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世界”“(存)在”——世纪之交话哲学    
 
 
叶秀山
 
 
    20
世纪即将过去,这个世纪的西方哲学到底是个什么情形,在进入下一个世纪之后,还是会不断地回顾、反思它,现在,我们对即将过去的这一个世纪,能有一些什么感想?
   
在我们回想20世纪西方哲学的情形时,我们似乎可以有这样的印象:本世纪西方的哲学诸家,在反传统的道路上已经走到了一种混乱的地步:他们使一切本来是清楚、明白的道理含糊起来,本来是明显的事,玄暗起来。分析学派从坚定的逻辑、公理走向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奎因的反教条,实证方面则出现了波普的证伪论及至托·库恩的范型论,科学、逻辑从积极的方面转向为消极的方面;而人文学派,则从19世纪强调主体结构又转向了客体无结构不可入性,解去de主体意识的一切结构”——包括历史、文化性结构,揭示客体自律性,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欧洲大陆哲学的一个特点。下面的分析,将集中在从胡塞尔现代现象学以来这个系统的发展,核心的人物为海德格尔。
   

    
   
尽管有各种争议,海德格尔应是本世纪欧洲大陆哲学的不能忽略不计的人物,想来,下个世纪仍然会是经常被讨论的西方哲学家之一。
   
海德格尔一直承认他的思想仍属于现象学的家门,但他的学说在兴趣上与胡塞尔已经很不相同。胡塞尔的贡献在于从一个先验的角度对作为主体结构做出了哲学性的研究,而法国的结构主义,只停留在经验的层次上,因而只有胡塞尔才能合理地提出建立先验的人文科学(精神科学)的问题。胡塞尔这门严格的科学,是新康德主义文化哲学人类学哲学的总结。胡塞尔的归宿是知识性的、科学性(学科性)Wissenschaft, science)的,而知识科学主体”——“意识(纯)心理(psichy的结构性表现体系,这个结构体系,有相当的自律性。精神自律性,是康德以来一个坚定的信念。
    20
世纪西方哲学的工作就是要动摇此种精神、意识的自律性,在这项工作中,海德格尔是最具摧毁性的。海德格尔把思考的重心从主体自律性中解脱出来,从而也在整体上从意识精神的方面转向客体存在的方面。
   
然而,主体客体精神物质之坚硬的对立,从黑格尔到胡塞尔都进行了消解,他们都强调思维存在的同一性,因而,海德格尔显然已不能在相同的水平上将注意力从主体转向与主体对立的客体、而要在哲理上超越对立的阶段,使此种对立,此种问题——转向的问题,消融在一个更为深入、也更为精致的思路之中。这就是海德格尔在写《存在与时间》时面临的任务。
   
《存在与时间》变革之处在于把胡塞尔的理念世界转化为存在世界,但这个存在世界仍保持着理念世界绝对性生活性,而不是”“分裂的客观世界。在《存在与时间》中,世界不是作为理念显现出来,而是作为存在显现出来。
   
什么叫存在”“显现出来,存在显现,与存在问题分不开,所谓存在”“显现出来,也就是存在作为一个问题被提了出来。按海德格尔的思想,存在问题,只有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者,才能提出来,也就是说,只有,才追问存在的问题。动物当然也存在于世间万物中,但它混合于万物,因而提不出存在的问题来,而只有,既在世间万物中,而又不混合于万物;动物在世界中,而对(存在)一个世界(在),所以海德格尔用世界In—der—Welt—sein)表达这种分合关系,其间小破折号(hyphen)至关重要,不是可有可无的。人有一个世界也就是对来说,一个世界”“存在
   
《存在与时间》的重点在研究作为一个特殊存在者如何使存在的问题成为问题被提出来也就是使存在”“显现。海德格尔的思路似乎是:
   
