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et revelabitur quasi aqua iudicium et iustitia quasi torrens fortis

 
北大在线 

草寇

从今年两会看利益集团和中产阶级

中国在新世纪开的第二个全国两会,就要结束了。这次两会,如果说有主题的话,就是中国所面临的加入世贸组织的考验和挑战。
在朱总理的报告中提到了弱势群体的说法,在几个经济学家的专题发言中可以看到中产阶级的说法。由此可以看出,在加入世贸组织的主题之下还暗含着另一个主题——集团利益或者说利益集团。这是在去年江泽民七一讲话提到党内不能有特殊利益集团的说法之后(原文: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又一次对利益集团问题的集中讨论。甚至以往的农民问题、国企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对利益集团的关注问题。比如,大家都说,农民的问题靠农业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而更大一部分是社会措施——即社会关注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还有就是国企问题,随着人员分流和各种企业破产兼并改造措施的出台,人们也认为国企改革造成的弱势群体问题也是一个群体或者说历史造成的国企产业工人集团利益的问题。
在人大政协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发言专访当中我们也可以寻访一下各种利益集团在两会上的利益反映轨迹。在这些暗含的问题的讨论中,我们梳理一下两会上的各种观点,也许能对今后几年我们社会的走向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一、“扩大内需”兼顾了稳定与发展
“扩大内需”,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的集团在政府行为中的最大利益体现——她的执政利益。今年,政府不但力排众议仍然坚持发行1500亿元建设公债,而且在预算安排中创纪录的打了多达5000亿元的赤字。
之所以这样安排,就是为了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五年过渡期内,把经济摊子尽可能地铺大。用赤字财政,多搞一些电、路、机场和工业基础项目,尽可能使得五年后出现这样一个局面:在跨国公司相对来说无阻挡地进入中国之时,发现它们面临的是一个巨大的经济盘子。到了我们对国际经济各种要素在世贸新的平台上进行全接触的时候,接触面应当是越大越好,这样我们就可以尽可能地利用国际上剩余资本对我们的经济结构进行改造,从而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执政党在扩大内需的第一方针的制定中所要维护的集团利益,就是在发展中求得稳定,并使自己的执政基础中受到损害的部分——中低收入群体在政府的关注中获得利益,从而恢复他们对政府的信心和支持。这是符合所有集团利益的,换句话说,保持稳定发展是党的最大的利益所在。
而从两会代表对这一方针的一致拥护来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各种利益集团的利益取得了最广泛的一致。或者说,扩大内需是全国各界的共同利益。
二、确认农民等群体集团的弱势地位
农民是受入世冲击最大,人数也是最多的一个利益集团。在关注农民的弱势地位,千方百计缩小农民与其他群体的社会差距方面,两会代表们又是惊人的一致。这是因为,广大的中产阶级利益集团感受到,中国的广大的农民群体的发展甚至生存问题不解决,社会将不能保持稳定。吴敬琏说,中产阶级是追求稳定的积极力量。中国的中产阶级对解决农民发展问题也是有着极大的积极性的。
三、从两会代表的表现看中产阶级特点
不光是对扩大内需、关注农民问题表现一致,对结构调整、国企脱困等等问题代表们的意见也是与政府保持一样的关注。但是,这些老问题也只有等到中国完全入世之后,依靠国际经济各种要素的进入来彻底解决。但是对科教兴国战略代表们的意见可以说是年年有不同,今年更提出学术腐败等新的问题。集中体现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更多的是来自于中产阶级的背景,以及反映出他们作为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自身的一些发展特点。
中国今天的中产阶级主要是处于一种有业无产的状况。就是说,在中产阶级当中,靠有形财富积累滚动发家的仅算是少数,早年的年广久、步鑫生等等靠简单的工业资本与市场结合的所谓中产阶级今天已经不能概括资本经营、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成分划分特点了。我国的中产阶级主要是靠服务市场、科技市场的巨大国民经济增殖运行来产生的。按照江泽民七一讲话中的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而且,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
这就是说,仅仅按照所有制和有形资产来划分中产阶级已经概括不了了。
据媒体报道:在此次两会之前,全国工商联再次就私有财产提出修宪,但今年两会并没有将此作为议题列入。在中国以事实上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来划分的中产阶级已经很明显的情况下,对私有财产定义的议案却不认为是当务之急。这意味着什麽呢?
在两年前就已提出保护私有财产进行修宪的全国工商联,今年再次提出这一议案。工商联表示,国家不但要保护公民的生活资料,还应明确保护公民的生产资料,建议将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改为国家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并像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一样加上禁止性条款,即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非法侵占或者破坏个人私有财产。全国工商联的建议案指出,“由于我国宪法强调公有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于合法的私人财产的保护还不完善,使得一些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心存疑虑,怕政策变,因此出现了企业短期行为及转移资本的现象。实际生活中,这些新的社会阶层财产受侵犯而得不到保护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种情况,与财产保护制度不健全是分不开的。”不过据了解,今年不可能就这些内容改动宪法。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在今天的中产阶级状况特征尚不清楚的情况下,简单的进行保护财产的修宪,尚不能准确地概括我们建立小康社会的社会成长要求。
比如,知识产权问题、社会诚信问题等等都是在两会引起热烈讨论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涉及到中产阶级的权益方面显然要比简单界定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更有紧迫性。这些问题涉及到那些靠科技、管理、知识、文化、艺术等方面才能、拥有许多无形资产的人的利益,这些特点弄不清楚,光是抽象地阐述私有财产保护是阐释不清楚的。而靠科技、管理、知识、文化、艺术等方面才能、拥有许多无形资产的人今天占了中产阶级的大部分。
在两会上朱镕基提出的继续给公务员加工资的决策也是引起讨论的,朱总理在大力精简政府机构提高办事效率的基础上连续几年都提出给公务员加工资,也是为了在加强改善政府效率的基础上尽量把公务员的收入水平增加,使他们进入中产阶级的范围。
中国的中产阶级与历史上的一些垄断行业也有关系,在这次两会上广泛讨论的中国电信、银行、电力改革分割甚至是与过去的行业管理彻底脱钩的讨论,也是对入世以后,一些传统的高收入阶层的资源被外国企业分割的前景的关注。

