赞成季米。
作者:zhhkcy1 回复日期:2001-8-15 20:33:18
不好意思,范兄,你说的书我基本上全读过(除了中江要介的一本以外),我赞同季米兄的观点,CCP和KMT具有根本性的差异。KMT在1922年改组后其组织系统虽然是以苏共为蓝本(所谓民主集权制),但其对公民自由的剥夺毕竟有一定限度,KMT走的是德式现代化道路,CCP走的是俄式现代化道路,德式与俄式现代化道路的最大区别是俄式超越了个人自由的底线,
作者:王怡 回复日期:2001-8-15 20:44:02
zhhkcy1读书真多。范兄开列的书单我只看过一半而言。
季米的文章言简意赅,点出了极重要的问题。可惜在今日也只能粗粗地说到这个份上了。
一篇新作,本欲投稿,看到各位讨论到此,一会贴出来,请各位指点/
作者:一听 回复日期:2001-8-15 21:18:10
孙毛都没行过“宪政”,不过孙确实没有机会,毛有过机会。
这句话值得商榷。孙中山虽然没有足够的时间以总统的身份行宪,但他却有足够的时间拥宪(约法),他虽然发动过护法运动,但基本上以违法反对违法,动机更主要是建立政治地盘,而不是维护约法。他在广东“竞选”非常大总统,就是典型的违宪(约法)事件。因为依民初的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由两院联席选出,出席者至少须全部的三分之二,而以不记名投票,但当时在广东的议员全部还不够原参议院人数的一半,而且实行记名投票,这本身是违法的。
同时,按照当时的国会组织法,参议员任期6年,众议员任期3年,如果以民国2年国会成立算起,到孙中山在广东选总统时,参众议员的任期都已届满,根本无合法的资格。
没有足够时间行宪是可以谅解的,但有意违宪(约法)则是不可原谅的。
作者:zhhkcy1 回复日期:2001-8-15 22:27:45
紫阳十三大时有逐步向三权分立多党制发展的想法,为小平所阻
作者:老范 回复日期:2001-8-16 10:21:42
回zhhkcy1、季米:
关于CCP和KMT的差异——就宪政、推进社会现代化的路线及自由的底线等问题上的区别,是一个大题目,弟于适当时机,专文作复。依二兄之见,两党之差异足以使KMT在一定时间内在中国完成宪政,而CCP则根本不可能走宪政之路。此论看似有理,因为这是铁的事实;但就问题本身而言,这只是结果,并非原因;——诸兄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不就是为了探究产生上述差异的社会根源吗?
近读《黄炎培日记(1937-1949)》、章乃器《我和救国会》、梁漱溟《我参加国共和谈的经过》、《1946年“国大”召开前民主人士书信选》及《民盟大事纪》,联想到近年两岸关系及和平统一前景,唏嘘不已。当年两党若各让一步,促使和谈成功,哪有如今窘境?
内兄与《大公报》王芸生先生共事十余年,“文革”中先生被抄家,内兄受托保管过王先生的日记和文稿。先生有一癖好,事无巨细,必笔录留存,片纸不弃,经营报业数十年,频频接触党国要人,对两党高层人物的思想和活动了如指掌。听他讲重庆和谈内幕,令人叹惋。那段历史,尚未解密,不便与外人道也。二兄博览群书,必有涉猎,且见识过人,自能意会。
匆匆。
作者:童天一 回复日期:2001-8-16 11:14:07
我觉得重庆谈判的时候,中国确有一个建立民主制度的绝好机会,可惜错了过。主要责任我看在蒋一方。
另外,在中国文化传统背景下,思想家易在乱世中产生,先秦和清末民初都是例子。
在稳定局面下,无论谁主政,结果都差不多。
作者:老范 回复日期:2001-8-16 11:33:51
回童先生:清官难断家务事。重庆和谈失败双方应负的责任,现在很难说清。各打五十大板如何?千秋功罪,不可妄断,交与后人评说为好。
作者:老范 回复日期:2001-8-16 14:39:59
回一听先生:
“没有足够时间行宪是可以谅解的,但有意违宪(约法)则是不可原谅的。”
说的对。
要说违宪,毛比孙更甚,观其建国后所为,简直视宪法如儿戏。朕即是法,张口皆是“最高指示”(圣旨),与帝王何异?