作为有思想、有意识、有知识、有技能的人(种、类),其侧重点在对世界之探索和研究:一方面,使自己更好地适应”“世界,另一方面也改造世界,使世界也更好地适应自己。这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任务。指出这一点,并不是海德格尔的贡献。海德格尔的贡献在于:既然对说,一个世界”“(存)在,则此时所侧重的就不仅仅是世界本身,而且要追问那个(存)在根据。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种类世界相互间之更好地”“适应,并不能真正满足”“希求,不能真正平息”“问题不仅要(追)”“世界,而且还要(追)问”“(存)在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指出,自从世上有了作为一个“Dasein”出现,“Dasein”的问题就(明)显(现)(提)出来了。“Dasein”为一个特殊的存在,有了,就有了“Dasein”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的“Dasein”就不仅仅是有意识、有情感、有知识、有技能的人(类、种)。那末,在何种意义上来理解“Dasein”才能使“Dasein”问题”“起来呢?
   
就某种意义说,世界本也就是“Dasein”世界由各种事物组成,而事物具体的,“Da”本是那个具体性,各种具体性概括起来的共同属性——过去传统哲学理解的存在(Sein Being只是一个抽象概念。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哲学家为这个抽象概念的存在耗费了许多精神,到头来,从反面揭示了形而上学”——本体论(ontology)之不通。海德格尔说,人们之所以追问存在,初不在追问那万事、万物之最共同属性,而在于追问为什么(根据)对(作为一个特殊存在)来说,会一个世界”“(存)在?这个问题中的(存)在,就不是一个抽象概念所代表的最根本属性,而是个坚实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实在),是真实的”“存在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认为人们之所以会提出(对人来说有一个世界)(存)在这个坚硬的、实在的问题,其根据正在于是一个“Dasein”——不仅是一个有意识、有思想、有知识、有技能的动物,而且是一个有限的时间性的历史性的有死的具体存在
   
从一个方面说,“Dasein”既然是具体的,似乎就有点像“Seiende”——“存在者“Dasein”亦为存在者;但“Dasein”之所以是“Dasein”,而不是一般的“Dasein”,在于它不计较诸存在者之具体属性,而只涉及其存在方式“Dasein”存在方式,而不是存在者方式。诸“Seiende”可按胡塞尔的悬搁了出去,但“Dasein”虽为具体的,但却不能被出去。
    “
作为“Dasein”这种理解,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因为思想意识知识技能都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这对于人类文化的性质,已有一个不同于传统的视角。然而,我们也应注意到,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的中心问题,是通过“Dasein”来使“Dasein”“起来。因而我们的理解重点应放在“Dasein”为什么使“Dasein”这个问题明白地提了出来。
   
我认为,从《存在与时间》起,一直到了海德格尔晚年,其思考的重点仍是这个核心问题,即“Dasein”的出现为什么使“Dasein”的问题就显现出来。
    
   

    
   
不错,海德格尔自己说,他的思路后期有一个转向,即从《存在与时间》侧重Dasein分析而转向侧重Sein 的分析。这种转向是侧重点的不同,而不是观点、立场、宗旨的改变(改宗)。
   
我认为,关键问题还在于如何理解存在(Sein“Dasein”(澄明)起来。问题还得先从《存在与时间》说起。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告诉我们,“Sein”“Dasein”根据(原因、理由)在于“Dasein”是有限的、时间性的、历史性的、有死的。为什么“Dasein”从这些角度来理解后,“Sein”就会起来,海德格尔说,正因为“Dasein”不是侧重在思想意识知识这些度,所以世界的关系,就不仅仅是因有意识反映(作为表象)、把握(作为知识”“科学)这个世界不仅仅消化(耗用)这个世界,也不是作为主体世界作为对象”——“客体把握作为有限的、时间性的、历史性的、有死的——Dasein“发现befinden一个世界”“(存)在
   
