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号 99002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战线
【原刊地名】长春
【原刊期号】199901
【原刊页号】226233
  】孔德与他的实证理论——纪念社会学的创始者孔德诞生200周年
  】王康
【作者简介】王康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的诞生
   
社会学诞生于法国,从1789年爆发法国大革命起,法国的经济和生产虽有一定
的发展,但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复辟与反复辟、帝制与共和的争斗、对外的战争反复
延续达一百多年,其中还交叉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整个法国长期在动乱中,
人心思安,急剧发展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以及要求民主的愿望,都需要比较稳定的环境
,人们要求尽快建立新的秩序。
   
从十九世纪一开始,有许多思想家为改革社会设计各种处方,空想社会主义者既指
出社会的病态,又提出各自济世的策略计划,在法国各阶级阶层中引起不同的反响。就
是在这样的时候,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A.Comte,17981857),来到圣西门(Saint Sim
on,1760
1825)这位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身边,从18181824年(即二十岁到二十六
岁)间以弟子身份,义务地作为圣西门的秘书。无疑地这个年轻人要受到老师一些影响
。但作为一个肯于独立思考的青年学者,师生之间终于发生分岐,不欢而散。
   
从二十四岁起,这位因参与学潮被巴黎理工技术学校(即后理工大学)开除,既无
学历又无学位职称的青年,在巴黎以为人补习数学维持生活,却在二十六岁时公开主办
实证哲学讲座,博识多才深受欢迎,听众之中不乏巴黎知名学者,他算得是一名自
学成才的人物。
   
但事情并不顺利,由于贫病交困、与妻子不和而精神分裂,1827年曾投河自杀。这
些不幸的生活经历,对他后期思想潜伏着巨大的影响。
    “
实证哲学讲座在他身体及精神恢复正常后,又从1829年初开讲,历时近两年,
全部共七十二讲。讲完后以《实证哲学教程(或称讲义)》为题,从1830年开始出版第
一卷,因经济困难直到1842年其余五卷(共六卷)才陆续出齐。孔德系统地阐述了他的
哲学思想,开创了近现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证哲学派,还从开始随同圣西门共同提出
物理社会学的观点,到1839年第四卷中正式创用社会学这个名词,是《实证哲
学教程》中讲演次数仅次于数学的一门新创的科学。
   
但是,确切地说,社会学的正式出现早在1839年之前。当孔德1822年还在跟随圣西
门的时候,就在他青年时期的初期著作中提出了有关的思想,也就是在这期间因论文的
署名和内容等原因,开始和圣西门有了分歧,导致以后的分手。在1829年前后他自立门
户重新开始讲学时,系统地论述了他的学说和理论。所以社会学实际创始的时间,应是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当然,在孔德的思想中不管他本人如何评说,都不可避免地含
有些圣西门的影响,但把曾经两人共同参与过的论点称之为剽窃,这种批评不仅不
公道,而且也有违学述继承发扬和相互引证的常规。从社会学的出现来说,只是因为生
活贫困,出版困难,他的讲演录拖延了十多年才陆续出齐,人们以文字为据,不免把社
会学的创立延后了十年。
   
这个时间表,一是校订一下学科诞生的时期,那时孔德正值而立之年,思想体系已
经形成,讲演公开进行,在欧洲有一定影响。二是澄清一下传闻的失误:由于孔德生前
有一段时间与马克思、恩格斯处在相同的时代,有些观点则相歧异,按照非此即彼
的模式,不免被认定有反马克思主义之嫌。其实,孔德曾长期为工人讲学,为提高工人
文化知识水平而努力不懈。他的学生和追随者在法国工人运动中也从事活动,在第一国
际遇到困难时他及时发表过同情支持的言论,以后还以实证主义者协会的名义加入
过第一国际。因名称不符工人组织的要求,在活动的方针路线上也有不同意见,不久就
退出了或说被开革了。孔德也批评资产阶级的贪婪,是造成社会混乱的重要原因,但仍
然像以后对待社会民主主义者一样地对待了。
   
虽然在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全部出齐时,正值马克思流亡巴黎(1843年)正式
接触法国工人运动,但一般认为在孔德逝世约十年后,他的影响才引起了马恩的注意并
加以斥责,自是孔德及其学说都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不过从两种学说出现的时间
可以看出,彼此对社会的认识虽有分歧,但二十年代或三十年代的学说,与四十年代诞
生的马克思主义显然不可能有什么联系,认为一门先出现的学说会去反对一门还未诞生
的理论更是说不通了。
   
我自己曾经一再说过,他们的学说产生在相同的时代,而且思想来源也基本相同,
如空想社会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哲学,还有进化论、民主政治思潮和科技发展的影
响等等,由于立场、观点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一在安定的伦敦,一在动乱的巴黎),自
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对社会的治理也提出了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策略。这在多元化的
社会里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只是在非此即彼的模式在苏联定型之后,学术与政治混
淆难分,实证主义哲学也好,社会学也好,都列入另册了。实践证明,这对理论或科学
的发展都只能产生消极的后果。
   
看来,很有必要对一个人及其学说死后的哀荣和生前的遭际区别对待;在特定情况
下对某个人的贬斥要作具体的分析。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红极一时,死后不久就没没
无闻;有的人生前坎坷,备受冷遇,死后则声名日盛,尽管褒贬不一,恰都表明其人其
学引人重视,孔德可称是这样的一种人。
   
他学生时期虽联颖好学,但因不满严厉的校规和虚伪的师道而遭开除。因在数学上
有较多的功力,自是即以为人补习数学为生,当他公开演讲实证主义哲学取得成功,成
为欧洲大陆以及英伦甚有影响的学者,仍未真正改变他的困境。他的母校巴黎理工大学
给他提供一个工作,不是请这位知名的学者思想家讲授哲学讲授理论,而是叫他当一名
数学课临时兼课教师,随后总算正式聘任,还是数学补习教师和新生入学考试的监考者
。不过,这份工作多少给他增加了收入,稍稍安定一点地度过了十年左右的时光。他的
学问和声望日高,受到的妒嫉排挤也日增,他希望能名实相符的从事自己的专业,成为
一名大学教授,尽管理工大学多次有名额可补,都遭那些未必比他高明的教授们所否决
。一代大师作为一名补习教师,还要经常受到那些以专家自居的所谓学者们的嘲讽
,接着干脆连新生入学的监考人和补习教师等职务也给撤销了。孔德的思想不合正统要
求,他自己也可能存在一些未能搞好人际关系的缺点,看来,嫉贤妒能并非中国的特产
,外国也是早已有之的。
   
