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治理、善治与治道变革:公共管理的新趋向

毛寿龙

转自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

在当代社会里,由于学科专业化的发展,不同研究人员相互之间的知识差异越来越大,隔行如隔山,相互之间很难理解,很难沟通。不同学科之间是如此,同一学科不同领域也是如此。这不仅使得学术研究很难合作,而且使得研究与人类实践的鸿沟也越来越大。

但是,实践始终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是学术研究的生命力所在。在日趋专业化趋向的反面,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一努力:为了理解和解决当前所迫切的面临的问题,人们努力寻找适当的话语,去综合不同学科的知识。

90年代以来,治理(governance)、善治(good governance)和治道变革(governance transitions)研究,就是各社会科学的学者为了理解公共管理领域正在发生的发展趋势,解决公共管理领域正在发生的新问题而发明的新词汇。根据一些学者的说法,善治与治理,目前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核心范畴。

不过,有关这一方面中文学术著作实际上还比较少。比较重要的有两本,一本是毛寿龙、李梅和陈幽泓等合作的《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然后就是俞可平主编的《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一书,总结、概括了西方政府治道变革(governance transitions)的基本理论基础,并分析了西方国家政府职能民营化、公共管理市场化、政治与行政关系调整等新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向。《治理与善治》一书,收集了14篇英国、法国、美国、瑞士等国学者的论文,系统介绍了治理理论的基本论点,探讨了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治理与现代福利国家之间的关系,治理与市场模式之间的关系,治理与世界银行的作用,治理与地方自主治理的关系,治理与治理能力,治理与国际关系、治理与非政府组织等问题。俞可平教授为其写作了序言,介绍了治理和善治的基本概念,认为善治的基本要素是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性、有效性等。 从这两本书,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趋向:

多学科性。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往往以管理理论和官僚制理论为基础,在组织、职能和人事为三大支柱,展开自己的研究。在现代社会里,公共管理的问题越来越非常复杂,管理学理论和官僚制理论的局限性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这要求公共管理的研究,必须超越传统的理论基础,结合当代公共管理实践所提出的新问题,综合现代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

问题解决导向。当代公共管理研究,越来越重视为理解和解决公共问题服务。它注重问题的识别和提出是公民导向的,以众多公民的不同偏好为基础,为满足公民对公共服务的特定需求为基础,重视财政平衡,即谁受益,谁付费,重视公共服务供给和公共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公民参与,重视结果。 综合发展导向。治理、善治以及相关的治道变革的研究,既体现了传统发展理论的贫困,也体现了不同学科传统发展研究的新趋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视。不同学科也因此而开发了各自领域的发展理论,如政治发展理论、宪政法治发展理论、社会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理论以及行政发展理论等。根据这些发展理论,许多国家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战略,但结果是,自7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陷入了发展的困境,而且连作为发展范本的发达国家本身也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在这一背景条件下,发展理论本身也陷入了困境。但有些国家和地区,采取的发展战略与政策不符合传统的发展理论,如亚洲的四小龙,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自70年代末以来,发达国家进行了各方面的改革,这些努力与传统的发展理论相左,但实际结果却是营造了发达国家连续20多年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治理、善治以及治道变革的理论,可以说是这一发展势头的总结,它突破了单项发展的局限性,体现了综合发展的势头。 当然,这两本著作基本上还是停留于对西方国家理论与实践的分析、介绍和总结。虽然其立意是从中国的实践出发,从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需要出发,并且也包含了中国学者在中国学术和实践背景条件下进行治理、善治和治道变革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要使治理、善治和治道变革成为中国公共管理研究和实践的核心范畴,中国的学者和实践者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理论上开发符合中国学术发展和实践需要的治理、善治和治道变革的核心概念、分析框架和基本理论;在实践上总结中国过去、现在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当前所面临的治理问题,尤其是政府发展的基本主题,如有限政府的发展、公共管理市场化的实践、宪政法治的发展、政务公开、公共事务多中心自主治理等,展开实证的和规范的研究。

毛寿龙、李梅、陈幽泓:《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