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
三国战略观
林洛
目 录
1. 前言 1
2. 亡国的战略 1
3. 三国战略 3
3.1. 魏国攻略 4
3.1.1. 政治战略 4
3.1.2. 人才战略 6
3.1.3. 天下战略 8
3.2. 吴国攻略 11
3.2.1. 荆州战略 12
3.2.2. 吴国北伐战略 13
3.3. 蜀国攻略 14
3.3.1. 隆中对战略 14
3.3.2. "东和孙权"战略16
3.3.3. 诸葛亮的战略 19
3.3.4. 蜀国的北伐战略 21
4. 外三篇 22
4.1. 贾诩战略 23
4.2. 鲁肃战略 24
4.3. 司马懿战略 25
1.前言
三国时代在中国历史上独具魅力。
三国始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代魏。在这短短几十年里,人才辈出,将星闪烁。三国中的君主都堪称明君,手下集中了大批的名臣勇将,斗智斗力,演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
而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更是千古流传,深入民间。
要写三国的战略,就必须面对《三国演义》的问题。平心而论,《三国演义》始终是小说家言,不适合引做为历史依据。然而《三国演义》影响之大,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历史为本的《三国志》,绕过《三国演义》而谈三国就索然无味了。
想想其实也无所谓,写历史成败,无非是吸取教训。反省过去,就是为了今天少犯错误。写文章,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有所收获也就行了。我既不研究历史,也就没必要跟历史较真。认为符合自己思路的,就老实不客气地拿来使用,管它是野史还是正史,又或是小说家言。
一己之见。
作此文,自得其乐。
2.亡国的战略
亡国还需要战略吗?
要。
中国任何一个朝代的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愿意自己亡国,可偏偏每一个王朝都不可避免的走向衰亡。
立国的君主能够精励图治,反省前朝的策略失误,制定合适的政策,他们的国家出现过一段时期内的安定和繁荣。在天下安定的时候,说以后的君主毫无觉悟执行灭亡自己国家的战略,的确令人匪夷所思。
尤其是像东汉这样有着相当完善政治体制的朝代。
然而这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中任何一个朝代的灭亡,都离不开君主们的"不懈努力"。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权力制度。
汉朝任用人才制度很特别,可以说是"以德治国"。基本上是由地方上推荐"孝廉"、"贤良方正"、"至孝"、"有道"等等道德典范做官。(唐朝的科举制也是如此,科举制考的是八股文,学的是孔子。孔子的中心思想就是一个"仁",国家选取的都是满口仁义道德的人才作为官员,不也是"以德治国"吗?)
然而治国需要的是有治国才能的人,而不是道德专家。尽管这样的人才录用制度虽然有偏差,却也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一方面避免人才将聪明才智发挥到不利于国家的地方,另一方面使国家集中了大量的才智之士,也可算是精英政治。
但是,权力分配是封建制度无法解决的问题,各个权力集团为了利益内讧,将人才的智慧都浪费在了勾心斗角上面,治国早已无从谈起,齐心协力也成了空话。留给老百姓的只是无尽的悲惨命运。
东汉13个皇帝中,只有2个是以成年继位。其余的不是小孩就是婴儿(难以想象中国人竟然能认同这样的最高统治者)。
这个时候,朝中以皇太后最有发言权,很自然的,皇太后就找自己的亲戚帮忙来治理国家。这就是汉朝为患巨大的"外戚"成因。
皇帝总是要长大的,长大了之后就要拿回权力。�"外戚"把持朝政,掌握兵权,不可一世。皇帝又能信任谁?自己的亲戚都靠不住了,当然只能是身边的"宦官"。
于是,"外戚"和"宦官"交替斗争,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势力,打击对手。富国强民的事情,根本就没在考虑之中。
无论是外戚还是宦官,都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可是皇帝看不到这一点,很相信宦官是为了自己。(人们总是习惯于信任自己愿意信任的人,而不是值得信任的人。)
外戚和宦官都属于亲信的任用制度,他们相互之间争夺利益,使得对国家的危害加剧。后世各朝各代亡国原因各异,但万变不离其宗,治国不是靠亲信就能治得好的。
可笑的是,外戚和宦官离开皇权,根本就是无水之鱼。他们的确可以凭借天子的支持、可以假借天子的名义号令天下,他们往往自以为大权在握,得意忘形。却不知道天子一旦失势或者死去,他们就权力尽失。中国历史上不乏气焰嚣张、权倾一时的宦官,可是他们离开皇帝这个后台,几乎是兵不血刃地被杀掉了。
外戚和宦官之争,至少还使得权力集中在了中央。但是在多年的天灾人祸,导致了黄巾之乱的爆发,中央政府无力应对,不得不号召各地豪强自行组织武装力量 平乱。
于是,各地豪强大肆发展自己的势力,权力慢慢从中央转到了地方。隐患因此埋下。
在各地诸侯的努力下,误国的宦官已经被整肃,黄巾之乱也差不多平息,挟天子的枭雄董卓也被杀死。按道理应该是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到来。
然而这才是乱世的开始。
很快大规模的内战爆发,汉室从此陷入万丈深渊,永远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汉朝就这样的走向了灭亡。
权力制度在中国很奇特,不能说没有制约。其实权力无论是在外戚还是在宦官,在中央还是在地方,都是一种相互制约的方式。只是这种"权力制约"的出发点与今天的"权力平衡"完全不同,前者是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后者是建立在人权和平等的基础上,所造成的结果自然谬以千里。
中国历史上所有朝代亡国的原因,大抵如此。
3. 三国战略
三国鼎立的形成,固然一方面有经济制衡的原因,长江流域,发展到了可以自给自足的地步,尤其是江东、荆州、益州等地,没有像北方那样经历长期战乱对经济造成的严重摧残,保持了相对稳定,从而使得吴蜀具备了独立的条件。
然而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对人才的任用和执行了正确的战略。袁绍"四世三公"的门第,拥天下四州之地,北方豪杰之士纷纷归附。但
"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仰亦人谋也。"(诸葛亮语)
荆州久为刘表经营,益州更是刘璋的根据地,他们兵精粮足,实力雄厚,却不免速败下场。这更不是天意,而是"人谋"的作用。
其实,曹操、刘备、孙权带领他们手下的文臣武将,生在中国历史的任何一个乱世,都应该能够一统天下。可惜命运作弄,将这些明君、名将生在了同一个时代,互相制约,难遂统一梦想。不过也正是这样,三国才能如此精彩。
魏、蜀、吴的成功,根本都是"人谋"的力量。他们的战略,都是审时度势才做出来的。有一定的成功,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其间又发生了许多不可预料的形势变化,战略的实施或多或少的未如人意。
魏、蜀、吴的战略人才、军事人才极多,他们各为其主,发挥聪明才智,制定、实行战略、战术,互相牵制,分分合合,让人眼花缭乱。
今天我们可以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三国的历史,知兴衰,明得失。可是历史总是一幕幕地重演,失败者"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为之一叹。
3.1.魏国攻略
曹操的战略才是真正的帝王战略。
三国战略一个最重要的抉择依据是汉高祖的战略,几乎所有的战略家都引用当年高祖的战略来确定自己的方向。但是真正像汉高祖那样能败而不馁,能采纳正确战略,知人善任的,只有曹操。
汉高祖的战略,只有像汉高祖一样的君主才能做到。
三国中的君主,从来没有人像曹操一样经历过这么多惨败,大部分的君主一败就一蹶不振,从此销声匿迹。唯有曹操,一次次坚强的站了起来,反省错误,勇敢面对。
勇气和冷静就是君主的魅力。
3.1.1.政治战略
"挟天子令诸侯"向来被称为曹操重要的政治战略。
"挟天子"的事情,董卓作过,李催做过,可都没得到什么好处。反而成了众矢之的,招致天下诸侯的攻击。凭什么汉献帝到了曹操手上就可以"令诸侯"了?