孔德可谓身心交瘁了。虽然仍然还很忙碌,还坚持给巴黎工人开科普讲座,但已是
一个失业者,生活也难维持了。晚年常常依靠学生和朋友的资助。政局的动荡、贫困的
生活和婚姻爱情的折磨,使一个在科学上很有造诣的思想家,在他的学术生涯上明显地
发生了变化。大致在他将近知命之年的时候,他从坚持科学实证、反对神学的立场
上,转而宣扬人道教。
   
这位被正统学府和当权阶级怀疑为异端的学者,的确,他既指责过资产阶级,又长
期和工人群众保持着联系,又和第一国际有过接触,因而受到过资产阶级的卫道者们的
攻讦。在法国革命过程中不断反复出现的激烈的暴力斗争,使他从拥护共和、支持革命
逐步转为冷漠沉思,把精力投入哲学与科学的研究,相继出版了更多的著作。而在受尽
奚落排挤陷于贫困的凄凉老境之后,精神曾几度分裂,但他不是仇视人间,不是怨天尤
人,而是主张人人克制利己主义,发扬利他主义,主张人人相爱,提倡人道,要爱人类
,还主张各阶级之间要协调合作。……这些想法在动荡已久的法国以至欧洲,多少博得
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的支持,自然不免要受到激进者的非难,认为这是宣扬阶级
调和,分散了斗争力量,进而被斥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反动的教主,他的学说思想更
成为批判对象。
   
记得在1957年初,不少师友曾拟撰文纪念孔德。以后风云突变,我在开始批判时的
一篇文章中(参见《新建设》19578月号),对于这种矛盾丛生,左右都不逢源的现象
,不由地指出法国资产阶级对于一位被视为自己的代言人,竟听任其病贫交困,终
因癌症而悲怆逝去,实在是莫大的讽刺!而毕生为法国工人效过力的学者,却又被视为
工人阶级的敌人,坎坷际遇,实在堪怜!
   
如今,有可能较客观地综观其人其时其事。在特定条件下提出的评论,自然不宜代
替全面的评估;对于适应当时政治需要的斥责,也不宜作为对一个人的整个学说思想的
否定,更不能因某些或某一部分的差错,就把一个卓有成就的人都贬责了。
   
意识形态领域具有强烈的倾向性,但科学终究还有一定的客观准则。孔德的一位崇
敬者,在孔德濒临困境时资助过孔德的英国著名学者穆勒(John Mill,18061873),称
孔德是欧洲的第一流思想家。美国早期的社会学家埃尔伍德(C.A.Ellwood,18731
946)
认为孔德在科学上的地位,犹如耶稣在基督教一样
   
穆勒大致表明了孔德当年欧洲学术思想界的一种看法,埃尔伍德则大致表明近代部
分社会学家的评价。作为现代的社会学工作者,既不必陶醉在这片褒词中,也要对相反
的评估抱持分析的态度。可以见到的是在他逝后既有知识分子也有工人群众参与葬礼,
在他生前虽受尽正统文人的嘲弄和执政者的歧视,死后却逐渐受到了文化界、思想理论
界的礼遇,塑像耸立在他终身潦倒的巴黎城中。在他逝世一百周年时,被誉为世界文
化名人,认为他提倡科学,提倡普及教育,主张人道、利他、爱人类等等,是对人类
文化的贡献。这顶桂冠恰是1957年出自信奉贬责之词的苏欧诸国。这也就为恢复其本来
面目提供了可能的趋势。虽然时间延迟了整整一个世纪,而在有的地方还要延迟更长的
时间。
   
后二十年代在苏联开始的权力斗争,导致了三十年代苏联政治上的残酷清洗,和思
想领域里个人迷信、教条主义的滋长。个人迷信愈膨胀,社会愈封闭;教条主义愈扩张
,思想愈僵化,伴随而来的是毒害人类知识文化的虚无主义。而且越出国界把这种病毒
广泛扩散,使许多国家遭到毒害:唯我正确的标尺、否定一切的癖好、断章取义的文风
、无休止的批判和斗争,既不能提高学术水平或丰富知识,更不能促进生产,毒害可谓
深矣!
           
社会学的思想渊源与孔德的实证理论
   
孔德离开人世已经一百四十多年了。他的实证哲学问世已过了一个半世纪。生
前坎坷,身后却得到一个重要的哲学流派和一门科学创始者的殊荣。实证主义哲学在近
现代哲学中通过不同学者或学派的阐释还有一定影响,社会学则已传播全球。尽管和创
始时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后来的同行总会提到他。
   
也正因此,不免产生一些歧见。因为任何一门学科的出现,总是有一位或几位代表
人物,但代表人物并不是什么天才,很难认定学科就是他所创造。代表人物的值得称道
都是因为他能适应所处时代的需要,吸取当时生产、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成
果,经过综合提炼在已有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认识,社会学自然也不会例外。孔德虽有才
干也很勤奋好学,如果离开了前人的学术成就是难以有所创造的。所以对于社会学的起
源,也就有了不同的看法,一般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很早就有社会学,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那时起,就已开始
有了研究社会的思想。以此类推,我们中国早在先秦就有孔子、墨子、荀子等思想家,
都有论述社会的思想。特别是荀子,不妨说是位好社会学家,因为近现代社会学中
的有些观点,在他的书中都有涉及。这是一种说法吧。
   
另一种说法认为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后,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前后,在十七、十
八世纪已有很多思想家,如英国洛克(J.Locke,16321704)、霍布斯(T.Hobbs,15881
679)
,法国的卢骚和蒲鲁东、圣西门等,德国的康德、黑格尔等学者们的著述中都有丰
富的社会思想,孔德不过是加以综合整理,甚至还有人认为他综合整理得不好,还有剽
窃之说,因此谈社会学的起源要从孔德之前的思想家算起。
   
看来,这些看法都如前面所说的,都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与社会学有关的思想渊源
,但都是把社会思想史与社会学混同了。因为最先使用社会学这个学科名称的,是十九
世纪二十年代初的孔德和他的老师圣西门,但开始用的是物理社会学,到了1829
孔德在他的实证哲学讲座中正式使用社会学一词,并系统地论证了社会学这门
科学,提出了怎样研究这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界自然就把他作为这门学科最早的
代表了。
   