这就有点类似我们常说的,我们有一个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存在,这里不同的地方在于:此处客观世界是相对于我们的意志(思想)而言,因而是一个意志(思想)的对象,是可以通过知识科学来把握的,也是可以按照其自身规律来改造的,而海德格尔“Sein”“Dasein”的关系,不是意志(思想)与世界(对象)的关系,从而对此种关系的也不是理论性的教育学习的问题,而是一种最为基本、最为原始的实际性的发现
    “
发现”“什么发现(存)在发现了有一个世界”“(存)在。这里的发现,不是实证科学里的发现发现了原子、中子、质子,或者发现了某个行星,或者发现飞碟等等。这里所谓发现,乃是发现了一个问题“Sein”通过“Dasein”的乃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才说,只有世上出现了Dasein之后,“Sein”的问题才被追问,即只有作为“Dasein”,才追问“Sein”,只有作为有限的、时间性的、历史性的、有死的存在,才会提出为什么有一个世界”“(存)在这样的问题来。
   
作为有思想、有意识、有知识、有技能的存在者,主体,而一切之客体皆被努力改造为适应主体环境(工具),当然,在改造”“客体,的同时,主体也会得到相应的改造主体”“客体,正是在相互改造”——“适应中统一起来、融通起来;但作为有死的、有限的、有时间性的、历史性的存在,却必定会发现、有一个世界(存)在”——无论人们怎样改造它,也不会成为主体一部分世界不可能在最终意义上被主体化,被人化世界存在性,有它的坚硬性、不可人性。世界此种特性(不是属性)的发现,乃在于人对自身的”“Dasein”特性发现。很多的人并不在意(关心)世界之此种(存)在性,乃是因为他们尚未觉悟到他们自身是“Dasein”,一旦“Dasein”觉悟出来,则世界(存)在性也就会被发现出来,人们就必然地追问(存)在的问题,(存)在的意义。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告诉我们,Dasein是有限的、时间性的、历史性的,在这些方面,都作了独具特色的解释,但在“Dasein”诸种理解层面中,最为核心的是有死的会死的)。自从古代希腊以来,西方人坚信有死的与诸的区别就在于不死的。但是在克服了希腊神话式思想方式后,希腊的哲学把有死的”“搁置了起来,以知识科学的普遍性——思想的抽象性、普遍性来平息人们对于不死的追求,的问题,直至20世纪才为哲学所认真考虑。海德格尔在现代的条件下,重新强调的意义,并引向对(存)在论notology)的理解,赋予了传统的学说以新的视角。《存在与时间》的问题就在于把有死的用以理解有限时间历史,从而赋予了黑格尔、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另一种含义。黑格尔和胡塞尔都强调精神Geist),精神为一种生命力活力,所以它能使世界”“明亮起来,成为理念Idee——即使在具体的、有限的世界一生命中,胡塞尔、尤其是黑格尔看到的是生命(精神)的力;然而,海德格尔在看到精神思想意识知识科学有死性后,发现”“世界不仅仅像表面上那样的光亮,而世界存在,有一个世界”“(存)在(存)在,却是坚硬地、不可入地存在着。”“意识(发现、觉悟)自己的有死性,也就会意识(发现、觉悟)有一个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精神、意识为转移地)存在着。
    “Dasein”
使“Sein”“,但出来的不是大千世界的各类属性,出的是“Sein”问题“Sein”本身是暗的、玄的、不透明的、不可入的、坚硬的;“Dasein”使“Sein”“,但出来的是一个的东西。
   
有一个不透明、不可入、暗的、玄的“Sein”“(存)在,这是《存在与时间》的意思,也是海德格尔后期所要努力阐述的意思;或者说,海德格尔后期,更加倾向于(转向)阐述这个被揭明(揭蔽、揭示)出来的“Sein”,是如何不能是透明的、不能是可入的,而是一个的、东西(事物——Ding)。
    
   

    
    1935
年底,海德格尔在弗来堡艺术科学协会有一个《论艺术之本源》的讲演。这个演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艺术方面,而且在于哲学方面,这是一个从哲学的深度揭示艺术之本质(本源)的范例。
   