曹操为了"挟"这个天子,背了一世的骂名,孙权、刘备口口声声就是"汉贼"如何如何。可笑的是,曹操临死也没有篡位,倒是孙权和刘备迫不及待地称帝。
也不知道这中原军阀割据,豺狼猛虎横行,究竟是谁高举汉旗平定的。
孙权靠了父兄的基业,一个荆州是和刘备争得头破血流才夺回来。而刘备自命汉室正统,在中原混了几十年,每战必败,大大小小的诸侯几乎都投奔过了,最后在诸葛亮的帮助下连哄带骗的弄到了益州,荆州还不小心搞丢了。这些就是他们自以为能够称帝的丰功伟绩。
也不知道孙权、刘备对汉室做过什么贡献?对结束中原军阀割据做过什么努力?更有什么资格指责曹操?
这"不挟天子"的政治优势,他们倒是利用了个充分十足。
曹操曾说过"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果不其然,曹操死后,刘备、孙权如释重负,先后称帝。
看看曹操是怎么做的。
当董卓专权之时,"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觽各数万,推绍为盟主。"浩浩荡荡几十万兵马,好不威风。
董卓闻起兵,"徙天子都长安。留屯洛阳,焚宫室。"
其时"绍屯河内,邈、岱、瑁、遗屯酸枣,术屯南阳,□屯颍川,馥在邺。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
有这么强大的军力,可是他们各怀私心,不愿损兵折将,这些自命忠心耿耿诸侯们的表现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这个时候,曹操挺身而出,认为"举义兵以诛暴乱,大觽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
在这个时候,天下间谁在担当起拯救汉室的重任?只有曹操。
曹操见诸侯们没有反应,竟独自率领自己的几千兵力追击董卓,结果被董卓部将徐荣所败。
好不容易逃了条性命回来,见到"联军军兵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 ,曹操怒道:"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觽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
曹操终于看透这些诸侯的用心,走上了靠自己、靠实力的道路。曹操清楚的明白,要号令诸侯,凭的只能是自己的力量。没有实力的威胁,没有利益的诱惑,就算是天子的名义,也不可能指挥任何一个诸侯。
曹操对迎汉献帝有过疑虑,后来在荀彧的建议下才决定的。荀彧是正统的兵家,虽然后人对曹操的迎汉献帝的目的多有猜测,但是对荀彧的评论还是比较公正客观的,至少认定荀彧对汉室、汉献帝保持了相当的尊重,甚至后来为了曹操加封魏公一事触怒曹操,试问荀彧怎么可能提出不利于汉献帝的计策呢?曹操疑惑迎汉献帝,荀彧对汉室衷心有加,这算计汉献帝,图谋"挟天子令诸侯"又从何谈起?
对汉献帝来说,从李催手上逃出来,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
可是汉献帝并不会因此满足,他需要的是权力。
然而天下有哪个诸侯会将兵权还给汉献帝?就算是刘备,将汉献帝迎了回来,能把政权和兵权全部交给汉献帝指挥?想想也是不可能的事情。首先汉献帝缺乏军事和政治上的才能,再说刘备手下能听汉献帝的吗?
问题的关键在于,汉献帝最忌讳的并不是强敌,而是朝中的权臣。想想就算曹操将汉献帝送给刘备,刘备也不敢笑纳呢。
在曹操、刘备、孙权的战略中,都有胸怀天下的抱负。汉献帝的立场不同,他才不会管人民死活,不去考虑怎样攻克强敌,他需要的只是权力在握。
这个天子不好"挟"。汉献帝很不简单,他写衣带诏,就是要致曹操于死地。从而引出吉平设计下毒,马腾反叛,汉五大臣的纵火谋叛等一系列暗算事件。后院起火,曹操也是应接不暇,这样的君臣猜忌,乃至献帝心怀对曹操杀之而后快的念头。想必也令曹操很困扰吧。
曹操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坐以待毙,加强防卫,限制汉献帝的行为,根本就是理所当然。
话又说回来,假设曹操被汉献帝杀了,天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曹操的部下会联手为曹操报仇,然后因为权力问题走向分裂,强大的曹氏政权开始瓦解,南方各诸侯势必会抓住这个机会入侵中原,这样好不容易才得来的稳定局势将被破坏,中国又将陷入长期的战乱困扰之中。
这些,只怕是汉献帝和那些痛骂曹操的人都没有想过吧。
即算如此,汉献帝一样也得不到任何好处,纵然他能够逃过一死,也避免不了成为傀儡的命运。
这个天子,不"挟"也罢。
3.1.2.人才战略
得天下的战略就是使用人才的战略,说穿了不�"知人善任"四字。
曹操实在是个性上的爱才,这一点上的意气用事,已经超出了为人才而战略的范畴,然而这也正是曹操吸引人才的魅力所在。
曹操对关羽真算是照顾有加。明知关羽走了之后势必成为心腹大患(后来关羽水淹七军,骇得曹操打算迁都避让),却还十分礼让,这份器量已经完全是人格的魅力了。
真正的君王,对人才应该不惜一切代价的拉拢,即算不能为自己所用,也决不能让强敌得到,这是起码的原则。可曹操不然,曹操为了人才,从来是满不在乎。
三国志中一段记载令人感慨。
"(曹操)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初,公举种孝廉。兖州叛,(曹)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曹)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既下射犬,生禽种,(曹)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
魏种一直受到曹操的重用,委任为河内太守。当时是曹操刚占领兖州,因为父亲的事情杀往徐州报仇,结果被吕布和陈宫乘机偷袭后方,几乎无家可归。当时曹操还比较得意地说:"魏种不会抛下我的",结果话还没说完,就听到魏种叛变的消息,曹操气得发誓赌咒,要抓住魏种。等到抓住了魏种,曹操完全忘了自己说过的话,马上替魏种松绑,并且还继续重用。
"唯其才也",竟然可以做成这样。
曹操的长子曹昂,爱将典韦,都是死在张绣、贾诩之手,如果不是曹操运气好,只怕自己都难逃一劫。可是当张绣、贾诩投降时候,曹操一样重用。这种重用不仅仅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后来张绣、贾诩都没有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贾诩甚至一直进入到了魏国的决策层,以曹操曾经死敌身份,有过杀子之仇的事实,而身居太尉的职位,(太尉相当于大司马的职位,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远胜那些追随曹操多年的文臣武将。
难以想象,曹操竟可以这样宽容、信任和重用贾诩。
当然,曹操不仅仅是只招纳人才。
吕布的偷袭兖州、张绣投降复而反叛,都是曹操自身失误造成的,曹操在宽容人才的同时,也反省了自身的错误,调整了战略,这才是关键的地方。否则曹操这些惊世骇俗的举动也不过是哗众取宠,与宋襄公没什么区别。
曹操的人才任用很冷静、客观。
官渡之战胜利后。
"操获全胜,将所得金宝缎匹,给赏军士。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操曰:"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
君主从来怕的是手下将领不忠心,任用人才必然把忠诚摆在能力之先,而曹操没有在意这些,豁达得令人难以置信。不过也只有曹操有这样的信心和实力,能够让那些桀骜不驯的名将和谋士心服口服。其他人缺乏能力,不玩弄权术,贸然学曹操,就只是东施效颦,徒惹人笑话,自找苦吃而已。
曹操远征乌丸,条件恶劣,当时几乎所有的谋士都反对,但他仍然坚持了郭嘉的战略,大获全胜。回到易州后,却重赏先前劝谏不要攻击的谋士。曹操说:"孤前者乘危远征,侥幸成功。虽得胜,天所佑也,不可以为法。诸君之谏,乃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
其冷静和反省如斯。
曹操从来是不遗余力赞赏、鼓励谋士和将领的思考,甚至每当战败的时候,也没忘记赞扬当初提出正确意见的人。(这点和袁绍大相径。)
曹操部下能独当一面众多名将和谋士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容斋随笔·卷第十二》对曹操知人善任的评价作了总结。
"荀彧、荀攸、郭嘉皆腹心谋臣,共济大事,无待赞说。其余智效一官,权分一郡,无小无大,卓然皆称其职。恐关中诸将为害,则属司隶校尉钟繇以西事,而马腾、韩遂遣子入侍。当天下乱离,诸军乏食,则以枣祗、任峻建立屯田,而军国饶裕,遂芟群雄。欲复监官之利,则使卫觊镇抚关中,而诸将服。……张辽走孙权于合肥,郭淮拒蜀国于阳平,徐晃却关羽于樊,皆以少制众,分方面忧。操无敌于建安之时,非幸也�"
"若论知人善任,曹操实后世之所难及"。
确乎!