作者:季米 回复日期:2001-8-16 23:21:36
老范此言,令人思考,确实CCP那时候也有参与联合政府的打算,毕竟实力还不如人,有着所谓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区别。
当时的领袖换个人,或许谈判也有个结果,历史就会发生转变,应该说也不是没有机会的。但是正象你说的那样,太平天国后只有通过军事手段进行革命来夺取政权,当时双方谈判的关键问题就是军队,坚信枪杆子出政权的人当然不可能放弃军权,这样的情况下不发生冲突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火一点着,要灭了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那摆脱窘境的可能也只能是假设,实际上同床异梦,退一步争取民心罢了。
这方面的材料我看过不多,还期待老范兄作较深入的剖析。
作者:童天一 回复日期:2001-8-17 0:09:57
季米说得好。
我个人感觉CCP当时实力不够,至少先谈着,看有没什么出路。
后来没办法了,只能打了。
如果一开始有办法,保卫延安时老毛也没有这么狼狈了。
若KMT胜了,也好不到那里去。
作者:枫叶一飘逸 回复日期:2001-8-17 2:13:36
作者:木桃 回复日期:2001-8-17 2:22:36
晕~~~~~~~~
你准备贴多少啊?
我有能力我也删你的,太过分了!
和舞文有过结也不要来折磨茶社的无辜者啊
作者:老范 回复日期:2001-8-17 8:48:07
回季、童二先生:
重庆和谈成败之责任,在国共两党解密历史档案前难以厘清,不好妄断,以待后人定谳。关于两党谁最有可能促使中国尽早实现宪政,确实有必要探究一番。中日甲午战争百年祭,我写过一篇题为《觉醒与挣扎——中日两国宪政之路比较》的文章,触及到了上述问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该文不能发表。相信二位先生对此亦有思考、研究,希望以后多多交流。
祝好!
作者:如虹 回复日期:2001-8-17 8:56:04
老范,很想拜读你的《觉醒与挣扎——中日两国宪政之路比较》一文。能帖出来吗?
作者:老范 回复日期:2001-8-17 11:35:51
如虹:由于种种原因,原文暂不适于在网上贴出。敬希见谅。
作者:王怡 回复日期:2001-8-17 16:10:43
枫叶一飘逸 ,由于你在关天恶意灌水,到处跟贴与文章无关的内容,暂将你的ID停止使用一周。
论坛也是公共场合,即使你在批评别人对你言论的不尊重,也请你同时尊重大家的发言。
作者:阿凡 回复日期:2001-8-18 16:39:19
:)
作者:如虹 回复日期:2001-8-20 9:02:00
老范,既已提及《觉醒》该文,不读实在是不足以平我蠢蠢之欲。能否劳驾邮至我信箱?不胜感泣!地址:[email protected]
——————————
读书只是消闲事,文章不为稻粱谋。
--------------------------------------------------------------------------------
总发帖数: 79 | 来源: 河北 | 注册日期: 2001-05-22 IP: 已记录
萧峰
管 理 员 发表于 2001-08-21.13:25:07
--------------------------------------------------------------------------------
范先生好,今天我仔细读了先生的此篇文章及有关讨论,受益颇多。
--------------------------------------------------------------------------------
总发帖数: 194 | 来源: china | 注册日期: 2001-04-18 IP: 已记录
范福潮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01-08-21.17:26:26
--------------------------------------------------------------------------------
我正在修改旧文《觉醒与挣扎——中日两国宪政之路比较》,完稿后请你指正。
——————————
读书只是消闲事,文章不为稻粱谋。
--------------------------------------------------------------------------------
总发帖数: 79 | 来源: 河北 | 注册日期: 2001-05-22 IP: 已记录
萧峰
管 理 员 发表于 2001-08-21.20:55:50
--------------------------------------------------------------------------------
多谢范先生。
下午又读了几遍,感慨万千。往事不堪回首。未来真有希望吗?还要多久?百多年来,我们的人民蒙受了太多的苦难,面对未来,我们还要承受多少?
