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et revelabitur quasi aqua iudicium et iustitia quasi torrens fortis

 “资源从80年代的扩散到90年代的集结”

                                   孙立平

如果我们从资源的配置的角度来说,90年代相对80年代来说发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逆转,这个逆转表现在什么地方,就是说80年代大体上表现为资源扩散的年代,因为在改革之前,社会的决大多数资源都是掌握的国手里,然后通过各种的改革措施,那么这些资源开始向社会扩散,用一种盲目的眼光看就是国家的资源在一点点往外流,这是整个80年代的情况,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生了3个重要的变化,第一就是社会当中的原来的一些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在改革中受益了,贫困阶层的生活状况发生了改善,那么80年代我们可以看的很清楚,这个首先是农民得到了好处,然后城市当中那些没有什么门路进不了工厂,也进不了机关的,没有正式就业机会的人得到了好处,甚至当时谁成了万元户就是山上下来的,就是劳改犯成了万元户,就是社会边边角角的人的社会状况得到了改善,万元户就是从着而产生的。那么这是一块就是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在改革中受益了。

第二条社会的边缘地带出现了兴旺的气象,这包括农村当中新的气象的出现,因为当时80年代农村的情况是挺让人振奋的,这时城里人有点酸溜溜了,农村中有什么万元村啊,彩电村啊,农民包飞机去旅游啊,这和媒体的夸大是分不开的吧,这是极个别的现象,但是城里人想我才70、80块钱。农村的状况在得到改善、然后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然后小城镇出现了生机,我们能够看到在社会的边缘地方出现了新的现象。

第三点,就是随着放权让利式的改革的推进基层政府和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可供支配的资源,因为当时向这个企业来发放自主权,通过财政改革,那么基层可以支配的财政资源也可能增加,这样使企业和基层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行动者的角色,成为一个积极的主体。这是在80年通过资源的扩散过程能够看到的趋势,但是到了90年代,我们的情况几乎发生了一个180度的逆转,资源重新集结,越来越集结到少数地区,越来越集结少数人手里,越来越集结到少数群体的手里,这是90年代我们看到的,那么这样的情况下,和刚才讲的三个相对应的是,一个是群体的收入和财富差距越来越大,那么现在有几个不同的机构,分别用基恩系数计算中国的扶贫程度,虽然使用的方法得出的具体数字是有差异的但是应当说就这些差异的数据大体上是比较接近的,象0.46,这意味着什么哪?中国的扶贫程度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那么就是说如果按照三等分来分的话那么就是说已经达到中等的最上,或者说接近于最不平等国家的下限,就是说中国实际已经接近世界上最不平等的国家,第二条在短短十几年里中国迅速从一个相当平均的社会迅速变成一个不平等的社会,这个东西怎么发生的?在十几年时间里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是一个世界上很罕见的现象,那么我觉得他最基本的就是资源的集结。第二条社会的边缘地带出现了明显的标记,我不知道大家跑农村这个是怎么样的,90年代的农村和80年代的农村完全不是一回事,到处是破烂,那天我在电视里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当时我看了心里特别不是滋味,80年代你能看到的是希望的田野,90年代你哪里能看到啊,一片破败凋敝,这里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人都跑光了,公共设施失修,道路房屋的格局比原来还要破败和散乱,然后在一看,你只要到了大城市,北京上海,包括省市以上的城市,我是最近跑了几个城市几乎到处都在大变样,我今天春天住在上海大学新建的校园,刚刚进去门口就是两棵大树,我说去年还不见,怎么今年就有这么大的树啊,晚上看电视上海市为了美化市容有17万棵树进城,从农村买了17万棵大树啊,现在很多报道都在报道大树进城。现在都一个非常不好的逻辑说,农村建设需要耕地,就把耕地占用了,河里的水还没污染说我们要喝,你们就不要用了,造个水库。现在在农村长几棵好看的树都不配长了。17万棵,哈尔滨在弄西安在弄,现在大量的从农村买树,都是这么粗的。这是第二个社会的边缘地带出现明显的标地。第三个就是基层财政被掏空,那么这个数字大家都知道,大部分县不能按时发工资,正式的数字乡镇这两层财政的欠债是2000亿,你到村子里看,一个村子欠50万到100万的比比接是,而且这50万到100万大部分都是高低档,所以我们能看到就是这个90年代和80年代一个很重要的逆转,就是资源从80年代的扩散到90年代的集结,这是在资源配置上的。

                  来自224期天则双周

 

中评网:www.china-review.com

版权所有:中评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