通常,艺术(作品)被理解为一种的创造,艺术作品有美丽的外观,海德格尔说,光看到艺术作品的的方面还不够,还要进一步看到艺术作品的乃是真(理)的存在形式。这原本也是黑格尔的思想:艺术是真理、理念的感性显现,但随着存在精神之不同,海德格尔与黑格尔的艺术哲学在旨趣上也很不相同。围绕艺术作品的真(理)问题,海德格尔的阐述可谓层层递进[事物(艺术作品)之本质],非常仔细,在推理方面是相当有力的。
   
演讲一开始,海德格尔提出了一个二难问题:到底是艺术家使其作品成为艺术品,还是艺术作品使其作者成为艺术家?海德格尔认为对这个困惑的问题多加思考,就会帮助人们理解正”“艺术”——“艺术存在(是)——使作品成为艺术作品,也使其作者成为艺术家
   
说到艺术作品,海德格尔首先问:什么叫作品作品工作(制作)而来。工作(制作)当然要一些有用的东西,但所谓有用,也就是把那事物原本有的特性突显出来,以便人们加以利用。所谓突显,也就是使其公开offenopen)出来,即将原来有、而被掩盖着的特性”“公开出来。公开亦即打开揭开,所以人的工作(制作),固然是一种创造,使原来没有的,成为有,但同时这个被创造的东西,似乎又是生长出来的,海德格尔说,这正是希腊人的自然”“生长观。人的工作(制作)从客观的事物对象上说,是无中生有,而从实质性来说,则是把原有的东西(特性)揭示打开公开出来,将原来被掩盖着的东西(特性)揭示打开公开出来,这就是海德格尔经常强调的真(理)Wahrher),所谓真(理),乃是真的wahr)之所以为真的那种本性(本质、起源),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说它是真的根据(理由)。海德格尔说,真(理)揭蔽,又正是希腊文真理*638???)的本义。
   
我们知道,真(理)不依人的意志(意识)为转移,是客观存在的。真(理)的客观性、坚硬性、不可入性要求(的意志、意识)服从,的一切作品”——“的一切劳作成品,固然是以一定的目的(功用)——“意志意识对客观自然的加工、改造,但制作出来的产品同样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者,同样显示真(理)的客观性、坚硬性、不可入性。海德格尔说,制作出来的是器皿Zeug),而器皿之所以为器皿乃在于它的可用性Dienlichkeit),而可用性的根据却在于事物原本就有的可依赖性Ver*639???)。可见,器皿之工具性、可用性,其理由和根据,原本就在事物本身,人的劳作,无非是把事物本身有的可依赖性具体地显现出来,器皿固然是人造的但仍可作自然的观,因为此种人造物,本是把自然原有的可依赖性具体化、突显出来,因而似乎是自然”“生长*???)。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劳作,固然是对自然的一种加工、改造,但同样也可以看作自然自身的变化,是真实的真(理)的东西自身要突显出来。
   
这样,并不是”“制作真实真理,相反,恰恰是真实真理”“促使”“”“劳作,在这意义下,的一切劳作,同时也是真实真理自身的运作”——这就是的历史性的命运自诩为目的主位,但实际上却是(真实真理的)工具,居于服从的地位。
   
一般器皿作品的性质可作如是观,那末艺术作品的特性又复如何?
   
我们知道,艺术品与一般器皿不同,它不具有实用Dienlich)的作用,而是为了欣赏才制作的。从这样一个最为普通、也最为浅显的区别出发,人们可以引伸出许多有趣的看法来,比如康德的无功利性,比如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更不用说还有那早期的模仿说等等,旨在从那个基本区别看出艺术作品的思想性、文化性、精神性,这些当然都是有价值的;海德格尔对艺术作品则不是从思想、精神、文化方面着眼,他强调的是艺术作品真(理)性,艺术品(真实、真理)的存留
   
不错,艺术品不是器皿,不是为实用制作的,那末它是不是就不再是真实的真(理)的而是模仿反映复制的,从而只是思想、精神、文化的?海德格尔说,艺术品的制作、创作,恰恰是把真实真理突显出来的工作,使真理真实”“驻留乃是艺术家的使命。
   