--------------------------------------------------------------------------------
总发帖数: 194 | 来源: china | 注册日期: 2001-04-18 IP: 已记录
范福潮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01-08-22.12:21:19
--------------------------------------------------------------------------------
希望总是有的。只是实现希望的路很艰难——还会动乱,还会战争,还会流血,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还会吃苦,吃很多苦,起码比俄罗斯人民要苦得多。
但愿中国能和平地走完宪政之路。
——————————
读书只是消闲事,文章不为稻粱谋。
--------------------------------------------------------------------------------
总发帖数: 79 | 来源: 河北 | 注册日期: 2001-05-22 IP: 已记录
人在江湖
中级站友 发表于 2001-08-24.10:49:43
--------------------------------------------------------------------------------
谢谢范先生,真的是受益良多
--------------------------------------------------------------------------------
总发帖数: 32 | 来源: 北京 | 注册日期: 2001-05-23 IP: 已记录
范福潮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01-08-27.17:06:53
--------------------------------------------------------------------------------
按:以下是8月20日以后“关天茶舍”上对原帖的回复,附于此处,以供参阅。
作者:如虹 回复日期:2001-8-20 9:02:00
老范,既已提及《觉醒》该文,不读实在是不足以平我蠢蠢之欲。能否劳驾邮至我信箱?不胜感泣!地址:[email protected]
作者:老范 回复日期:2001-8-20 17:31:31
如虹:容我请示一下王怡、朴素,版主若同意,我可以发在茶舍,以飨读者。
作者:王怡 回复日期:2001-8-20 17:56:36
发出来吧。不行就稍稍改动些。大家都等着看呢。
歡迎光臨秋天的烏托邦
作者:老范 回复日期:2001-8-20 18:03:54
回王怡:遵命。稍作修改后即贴出来。
作者:季米 回复日期:2001-8-21 9:08:24
老范兄,文章发在何处,我为什么没有看见?
作者:老范 回复日期:2001-8-21 11:46:23
尚未贴出。我正在对原稿进行热处理。
作者:第七度 回复日期:2001-8-25 23:13:25
中山先生,一个壮志未酬的革命者。有力量时就起义,没力量时就和谈。为了光明的目的,手段么---呵呵。
一部辛亥革命史,就是精彩的外交史,人际关系史。
老范文章有新意。唯政客之论,不敢苟同。
作者:老范 回复日期:2001-8-27 9:12:23
季米:
本帖从孙文说起,一直说到蒋、毛、邓,漓漓拉拉,现在又说到了当年搞的政治体制改革,可见在中国走宪政之路的艰难。
百年风云变幻,江人代有才人,竟未能领导中国完成从封建帝王式的专制政治向民主代议制政体的转换,究竟该如何解释?
同样是东亚人,同样有着儒学和佛教的影响,日本人自明治维新起,几乎是平稳地过渡到了宪政体制,就其政治制度的架构和操作的成熟,亚洲无一国可比。这又该作何解释?
作者:虚墨写真 回复日期:2001-8-27 10:31:43
嘿。晕了。
作者:如虹 回复日期:2001-8-27 10:49:26
当绿染林皋,必有红销溪水。自古洎今,有多少英雄叹气短啊!
夜读偶记 > 一听、老范:关于孙文及辛亥革命的讨论
作者:一听 回复日期:2001-8-30 9:28:35
我以为研究中国的宪政史,至少应该从清末的立宪运动开始。第一,慈禧对于立宪运动的态度是非常有意思的,她并不是一个铁杆的反对改革派,事实上,在戊戌变法的初期,她是支持变法的。而在她以流血的形式镇压了百日维新之后,虽然守旧势力在拳乱前后有强力反弹,但很快被慈禧压制下去,变法并没有中止,而是更深入地向前推进,至辛亥革命前,整个改革实际上已经走得比戊戌变法远得多了。回顾这段历史,让人浮想连翩,历史原来会出现如此惊人的相似之处。
