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et revelabitur quasi aqua iudicium et iustitia quasi torrens fortis

 


不要忘了自由和良知——评毛毛的《我的父亲邓小平的“文革“岁月》


·汤 本·

一、“永不翻案“哪里去了?

读邓小平女儿毛毛的《我的父亲邓小平的“文革”岁月》(新民晚报连载),
自然产生很多感触、联想、评议,将不会是一次、一篇文章就可以写完的。

毛毛的回忆录,给文革研究带来新鲜资料,她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也可成为文~}
~{革研究的一部份。但她的局限,是显而易见的。~}

~{文化大革命研究,将成为文化大革命学,这是无疑的。很多经历文革的海内外
中年学者专家,深度分析文化大革命或文化大革命遗留现象,针砭时弊,十分入木~}
。其功力,来自于作家自己的独特思考。他们直接研读生活本身,不虚文,不粉饰~}
,讲真话,他们的高度的概括能力、发现能力以及感悟真理的能力,给历史留下见~}
证和思考。~}

《我的父亲邓小平的“文革”岁月》先是留下一个巨大的政治之谜。毛泽东为~}
什么在听任四人帮,或者直接说他自己的强人意志,将刘少奇、贺龙、彭德怀、陶~}
铸等等整死、饿死,独独留下邓小平的活路?历史的友情使然?也许是一个原因。~}
毛泽东始终对在自己的政治冒险、闯荡生涯中,在险要关头和自己站在一起、救助~}
过自己的人,即便在一段时期内,这些人不和他完全同心,在一条路线上,在整肃~}
斗争中,还是网开一面,留下“人情”。叶剑英在长征途上,冒着生命危险,向毛~}
泽东报告张国涛的“灭毛行动”,救了毛泽东。文化大革命初期,尽管叶剑英成了~}
“二月逆流”的主将,在斗争批判中,毛泽东还是保了他。林彪垮台,毛泽东便把~}
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大权交给了叶剑英,这也是叶剑英、汪东兴与华国锋合手能够~}
“一举粉碎四人帮”,逮捕毛泽东的妻子江青的重要条件。邓小平也是如此,毛泽~}
东在文革前几年完全发放工资给邓小平,让他在江西居住时,住在一个军校的校长~}
的二楼小楼中,这都是刘少奇等人做梦想,苦苦求都求不到的。~}

历史的原因外,根据一位美国中国问题专家的研究,邓小平延误刘少奇执意要~}
召开的文化大革命初期十分关键的一次中央全体委员会的召集,也是毛泽东在文化~}
大革命中刀下留邓的原因。如此次会议召集成功,对毛泽东的权威将是沉重一击,~}
虽然依仗军权和林彪的支持,毛泽东不会致命,但在党内占多数支持刘邓。多数中~}
央委员支持刘邓路线,极可能反对文化大革命,给毛泽东一个重大的反击。~}

刘少奇政治上太天真,以为还有党内民主。邓小平早就看出毛泽东林彪合流的~}
要害和集党政军权力优势,势不可挡。于是邓小平缚手待毙,使得毛泽东认为这个~}
“四川小老弟”对他还有余忠和愚忠,抚今忆昔,留下一条活命之路给他。~}

第三个原因,也许,毛泽东当时对政治局势的不稳定性,也“预留一手”,也~}
可看出毛泽东在搅动大政治浪潮的时候,百万人丧命的同时,没有忘记要有收局的~}
人。难道毛泽东自己已经感觉到自己是在搞“革命实验”?或者“实验性的革命”~}
?~}

毛泽东留下邓小平的用意,以上几句话还是很粗糙的,但这至少可以表明,毛~}
泽东为什么留下邓小平,可以是一个很重要的文革专题的研究项目。毛泽东是一个~}
独裁者。一人独裁,文化大革中登峰造极。一人掌握党内所有重要领导干部的生杀~}
大权,升迁大权。被监关中的邓小平自己也没有人权,他没有与老朋友交往的人权~}
,他没有探望自己自杀未遂惨造伤残的儿子的邓朴方的人权,他没有让在乡下插队~}
务农的女儿来探望他的人权。~}

毛毛的确写出了有人性一面的邓小平,也写出了还有人情味的邓小平。毛毛认~}
为,邓小平在一生写的最多的信就是在自己被监管时期,很多信,是为了子女的而~}
写,毛毛和毛毛弟弟分别上了大学,就是邓小平通过汪东兴向毛泽东写信的结果。~}
但是,毛毛没有意识到,在邓小平家庭受迫害的同时,多少个家庭遭受到迫害?他~}
们是没有地方可以写信恳求帮助的,他们的人的权利哪里去了呢?~}

在迄今读到的毛毛的《我的父亲邓小平的“文革”岁月》章节中,毛毛最大的~}
败笔是隐去了一句邓小平一生最为关键的话之一,这就是著名的“永不翻案”,那~}
是1972年8月1日,邓小平写信向毛泽东表示悔改之意,表示自己的错误,“~}
永不翻案”,毛泽东在1972年8月14日批示,为邓小平复出的最重要的一个~}
批示。但是毛毛却把它隐去了。事实上,时至今日,人人可以理解那个时代,邓小~}
平违心的也罢,还是邓小平韬晦之计也罢,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邓小平顺应了~}
那个时代的民意。但是,毛毛不敢提这个“永不翻案”,她缺乏站在省思高度来写~}
邓小平的思考能力和精神魄力。这是令人遗憾的。~}