海德格尔认为,实用品之所以为实用品,是要被的,这就是说,是要被消耗的;艺术品则因其无实用价值而得以保存自己。显然,艺术品这种无实用性非功利性和它的思想性精神性分不开,我们通常也说,艺术品精神产品,尽管我们比喻性地说精神食粮,但画饼毕竟不能充饥。但海德格尔的问题并不止于此,他认为,人们从这些精神产品中,看到的不仅仅是精神,而且是一个真实性的、真理性的存在。比如梵高笔下的,因其不能穿,而不至于被穿破而消失;希腊的神庙,因其只住而不住,得以长久地耸立在山上,艺术品使真实的事物——得以长久的保存,因而突显出来,向人们昭示着一个真实的世界”“(存)在艺术”“保存昭示”“真理,使世界存在公开出来。艺术让那被实用品(器皿)掩盖着的存在公开出来。穿鞋的不在,但祭神的不在,但(及其住所——神庙)还
   
不仅如此。画家不仅让”“存留”——“存在,而且使(让)那颜色形状”……也凸显地存在;同理,音乐家使那声音”“存在,诗人则使语言”“存在。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中,话出如风语言”“消失在空中,消失在交往中,而诗人则使语言存留在那里,让它长(存)在。这时,语言颜色声音才突出地显出出来;语言颜色声音”“自己(自身)才公开出来了。
   
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就不仅仅是思想精神,而且更是存在
    “
存在性同时是坚硬性、不可人性,即存在有一种顽强性。相比之下,作为Dasein是软弱的,而Sein是坚强的。真理作为存在揭示,坚不可摧。
   
正是在这个意义下,海德格尔在《论艺术之本源》中提出:艺术大地Erde, earth)带到世界上来。
    “
世界是人营筑的,但人是在大地上营建自己的世界世界明亮的,但大地玄暗的。大地世界斗争,决定着的历史命运。艺术不仅展示着世界,而且突显着大地,所以艺术也展示着历史性命运。梵高笔下的,不仅象征着”“穿鞋的(农妇或梵高本人)世界,她或他的辛苦劳作,她或他的艰难生活,而且直接显示着这双鞋的坚韧性,显示着梵高所用色彩、线条、结构之顽强性。那个穿鞋的已消失的世界固然努力要表现出来,而那些色彩、线条、结构通过画家的笔触,也同样顽强地呈现出来。比起那消失的世界来,这双以及用以画鞋的物质材料,似乎显得顽强得多。海德格尔在艺术品面前看到了世界消失,看到了大地顽强,看到了的历史的命运消失不等于虚无,因为它曾经”“过;命运展示着未来(存)在艺术向人们昭示:人们不仅有现在,而且有一个过去”“,也有一个未来”“。不仅作为Dasein是历史性的,Sein同样是历史性的,而不是抽象概念性的。然而,SeinDasein持久大地世界顽强。艺术中大地的揭示、突显,同时也揭示了、突显了Sein的顽强性、不可入性。Dasein“显现Sein,但并不是Dasein支配Sein,相反,Sein“决定作为Dasein的命运。”“一个世界”“,是一条真理,同时也是一个坚硬的事实
    “Sein”
指示,说明了我们一个过去,同时也说明了我们会一个未来,因为大地原就一个过去,也必定一个未来。既然把自己的家园建立在大地上,则过去(的世界)虽然已不在,但它确确实实曾经(存)在过,而且未来也必定会一个世界”“历史并非虚无
    “
大地为玄,为暗,大地之子,生活在大在上,也要回到”“大地中去。从玄暗中来,也要到玄暗中去,这是基本的事实,也是命运”“”“历史,所以也(自己)的命运。只有”“”“历史性命运”“注定(命定)一个过去未来。如果说,只有现时(在场)是透明的,那么过去未来都只能是玄暗的。Dasein是明亮的,而Sein则是玄暗的。世界大地斗争,也就是“Dasein”“Sein”斗争,也就是光明黑暗斗争。海德格尔的学说,是此种传统的”“斗争的现代说法,是古代希腊“*643???”“???”学说的发展,也是尼采酒神精神日神精神”——以及波斯古教光明神黑暗神”“争斗的发展。
    