马克思没有用过社会学这个名词,而且由于当时第一国际的活动中,有孔德及其追
随者在工人中的影响,还曾严厉地指责过孔德。因此在相当一段时期中,无论从经院学
派角度或从激进思想传统,都把二者尖锐地对立起来。但也许正是通过相互的批评,从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三十年代,有人从中窥探出一些相近或可以发生接触并进行研讨的
问题。尽管各自的出发点有所不同,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和哲学思想及方
法论的重要意义,却不能不予重视。所以在现代的社会学著作中,都有不同比重的研讨
马克思社会思想的内容,相当多的西方社会学者也尊马克思为社会学之父,无论从
当代的冲突学派或从批评马克思思想的韦伯的社会学学说中,都可以看到马克思的影响
。中国大陆由于长期封闭,讯息受阻,不清楚这方面的动态。但这种动态无论在理论上
或实践上都值得重视。
   
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也是东西方正在探讨的课题,笔者缺乏这方面的理论修养,
因此在这里只能谈谈孔德的一点简况。
   
孔德提倡实证主义,就是要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历史,研究人的思想认识,
研究人类社会,研究科学。所以他的《实证哲学讲座》七十二讲,除绪论性部分可算作
他的哲学论述,其他六十余讲则分论数学、天文、物理等直到社会学的建立。所谓《实
证哲学讲座》相当于一部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史,社会学在他看来就是科学发展的结果

   
他认为人类社会分为物质的、人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其中智力的发展有三个阶
段:第一个阶段是神学的,人们在这个阶段对世界事物的认识主要靠上帝,为神的意志
所左右;第二阶段是形而上学的,人类思想和社会变动的认识,摆脱了纯粹的自然状态
,能够自己思考一些问题,但没有科学的依据,主要靠形而上学、玄学的冥思苦想。只
有到了第三个阶段——实证的阶段,也就是科学的阶段——人类研究各种现象、思考各
种问题,都要靠精确的观察、假设、实验,需要有科学的根据。这是他对当年科学发展
状况作出的结论,也是用这种分析去抨击作为封建统治理论基础的神学及其所依附的教
会神权,这种三阶段论应用在政治上,实证阶段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了。
   
孔德生活的时代,是多种科学发达和民主兴起的时代,科学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欧洲各国先后推动了产业革命;科学也揭露了封建神权的专横愚昧,在欧洲各国先
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孔德幸运地承继着文艺复兴以来丰富的科学文化积累的知识,
又亲历法国剧烈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的资本主义体制虽然还未巩固地建立,但生产力
已然提高,资本主义经济也有一定的基础,民主民权的思想影响在扩大。法国资产阶级
已经占有相当的优势,封建势力尽管还在挣扎,并和国外的皇权勾结不断反扑,法国资
本主义制度实际上已在取代封建统治。法国正经历着一个新旧体制交替、旧的仍不甘心
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
   
在这种形势下,与资本主义共生的各种矛盾都已暴露出来,社会问题逐渐增多,社
会道德风尚呈现混乱,封建神权留下的愚昧和文化教育的落后,都阻碍了社会的进展。
曾经为资本主义催生的各种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分别承担着各自研究
的专门领域,面对着这么多的互相牵连的社会问题和亟待整顿的社会现象,需要有一门
新的科学来研究这个新出现的社会及其所出现的许多问题。孔德就是适应这样的需要,
依据科学的发展,论证了社会学出现的必要。
   
孔德认为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丰富的,但按照他的三阶段论中实证的程度把
科学发展的顺序大致归纳为六门;首先是数学,这是一门站在下列五门基本科学前列的
学科,也就是科学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依次建立了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
社会学。
   
这个次序表明了各门学科相互的关系,每门科学都依赖前列各学科取得的成果。由
此发展到最高阶段的科学就是社会学。不过他所称的社会学,涉及的范围很广,他虽然
主张用科学的实证的方法研究社会学,但仍有些社会哲学的论述。
   
孔德是实证哲学的开创者,他认为哲学是协调各门学科的学科,他的实证哲学就是
科学的综合,可以指导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科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等都可以
运用他提出的思想和观察、实验、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说明。也许因为他自己具有数
学的修养、对数学的重视,早就主张计量化的重要,认为可以从一门学科运用数学的程
度衡量其科学性。虽然他自己不及实践这个主张,但继他之后其他学者也有相似意见,
而近几十年来社会学以至整个社会科学这种发展趋势都很明显。社会学通过社会调查的
统计分析,更取得较大的成果。
   
孔德把社会学排列在后面,一方面是根据他的实证理论所认定的科学发展的结果,
一方面如前所述是时代的需要,需要一门学科综合地研究和处理当时已出现和正在出现
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从孔德的生平经历,知道他从出生到逝世(17981857),都处在法国大革命巨大的
社会变动中。法国从1789年爆发的推翻封建的大革命,在内外封建势力勾结下有过多次
反复,发生过多次战争。资产阶级革命队伍自身也不断地分化,互相倾轧。刚站上统治
地位的资产阶级又残酷地剥削无产阶级,而占有相当大比重的农民和城市市民之间也有
矛盾,可以设想社会是多么地不安定。直到孔德逝去,法国革命还在较量中。
   
孔德身历其境,尽管自己的生活穷愁潦倒,却不同意曾师事过的圣西门的一些空想
,要通过科学通过知识和理性来改变上述状况,用实证主义反对神学和形而上学。针对
当时社会实际情况,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从两方面着手研究社会,这就是他的
两种理论:
   
一种是社会静学,研究社会的结构和社会的秩序;一种是社会动学,研究社会的变
迁和社会的进步。二者既有区别又互有联系,是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不过分别从动态
静态来加以分析,然后综合加以调整。他深受进化论的影响,也勾划出社会结构的轮廓
,应该说他关于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尽管现今研究家庭问题的学者们很少有人提及,
实际上在我看来并未超越他的论点。特别令人惊异的是孔德自己是个婚姻家庭都很不幸
的人,也是没有处理好他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社会单位的关系的人,也许正是从这种体验
中所以特别重视家庭吧!现在还不清楚孔德是否受过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我总感到他
研讨个人、家庭、社会以至变迁、进步等等,都似乎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至
大同这些中国的传统思想那么相近。即使二者没有关连,也正好说明人类社会在发展过
程中,既有不同,也总有相同相通之处。如今在整个世界都正在开放透明、相互关心之
际,这同与不同对社会学的理论与实际都不无意义。
   