毛泽东两次打倒邓小平,只能说明毛泽东最后坚决笃信他的“继续革命”理论~}
,他的“伟大”是不可动摇的。除了私人性的固执和自私之外,毛泽东以他的共产~}
乌托邦的幻想,以他的个人的“中国人民的伟大导师”,甚至“世界革命人民的伟~}
大领袖”的政治业绩,作为他人生的终结,他不希望一个邓小平的“整顿”,把他~}
的政治成就最高点给打消。毛泽东的革命实践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毛泽东把千百万~}
人的生命的毁灭,把亿万人的生命的虚掷,成就了他的“实验性革命”的“成功”~}
则是人类史上的政治灾难和政治悲剧。~}

无论是文化大革命之前,还是文化大革命中,在中国大陆的可怜的经济发展努~}
力上,即便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邓小平没有错,而只是做的远远不够,远~}
远不能满足亿万人民的民意。但是,文化大革命之后的大刀阔斧的改革,邓小平不~}
仅做到了“永远翻案”,而且是,大大翻了案,比翻案的程度超出十倍以上、百倍~}
以上的“改革”,在经济领域、市场领域里全面复辟资本主义。~}

既然,历史上有子为父隐,当然也可以有“女为父隐”,可惜“永不翻案”是~}
隐不掉的。四十五岁以上的在中国大陆出生的人,都应该有这个清晰的记忆,“传~}
达中央文件了,邓小平表示永不翻案,毛主席说他绵里藏针,人才难得。邓小平将~}
复出工作。”如果,毛毛连这样的一个基本事实都要隐瞒的话,她的作品中,还有~}
多少隐瞒,还有多少忌讳,还有多少“女为父隐”,人们就不得而知了。~}

历史人物在历史中所经历的事实,所发生的行为,需要极为客观的描述;历史~}
人物在历史的的作用,需要极为客观的评价。史家不应拔高,也不应贬低历史人物~}
。作为女儿的史家,毛毛拥有了常人所没有的资料、亲身经历、亲身感受等方面的~}
很大优势,但是,如何以反省的而不是一味歌颂的,如何以在一个开放的与世界接~}
轨的中国时代,用以被时间证明是非的现代理性,用宽宏的时代视野,用超出今人~}
政治束缚的思考精神,来写邓小平,对于今天的毛毛来说,绝非一件易事。~}

笔者深信,如果,从以往的历史灾难中,毛毛产生新的探索性思考,才能使自~}
己的以往生活的苦难变成自己这一代人以及下一代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毛毛还年轻~}
,她还有很多机会。只有在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学术自由的天地中,~}
才能写出一个真实的邓小平。也才能真正写出邓小平的成就和他的局限。~}

二、“永不翻案”出来了~}

终于,“永不翻案”出来了。~}

笔者在7月12日撰写的本文第一部份《“永不翻案”哪里去了?》指出邓小~}
平之女毛毛在她的新著中没有谈到邓小平检查时向毛泽东表示的“永不翻案”的关~}
键词语。而这次检查是他第二次被打倒之后第二次复出的关键性检查。笔者认为毛~}
毛不提这关键性的词语是有意隐去此语。在此批评后,毛毛在7月17日在接受文~}
汇报记者访谈时,提到了“永不翻案”,访谈的准备不会是几天,因此笔者并不认~}
为为是笔者的文章影响了毛毛。但是毛毛没有在书中提到“永不翻案”,而在访谈~}
中谈到“永不翻案”,至少是收到很多反映之后的一个回应。文章有笔误或者笔漏~}
,及时纠正,这显然是好事,可见,毛毛还是一个正视历史事实的人,如果再版时~}
,笔者以为,毛毛应该而且必须把此话再加进去。~}

但是,毛毛的在访谈中对“永不翻案”的解释却很牵强,她认为“我也理解了~}
他为什么说‘永不翻案’——这是他对党的信念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决定的,这绝不~}
是一种政治上的韬晦之术,他不计较自己的得失,也不计较党在一时一地犯的错。~}
”~}

显然,毛毛还是陷于旧的政治语言和政治传统中思考问题,或者心里不是那么~}
想,嘴上还必须那么说,先不来评论邓小平晚年对“党的信念和共产主义的信仰”~}
究竟有什么看法。邓小平的“永不翻案”就是一种政治上的韬晦之术,运用得非常~}
之好,非常的得民心,对于老毛这样的非我必诛的独裁者,只能也必须用这样的韬~}
晦之术。毛毛实在没有必要否认。再者,邓小平先生他自己应该计较“自己的得失~}
”,因为他的得失,就是当时中国大陆民众的得失,他代表改革整顿的潮流,他代~}
表中共党内非毛化的相对务实开明的、纠正毛泽东灾难性罪错的趋势。~}