第二,以往通常把清末立宪运动的社会基础归为“士绅阶层”。而我以为似应定位在“绅商阶层”。当时工商阶层已经崛起,并在社会政治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仔细研究清末的改革,可见两条脉络,一条是“士”的路线,即康有为那一拨人搞的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激烈的、以政变形式(策动袁世凯逮捕慈禧,实行宫廷政变)推行改革;另一条是“商”的路线,即从洋务运动那儿发展过来,这是一条温和的、渐进的、自下而上的改革路线。戊戌变法失败,使“士”的政治诉求大受挫折,加上废止科举,读书不再是做官的必然途径,而社会又没有提供足够的独立位置(如教学、出版、研究机构等)给知识分子,那么,读书人为了在政治上寻找出路,也为了糊口,只好各奔前程,有的加入军队,有的加入同盟会,有的投入到他们认为能够一展所长的立宪运动了。因此,这一时期的“士阶层”,是处于一种重新分化和组合的阶段。
第三,只要我们紧记历史是会重演的这一点,那么,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的宪政运动会发展成什么模式?就是很有意义的。我想无非是:要么是英国式的,要么是日本式的君主立宪。
第四,辛亥革命是一场以会党和军队联手进行的暴力革命。研究一下会党的构成便会发现,他们基本上是由破产农民、土匪、贩夫走卒、屠儿刽子一类人物组成。领导起义的都是当地的新军,成立的新政府一律称为“军政府”。中国的军队,总是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发生扭转乾坤的作用。他们从来不属于国家,因为中国人对“国家”这个抽象概念,缺乏认知。传统的部曲制度是兵由将招,军以将名,官兵之间以私人感情维系。这种结构,经过朝廷在1901年实行兵制改革之后,即使在号称“新军”的新式军队中,亦没有本质的改变。这两拨人马有可能成为民主制度的中坚吗?根本不可能,民国初的军阀混战,与他们倒大有关连。辛亥革命中断了清末的改革运动,实在是一件令人惋叹的事情。
清末民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经纬万端,实在不能在短短一贴中尽述。希望有机会与老范和各位有兴趣的网友多交流。
作者:一听 回复日期:2001-8-30 12:10:01
补充一点:
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慈禧在镇压百日维新之后,并没有让改革退回到洋务运动的层面上,而是继续在政制改革上向前推进,派大臣出国考察西方政制;取消报纸审查制度,开放言论;鼓励民间对立宪的讨论;允许民间压力团体的存在;等等。1905年前后,改革已经触及最根本的宪政问题了。距百日维新失败和义和团之乱的最黑暗时期,不过几年时间,不能不令人惊叹进步的神速。
作者:zhhkcy1 回复日期:2001-8-30 14:16:08
一听兄,在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之间,还夹了一个庚子之变,没有八国联军的武力洗礼,那位守旧愚昧的西太后是不会那么快改革的。
作者:老范 回复日期:2001-8-30 14:35:46
一听先生:
我完全同意您的四点见解及补充意见。
晚清的宪政改革自百日维新后并未止步。庚子乱后,清廷渐识时务顺应潮流,西宫回銮后,在洋务派的推动下,采取稳健策略推动宪政,尤其自光绪二十五年(1905)年诏命停止会试、废除科举、成立大清银行、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之后,政改举措,日新月异。翌年二月,学部拟定出洋留学生章程;六月,川汉、粤汉二铁路改为官督民办;七月,清廷宣布立宪,着手厘定新官制;九月,改旧部衙为民政部、度支部(财政)、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等;十一月,颁禁烟章程,严禁鸦片;十二月,华侨集资修筑潮汕铁路。是岁绅民立宪运动,风起云涌:上海立宪公会、湖北宪政准备会、湖南宪法政分会、广东自治会先后成立。1907年,七月,下诏满汉平等;八月,筹立资政院以为议院基础;九月,新修刑律草案,命各省筹设咨议局,改考察政治馆为宪政编查馆......而在此期间,则有同盟会、光复会、三合会策划的一系列刺杀(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暴动(萍乡、浏阳、黄冈、惠州、钦州、镇南关等处起义)事件发生。同盟会的口号第一句就是“驱逐鞑虏”,以推翻清廷为宗旨,根本无视清廷推行的宪政改革取得的成就,也无意在清廷的政权基础上过渡到君主立宪制。他们的口号是颠覆性的,手段是恐怖主义的,凡是不符合会党理念(多半是乌托邦式的)的政府,便鼓动民众用暴力推翻,不管这个政府在宪政改革和发展经济的实际运作上有多大进步,更不管自己“革命”成功后是否能比旧政府做的更好。
辛亥“革命”中断了清末宪政改革的进程,把中国引入了持续的动乱时代。此后,一代比一代激进的革命党在中国演出了不断的革命闹剧,但是,谁也没有沿着晚清宪政之路继续前进,谁也没能在中国实现宪政。中国是亚洲第一个实现共和的国家,但很有可能是最后完成宪政的国家。
(有事,再谈)
......