3.1.3. 天下战略
开始的时候,曹操与吕布争霸濮阳,相持不下。曹操虽然有众多谋士和名将,可吕布也不逊色。谋略方面,陈宫是三国的天才军师,战术高手。战斗力方面,吕布武力天下第一,手下更有张辽、高顺等等。
曹操虽然奇谋迭出,但一直没占到便宜,反而是刘备乘机夺了徐州的控制权。想当年,曹操可就是为了报父仇,一意孤行攻打徐州,结果被吕布偷袭,差点全军覆没。好不容易才缓过起来,如今刘备坐得徐州,曹操很是生气,想要攻打刘备。
这个时候,荀彧提出了中原争霸的重要战略,他指�"深根固本以制天下",才能够"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劝曹操不要急于攻打徐州,一则防止吕布偷袭,二则防止战线过长。并且提出了解决粮食问题的对策,"东略陈地,使军就食汝南、颍川",当时黄巾党多有金帛、粮食,"破而取其粮,以养三军"更是一举多得。
曹操听从了这个建议。战略实施后,虽然曹操在战术上败于陈宫、败于贾诩,却始终不能动摇根本。吕布、刘备原来都拥有自己的地盘和不弱于曹操的实力,可是当曹操全力经营自己领地、实行屯田制的时候,他们却如梦游一样无所作为,最终败于曹操之手。
取得中原腹地四州后,曹操就直接面对北方豪强袁绍。袁绍自从破了公孙瓒后,实力大增,势不可挡,不久打着奉诏的名义征讨曹操。
曹操乘着袁绍迟疑用兵之机,快速袭击了刘备,招降张绣,免除了后患。
官渡。前期曹操良将颜良、文丑虽被斩杀,但在官渡相持的时候,兵力仍相差很大,虽然事先作了很多的军事准备,比如制造投石车、巩固城防等。但也只能勉强保住城池不失。这样相持了两个月,粮食供应不上来,部队也疲惫不堪。曹操怕支撑不了,派人问荀彧对策。荀彧替曹操下了决心,并且以超凡的远见指出"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
果然不出所料,形势真的发生了变化,曹操也抓住了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战机,赢得了官渡的胜利。
官渡之后,袁绍病死,袁尚继位。袁氏实力犹存,曹操急攻不下。郭嘉指出"兄弟之间,权力相并,各自树党,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提出"举兵南向荆州,征讨刘表,以候袁氏兄弟之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而定也。"
于是曹操退兵,开始向荆州进兵。
袁谭、袁尚见曹操退兵,马上开始了互相算计。袁谭斗争失败,前来投降曹操。此时曹操军面临先攻荆州还是取河北的问题。
荀攸指出:"天下有事,刘表坐保江、汉之间,不敢展足,其无四方之志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数十万,若二子和睦,共守成业,天下事未可知也;今乘其兄弟相攻,势穷而投我,我提兵先除袁尚,后观其变,并灭袁谭,天下定矣�"
可见在曹操的战略中,荆州并非没在考虑之中,而是次序问题,主次问题。
辛毗也指出:"袁氏连年丧败,兵革疲于外,谋臣诛于内;兄弟谗隙,国分为二;加之饥馑并臻,天灾人困:无问智愚,皆知土崩瓦解,此乃天灭袁氏之时也。今明公提兵攻邺,袁尚不还救,则失巢穴;若还救,则谭踵袭其后。以曹公之威,击疲惫之众,如迅风之扫秋叶也。不此之图,而伐荆州;荆州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摇动。况四方之患,莫大于河北;河北既平,则霸业成�"。
曹操采纳了正确的战略方针,继续前进。直到收复并州。并商议西进乌桓。
曹洪等将领认为"袁熙、袁尚兵败将亡,势穷力尽,远投沙漠;今引兵西击,倘刘备、刘表乘虚袭许都,救应不及,为祸不浅",请求回军。郭嘉极力反对,认为"沙漠之人恃其边远,必不设备;乘其无备,卒然击之,必可破也。且袁绍与乌桓有恩,而尚与熙兄弟犹存,不可不除",以免后患。另外指出"刘表坐谈之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刘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
。所以纵然曹操大军在外、远离国都,却不必担心。
西进之路极为艰难,"黄沙漠漠,狂风四起;道路崎岖,人马难�",曹操有回军的打算,郭嘉坚持"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备"。终于破乌桓,袁熙、袁尚逃往辽东。当时天气寒且旱,二百里无水,军又乏粮,杀马为食,凿地三四十丈,方得水。条件恶劣之极。
曹操回易州时,郭嘉病死。留下遗书,这就是郭嘉的辽东战略。
"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
曹操停兵耐心等待。不久,公孙康献上二袁首级。
至此,北方完全平定。
纵观曹操的北方战略,令人叹服。在曹操这些重要战略中,竟然大部分时候都需要不攻才能取胜,的确是难以想象。曹操面临的局面之艰难,对手实力空前的强大,实在是超过了三国任何一个君主,包括刘备。可以说,在战术层面上,曹操并不比对手强大,也没有占到很大的优势。可是曹操有一个强大的智囊集团,进行战略方面的策划,这点才是曹操傲视天下的绝对优势。而曹操本人能够采纳正确的战略,并且不错过可乘之机,的确是三国最优秀的军事人才,更是三国最杰出的君主。
北方安定,接下来就该南下。
曹操轻松的得到了刘表荆州,却遭遇到了赤壁的惨败,从此三分天下之势形成,统一天下的战略功亏一篑。
曹操不是不可能在战略上实现收复南方的。
"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贾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回过头来看,贾诩这个看似普通的战略,正是符合了不战而胜的道理,这才应该是正确的战略。
可惜曹操荆州得来太容易,对自己战术层面的能力过于自信,已经听不进去这些劝说了。
我们可以当当事后诸葛亮,来分析这个战略。
当时,为什么曹操集团的其他战略家没有提出这个战略呢?