如果再回头看看孔德生活的时代背景,按存在决定意识的精神,可以理解他为什么
会有那样想法。因为当时社会十分动乱,所以需要研究秩序,研究执行或稳定秩序的组
织结构,以便使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能安定,有秩序,消除造成混乱的因素。同时,在科
学技术的推动下,在进化思想的影响下,生产在发展,社会也在进步,却又存在那么多
混乱,政治纷争又那么剧烈,这就要研究发展进步的情况和规律。
   
但是,孔德虽然提倡科学,对社会这样一个复杂的庞然大物,毕竟难以通过实证作
全面的考察;他认识到社会也是一个进化的有机体,虽与封建神权的僵化有所不同,却
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只是把出现不久但已问题不少的资本主义与已经或即将死亡的封建
社会相比;只是对新出现的巨大生产力惊羡,就把资本主义当作进步,认为应予肯定,
而对圣西门等思想家的批评,则视为是否定性的议论,已不合时宜。他虽然以科学
家自任,毕竟未能避免那个时代及其以前一些哲学家们的习性,不注重从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角度观察社会。他又厌恶政治争夺和社会混乱,对阶级斗争自然不感兴趣,这在
当时就引致了实证主义者协会这个工人组织和第一国际的分歧,以后也就成为他留给社
会学这门学科和他自己都受到批评的缘由。
   
的确,在孔德生前还不及看到历史唯物主义这个科学理论,他一生都和工人保持着
密切联系,却还看不见走上历史舞台不算久的无产阶级的作用。那么怎样来维持社会秩
序,怎样推进社会进步呢?他除了寄望于一个有统治能力的政府主持公道,就是提倡科
学,发展教育,尊崇理性,把个人和家庭的素质提高,社会就可以有秩序地发展了。这
些看法在矛盾尖锐的阶级社会虽然不能及时解决问题,但他重视教育,提高人的素质的
主张,已在一百多年的社会实践中,成为卓识远见。
   
以后,沿袭着他的传统的社会学,逐步转入实证经验的领域,但也有人却称之为历
史唯心主义,他所寄望的有力的统治者在资本主义社会只能是资产阶级。孔德自己生前
或者没有考虑或者未加注意,他的眼界还局限在欧洲,所思考的依据似乎只限于法国。
   
不过,孔德对于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自己二者都不是。因
为在他的哲学里,一直回避本体论的争论,他觉得哲学这门学问从一开始至少经历了两
千多年,在这方面花的力气不小,而所得者很少,常不免陷于形而上学的空谈。这样与
其脱离实际地重复着没完没了的争论,不如采取超然的态度,用科学的实证的方法做些
实际的事情,并取各家之长解决一些社会上存在的问题。这样调和、超然的主张,孔德
到了晚年自己也没有做到。故在马克思哲学建立以后受到批判,而在近代社会学界出现
过的忽视理论研究的倾向,除了有现实政治的原因,不妨说与早期的这段故事多少有些
关连。
   
在以上的叙述中,没有系统地介绍孔德的各种观点,只是想藉此说明一个人和他的
思想出现的情境,维护或批判最好能从当时的实际出发,特别是涉及到一个哲学流派、
一门科学和许多的人时更要作具体的分析,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显然都不免带有主观
的色彩。
   
孔德的思想也像其他思想家一样,都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因为思想的形成不可能是
一锤定音的事情,早期的思想和后期的思想往往会有所不同。曾经出现过的一些争论,
恰恰是忽视了这种情况,十年浩劫中手持小红书打语录战,固然已成了令人啼笑皆
非的闹剧,这场经历确实值得记取。
   
对孔德来说,1830年法国革命出现的变化、封建王朝凶狠的反扑、资产阶级的反复
无常,还缺乏斗争经验的无产阶级受到无辜的损害,使他产生了厌恶政治的情绪,深感
科学、知识和教育的重要,继实证哲学讲座之后新开科普讲座,为提高工人的文化知识
,长期坚持讲课。虽然自己的生活相当艰困,但对社会的动荡,则更关心,思考的领域
也有所扩大。不过这位强调科学实证精神、哲学上主张超脱心物之争的学者,亲睹法国
生产、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却变坏,因此,考虑更多的是怎样用道德力量挽救社会危
机。现代不少地区在经济起飞后,也程度不同地出现道德水平下降的现象,这可能是过
渡性的情况,但有必要引起重视。孔德当年深感问题的重要,所以他的思想也由原先的
以实证精神指导的社会哲学转向道德哲学了,而且在社会学之上增添了伦理学。
    1845
年起,也许可以作为孔德的一个较为明显变化的时期。在此之前,他虽然已经
在法国以至欧洲各国成为知名的学者,但在就业上、生活上、婚姻家庭上连续受到排挤
和苦恼,法国政局的几度变化也使这个反对专制支持共和的学者失望。这个在青年时期
曾经有过精神分裂病史的人,忧时悲世不堪思想重负,旧病一再重发,总算先后好转。
1844
年当他把为工人主办的科普讲座的讲稿出版,攻击他的主要是经院正统的文人们,
这和身后的批判恰成对照。他的生活作风可能给予正人君子们藉口,这使他在大学和科
研机构中难以立足。他仍然坚持讲学研究,直到1845年他所爱恋的女友病逝,这个打击
实在太大,思想心情都难承受。内外因素交集,使这位笃信科学的实证哲学家从失去支
撑过他的爱情的痛苦中,深感爱和感情的重要,主张普爱他人,反对利己自私,在他早
期提倡的秩序与进步之外,又增添了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促进秩序与进步的动力——
。这种被认为是超阶级的观点虽受到指责,爱仍然是科学、文化、艺术等重视的一个主
题。
   
1848年起,孔德真正过着宗教僧侣式的生活,贫困也迫使他只能清贫度日,靠学
生们的资助,勉强维持温饱。此后虽然仍不断讲学著述,但已不是早年那个反对宗教坚
持科学实证的哲学家,而是一个宣扬利他、爱人、尊崇道德和感情的人道教的大主教了

   
从孔德的不足六十年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前后有很大的变化,他所创导的
实证哲学和社会学是他前期的贡献,其中一些有益的见解,事实上在后来的各种类型的
学者著作中,不管承认或不承认都可以看到他的一些影响。他从反对宗教变为鼓吹宗教
,难怪会受到谴责。但粗略考察一下他的遭际,对其思想感情发生的变化当能有所理解
。如果说有的人的思想是越来越走上进步,也有些人的思想则在倒退,前者的例子很多
,后者或者不妨以把社会学正式引入中国的严复先生为例。既要以其所处的时代、条件
来分析,也要了解各自主观上的原因,这样评估较符合实际,才可能从中吸取教训和教
益。孔德想超脱复杂尖锐的阶级斗争或政治斗争侈谈道德、伦理以及文化教育,似乎近
于空想,但在革命成功取得政权之后,及时注意社会风尚,注意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的
改进,就既有必要也有可能了。即使在革命过程中,对于争取人心、团结群众……也有
积极的意义。
   