作者:一听 回复日期:2001-8-30 15:23:50
朱执信写过一篇题为《论满洲虽欲立宪而不能》的文章,很能代表那个时期的同盟会立场,文章认为,汉人立宪就行,满人立宪就不行。“故民族之界限,满洲不能立宪之本也,虽欲之,固无从耳。”朱执信说,要救中国,“舍革命更无他术。革命者,以去满人为第一目的,以去暴政为第二目的。”
作者:zzcat 回复日期:2001-8-30 15:40:07
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说到:一个落后封闭的国家,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但如果其上层有意改革,民智一开,后果往往不可收拾.此语用于满清,似乎也还贴切.
另外,即使没有革命党,和平过渡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民众的怨气终究要有个地方发泄,满清政府既是一系列事件的直接责任人,又是异族,用来当替罪羊再好不过.大凡革命后新政府上台,总要把其前任骂的一钱不值.盖既称革命,人民生活总不会一片大好,就算有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有些细节追究起来还是难免尴尬.将其责任全推到前任头上,自己便是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了.这也算是一条普遍规律吧.
好像跑题了,呵呵.
作者:思哲 回复日期:2001-8-30 17:12:27
成王败寇。
作者:Jack_ryan2001 回复日期:2001-8-30 17:34:56
我并不认为民族问题在最初是社会变革的重大阻力。这从剪辫可以看出广大老百姓对于当时的社会构架并不反对。问题在于清庭的传统思维已经离世界太远了,而反对它的势力又太强。虽然开始向世界靠拢但是为时已晚。至于后来的革命者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即便当时汉人当政,也会有其他的口号。
作者:季米 回复日期:2001-8-30 17:46:29
指望慈嬉完成宪政改革怕是一厢情愿的,现在不也有现成的例子吗?改革开放只是为了挽救权力不崩溃的一种自救罢了。
这方面的问题确实值得探讨!
作者:豫让就是我 回复日期:2001-8-30 18:56:00
百年的轮回,
一个启蒙在后,作用巨大,最终失败
一个重新启蒙,荆棘遍野,不知其终
同意jack,民族问题只不过是最好扛动的大旗,可笑的是,整个革命竟发端于一场行政官司,读史至此,不由感慨,政权将倾,原无关反对者之表面事由是否理直气壮
作者:一听 回复日期:2001-8-30 19:57:18
zhhkcy1兄:如果经历了八国联军的武力洗礼,就意识到必须加快改革,并在实际中推行之,那么,西太后还不算太过守旧愚昧。在研究慈禧的思想时,我更愿意把她理解为一个殚精竭虑地维持着一个日渐衰落的大家庭的老年妇人,只要对这个大家庭有好处,她是愿意去做的,但各门各房有太多的利益分歧,太多的明争暗斗,令她常常左右为难,不知所从。而且在回銮之后,她身体日渐不济,已有倦勤之意了。这时恰好一帮守旧大臣纷纷因拳乱栽了跟头,使改革势力有了较大的活动空间。
Jack_ryan2001兄:民族问题确实不是当时社会变革的主要阻力,但却是革命党实行暴力革命的主要理由。中国近代史上有一奇特现象,每当新世界曙光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总有一种暴烈的力量半途杀入,使历史的航舵突然转向。清末的改革运动被辛亥革命打断,新文化运动被五四运动打断,抗战胜利后的政治协商和宪政建设被内战打断。这种情况在后来还有重演的机会。
季米兄:清末的宪政改革并不是慈禧的发明,而是一种社会的力量(包括一大批朝廷重臣)在推动着,至于说改革“只是为了挽救权力不崩溃的一种自救罢了”,我想任何统治集团的改革,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没有谁是为了权力崩溃才改革的。当然,“权力”这个概念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在此不谈了。如果没有辛亥革命,我想中国的宪政之路,很可能是走日本的模式。
作者:王怡 回复日期:2001-8-30 20:36:35
中国是亚洲第一个实现共和的国家,但很有可能是最后完成宪政的国家。
!