首先,在曹操的天下战略中,荆州并不是最重要的。但荆州是东吴的要害,所谓敌之要地即我之要地。曹操和谋士们都有所疏忽,没有认识到巩固荆州的重要性。其次,曹操的谋士们多来自北方,他们熟悉、了解北方的情况,更了解曹操的北方对手,但是对南方的了解就相对不足,他们缺乏必要�"知彼"条件来做出正确的战略。
如果曹操按照这个战略执行,留曹仁、满宠守荆州,并且巩固荆州,训练水军。回军许昌,开始发展生产,增强国力。另一方面,保持大军的"引而不发",充分利用"挟天子"的优势,从政治和军事上威慑对手,并且开展以外交为主的战略,等待时机。
而这个时候的南方,最难过的恐怕是刘备、诸葛亮了。刘备军手头上只有刘琦那儿骗来的万余水军,而且没有生存空间。搞不好真的要去投奔吴巨了。
吴蜀联盟也会彻底不存在。刘备不敢去投靠孙权,纵然可能因为受到曹操的威胁,刘备和孙权会有结盟关系,但此时此刻,占据联盟地位主导的必然是孙权,孙权和部下如周瑜、张昭等人都清楚的知道刘备是"虎",不能收为己用就要除掉。只要曹操不进攻,使得孙、刘同盟的基础不存在,刘备根本没法从孙权这儿占到便宜。
刘备选择入川,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赤壁后,刘璋是因为曹操的军事威胁才邀请刘备的,不久后就发生了互相猜忌的事情。那时刘备局面还很艰难,可至少外面有诸葛亮的援军,兵力也强大得多。然而刘备这时的入川只有孤军一支,兵力悬殊,
而且外无援军,深入敌腹,无论地理条件、人心所向、粮食供应都成问题,诸葛亮再有才能也难有所作为。
等到曹操将荆州变成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要地时,天下一统的局面基本可以形成了。
其中有一个变数,孙权是否会趁曹操在荆州未站稳偷袭荆州?
想来纵然如周瑜的大胆也不会主动招惹曹操的,如果荆州那么好攻克,刘表经营荆州的时候就可以进攻了,以刘表的能力之弱和实力之差,孙权尚且不敢图谋,更不用说面对曹操。所以孙权纵然垂涎三尺,也不敢虎口拔牙。
然后曹操可以破马超解除后患、征汉中让益州失去屏蔽。等到刘备和刘璋闹翻脸对峙的时候,袭击西川。最后南下江东。进军次序可以调整。总而言之破坏刘备和孙权的联盟,削弱刘备的发展,以荆州为本,等待时机,怎样看来天下统一也指日可待。
3.2.吴国攻略
吴国的战略一直没有成型。吴国主要的几个战略策划者,孙策、周瑜、吕蒙的都是英年早逝,他们的战略意图很难得到接班人的贯彻,战略本来就是一个长期的方针,半途而废没有任何作用,倘若吴国这几个人都在的话,吴国应该更有作为一些。
吴国的战略基本上是以荆州为本,可是荆州先有刘表镇守,后来又被魏国得到,赤壁之战后,荆州又有刘备势力参与竞争,并且屡屡被诸葛亮算计,这些计划之外的事情完全打乱了东吴的战略步骤,使得东吴一直穷于应付。
东吴拼了老命,软的硬的手段都用上,终于赚来了荆州的时候,天下大势已经稳定下来,战略可以施展的范围已经很小了。几次想进攻魏国,始终不能达到目的。
没办法,谁叫东吴运气不好呢。然而在曹操、刘备这样的天下英雄挑战下,东吴能够生存下来,并且成就三国一鼎,孙权的确有过人之处。
3.2.1.荆州战略
孙权的战略都是建立在"荆州"为本的基础上。
如果说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是立足荆州、益州,图谋天下的话,那么孙权的"荆州本位"战略就是退可保全于一方,进可争取机会的关键。而真正能够不为一城一地得失所束缚,立足中原地域,放眼天下,并且成功的战胜强敌者唯有曹操。
荆州对于曹操只是扫平南方的要地,对于蜀却是争霸天下的资本,但对于孙权来说,却是势在必得,生死存亡的关键。
赤壁之后,吴国的战略是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占领荆州。
这的确是一个最佳的时机。在吴国的战略中,天下攻略才是最终的目的。这也就是赤壁之战后,为什么东吴并不急于收复、巩固荆州的原因,吴军试图击溃曹操的有生力量,借助赤壁完胜的优势,大举进攻,从而动摇曹操的根本。
弃子而取势,这个战略真正体现了孙权的抱负。对于东吴的命脉荆州先不理会,而是抓住机会,争取更大的利益和战机。这才是心怀天下的战略。
但是东吴忽略了刘备的存在。
刘备固然不会让曹操的胜利,但也不愿意看到孙权的强大,刘备希望的是自己的称霸。
于是,刘备开始悄悄地拖孙权的后腿。
周瑜历尽千辛万苦才破了曹仁,诸葛亮却趁着周瑜追击曹仁的时机夺了南郡、襄阳、荆州。
当孙权与张辽决战合淝时,刘备正在进攻桂阳、武陵、零陵、长沙。
孙权与曹操力战最后失败的时候,才惊奇的发现,他的盟友刘备没有参与孙权对曹操的任何战役,并且掠夺了赤壁胜利战果--荆州,孙权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以江东之力抗拒曹操,竟然是成全了刘备。
孙权的几番攻击招致了曹操的报复。曹操休整一段时候以后,直接把矛头指向了东吴。
曹操发兵四十万,孙权倾全国之兵与之抗衡,濡须口魏吴对峙,相持数月,互有胜负,最后因为气候恶劣,曹操不得已才退兵。孙权总算松了口气。而此时,诸葛亮早已巩固了荆州防线,迅速壮大自己,甚至刘备都可以分兵到益州去了。
思虑不周,纵然是"为他人做嫁衣",白辛苦一番,也怨不得别人。
这一次的战略失败,东吴从此失去了争霸天下的最佳时机。
3.2.2.吴国北伐战略
东吴的军力以水军为主,水军据守长江,深得地利,这也是曹操每次以强大的军力攻击东吴却不能取胜的原因。然而水军在陆战方面远逊曹操的陆军和骑兵,这也是东吴每次以军力优势兵力攻击和淝而不能够成功的原因。
的确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后人往往关注魏国和蜀国的战争,尤其看好诸葛亮的六出祁山,以为东吴不思进取,只知道保守一方。其实不然,东吴十分配合蜀国的军事行动,多次出兵吸引曹操主力,刘备军团吞噬荆州,占领益州的时候,完全没有受到曹操的任何威胁,那段时间,基本上都是东吴独立迎战曹操,使刘备顺利地展开自己的战略。甚至是在曹操得到汉中后、威胁西川时,孙权再次出兵合淝,迫使曹操回军,从而使刘备有了喘息的机会。
孙权积极主动,希望能够有所突破。但面对的偏偏对手是魏国五虎上将之首张辽。孙权两次大军进逼合淝,第一次张辽识破计谋,斩了勇将太史慈。第二次张辽发动奇袭,大败吴军,威震逍遥津,孙权仅以身免。
孙权北伐有两条线路,然而樊城有曹仁,合淝有张辽,曹操大军随时可以增援,想要有所作为也真不容易。
曹操死后,曹丕对蜀国有过一次进军尝试。当时刘备刚死,曹丕动员五路大军伐蜀,但是曹真一路还没有和蜀军交战,见到赵云扼守要道,不可力敌,又听说其他四路无功而返,也就主动退兵了。
之后基本上只有诸葛亮对魏国用兵,而魏国没打过蜀国的主意,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了对付东吴上。
魏、吴先后有几次大的攻防战役。
曹丕曾亲率大军取广陵渡江,被徐盛火攻破之。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陆逊曾大破曹休于石亭,响应蜀军。后一次诸葛瑾出兵巢湖口,却中计大败,陆逊缓缓退兵,没有造成大的损失。
后司马昭再次入侵东吴,被丁奉雪中奋力破之。
魏国对吴国,一直处于主动进攻的姿态,很像蜀国对魏国的主动。
事实上,诸葛亮的北伐并没有取得像样的优势,当然,魏国对东吴的进攻也是一样。
奇怪的是,蜀、吴再也没有出现过一次合作性质的共同进攻。然而考虑当时的条件,也很正常。蜀、吴都希望等到有利于自己的时机,而蜀、吴不可能同时占到这种利益。一般而言,魏国的主力在吴,则蜀利吴不利;魏国主力在蜀,则吴利蜀不利。很难有共同利益的机会出现。
