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et revelabitur quasi aqua iudicium et iustitia quasi torrens fortis

 

三国地缘政治初探

论坛先驱报

虽然历史上没有什么记载,但我相信东汉末年,也一定是流传有各种学说的。当时的知识分子也一定是会考虑一些天时、地利以及人和的问题的。这一篇主要是想初步分析一下三国时的地利————借用一个现代词汇,我称之为三国时期的地缘政治。

根据现代地缘政治学说,这个世界应该有一个心脏地带————其实这种观念中国的古人早就有了,秦得以一统六国;楚汉之争,刘邦得以击败项羽,都跟地缘政治不无关系。显而易见的是,关中地区绝对是一个心脏地带,但并不是处在这个心脏地带的人就能一统天下,就像今天的世界,中亚是心脏地带,但中亚国家却不是世界的霸主。地缘政治,就是来如何认识、争夺和控制心脏地带的问题。

看过三国志或者三国演义,我们发现,至少有四个人,提出了不同的战略构想。这四个构想分别是诸葛亮的“隆中对”、鲁肃的“榻上策”、沮授的“四州说”和荀彧的“中原论”。

诸葛亮的隆中对,虽然提出兼跨荆益的战略构想,但从其后的动作来看,对于益州的重视明显是高过荆州的。
应该说人们对益州的重视是一个传统,自秦完成都江堰之后,成都平原就成了西南的粮仓,对秦国统一具有重大意义,加上汉中重镇对关中地区的威慑,益州的战略地位凸显出来,刘邦也以此为基业争得天下。————益州的战地位就好比今天的中东。
那么我们就不难看出,诸葛亮其实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他基本延用了前人的学说,他在荆州多年,而刘备又在荆州落脚,所以个人认为诸葛亮提出兼有荆、益也是理所当然的,不值得太过夸耀。不过他的战略核心仍然是益州。————这一战略跟美国的战略颇有相似之处。只不过美国人的机遇比诸葛亮要好得多。(请大家注意,我将三国的势力与现在作比,只是为了更直观,并不表示两者可以等同,要知道刘备得到益州时,曹操早已经成了北方的霸主,这一点与当今世界是截然不同的)
在那个时代,看好益州的人决不仅仅只有诸葛亮一人,就像不只一个国家盯着中东一样。
刘焉到益州只为侍中董扶一句“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我很怀疑董扶这话是不是胡说八道,或者他是从星象上得出的结论,但也我必须承认,他蒙得很准。
虽然董扶这句没说错,可惜应验得有些晚,刘焉父子经营益州数十年,结果给人做了嫁衣。
我们不得不承认刘焉确实是得了地利,但他根本没有地缘政治意识,他只想做个土皇帝,英雄记曰:刘焉起兵,不与天下讨董卓,保州自守。这就不关地缘政治的事了,再好的条件,你没这个意向也是白搭。在三国时代,像刘焉这样毫无地缘政治意识的人太多了,并且多数人没有他的好运气,起码刘焉到益州已经无意中在地缘政治角逐里占了先机,而那些倒霉的割据势力却只能像流星一样在三国的历史天空中匆匆划过。

鲁肃的榻上策,这是为东吴量身订作的。因为离关中实在太远了,所以鲁肃认为东吴是不可以成为世界的霸主的,如果能够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那就是成功的了————他的思想跟现在中国的战略颇有相似之处。————不过我更愿意将东吴比作欧州。
鲁肃的理论跟传统的陆权说是不同的,他以东吴的实际出发,要求极尽长江,我想我们不妨称其为“江权”论的始作俑者。鲁肃的思想很快成为东吴的国策,并且在他的提议下,吴蜀建立了一个类似于北约的组织,或者我们可以称其为“南联盟”。
当然,鲁肃后来在吴蜀联盟中,对刘备集团作出了很大的让步,这一点被人看作是对其自身战略构想的背叛,对这一点我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暂不作评价。我们从历史上看到的结果是吴蜀联盟最终还是破产了,虽然鲁肃还极力想维护吴楚战略伙伴关系,但在各种利益冲突之下,两国的关系不断恶化。
孙权和吕蒙对“江权”论是认可的,于是在鲁肃死后,东吴重回”江权”论,并且在袭取荆州之后实现了极尽长江的目标,给刘备集团以重创。————我们似乎可以预见,在将来,欧美之间也许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诸葛亮和鲁肃的战略提出的时间都相对要晚一点,特别是诸葛亮,我认为,他们都受到了当时“鼎足论”的影响,“鼎足论”或许是在曹操和袁绍在北方崛起时开始流行的,当然,也有可能古已有之,总之北方是可以看成一个整体的,就像现在的“亚洲”,于是人们将整个北方看作是一只鼎的鼎身,而荆、益、扬三州有地利之便,就像三只鼎足一样托住(制约)北方。
“鼎足论”确实是极为大气的,从地缘政治的角度预见了将来的多极世界格局,但由于它只是一种宏观上的预见,本身并不提供什么战略参考,诸葛亮和鲁肃们的功课就是要在这个框架内策划各种方案,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于是诸葛亮在传统的保守主义陆权学说基础上提出了“隆中对”,而鲁肃则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江权”论为主导的“榻上策”。————与诸葛亮和鲁肃不同,沮授和荀彧似乎没有受到“鼎足论”的影响,因为当时的形势实在是“怎一个乱字了得”。这两位战略大师是如何看待时局的?在地缘政治思想和非地缘政治思想的对撞中,三国的局势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如果你还感兴趣的话,请在下周同一时间继续欣赏来自论坛先驱报的独家报导————三国地缘政治初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