作者:老pur 回复日期:2001-8-30 23:47:27
一听兄:
我觉得1906年清朝宣布准备立宪,实际上就已经亡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开始。只不过当时还没有一支力量能取代它。孙的革命,给了袁机会,但这只是开始,此后各种力量都要一试身手,30年代稍缓了一下,这个过程直到49年才真正结束。
所以我觉得:
1,清朝有没有能力走到日本模式,是个大大的问号。换言之,我认为戊戍变法是最后的机会,此后的中国已在劫难逃。
2,在这个过程中的历史人物,没一个有行宪政的可能。宋教仁是重演了谭嗣同的悲剧,虽然他的政治主张已经进了一步。
重塑这种机会,于我中华民族便是大功大德。愿焚香以待!
作者:童天一 回复日期:2001-8-31 0:17:01
一听兄说的当然只是一种假设。
我看在中国,宪政的必要条件是整个社会的高度工商化。
一个由农民为主社会是不可能宪政的可能的。
农民是革命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作者:bwpower 回复日期:2001-8-31 0:27:25
赞同童天一的观点。
作者:老pur 回复日期:2001-8-31 0:32:57
童兄:
我不太同意这个观点,我知道一个村子选举的情况,农民真是不错,上面让他们重选了三次(象不象米洛舍?^0^),最后还是他们赢了。给农民机会,他们会做好的。
作者:一听 回复日期:2001-8-31 9:10:31
老pur:
我同意你所说,“清朝有没有能力走到日本模式,是个大大的问号。”历史是没有如果的,这句话已经被人说烂了,但确实如此。谈论如果,是小说家的嗜好。也许我是写小说出身的,所以总摆脱不了这种好奇心。
作者:老范 回复日期:2001-8-31 14:28:30
诸兄秉烛夜谈,诚挚感人。可见民心未泯,国家有望矣!
作者:老范 回复日期:2001-8-31 15:10:44
愚以为,无论何人当国,只要有改革政治之意,利国富民之举,即该容其执政。孙文以清廷系满人为由,必欲“驱逐”而后快,心胸未免狭隘,须知满人亦是中国人,此举有“民族沙文主义”之嫌。试问,彼时若是明朝朱氏坐天下,孙文能屈尊俯就,支持君主立宪乎?国人“打天下、坐江山”之心根深蒂固,我欲做民国大总统,岂能容你立宪?英、日国民立宪后数百年能与女王、天皇相安无事,中国人可有此等心胸?
......
作者:童天一 回复日期:2001-8-31 15:55:50
我想,政治家的个人品质或理念虽然很重要,但一种制度的产生,虽可能有某种偶然因素在起作用,但更可能是各种社会力量不断冲突和协作的结果。
就我而言,当然不喜欢动荡的革命。问题是政治家在操作过程中,总会以机会主义的方式,寻找最容易且代价最低的方式。或者可以这么说,是民众最终选择了革命。
作者:江中彦 回复日期:2001-8-31 16:15:37
评国民党之“党化教育”:
至于党化,已属不通。党化教育,更属荒谬绝伦。盖党者不过团体之谓,绝无神妙之说。即凡主义政纲,亦以适应一时之要求,而非为化民成俗之妙用。欧美先进国家,受宗教之感化,进于文明境地,犹以政教分离,解放思想之束缚。中国向无宗教之束缚,方幸为欧美所不及,国民党何故违背真理,以一党之信仰,作宗教式之宣传,尚为未足,并此教育独立之机关,亦必入寇而摧残之,是亦何为者。
舆论之重要 (1927年冬《刍议》):
是以民国以来,无舆论之势力可以促进政治上于轨道,始而闹制宪之争,继而闹护法之争,终而无法可争;乃遁而为讨贼,遁而为革命,遁而为不可思议。凡兹现象,皆由一二野心家有支配国政之欲望,而无支配国政之常识,盲进突撞,酿成内乱,至今迷途,尚不知返。设当时国有健全之舆论,足以范围人心,消弭政变,则制宪之争早为舆论所扑灭,而以后乱源皆无从辗转而层起,即偶有枝节,亦必受舆论之支配,不至横决而不可收拾。由历史经过观之,舆论之有无,实关民国之治乱,其重要有如此者。
不知道该说什么。
作者:老pur 回复日期:2001-8-31 17:15:14
“或者可以这么说,是民众最终选择了革命。”
童兄此言极是。
我更以为是西太后戊戍开刀逼迫民众选此下策。
从太平天国洪仁(日干)开始至戊戍止的“改良”期间,所有国运皆为此人误。
作者:童天一 回复日期:2001-8-31 17:45:52
我一直在思考:“一党制”可能比“一家制”进步了,而“多党制”又比“一党制”进步。
所以“一党制”的进步也不能简单抹杀。我本想写篇长文,无奈政治不是我的专业,算了。在此立论,请教各位。
作者:第七度 回复日期:2001-8-31 19:34:49
回老范:
辛亥革命没有阻碍宪政,宪政之不行,不应归咎于孙文.