况且蜀、吴要都能做好进攻准备,要调兵调粮、要同时发兵,其间协调、准备、沟通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做不符合兵法中"出其不意"的原则,而且魏国完全有可能发现并且破坏这种计划,只要魏国主动发兵威胁一方,使之不敢动弹,蜀、吴联盟两线进攻就无法实现。毕竟魏国的实力超过了吴、蜀的总和。
孙权有争夺天下的雄心,却不得其时。一生征战,虽败多胜少,但仍然磐驻一方,其人能屈能升,用人更是独具慧眼,始终保住江东领土不失。
难怪曹操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3.3.蜀国攻略
读《三国演义》,总感觉诸葛亮出来太晚了。诸葛亮露面的时候,北方、江东都稳定了,取荆州的时间和时机都不具备。诸葛亮十年隐居,等到了可以辅佐的君主,却错过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对刘备来说,简直像做梦一样。想当年,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平息黄巾之乱的,先后投奔过公孙瓒、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得到过徐州、小沛,见过皇帝,骗了个皇叔当,青梅煮酒时候被曹操认为是天下匹敌的英雄。刘备手下大将都是三国一流的角色,可是这么混混沌沌几十年,却是几乎每战必败,到头来一点成就都没有,竟然只能在刘表这种人手下混口饭吃。好不容易请来了诸葛亮,变戏法一样,短短几年时间连哄带骗得到了能与魏、吴抗衡的地盘和军力。自己想威风一番,离开诸葛亮去带兵打战,却又落得个全军覆没。
于是诸葛亮又捡了烂摊子。虽然诸葛亮有处理危机的嗜好,可是这回篓子也捅得太大了,刘备自己都知道不好意思回成都见大臣。刘备倒也轻松,把国家交给诸葛亮,自己是放心的去了,诸葛亮可被累得半死。
真是有点为诸葛亮惋惜,你干嘛不早点出来帮刘备啊。
3.3.1.隆中对战略
"隆中对"不过短短数言,却是诸葛亮韬光养晦隐居十年之功。
"隆中对"的战略在三国历史中十分重要。可以说,三国鼎立的形成,就是根据"隆中对"战略的实施造成的。蜀国战略基本是依靠诸葛亮的把握,而诸葛亮是按照"隆中对"的战略来规划。所以说"隆中对"的战略得失决定了三国的历史。
首先来分析一下"隆中对"的战略。
诸葛亮以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
认为"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便有望兴复汉室。
诸葛亮的战略是以荆州、益州为根据地,联吴抗魏。等待或者创造机会,两路出兵,最终统一天下。
诸葛亮的战略是怎样形成的呢?在这十年当中,天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英雄辈出,群雄混战,诸葛亮冷眼旁观,为什么竟十年之功才得出"隆中对"这个战略呢?
天下的形势很清晰。刘表占据荆州、刘璋占据益州,在中原混战中,几乎是按兵不动,并未参与争夺天下;张鲁占据汉中,不思进取;公孙度占据辽东、马腾占据凉州,远离中原;公孙瓒占据幽州;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并州;曹操占据兖州,袁术占据扬州,张绣占据南阳,吕布占据徐州;孙策占据江东。(中原混战之后,北方渐渐形成了袁绍和曹操两大势力。官渡之后,曹操统一了北方,孙权也稳定了江东。)
要想争夺天下,必须要有根据地。荆州、益州在战乱中保持了相对的稳定,经济比较发达。荆州是军事要地,益州地方富饶。更主要的是,荆州、益州的刘表、刘璋都不是能够守住自己地盘的人物。而且,北方、江东已定,荆州、益州已经是唯一可以选择的用武之地了。
然而"隆中对"毕竟只属于纸上谈兵。诸葛亮闪亮登场的时候,刘备的局面极其恶劣。一方面,曹操积极备战,准备南下。另一方面,刘表及其手下大将都不信任刘备。荆州要怎样得到,怎样应付曹操的大军,都是极其现实的问题。
这个时候诸葛亮采取的主要策略是利用刘琦。将刘琦拉拢过来,一方面可以吸收刘琦的兵力,包括训练精良的水军,壮大自己。另一方面,可以以刘琦为旗帜,平定荆州的领土。
曹操大兵压境的时候,诸葛亮亲自上阵,到东吴舌战群儒,终于说服了孙权联吴抗魏。
这个策略很成功。联吴抗魏,在赤壁一战取得了极大的胜利。更主要的是,赤壁之战前,刘备可算是没有地盘、没有部队。赤壁之战后,刘备竟有足够的实力迅速的占领了武陵,零陵,长沙和桂阳四郡,算计孙权,获得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不久后更是分兵入蜀,到夺取益州、汉中,建立自己强大的政权。其实力增长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不能不说与诸葛亮的战略有莫大的关系。而诸葛亮的非凡手段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但是"隆中对"的战略真的实现了吗?
其时,荆州已经被瓜分了。曹操占据樊城,使得中原腹地有了屏障。孙权得到江夏郡和南郡的南部,势力深入荆州。
"隆中�"战略是以荆州为根据地,联吴抗魏,希望的是夺取荆州,向北威胁、牵制曹操,向东制约、压服孙权。荆州已为魏、蜀、吴共有。结果北方受到曹操的威胁,荆州又多了孙权这样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维护自身在荆州的利益,又要和孙权真诚合作的抗击曹操,这种尴尬是"隆中对"战略所没有预料到的。
也就是说,"隆中对"战略的全取荆州计划,已经失败了。虽然这种失败不能归咎于任何人,但是整个形势的变化,对蜀国以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这个时候,蜀国并未意识到这些形势的变化,没有修改自己的战略。这样就导致了蜀国鼎盛时期战略认识上的混乱,并且最终导致蜀国的由盛转衰。
关羽荆州立场上的的强硬态度,刘备发动吴蜀之战的坚定决心,赵云以大局为重的忍让主张,诸葛亮的无可无不可的暧昧立场,都是基于以荆州为根据地,联吴抗魏的战略。然而战略本身的矛盾造成了蜀汉领导人的无所适从,也造成了最后的失败。
刘备病死白帝后,诸葛亮才修改战略。
诸葛亮一方面放弃了对荆州的争夺,修复与孙权的同盟(至此以后,吴蜀再也没有交战)。另一方面,全力经营益州,巩固南方。并且将陇西作为北伐的突破口。以后的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进中原,都是这样做的。
战略调整现实、有效。但是 "隆中对"战略中两线进攻,相辅相成的思想无法做到,战略所展望的统一天下也不能达成了,只能够勉强维持三分天下的局面。
3.3.2."东和孙权"战略
关羽守荆州的时候,诸葛亮指导关羽的策略是"北据曹操,东和孙权"。
北据曹操是理所当然,不提也罢。东和孙权就有些含糊不清了。
孙权的战略一直很清晰。那就是"和"的前提,必须是保证东吴不受蜀国的威胁和制约。不论孙权是否野心勃勃想一统天下,还是无心进取希望偏安江东。荆州都是必须要得到的军事要地。在战略上,东吴的目标只能是荆州。
然而荆州是蜀国战略的重要根据地,也是将来争霸天下不可缺少的位置,更是吴蜀联盟时候压制、威胁东吴,从而取得联盟主导地位的有力棋子。蜀军怎么可能以荆州来求"和"?