以上关于今年两会代表的表现的总结,可以看出: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巨大挑战面前,一个市民社会从关注各阶层利益和整体社会稳定的角度重新找到与国家政府或者说执政党的关系定位。
中国共产党在15大确定搞全面的市场经济的路线之后,确定市场已经建立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有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在执政权力旁边建立。
市民社会建立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资本主义宪政的来源——市民社会在与国家政府对立当中产生,今天的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格局和宪章都是继承了这种市民社会与国家政府天然对立的思路。
还有一种就是,一些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积累起经济资本的国家在转入市场经济的过程当中,市民社会是由执政党的路线、独特的历史文化禀赋建成的,这种市民社会是可以先天地保持着与政府的一致关系。江泽民的七一讲话,是这种现实社会要求的一种及时的反映。
本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种市民社会成长的要求一直是作为一种党的富民路线被广大干部执行着。逐渐成长、人数逐渐增多的中产阶级以往只是在与广大干部的关系上讨论问题,因此以往的两会上,市民社会主体的特点并不是很鲜明。
今年两会,之所以从政府工作报告到代表讨论都有意识地从各种社会阶层的关系进行讨论,说明在中国被入世前景笼罩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紧要关头,市民社会作为一种民间力量已经作为主体之一发挥着独立的作用。或者换句话说,在执政党的政府与个人公民身份之间,已经有了从社区、知识性团队到各种经济实体的各种独立群体成分,或者说有了大量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在党的富民政策和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是中国共产党一直期望的。
中国在进入新的世纪的时候,能够有一个逐渐独立的市民社会,实在是国家之福,他们是在未来中国面对许多未知数的情况下,国家稳定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
未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就是要处理好与这些成长当中的市民社会的关系,江泽民的七一讲话可以看作是研究党与这些市民社会关系的开始。江泽民讲到了扩大党员的来源的问题。这些都预示着在今年的16大上中国共产党要提出面向21世纪的路线的深刻内容。
在这方面,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的参政议政过程已经充分显示了这种政治变动的前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