清朝已没落,那位太后的宪政努力焉知不是缓兵之计?皇族内阁,戊戌政变不都出台了.够了,百姓实在没有耐心去等待戈多了,于是高扬民主共和的革命爆发了.
三民主义,民族为先,此为策略.民权,民生为内核.推翻了才能重建.
作者:季米 回复日期:2001-9-2 14:47:50
据唐浩明《旷代逸才》,当时5大臣考察欧美宪政的报告由杨度代写,那些人根本不懂什么宪政,于是就拿那篇东西回去交帐。杨度那时候在日本,对宪政也是颇有研究的,但他后来却成了推举袁世凯当皇帝的筹安会重臣,可见中国要走向宪政,确实不是那么简单。
作者:老pur 回复日期:2001-9-2 15:50:25
季米兄好,你也注意到杨度了。
此人从康梁保(清)皇党,变为袁皇筹安会发起人,然后入中共,有趣。
你说他“对宪政也是颇有研究的”,他给袁皇帝的挽联说:“君宪误明公,明公误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明公”搞“君宪”,不是他极力鼓吹的吗?到底什么意思,我一直没弄懂。
此人不幸跨度太大,虽然走上伟大革命道路,名声却不太好。
作者:王怡 回复日期:2001-9-2 19:29:10
“一党制”自然是比“一家制”进步,因为它毕竟废除了政治权力和集团的血缘化。但这个废除其实是辛亥到袁世凯为止就成定局了的。而毛泽东膝下无成年男丁,也许是这一血缘化政治在吾国彻底断绝的一个偶然因素。
除非“一家制”有冒出来的迹象,否则我不会说一党制的好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维持吧。
作者:逍遥宫主 回复日期:2001-9-2 19:40:23
FF21
作者:一听 回复日期:2001-9-2 20:16:08
孙文组织中华革命党时,要求党员绝对效忠他个人,这是一党制还是一家制?还是一人制?
当年对蒋介石有一句评语:“独裁无胆,民主无量”,三再玩味,愈觉得是千古绝评!
作者:王怡 回复日期:2001-9-2 20:22:09
无胆和无量也有程度上的差别。这句话拿来说今人倒也得体。
作者:zhhkcy1 回复日期:2001-9-2 23:47:25
蒋介石独裁无胆对台湾的宪政发展也是有好处的,比如雷震一案,蒋介石以共谍的名义逮捕雷震,搞军法大审,国民党内照样有人挺身而出为雷震当辩护律师(后来蒋介石以跟党打官司的名义将其开除出党),蒋介石要管制新闻自由,制定的法案遭到国民党占优势的立、监两院的多次杯葛(以至于蒋差点要开除100多位国民党立、监委员的党籍),可以说,在独裁无胆的蒋介石统治时期,中华民国的宪政框架一直存在并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作用,这为后来的民主转型奠定了基础。
作者:老范 回复日期:2001-9-3 9:39:33
第七度女士:
近日公私事繁,迟复为歉。
清末宪政问题,非常复杂。不做深入探究,很难得出恰当结论。五年前,为写一篇比较日中两国宪政之路的文章,我查阅了上百种书刊、数千万字的史料,筚路蓝缕,苦思不辍,有些疑虑,至今尚未澄清,岂敢妄下论断?网上与友人论及此事,三言两语,披露些许心得而已。见仁见智,还待公论。
女士关心宪政,实为罕见,民主深入人心,可见一斑。
谨致安好!
老范
2001.09.03
作者:如虹 回复日期:2001-9-3 13:56:26
对中国而言,宪政只是舶来品。现代民主主义政治思想的传播,就能使中国社会有可能发生传统意义上的封建政权的转变吗?