诸葛亮不做战略调整,对于"还荆州"的态度一直以拖、赖为主。东吴为了荆州问题不和蜀汉大动兵戈,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蜀汉方始终没有表现出诚意来。
诸葛亮先是以荆州故主刘琦尚在推托。刘琦死后,又写文书"借荆州"敷衍鲁肃,以一纸空文换得信任。然后通过三气周瑜打击东吴强硬派的势力,使得坚持同盟第一的鲁肃占据东吴决策中的主导地位。
刘备取得西川后继续玩弄手段,又是装哭,又是叫穷,勉强答应交还,私下却知会关羽,关羽心领意会,恶狠狠地威胁诸葛瑾,到头来还是没还荆州。
曹操取了汉中,听刘备取得西川时候,意图大举进攻,蜀汉这才以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土地换取孙权进军合淝,以吸引曹操的主力,争取巩固西川的时间(这个时候关羽就顺利地让东吴取得了三郡),并对孙权许诺取了汉中后交还荆州全境。
取得汉中后当然是不再提起这件事情。
固然蜀汉这样用心良苦的耍雕虫小技,玩无赖手段是为了保持吴蜀联盟不受到破坏。可是这始终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表面上是行之有效,东吴被诸葛亮玩弄于鼓掌,孙权、周瑜、鲁肃、诸葛瑾,都上当受骗,却没想到因此而留下隐患。
孙权终于失去了对蜀汉的耐性,放弃同盟,任用吕蒙,开始武力夺回荆州的计划。
荆州之失,与其说是关羽对东吴的防备不足,不如说是诸葛亮的战略失误。
诸葛亮没有注意到东吴对于荆州的势在必得,没有注意无赖态度会激怒东吴,更没有在意到激怒东吴的后果。
整个蜀汉正沾沾自喜于东吴的无可奈何,陶醉于顺利得到益州、汉中的成功。又是进位汉中王,又是加封五虎上将,一派喜气。以为"隆中对"战略完全实现,无需进行任何战略调整,一厢情愿的认为可以凭借蜀汉从未有过的最强大实力威慑东吴,认为东吴可以这样来"和"。
蜀汉这种轻敌和大意,终于得到了惨重的教训。
战略失误,未必注定了战术失败。事实上,关羽的荆州军还是可以依靠战术上的积累来改变形势。虽然在三国战略中,整个大方针、大战略十分重要,但是主要依靠的还是战役的成败。
关羽如果打下襄阳、樊城,一样能够安身立命,北可威胁许昌,南可威胁东吴。东吴的偷袭不能消灭关羽军,麻烦就大了。那个时候,刘备大军挥师东进,两面夹攻,东吴局面很艰难。(以后的夷陵之战,纵然没有关羽军配合,刘备军仍是势不可挡。若非名将陆逊临危受命,又抓住了刘备的联营要害,东吴几乎遭到亡国的命运)
刘备进位汉中王,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魏国和吴国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司马懿洞悉到了蜀吴联盟在荆州问题上的矛盾(司马懿开始表现出非凡的战略才能来),建议魏吴联盟,让孙权放心进攻荆州,迫使刘备尽两川之兵营救荆州,然后兴兵汉中,使刘备首尾难顾。这个时候,诸葛亮的战略失误已经被魏国识别并且利用,荆州之失早已在魏国的算计之中。(魏国这个战略构想很正确,事实证明,蜀吴之战完全在魏国的意料之中,本来魏国完全有希望因此而破蜀的。然而一个意料之外的变故发生了,曹操病死。曹丕继位,马上废掉汉献帝,自立大魏皇帝,忙着先过自己的皇帝瘾。这样一来,曹操整个的战略构想没有得到实施,从而给予了蜀国喘息的机会,蜀国因此而逃过了一劫)
孙权悄悄接受了曹操的同盟,并且开始了夺取荆州计划。而此时,诸葛亮和关羽犹在梦中,不知自己已经落入了魏吴的合谋之中。
孙权取荆州的计划是暗取。约定让曹操从旱路出兵,正面吸引关羽军,等到荆州兵力分散,吴军再相机而动。曹操大喜,派满宠助曹仁兴兵。(即是是在这种时候,诸葛亮仍按照"隆中对"战略,"以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令"关羽先取兵樊城",天真的以为这样可以"使敌人胆寒,自然瓦解"。)
在这个吴蜀关系微妙的时候,孙权向关羽提出了联姻的请求,被关羽一�"虎女安肯嫁犬女"回绝了。
这个举动颇令人困惑,难道关羽答应结亲,就能够"两家和好,并力破曹"吗?孙权会这么头脑简单吗?
之前孙权嫁妹,是用了周瑜的计策。现在的结亲,很明显的也是计策。道理很明白,结亲之后,整个荆州形势虽然不会有任何变化,但是孙权方却多了一个人质。关羽当然能够洞悉到这种计谋,所以理所当然的拒绝了。
结亲失败了,但是孙权的目的达到了。因为孙权的结亲计划中,最主要的目的是骄敌。让关羽失去警惕,以为东吴还是像以前一样软弱可欺。
当时刘备实力微弱的时候,对东吴是骗,不敢撕破脸皮,得罪东吴。刘备取了益州后,在荆州问题上开始态度强硬。得到汉中,蜀国力量到达了鼎盛时期,刘备、关羽已经没有把东吴放在眼里了。可是蜀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东吴之所以低声下气,一味忍让,是因为畏惧魏国的强大力量,是因为只有吴蜀合力才能够生存。而今吴国和魏国建立了同盟关系,势必会把矛头指向蜀国,全力以赴的夺取荆州。
不放弃荆州而想"和"东吴,实力弱的时候可以靠"骗",实力强的时候就可以靠"威胁"。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关羽见到自己如此挑衅的侮辱行为,东吴并没有作出激烈的反应,相反陆逊还卑恭谦辞的讨好他,十分满意。认为东�"孙权"已经成功,从此没有了江东之忧,于是尽撤荆州之兵,调往樊城全力对付魏国。
之后曹仁、满宠固守樊城,关羽无法攻克,后来徐晃计败关羽,吕蒙暗袭荆州,公安傅士仁,南郡糜芳投降,刘封、孟达停兵不救,关羽败走麦城,被擒请死。荆州终归东吴。
3.3.3.诸葛亮的战略
吴蜀夷陵之战,蜀军大败。
这一战败得很惨,诸葛亮听闻联营结寨,叹说"汉室尽矣"。这不仅仅是说军力上和人才上的损失惨重,更是指"隆中对"战略中的全面失败。完全失去了对荆州的控制,吴蜀联盟已经失败而且还结下了深仇大恨,"天下有变"没有出现(曹丕称帝,刘备没有抓住机会,反而去攻东吴还遭到了惨败,魏国也没有像诸葛亮想象的那样出现大的变动,人心安定,国之根本丝毫没有动摇)。