从社会学来说,孔德的经历和实证主义大致可以给人留下三个印象。
   
一、社会学是适应科学发展而兴起的一门科学。
   
二、社会学是适应政治变革、生产技术和经济发达的需要而出现的科学。它产生于
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具有反封建、反神权、要科学、要民主的特性。也许正是因此,
孔德生前并未受到惊魂未定的资产阶级的理解。在他逝去相当一段时间后,在资本主义
社会也有不同的情况,在号称民主的一些国家得到较快发展,在法西斯和军国主义
的国家则不受欢迎。在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后,由于历史的认识上的原因,也受到了误解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科学的进展,对社会学,现在无论在西方或东方,尽管还存在
不同的看法,然而都已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孔德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看待,认识到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总要有一
段相对稳定时期,为求得新的发展、新的变革,要重视这种相对稳定,重视道德、教育
、社会风尚。孔德看不到法国革命经历长期的动乱换来了比有些国家较彻底的民主共和
,而对政治斗争的残酷表示厌恶,强调秩序和进步,晚年更强调利他爱人、反对利己自
私。这在当时自然是资产阶级的秩序和进步,但一概斥之为反动,既不符合社会发展形
态的原则,可以适当避免的或减轻的动乱能少一些也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现实和历史血
的教训,也证明人为的故意加剧动乱,只能破坏生产而不得人心。在批判一个人或一门
学说的时候,不要忘记从反面也可能吸取一些教益。因为不管是哪种形态的社会,特别
是取得政权之后,要维护政权、从事建设、发展生产,都需要秩序和进步,社会才能安
定团结,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如果说,社会学在社会主义国家终于都先后恢复重建,这
与它具有这种作用不无关系。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一向认为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一门学问,当突破了非此即彼
的思维模式,不再把人类共有的知识和智慧,无偿地或随意地划归给资本主义独占,
也就可以依据我们的需要,加以选择、加以改造而为我所用了。
【责任编辑】陈忠
文献号 99002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战线
【原刊地名】长春
【原刊期号】199901
【原刊页号】226233
  】孔德与他的实证理论——纪念社会学的创始者孔德诞生200周年
  】王康
【作者简介】王康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的诞生
   
社会学诞生于法国,从1789年爆发法国大革命起,法国的经济和生产虽有一定
的发展,但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复辟与反复辟、帝制与共和的争斗、对外的战争反复
延续达一百多年,其中还交叉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整个法国长期在动乱中,
人心思安,急剧发展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以及要求民主的愿望,都需要比较稳定的环境
,人们要求尽快建立新的秩序。
   
从十九世纪一开始,有许多思想家为改革社会设计各种处方,空想社会主义者既指
出社会的病态,又提出各自济世的策略计划,在法国各阶级阶层中引起不同的反响。就
是在这样的时候,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A.Comte,17981857),来到圣西门(Saint Sim
on,1760
1825)这位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身边,从18181824年(即二十岁到二十六
岁)间以弟子身份,义务地作为圣西门的秘书。无疑地这个年轻人要受到老师一些影响
。但作为一个肯于独立思考的青年学者,师生之间终于发生分岐,不欢而散。
   
从二十四岁起,这位因参与学潮被巴黎理工技术学校(即后理工大学)开除,既无
学历又无学位职称的青年,在巴黎以为人补习数学维持生活,却在二十六岁时公开主办
实证哲学讲座,博识多才深受欢迎,听众之中不乏巴黎知名学者,他算得是一名自
学成才的人物。
   
但事情并不顺利,由于贫病交困、与妻子不和而精神分裂,1827年曾投河自杀。这
些不幸的生活经历,对他后期思想潜伏着巨大的影响。
    “
实证哲学讲座在他身体及精神恢复正常后,又从1829年初开讲,历时近两年,
全部共七十二讲。讲完后以《实证哲学教程(或称讲义)》为题,从1830年开始出版第
一卷,因经济困难直到1842年其余五卷(共六卷)才陆续出齐。孔德系统地阐述了他的
哲学思想,开创了近现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证哲学派,还从开始随同圣西门共同提出
物理社会学的观点,到1839年第四卷中正式创用社会学这个名词,是《实证哲
学教程》中讲演次数仅次于数学的一门新创的科学。
   
但是,确切地说,社会学的正式出现早在1839年之前。当孔德1822年还在跟随圣西
门的时候,就在他青年时期的初期著作中提出了有关的思想,也就是在这期间因论文的
署名和内容等原因,开始和圣西门有了分歧,导致以后的分手。在1829年前后他自立门
户重新开始讲学时,系统地论述了他的学说和理论。所以社会学实际创始的时间,应是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当然,在孔德的思想中不管他本人如何评说,都不可避免地含
有些圣西门的影响,但把曾经两人共同参与过的论点称之为剽窃,这种批评不仅不
公道,而且也有违学述继承发扬和相互引证的常规。从社会学的出现来说,只是因为生
活贫困,出版困难,他的讲演录拖延了十多年才陆续出齐,人们以文字为据,不免把社
会学的创立延后了十年。
   
这个时间表,一是校订一下学科诞生的时期,那时孔德正值而立之年,思想体系已
经形成,讲演公开进行,在欧洲有一定影响。二是澄清一下传闻的失误:由于孔德生前
有一段时间与马克思、恩格斯处在相同的时代,有些观点则相歧异,按照非此即彼
的模式,不免被认定有反马克思主义之嫌。其实,孔德曾长期为工人讲学,为提高工人
文化知识水平而努力不懈。他的学生和追随者在法国工人运动中也从事活动,在第一国
际遇到困难时他及时发表过同情支持的言论,以后还以实证主义者协会的名义加入
过第一国际。因名称不符工人组织的要求,在活动的方针路线上也有不同意见,不久就
退出了或说被开革了。孔德也批评资产阶级的贪婪,是造成社会混乱的重要原因,但仍
然像以后对待社会民主主义者一样地对待了。
   