   

    
   
海德格尔关于“Sein”的阐述,开发出他关于天、地、人、神的学说,他说一切的事物Ding thing)之所以为事物(物性Dingheit, thingness),乃在于把天、地、人、神”“而为
   
海德格尔有一篇短文叫《论(事)物》,他说的(事)物不是作为对象的(事)物,而为问(事)物之所以为(事)物根据
   
在《论艺术之本源》中,海德格尔已经指出所谓(事)物不仅仅是作为对象感性存在者。他说,人们要纯粹声音纯粹颜色(光谱),需要很高的抽象能力才能做到,而首先到的是风声鹤唳鸟语蜂鸣,这都是(事)物的本来面貌,所以他说,再没有比物自身Ding an Sich)更靠近我们的了。海德格尔这话当然是针对康德的,因为康德说物自身不可知,而我们所能认知的,只是(事)物(表面)现象;同时这句话也是对胡塞尔的阐发,因为胡塞尔叫人们回到事物自身”——为了不与康德直接冲突,胡塞尔用了“ Sache”,而不用“Ding”(事)物之所以为(事)物,不在它的物理属性。而在于它就那个东西,也就是那个东西之存在性。海德格尔以一个很普通的例子来发挥他的理论。这就是他那个著名的罐子Krug jug)。
   
海德格尔说,罐子之所以成为罐子,不在于它的物质材料,甚至不在于它有边、有底,而在于它是中空的,可以盛(受)物。然而,海德格尔说,物理学告诉我们,中空罐子实际上井非的,它里面有气体,放一些东西(物)进去无非是把当气体”“排挤出来;然而,尽管物理学如此正确教导我们,但我们仍然认定罐子之所以为罐子当中应是的,才能盛物中空性仍是罐子本质属性:人们在”“罐子时作如是观,而陶工在制作罐子时也作如是观。
    “
罐子用来放,可以放进去,也可以倒出来罐子像一口,上承降雨露,,所以(罐子)连接着贮存贮存是为了饮用倒出来(打出来)的给予是大自然(大地)给予人的礼物(罐子)贮存礼物作为礼物”“倒出来(打出来)”“,为了解渴,而为了”“就成了祭奠品libation),就是一种奉献Offer),于是,在罐子这样一个小小的器皿上,凝聚着天、地、人、神。罐子如此,天下万物莫不如此。天、地、人、神这些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新四因,规定了(事)物之所以为(事)物,规定了(事)物本身。
    “
(事)物”“本身Ding an Sich)固然不是科学知识——经验知识之对象”——这是康德雄辩地揭示过了的,海德格尔无意推翻它,但却绝不是对我们十分疏远的,它(们)是离我们最近的,因而是最为亲切的,这是海德格尔对康德的补充,也是他要强调的地方。
    “
(事)物本身(事)物(事)物性,正是那个,那个存在”——SeinSein不是知识科学对象,但也不是抽象的属性,而正是具体的、真实的东西,是真(理)。海德格尔在作为《论(事)物》尾声发表的给学生的一封信中提到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是把真理当作在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此时真理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然而,黑格尔的真理是在具体的存在者中呈现出来的Geist,一种活泼的东西,而海德格尔看到的却是Sein——一个不能为理智——甚至黑格尔的理性Vernunft)所照亮的不透明、坚硬的东西。
    “
(事)物自身真(理)的运行(显现)中把新四因(天地人神)合而为,使(事)物成为(事)物
    “
为日、月、星辰,四时之运行,日月之明晦,雨露之滋润,岁月之荣枯;承受着宫室,蕴含着金银,收藏着珠宝,还有那林中小路,山间溪水,养育苍生;芸芸众生,被称作有死者,乃在于它如朝露瓦霜,百年世事,如过眼云烟。固然,的智慧无边,穷究事理,万世不竭建立事功,亘古不灭,万物皆备于我,世间一切,莫不为我所,可以成为(大写的)的对象。然而,对来说,世间尚有一物,为风烛”“瓦霜所不能,不能为对象者,即,而固有一,使世间一切作为对象,复归于,使之一切器皿”——包括奇珍异宝、宫室华服、金钱财物以及名誉地位,皆归于,所以海德格尔说,圣座Schrein, shrine),使营筑之世界,连同组成这个世界的一切存在者烟消云散;但正是在觉悟中,体悟出——“看出(大写之)营筑之世界虽复归,但(事)物之为(事)物根基仍然(存)在世界之所以成为世界根基仍然(存)在,正是作为Dasein之时限性、有死性,才让“Sein”持久性显示出来,按照古代希腊的传统,持久性即是神圣性Gottheitdivinity之所以为之),所以这个神座,却同时又是Sein)的护座”——保护Sein
    “
”“”“”“之间,在,承之精华,以自己的聪明智慧、技能技巧,营建着自己的世界;然而,会死的,因其会死,而向往、祈求(希望)长存在营建自己尘世的世界同时,也营建彼岸的天国,然而包括天国在内一切营建之(事)物,都会因消失;只有在”“提前进入”——即意识到有死的,把当作Dasein看,则天国不在彼岸,而就在眼前,就会在一切眼前(在场、现时)的存在者Seienden)中看到”“(事)物之所以成其为(事)物Sein,这样,我们就会看到,我们不仅占有一个世界,我们还应承认,一个世界”“(存)在
   