这一战,刘备动员了他有生以来的最强实力,七十五万精兵(此后蜀汉所能动员的最多兵力也不过三十万,而且粮食接济一直有问题,后来采取以十万轮换的方法,在兵力上始终不能够与魏国抗衡了)。而此战七十余万精兵全军覆没。并且损失了五虎上将之二:张飞、黄忠。蜀汉的年轻将领,冯习、张南、傅彤,程畿、沙摩柯全部牺牲。导致后来蜀汉奇缺扛大梁的将才。
刘备病重白帝城期间,诸葛亮对当前的形势作了深刻地分析,进行了"隆中对"以后的战略调整。
当时蜀国局面很糟糕,魏国得到刘备死的消息后,发兵五路进攻蜀汉。魏曹真,兵十万,取阳平关。反将孟达,兵十万,取汉中。东吴,兵十万,取峡口入川。蛮王孟获,兵十万,取益州。羌王轲比能,兵十万,取西平关。来势汹汹。蜀汉面临生死存亡的要紧关头。
然而诸葛亮轻松地退了这五路大军,甚至都不用从中央派遣任何官员、部队。赵云扼守阳平关力拒魏军;马超、魏延以疑兵骇退羌族、蛮族;利用李严和孟达的生死交情,诈书退孟达军;放弃深仇大恨,派遣邓芝结好东吴。留张苞、关兴各三万军以做策应。轻而易举化解了这次的危机。
诸葛亮果然是有鬼神不测之机,他最大的长处就是应处理危机的快速能力。诸葛亮在战术层面上的兵法可算是运用得炉火纯青。
仅看诸葛亮的北伐数次撤退,简直是诡异之极。
第一次北伐失败,司马懿大军压境,退敌之计竟然是"空城计"。第二次受阻于郝昭的陈仓,退兵时候设计斩了王双。第三次因为司马懿的离间之计被迫撤退,但是退兵增灶,退得神不知鬼不觉,让司马懿也找不到机会。第五次因为粮食难以为继,退兵的时候轻松了结了张颌。最后一次人都已经死了,还骇退了司马懿,顺便算计了谋反的魏延。北伐成就,几乎都是被迫退兵的时候做到的。真是令人惊叹。
在军事上,这些不择手段都是可取的。问题是,诸葛亮把这一套带到了外交上。
舌战群儒,早传为千古美谈。然而对吴蜀联盟抗魏有任何建设性的作用吗?不过逞一时口舌之利而已。不免有强词夺理,更有人身攻击之嫌。还是黄盖一语道破"大军压境,不思退敌之策,乃徒斗口",又对诸葛亮说:"多言获利,不如默而无言"。
诸葛亮做事,只求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达到目的,不论其他。诸葛亮到东吴时候,基本上是采取的"激"的外交手段。尤其是"激"周瑜。
其时周瑜已经决定了抗击魏军,诸葛亮心知肚明。可是周瑜不先说出来,是想要诸葛亮开出有利条件。诸葛亮当然不想付出什么代价,直接采取了最有效的一招。故意装成不知道大乔、小乔是孙策、周瑜的妻子,又篡改曹操的文章,提出献"二乔"以避免将东之祸的主意。周瑜年少气盛,一激就上当了。
表面上看似诸葛亮聪明,却因此留下了隐患。
周瑜何等精明,怎么会事后还不了解诸葛亮的用心。曹操的文章天下皆知,能瞒得了几时?况且曹操岂是会为了两个女人而放弃天下大业的人,真是笑话!
诸葛亮痛快一时不要紧,周瑜的怨气却这样积累下来。
诸葛亮似乎热衷于在东吴卖弄这些手段。平心而论,赤壁之战时候的孙刘联盟,抗击曹操的主力是东吴,刘备只是辅助而已。诸葛亮玩弄的这些伎俩,实在是没有诚意的表现,尤其是"借荆州"的把戏,可以认定,从头到尾,吴蜀联盟就是诸葛亮对东吴的利用,吴国的反击只是正当防卫。
利益只有互惠才是合作基础,当怨气积累在东吴君主身上的时候,也就是蜀国危机的开始了。吕蒙偷袭荆州那么地令蜀国惊讶,诸葛亮的失察和不自觉的挑衅要付上责任的。
纵观历史,凭借玩弄阴谋诡计而终成大事者,无。
很显然诸葛亮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虽然没有出使过吴国,但很明显诸葛亮对吴国尊敬了许多,也诚恳了许多。虽然不免搞些小花招,比如怂恿秦宓展现才学刁难吴使张温,但是任用邓芝为使节,不卑不亢,坦然面对,已有堂堂大国气度。
另外,诸葛亮之"激"将不失为一个用兵的好办法,但是长期缺乏和部下的坦诚相待,使将领处于决策中心之外,而只是作为被动的执行者,这种方法并不能真正培养将领的能力。
这也是诸葛亮的特点,爱搞些锦囊妙计什么的,这些小动作除了证明自己高明之外,不会对任何人有任何帮助。与其说诸葛亮通过这些方法建立威望,不如说这是诸葛亮的天性。当年让刘备三顾茅庐已经是玩够多花样了,难道那些设计都是必要的吗?只怕未必。
蜀汉后期缺乏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与诸葛亮的用人是分不开的。在天才的指导下可以不用任何思考战略、战术,照着做就行了。而且诸葛亮偏偏又事无巨细都要操心,将领们当然没机会锻炼独立思考能力了。
想想诸葛亮无论军事战略、战术策划、外交、政治、用人,甚至生活上都如此不遗余力发挥自己的大聪明和小聪明,虽然天赋异禀,又有十年的养精蓄锐,但也经不起这么折腾,早死已在意料之中了。
3.3.4.蜀国的北伐战略
蜀汉后期进行了两次主要的军事活动,一是平南蛮,二是北伐。这两者的关系密切。
在当时的蜀汉,文臣对诸葛亮不去理会魏、吴的威胁,劳师远征南蛮很不理解。他们以为"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只须遣一大将讨之,必然成功�"
然而马谡却言:"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丞相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反必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叹曰:"幼常足知吾肺腑也。"
相比之下,只有马谡能够清楚地了解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也只有马谡能够在以后贯彻诸葛亮的战略方针,那就是诸葛亮念念不忘的统一中原。诸葛亮是不会选拔只知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接班人的。
诸葛亮刚刚平定南蛮,却得到曹丕死,曹睿即位,司马懿要求督师雍、凉等处兵马的消息。诸葛亮深�"司马懿深有谋略,督雍、凉兵马,倘训练成时,必为蜀中之大患。"然而诸葛亮的对策竟是"先起兵伐之"!