正如李泽厚先生与刘再复先生的《告别革命》中所指出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华~}
民族的救亡焦虑,使得中国人饥不择食,急性革命,延续到毛泽东的灾难。~}

很久以来,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以来,中国人的心态常常是在“狂妄”和“谦卑~}
”两个心理极端徘徊,毛泽东自己就称自己“虎气”与“猴气”兼有之的人。毛泽~}
东的“狂妄”激发了亿万人民的“狂妄”,亿万人民的“狂妄”反过来进一步推动~}
毛泽东的“狂妄”。中国成了“世界革命的根据地”。这也是一个大题目,不是一~}
本两本书写的完的。中国文学、文化的“浪漫”、“现实”的双重特性也是这种极~}
端心理的渊源之一。~}

文革中写思想汇报,写下入党申请书,就是“狂妄”和“谦卑”的心理极端的~}
双重结合。文化大革命结束快二十四年了,沉静下来看,中国大陆高层领导能够时~}
时把握最高管理权(不是最高决策权和最高领导权)人之中,不狂妄,也不谦卑的~}
人中,可能算是周恩来和邓小平,他们时时想抓住机会,想整顿,想复辟到文革之~}
前,以自己的改革终止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使中国大陆老百性有喘气的机会,能够~}
过少好一点的日子。他们在西方生活过的经验使得他们清楚的意识到中国是何等的~}
落后。因此,在风庆轮一案中,在中共高层算是经多识广的邓小平对四人帮大吹特~}
吹“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伟大成就——一艘不满万吨(四舍五入才算万吨)的~}
海轮《风庆轮》远洋归来,表现了高度的冷静,邓小平说:“这算什么,我去法国~}
留学时所乘坐的轮船已经有三四万吨”。四人帮把他批判成“崇洋媚外”,实质上~}
,恰恰是邓小平不狂妄,冷静理性性格的体现。事实上,在治国理念上,周邓才是~}
真正的政治伙伴。毛毛写到他们的在反击右倾翻案风中的“盟誓”,也是极为有趣~}
的极有内涵的历史实情。周恩来问邓小平“有没有变化?”,邓小平坚决回答“没~}
有变化“。他们知道,中国再不改革,就永远没有机会了。无论历史再怎样批判毛~}
泽东,毛泽东的夸张的民族主义(他也有这复杂的国际历史因素的推动)仍然有着~}
他存在的历史现实性;无论历史再怎样批评周恩来邓小平,周恩来、邓小平的爱国~}
、救国的焦虑通过当时罕见的理性、务实思考和政治努力表现出来(至少是在当时~}
的中国大陆的人中)。当然,他们这一代人身陷其中,自己看不透自己的错误,理~}
所当然,下一代人的眼光应该更为透彻。~}

令人惋惜的是,毛毛至今还只能在旧政治思路、旧政治术语中来写他的父亲,~}
而不是从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冲撞交汇的光彩中,来写他的父亲。~}

至于邓小平先生“也不计较党在一时一地犯的错”,此语也是极不准确,应该~}
是毛泽东、党以及多数中国人的犯了几十年的错误的。邓小平不仅一直十分计较,~}
而且以他晚年的经济改革、社会开放的种种艰难的努力,来表示自己对毛泽东、中~}
共、中国多数人民犯错的深刻“计较”。为了有利稳定过渡,他当时高举“毛泽东~}
”是富有智慧,但是他深刻地改变中国大陆,也是说明他内心的“计较”。~}

这种“计较”非常之好,海内外华人如果真正计较下去,从毛泽东肆无忌惮整~}
肃代表人民改革整顿愿望的邓小平,更深看到文革时极权的制度的祸害,也看到独~}
裁政治利用人民伤害人民的实质。~}

真是可惜,身为邓小平之女,由于社会局限,不仅不能把一句“永不翻案”常~}
人都能解释的词语解释好,还不能将自己父亲的智慧阐述清楚,更不要谈能够深刻~}
分析邓小平改革的深刻历史意义了,能从邓小平的“思辩精神遗产”(朱高正语)~}
获得智慧。无疑,历史不会忘记邓小平,但,历史一定会超越邓小平,中国大陆经~}
济的自由,经由复杂的进程,必然会导致政治的自由。~}

1961年,美国的甘乃迪总统说过,“我们秉持自由的理念,这是我们自己~}
对自己的承诺,也是我们对别人唯一的承诺。”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总统的一句~}
话“诚实对于美国来说,对于个人来说,将会带来最为有效、响亮的政策和作为。~}
”对于写作者和研究者,都很有启示意义。自由的社会条件,诚实的写作心态,是~}
传记作家最为成功的两项基本保证。~}

毛毛是亲身经历父亲两次被打倒所身受的政治压迫和生活艰困,应该懂得,所~}
有阻挠压制自由思考的力量都不会长久的。不要顾忌眼前的政治局限,不要忘记自~}
由和良知,毛毛应该以诚实,写出自己的心。~}

北大三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