既然一个世界”“(存)在,那末,作为有死的”“,就不仅仅要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营建一个更为宜人的、更为美好的世界,而且要去思想denken)那个具有神圣性而坚不可摧的真实的(存)在
   
(存)在的、,不是对某个对象概念式的把握。不能使(存)在本身透明起来,(存)在显现就是把它的不透明性呈现出来,因而对(存)在,乃是玄思冥想。黑格尔以不同于科学知性的辩证的思辨理性(spekulativevemunft)来把握begreifen)那个绝对,以精神外化来解决绝对对象化的问题,而辩证的理性使精神回到了自身,遂使他的哲学体系”——“思想(理性)体系成为精神自身的观照;海德格尔的,固然逃避不了黑格尔的问题,同样被理解为不同于一般经验科学之概念体系,但旨趣却不相同。海德格尔的(存)在,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绝对是一个理念,而(存)在则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理念”“”“思想里,而且只在”“思想里,因而它不能在经验的意义上被对象化”——经验中没有络对这个(事)物(存)在却不仅仅”“思想中,它是确实地、真实地而却又不能成为对象(事)物(存)在不是理念一不是理念真实(事)物,也不能成为对象,这是海德格尔和黑格尔之不同处。
   
有些思想的东西不能成为实在的对象,这个道理比较浅显,但居然也有实在的东西不能成为对象,则需要更为深入的理解。对于理念”——“绝对学问,不同于一般经验科学,这一点也比较容易理解,但对实在的(存)在也不属于经验科学,则就需要更多的,思考”——于是,思(考)之所以成为思(考),乃是(存)在的不可入、不透明、非对象性所决定了的。也就是说,我们一旦发现(认识到)了(存)在,则这个(存)在就会迫使我们(令我们、让我们、邀请我们)给予更多的思(考)
    “
(存)在既然是只有Dasein才能揭示出来的问题,因而也只有Dasein才能对其进行思(考),也就是说,只有作为“Dasein”,一刻也不能离开“Dasein”的身份,才能对“Sein”有真知灼见。Sein是实在的,Dasein也是实在的,Sein思(考)不能离开Dasein的实在性,不能离开自身的实在性,“Dasein”中,思(考)”“Sein”,亦即在实际的生活中思(考)”“Sein”的问题。当然,所谓实际生活也有许多方面,对“Sein”“思(考),最为核心的是要觉悟之有限性、时间性和历史性、有死性——而这正是作为“Dasein”的基本意义,从这个意义我们可以说,是把自己的实际生活看成趋向死的过程,或者说,把自己的生活看成提前进入死的实际生活,才能对Sein做出真正的思(考)。海德格尔这些话,无非想说明我们人类只有把自己的实际生活看作有限的、时间性的、历史性的,只有在有这种发现(觉悟)时,我们才谈得到开始对(存)在思(考):这样的思(考)当然就不再是理论性的概念推理,而是实践性的亲身体悟——“”“同一实际的,生活的
   