马谡以为"平南方回,军马疲敝,只宜存恤,不可复远征",并且献离间计来处理这个问题。
此计大获成功。曹睿新登皇位,最是忌讳大将专权,而且此计正是暗和"司马懿上表乞守雍、凉"的意思。于是曹睿"仿汉高伪游云梦之计。御驾幸安邑",司马懿这么精明老练的人也没有能发觉,上了个大当。(司马懿)
"欲令天子知其威严,乃整兵马,率甲士数万来迎",导致曹睿误以为"司马懿果率兵十余万,前来抗拒,实有反�"。派人质问,司马懿虽百般解释,也仅仅逃脱一死,被削职回乡。
可以这么说,诸葛亮北伐战略的成功,几乎必须建立在魏国不重用司马懿的基础之上。而马谡兵不血刃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纵观马谡被杀后,虽然诸葛亮几度出兵祁山,也只能与司马懿相持不下。诸葛亮死后,也有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和兵法思想,但仅靠战术上的运用,获得战术层面上的成功,却始终不能动摇魏国的根本,反而因为多次用兵导致国力衰弱。
蜀汉在马谡被杀后,就再也没有人提出有建设性的战略了。整个北伐后期,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姜维,在战略层面上没有做过任何的尝试。其实整个北伐所得到的一切优势,无论是军事要地的获得,还是大获全胜带来的士气提高,或者是羞辱魏国畅快,都比不上马谡的那个离间计。
战略上的计谋才是最高明的兵法。
马谡的错误有他自己的原因,也有诸葛亮的原因。
试问天下间像诸葛亮一样既能够在战略上做出判断,又能够在战术层面上良好的指挥的全才能有几个?马谡是属于正统的战略高手,他的作用应该发挥在战略策划上,而不是带兵打战,对具体的战术做出正确的应对。
蜀汉的确缺少像司马懿、陆逊那样的全才,但是却不缺乏人才,用人不是一定要用最有勇力和最有智慧的人才,而是要把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如此而已。诸葛亮被后人誉�"智圣",但在人才的识别上却是失败的,这一点,远远比不上他的君主刘备,更比不上曹操。
4.外三篇
因为受到演义的影响太深,我经常把演义当成正史来写。其实很容易招致攻击,我却偏偏以演义为本,只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无论史实还是艺术加工,都按自己的思路断章取义。
三国的历史很复杂,研究三国的文章也很多,短短一篇小文想将三国说清楚,而且还要观点独到,翻出新意,是绝无可能,也不符合我的初衷。
平心静气,以常理揣度。
对于历史评论,我最担心的是自己的观点影响了别人的思路。我努力表达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但绝不愿意任何人因此而得出和我一样的结论。
有人说过,写历史永远是写今天。也不知道对不对。
4.1.贾诩战略
贾诩是三国中最有胆识的谋士。
吕布和王允在洛阳杀了董卓,消灭了牛辅部队,李傕、郭汜、张济等人惶惶不可终日,打算解散部队,夺路逃窜。
这个时候,贾诩跳了出来,说"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
竟然建议李傕反戈一击。
李傕胆子可不小,他是马贼出身,三国中有名的强盗头子,胆大包天之辈。董卓做过的,比如挟天子之类的事情,李傕也做过。在他眼中,没有什么不敢做的。
就这样一个亡命之徒,还怕成这样,没交手就要逃命。
这也难怪。
就形势论。董卓是什么人?国贼!人人得而诛之。十七路诸侯结盟联合征讨的对象。董卓之不得人心,李傕是知道的。杀董卓之得人心,李傕更是明白。为董卓报仇,以天下至不仁伐至仁,简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就实力论。对手太强大了。吕布是什么人?武力天下第一,纵横无敌的名将。虎牢关前,几乎是吕布以一人之力挡住了十七路诸侯。谁是吕布的对手?
可贾诩不怕。
一句话竟然还说服了李傕,反戈一击竟然也还成功了。毫不在乎可算"胆"的话,料事如神就算"识"了。
贾诩行为有些不可思议。在李傕手下,又开始为汉献帝出主意。煽动西凉兵离开李傕,削弱李傕的实力。又挑拨离间,让李傕部下产生猜忌之心,不动声色的搞垮了李傕。
然后贾诩悠哉游哉地找上了张绣这个主公。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竟然找上了这个明显没出息的主公,并且还一直忠心耿耿。
曹操来的时候,张绣投降。当张绣不满曹操的作为,贾诩就帮助他策划除掉曹操,曹昂、典韦拼了性命才保住曹操。后来曹操几次大军进犯,竟被贾诩轻松化解。
而官渡之战前,贾诩居然替张绣决定投降曹操的战略。
袁、曹相持的时候,张绣听从贾诩的意见,不顾曾经结下的深仇大恨,毅然投奔实力较弱的曹操。
贾诩知道出于形势曹操不得不重用张绣,但他更能看到,曹操在和袁绍的战争中能够取胜。最难得的是,他能够了解曹操的胸襟,知道曹操不会计较杀子大仇,即使时过境迁,曹操也不会刁难。
其胆识如斯。
那个时候,贾诩还是有赌一把的心理吧,赌的是曹操的胸襟,赌注是张绣和自己的性命。
投奔曹操之后,看似从容的贾诩,手心还是捏着一把汗吧。
贾诩选择君主,来去自如,颇有春秋战国时候才智之士的作风�"择其善者而从之"。观其一生用计,都是一言"兴邦、亡国"之策,惊世骇俗。其人更是特立独行,无论道德观、价值观,均大异常人。而贾诩坚持己见,从容不迫,竟能在乱世生存下来,且能位居极品,令人叹服,三国时代真是英雄用武之时啊。
4.2.鲁肃战略
历史上的鲁肃被称为"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
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天下战略: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乘机夺取益州,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
鲁肃实在是难得的人才。
是啊……
读《资治通鉴》,看赤壁之战前那段,我始终以为孙权下决心抗魏,最主要是因为鲁肃的那段话: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这段说辞十分精彩,三国中只有鲁肃才会有这样的见识了。鲁肃的战略出发点完全是从孙权出发,不分析当前的形势,不分析敌我双方的实力,更不谈取胜的战术。整个战与不战的原则,就是孙权的投降后不会有地位和权力。所以对孙权来说,战是必然的选择。
是否觉得这个策略很像三国最著名的一句话。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只是为了孙权一个人,就可以不顾实力相差悬殊,不顾江东的老百姓生活安定,不顾江东数万将士性命。
一个国家,仅仅为了最高领袖的个人利益,就可以将国家置于战乱威胁、甚至是万劫不复之中,简直太可怕了。
难怪孙权会称赞鲁肃说,你真是上天赐给我的啊。
想来鲁肃一定是憨厚地笑着。
我心中陡升一股寒意。
4.3.司马懿战略
司马懿是魏国后期卓越的军事家,其精明老练,堪称三国第一。
历史上认为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克星。因为诸葛亮北伐最害怕的就是司马懿,采用离间计使司马懿失去兵权的那次北伐,是最成功的一次。其后,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持良久,始终也不能获胜。他们互相不能奈何得了对方。
但是看诸葛亮北伐,司马懿对付诸葛亮总是很被动,简直是忍让,遭受百般凌辱而不怒,其胆怯心理让魏国的其他将军都看不起。而且司马懿每每在优势明显的时候让诸葛亮轻易的脱(当然诸葛亮有优势的时候一样被司马懿化解)。可以这么说,司马懿几乎靠拖得诸葛亮病死,最终才赢得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司马懿好像一开始就没想过能战胜诸葛亮,一味退让,永远是防守,如果诸葛亮在多获二十年,相信司马懿也是这样应对。
然而司马懿真的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吗?司马懿的战术作风真的是被动防守吗?
看司马懿擒孟达,不待圣旨,不出十日。其时机把握之准,行动之迅速,令人叹为观止。
其后一次的辽东叛乱,叛军起兵十五万。当时相隔四千里地,魏军兵少路远,司马懿竟然能够做到"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休息六十日",仅以四万兵力,一年破敌。其攻击之强,战术之主动,与对峙蜀军时判若两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
分析一下,诸葛亮北伐的之前,司马懿曾被离间下野。诸葛亮死后,司马懿还要靠诈病欺瞒魏国的君主,让魏君以为自己不会造成威胁。原因就是司马懿一直在魏国受到猜忌。
而司马懿官复原职的原因是什么?是魏国没有对付诸葛亮的人才,不能不用司马懿。
由此可见司马懿的生死仇人诸葛亮,才是真正能使司马懿掌握权力的人。
鸟尽弓藏的道理,司马懿没理由不知道的。
于是司马懿采用了维持现状的平衡战略。一方面防止诸葛亮获得大的优势,对魏国和自己造成致命威胁,另一方面又不击溃诸葛亮,还要保持诸葛亮的攻击力。
也许在空城计的那个时候,诸葛亮也许是看破了这一点,才大胆用计的吧。
遥想当年,司马懿怔怔地看着城头上故作悠闲状弹琴的诸葛亮,心里长长的叹了口气�"也罢,我注定要成就你诸葛亮的神话。"
"回军!"一声令下。
转过头来,是深深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