虽然在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全部出齐时,正值马克思流亡巴黎(1843年)正式
接触法国工人运动,但一般认为在孔德逝世约十年后,他的影响才引起了马恩的注意并
加以斥责,自是孔德及其学说都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不过从两种学说出现的时间
可以看出,彼此对社会的认识虽有分歧,但二十年代或三十年代的学说,与四十年代诞
生的马克思主义显然不可能有什么联系,认为一门先出现的学说会去反对一门还未诞生
的理论更是说不通了。
   
我自己曾经一再说过,他们的学说产生在相同的时代,而且思想来源也基本相同,
如空想社会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哲学,还有进化论、民主政治思潮和科技发展的影
响等等,由于立场、观点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一在安定的伦敦,一在动乱的巴黎),自
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对社会的治理也提出了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策略。这在多元化的
社会里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只是在非此即彼的模式在苏联定型之后,学术与政治混
淆难分,实证主义哲学也好,社会学也好,都列入另册了。实践证明,这对理论或科学
的发展都只能产生消极的后果。
   
看来,很有必要对一个人及其学说死后的哀荣和生前的遭际区别对待;在特定情况
下对某个人的贬斥要作具体的分析。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红极一时,死后不久就没没
无闻;有的人生前坎坷,备受冷遇,死后则声名日盛,尽管褒贬不一,恰都表明其人其
学引人重视,孔德可称是这样的一种人。
   
他学生时期虽联颖好学,但因不满严厉的校规和虚伪的师道而遭开除。因在数学上
有较多的功力,自是即以为人补习数学为生,当他公开演讲实证主义哲学取得成功,成
为欧洲大陆以及英伦甚有影响的学者,仍未真正改变他的困境。他的母校巴黎理工大学
给他提供一个工作,不是请这位知名的学者思想家讲授哲学讲授理论,而是叫他当一名
数学课临时兼课教师,随后总算正式聘任,还是数学补习教师和新生入学考试的监考者
。不过,这份工作多少给他增加了收入,稍稍安定一点地度过了十年左右的时光。他的
学问和声望日高,受到的妒嫉排挤也日增,他希望能名实相符的从事自己的专业,成为
一名大学教授,尽管理工大学多次有名额可补,都遭那些未必比他高明的教授们所否决
。一代大师作为一名补习教师,还要经常受到那些以专家自居的所谓学者们的嘲讽
,接着干脆连新生入学的监考人和补习教师等职务也给撤销了。孔德的思想不合正统要
求,他自己也可能存在一些未能搞好人际关系的缺点,看来,嫉贤妒能并非中国的特产
,外国也是早已有之的。
   
孔德可谓身心交瘁了。虽然仍然还很忙碌,还坚持给巴黎工人开科普讲座,但已是
一个失业者,生活也难维持了。晚年常常依靠学生和朋友的资助。政局的动荡、贫困的
生活和婚姻爱情的折磨,使一个在科学上很有造诣的思想家,在他的学术生涯上明显地
发生了变化。大致在他将近知命之年的时候,他从坚持科学实证、反对神学的立场
上,转而宣扬人道教。
   
这位被正统学府和当权阶级怀疑为异端的学者,的确,他既指责过资产阶级,又长
期和工人群众保持着联系,又和第一国际有过接触,因而受到过资产阶级的卫道者们的
攻讦。在法国革命过程中不断反复出现的激烈的暴力斗争,使他从拥护共和、支持革命
逐步转为冷漠沉思,把精力投入哲学与科学的研究,相继出版了更多的著作。而在受尽
奚落排挤陷于贫困的凄凉老境之后,精神曾几度分裂,但他不是仇视人间,不是怨天尤
人,而是主张人人克制利己主义,发扬利他主义,主张人人相爱,提倡人道,要爱人类
,还主张各阶级之间要协调合作。……这些想法在动荡已久的法国以至欧洲,多少博得
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的支持,自然不免要受到激进者的非难,认为这是宣扬阶级
调和,分散了斗争力量,进而被斥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反动的教主,他的学说思想更
成为批判对象。
   
记得在1957年初,不少师友曾拟撰文纪念孔德。以后风云突变,我在开始批判时的
一篇文章中(参见《新建设》19578月号),对于这种矛盾丛生,左右都不逢源的现象
,不由地指出法国资产阶级对于一位被视为自己的代言人,竟听任其病贫交困,终
因癌症而悲怆逝去,实在是莫大的讽刺!而毕生为法国工人效过力的学者,却又被视为
工人阶级的敌人,坎坷际遇,实在堪怜!
   
如今,有可能较客观地综观其人其时其事。在特定条件下提出的评论,自然不宜代
替全面的评估;对于适应当时政治需要的斥责,也不宜作为对一个人的整个学说思想的
否定,更不能因某些或某一部分的差错,就把一个卓有成就的人都贬责了。
   
意识形态领域具有强烈的倾向性,但科学终究还有一定的客观准则。孔德的一位崇
敬者,在孔德濒临困境时资助过孔德的英国著名学者穆勒(John Mill,18061873),称
孔德是欧洲的第一流思想家。美国早期的社会学家埃尔伍德(C.A.Ellwood,18731
946)
认为孔德在科学上的地位,犹如耶稣在基督教一样
   
穆勒大致表明了孔德当年欧洲学术思想界的一种看法,埃尔伍德则大致表明近代部
分社会学家的评价。作为现代的社会学工作者,既不必陶醉在这片褒词中,也要对相反
的评估抱持分析的态度。可以见到的是在他逝后既有知识分子也有工人群众参与葬礼,
在他生前虽受尽正统文人的嘲弄和执政者的歧视,死后却逐渐受到了文化界、思想理论
界的礼遇,塑像耸立在他终身潦倒的巴黎城中。在他逝世一百周年时,被誉为世界文
化名人,认为他提倡科学,提倡普及教育,主张人道、利他、爱人类等等,是对人类
文化的贡献。这顶桂冠恰是1957年出自信奉贬责之词的苏欧诸国。这也就为恢复其本来
面目提供了可能的趋势。虽然时间延迟了整整一个世纪,而在有的地方还要延迟更长的
时间。
   
后二十年代在苏联开始的权力斗争,导致了三十年代苏联政治上的残酷清洗,和思
想领域里个人迷信、教条主义的滋长。个人迷信愈膨胀,社会愈封闭;教条主义愈扩张
,思想愈僵化,伴随而来的是毒害人类知识文化的虚无主义。而且越出国界把这种病毒
广泛扩散,使许多国家遭到毒害:唯我正确的标尺、否定一切的癖好、断章取义的文风
、无休止的批判和斗争,既不能提高学术水平或丰富知识,更不能促进生产,毒害可谓
深矣!
           