然而,既然不能像经验科学那样把它的(思考)对象透明起来加以把握就总是受制于,而不能像经验科学那样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控制改造”“对象,而总是支配着”Sein支配着“Dasein”命运一个世界”“这一条真理,在冥冥中(在暗中支配着人类的命运。
    
   

    
    “
思想失去自身的透明性、自身的承续性和自身的一贯性、自身的封闭性是本世纪哲学的一个特点。本世纪哲学的工作成果表明:思想不是自律的,而是他律的,不是自闭的,而是开放的,之所以如此,并不是思想不够成熟,不够进步,像经验科学里知识有一种无限的可能性;思想之所以如此,乃在于思想本性原就如此思想一对(存)在,本是Dasein,因而也是有限的
   
使过去一切自身圆满思想体系”“解体,乃是德里达解构的工作,而他的立论基础,乃在于意义本在那隐蔽处,在那层层覆盖了的——历代的杠杠道道的覆盖下面。
   
于是又有福柯(Foucaul)说,传统所谓精神思想的产品,名为知识科学;与实在的实践相对应,实际上仍是一种推理式实践,与其它的实践处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历代之思想意识产品与物质实际产品同样被覆盖考古的层面中,因此我们所应该做的学问,为知识考古学,而不是把,思想历史看成自相承续的体系,思想知识不是自闭的系统。尼采说,(上帝)死了,福柯说,也死了,都被埋葬了起来,作品,特别是思想作品”——“文献,也都被埋葬了起来,成了考古档案archives)。
    “
”“留下”“思想作品,原想使自己的灵魂(思想、精神)不死,但之所以要留下”“作品”——“文献,恰恰是会死的,所以一切留存文献,都只是遗嘱,而对遗嘱的解释权,不在作者,而在读者,后人——他者会根据自己的实际存在状况未理解解释历史的文献。这就是说,这些文献的意义,不是作者”“决定的,而是读者”——他人决定的。
    “
世界总有两端,着眼于”——于是有的,生活哲学一形而上学,在有限的事物中,在古人的作品中,在哲人的著作中看到生命(精神、活力)的延续;着眼于”——于是有经济学,在各种真理公正道德等等辉煌的言词背后,看到那坚硬的、不可摧毁的、不受我的意志(思想、精神)支配的实际关系。后者则是本世纪末出现的后现代思潮的主要立场。
   
新近去世的列维纳说,单纯的“il y a”——“there is”“Sein”乃是黑的、暗的、玄的,是赤裸的(物质)材料naked elementsmateriality)。“il y a ”此种玄奥性,我们在失眠症Insomnia)中可以体会得出来:“il y a”幌兮、惚兮,隐匿无名。列维纳认为,在这种玄暗的状态中,并没有,而是缺位absence of God),因而只是黎明(天启,Revelation)前之黑夜,等待着光(明)light)之到来。列维纳在海德格尔的基础(Sein)上,吸收马丁·布伯的理论,将Dasein——“及其世界分成我一你我一他的关系,以他者(人)之存在来挽救之必然死(亡)之命运,来使世界”“延续光亮,为作为Dasein传灯寻求另一种”“根据
   
然而,海德格尔所奠定的思想路线、他所提出的基本问题已经不可回避:作为Dasein一个世界(存)在,这个(存)在”——Sein不可入、不透明,而最终在
   
支配着的历史命运。人们既然己经意识到Sein之存在,则对Sein思考就同样是不可回避的萦绕
   
(原载《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966月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法评论http://gongfa.yeah.net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