中国的宪政历程起步较晚,其发展模式完全是“拿来”的。西方民主政治文明在中国的效应,至多使中国历史跳出封建社会的周期。但在这“党治”的国度,宪政只是新强权政治的工具而已。
当年孙文,不也是以此用来强化个人集权的吗?
作者:wxy466 回复日期:2001-9-3 17:05:14
致如虹:
中国的宪政说不定有成功的希望。台湾不是成功了吗?
顾准在论及资本主义的发生时,说资本主义在英国发生是多种条件碰巧的结果,然后再传播开来。世界上的事情大多是这样。为什么中国会是宪政的死角呢?
作者:一听 回复日期:2001-9-3 17:24:58
国民党逃离大陆时,一位国民政府的美国经济顾问慨叹:历史没有给时间国民政府让它证明自己能干什么。
设想一下,如果当初解放军攻下台湾,国民党彻底完蛋,那么,也就不会有后来四小龙之一的台湾,人们也不会看到台湾在蒋经国治下会变成什么样子。在历史上,国民党就将是一个独裁专制到完全灭亡的政党。
许多看似偶然的因素,使历史有了无数的可能性。这也是在我眼里历史之所以迷人之处。
作者:老范 回复日期:2001-9-4 13:22:19
我们听惯了某种历史事件是“历史的必然性”这样的说教。其实,一种结局只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性而已,如果当时上帝没那么掷骰子,历史将会是另一种结局。从黑格尔、马克思到列宁、毛泽东都在重复着革命是历史的必然性的说教,但当柏林墙被民众推倒、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时,不知又说明了何种“历史的必然性”。
正是因为历史发展存在着复杂的偶然性,历史研究才有意义。“这也是在我眼里历史之所以迷人之处。”
《辛亥革命九十周年纪念文集》征文启示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事件,它结束了满清二百六十九年的帝政统治。九十年来,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认识,无论在1949年之前或者之后,都受着政治结构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规约,成了证明某种“历史必然性”的教条。与此同时,大量的史料或被尘封在档案馆里,或被当事人带进了坟墓,许多缺乏见证的历史事件成了千古悬案。而被灌输了“历史必然性”思想的一代青年,或以虚无主义对待历史,或以历史唯物主义解读历史,放弃了对辛亥革命这一偶然性事件的探索和对历史发展多样性的追问,放弃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宪政进程的影响这一课题的研究,沉溺在抚今追昔、缅怀先圣的感慨之中。未能把辛亥革命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下,从丰富的史料出发,作宏观的实证研究,这是‘历史学家’和民众虚妄精神的根源。
我们认为,一个事件只是一个偶然性的过程,就像突然崩塌的山体使河流改道、彷徨于林间叉道的游客步入迷途一样,当事人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外力卷进了事件,在惯性的推动下,在无数变量的作用下,成就了历史。个人的历史如此,国家的历史亦如此。所谓历史,只是一连串随机事件产生的结局,只是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并不存在道义上或客观上的所谓“必然性”,如果事件在变量的作用下在另一种时间、以另一种方式发生,历史的进程将会改写。探索偶然事件对历史进程多样性的影响,是历史研究的永恒的魅力。鉴于此,我们把辛亥革命视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偶然事件,以它为原点,在历史的坐标轴上对沿不同维度发展的可能性作全新的考察,揭示它对中国宪政史的影响程度,探究历史多样性背景下中国宪政的发展前景。
本次征文由“关天茶舍” ( http://www.tianyaclub.com/)和“读书” (http://www.dushu.net/)组织,本着开放、求实、探索的精神,诚请海内外网友赐稿。
征文活动注意事项:
1、征文起讫日期为2001年9月10日至11月10日。
2、文体不限,篇幅不限。引文注明出处,文责自负。推荐稿要征得作者的同意。
3、征文标题前加注[辛亥革命九十周年纪念文集],请直接发在“关天茶舍”和“读书”的“辛亥征文”专栏,或寄至[email protected](或[email protected])信箱代发。
4、征文结束后,在“关天茶舍”和“读书”制作《辛亥革命九十周年纪念文集》专辑,提供下载。
《辛亥革命九十周年纪念文集》征文小组
2001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