社会学的思想渊源与孔德的实证理论
   
孔德离开人世已经一百四十多年了。他的实证哲学问世已过了一个半世纪。生
前坎坷,身后却得到一个重要的哲学流派和一门科学创始者的殊荣。实证主义哲学在近
现代哲学中通过不同学者或学派的阐释还有一定影响,社会学则已传播全球。尽管和创
始时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后来的同行总会提到他。
   
也正因此,不免产生一些歧见。因为任何一门学科的出现,总是有一位或几位代表
人物,但代表人物并不是什么天才,很难认定学科就是他所创造。代表人物的值得称道
都是因为他能适应所处时代的需要,吸取当时生产、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成
果,经过综合提炼在已有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认识,社会学自然也不会例外。孔德虽有才
干也很勤奋好学,如果离开了前人的学术成就是难以有所创造的。所以对于社会学的起
源,也就有了不同的看法,一般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很早就有社会学,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那时起,就已开始
有了研究社会的思想。以此类推,我们中国早在先秦就有孔子、墨子、荀子等思想家,
都有论述社会的思想。特别是荀子,不妨说是位好社会学家,因为近现代社会学中
的有些观点,在他的书中都有涉及。这是一种说法吧。
   
另一种说法认为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后,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前后,在十七、十
八世纪已有很多思想家,如英国洛克(J.Locke,16321704)、霍布斯(T.Hobbs,15881
679)
,法国的卢骚和蒲鲁东、圣西门等,德国的康德、黑格尔等学者们的著述中都有丰
富的社会思想,孔德不过是加以综合整理,甚至还有人认为他综合整理得不好,还有剽
窃之说,因此谈社会学的起源要从孔德之前的思想家算起。
   
看来,这些看法都如前面所说的,都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与社会学有关的思想渊源
,但都是把社会思想史与社会学混同了。因为最先使用社会学这个学科名称的,是十九
世纪二十年代初的孔德和他的老师圣西门,但开始用的是物理社会学,到了1829
孔德在他的实证哲学讲座中正式使用社会学一词,并系统地论证了社会学这门
科学,提出了怎样研究这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界自然就把他作为这门学科最早的
代表了。
   
马克思没有用过社会学这个名词,而且由于当时第一国际的活动中,有孔德及其追
随者在工人中的影响,还曾严厉地指责过孔德。因此在相当一段时期中,无论从经院学
派角度或从激进思想传统,都把二者尖锐地对立起来。但也许正是通过相互的批评,从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三十年代,有人从中窥探出一些相近或可以发生接触并进行研讨的
问题。尽管各自的出发点有所不同,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和哲学思想及方
法论的重要意义,却不能不予重视。所以在现代的社会学著作中,都有不同比重的研讨
马克思社会思想的内容,相当多的西方社会学者也尊马克思为社会学之父,无论从
当代的冲突学派或从批评马克思思想的韦伯的社会学学说中,都可以看到马克思的影响
。中国大陆由于长期封闭,讯息受阻,不清楚这方面的动态。但这种动态无论在理论上
或实践上都值得重视。
   
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也是东西方正在探讨的课题,笔者缺乏这方面的理论修养,
因此在这里只能谈谈孔德的一点简况。
   
孔德提倡实证主义,就是要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历史,研究人的思想认识,
研究人类社会,研究科学。所以他的《实证哲学讲座》七十二讲,除绪论性部分可算作
他的哲学论述,其他六十余讲则分论数学、天文、物理等直到社会学的建立。所谓《实
证哲学讲座》相当于一部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史,社会学在他看来就是科学发展的结果

   
他认为人类社会分为物质的、人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其中智力的发展有三个阶
段:第一个阶段是神学的,人们在这个阶段对世界事物的认识主要靠上帝,为神的意志
所左右;第二阶段是形而上学的,人类思想和社会变动的认识,摆脱了纯粹的自然状态
,能够自己思考一些问题,但没有科学的依据,主要靠形而上学、玄学的冥思苦想。只
有到了第三个阶段——实证的阶段,也就是科学的阶段——人类研究各种现象、思考各
种问题,都要靠精确的观察、假设、实验,需要有科学的根据。这是他对当年科学发展
状况作出的结论,也是用这种分析去抨击作为封建统治理论基础的神学及其所依附的教
会神权,这种三阶段论应用在政治上,实证阶段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了。
   
孔德生活的时代,是多种科学发达和民主兴起的时代,科学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欧洲各国先后推动了产业革命;科学也揭露了封建神权的专横愚昧,在欧洲各国先
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孔德幸运地承继着文艺复兴以来丰富的科学文化积累的知识,
又亲历法国剧烈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的资本主义体制虽然还未巩固地建立,但生产力
已然提高,资本主义经济也有一定的基础,民主民权的思想影响在扩大。法国资产阶级
已经占有相当的优势,封建势力尽管还在挣扎,并和国外的皇权勾结不断反扑,法国资
本主义制度实际上已在取代封建统治。法国正经历着一个新旧体制交替、旧的仍不甘心
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
   
在这种形势下,与资本主义共生的各种矛盾都已暴露出来,社会问题逐渐增多,社
会道德风尚呈现混乱,封建神权留下的愚昧和文化教育的落后,都阻碍了社会的进展。
曾经为资本主义催生的各种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分别承担着各自研究
的专门领域,面对着这么多的互相牵连的社会问题和亟待整顿的社会现象,需要有一门
新的科学来研究这个新出现的社会及其所出现的许多问题。孔德就是适应这样的需要,
依据科学的发展,论证了社会学出现的必要。
   
孔德认为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丰富的,但按照他的三阶段论中实证的程度把
科学发展的顺序大致归纳为六门;首先是数学,这是一门站在下列五门基本科学前列的
学科,也就是科学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依次建立了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
社会学。
   
这个次序表明了各门学科相互的关系,每门科学都依赖前列各学科取得的成果。由
此发展到最高阶段的科学就是社会学。不过他所称的社会学,涉及的范围很广,他虽然
主张用科学的实证的方法研究社会学,但仍有些社会哲学的论述。
   
孔德是实证哲学的开创者,他认为哲学是协调各门学科的学科,他的实证哲学就是
科学的综合,可以指导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科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等都可以
运用他提出的思想和观察、实验、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说明。也许因为他自己具有数
学的修养、对数学的重视,早就主张计量化的重要,认为可以从一门学科运用数学的程
度衡量其科学性。虽然他自己不及实践这个主张,但继他之后其他学者也有相似意见,
而近几十年来社会学以至整个社会科学这种发展趋势都很明显。社会学通过社会调查的
统计分析,更取得较大的成果。
   
孔德把社会学排列在后面,一方面是根据他的实证理论所认定的科学发展的结果,
一方面如前所述是时代的需要,需要一门学科综合地研究和处理当时已出现和正在出现
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从孔德的生平经历,知道他从出生到逝世(17981857),都处在法国大革命巨大的
社会变动中。法国从1789年爆发的推翻封建的大革命,在内外封建势力勾结下有过多次
反复,发生过多次战争。资产阶级革命队伍自身也不断地分化,互相倾轧。刚站上统治
地位的资产阶级又残酷地剥削无产阶级,而占有相当大比重的农民和城市市民之间也有
矛盾,可以设想社会是多么地不安定。直到孔德逝去,法国革命还在较量中。
   
孔德身历其境,尽管自己的生活穷愁潦倒,却不同意曾师事过的圣西门的一些空想
,要通过科学通过知识和理性来改变上述状况,用实证主义反对神学和形而上学。针对
当时社会实际情况,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从两方面着手研究社会,这就是他的
两种理论:
   
一种是社会静学,研究社会的结构和社会的秩序;一种是社会动学,研究社会的变
迁和社会的进步。二者既有区别又互有联系,是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不过分别从动态
静态来加以分析,然后综合加以调整。他深受进化论的影响,也勾划出社会结构的轮廓
,应该说他关于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尽管现今研究家庭问题的学者们很少有人提及,
实际上在我看来并未超越他的论点。特别令人惊异的是孔德自己是个婚姻家庭都很不幸
的人,也是没有处理好他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社会单位的关系的人,也许正是从这种体验
中所以特别重视家庭吧!现在还不清楚孔德是否受过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我总感到他
研讨个人、家庭、社会以至变迁、进步等等,都似乎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至
大同这些中国的传统思想那么相近。即使二者没有关连,也正好说明人类社会在发展过
程中,既有不同,也总有相同相通之处。如今在整个世界都正在开放透明、相互关心之
际,这同与不同对社会学的理论与实际都不无意义。
   
如果再回头看看孔德生活的时代背景,按存在决定意识的精神,可以理解他为什么
会有那样想法。因为当时社会十分动乱,所以需要研究秩序,研究执行或稳定秩序的组
织结构,以便使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能安定,有秩序,消除造成混乱的因素。同时,在科
学技术的推动下,在进化思想的影响下,生产在发展,社会也在进步,却又存在那么多
混乱,政治纷争又那么剧烈,这就要研究发展进步的情况和规律。
   
但是,孔德虽然提倡科学,对社会这样一个复杂的庞然大物,毕竟难以通过实证作
全面的考察;他认识到社会也是一个进化的有机体,虽与封建神权的僵化有所不同,却
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只是把出现不久但已问题不少的资本主义与已经或即将死亡的封建
社会相比;只是对新出现的巨大生产力惊羡,就把资本主义当作进步,认为应予肯定,
而对圣西门等思想家的批评,则视为是否定性的议论,已不合时宜。他虽然以科学
家自任,毕竟未能避免那个时代及其以前一些哲学家们的习性,不注重从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角度观察社会。他又厌恶政治争夺和社会混乱,对阶级斗争自然不感兴趣,这在
当时就引致了实证主义者协会这个工人组织和第一国际的分歧,以后也就成为他留给社
会学这门学科和他自己都受到批评的缘由。
   
的确,在孔德生前还不及看到历史唯物主义这个科学理论,他一生都和工人保持着
密切联系,却还看不见走上历史舞台不算久的无产阶级的作用。那么怎样来维持社会秩
序,怎样推进社会进步呢?他除了寄望于一个有统治能力的政府主持公道,就是提倡科
学,发展教育,尊崇理性,把个人和家庭的素质提高,社会就可以有秩序地发展了。这
些看法在矛盾尖锐的阶级社会虽然不能及时解决问题,但他重视教育,提高人的素质的
主张,已在一百多年的社会实践中,成为卓识远见。
   
以后,沿袭着他的传统的社会学,逐步转入实证经验的领域,但也有人却称之为历
史唯心主义,他所寄望的有力的统治者在资本主义社会只能是资产阶级。孔德自己生前
或者没有考虑或者未加注意,他的眼界还局限在欧洲,所思考的依据似乎只限于法国。
   
不过,孔德对于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自己二者都不是。因
为在他的哲学里,一直回避本体论的争论,他觉得哲学这门学问从一开始至少经历了两
千多年,在这方面花的力气不小,而所得者很少,常不免陷于形而上学的空谈。这样与
其脱离实际地重复着没完没了的争论,不如采取超然的态度,用科学的实证的方法做些
实际的事情,并取各家之长解决一些社会上存在的问题。这样调和、超然的主张,孔德
到了晚年自己也没有做到。故在马克思哲学建立以后受到批判,而在近代社会学界出现
过的忽视理论研究的倾向,除了有现实政治的原因,不妨说与早期的这段故事多少有些
关连。
   
在以上的叙述中,没有系统地介绍孔德的各种观点,只是想藉此说明一个人和他的
思想出现的情境,维护或批判最好能从当时的实际出发,特别是涉及到一个哲学流派、
一门科学和许多的人时更要作具体的分析,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显然都不免带有主观
的色彩。
   
孔德的思想也像其他思想家一样,都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因为思想的形成不可能是
一锤定音的事情,早期的思想和后期的思想往往会有所不同。曾经出现过的一些争论,
恰恰是忽视了这种情况,十年浩劫中手持小红书打语录战,固然已成了令人啼笑皆
非的闹剧,这场经历确实值得记取。
   
对孔德来说,1830年法国革命出现的变化、封建王朝凶狠的反扑、资产阶级的反复
无常,还缺乏斗争经验的无产阶级受到无辜的损害,使他产生了厌恶政治的情绪,深感
科学、知识和教育的重要,继实证哲学讲座之后新开科普讲座,为提高工人的文化知识
,长期坚持讲课。虽然自己的生活相当艰困,但对社会的动荡,则更关心,思考的领域
也有所扩大。不过这位强调科学实证精神、哲学上主张超脱心物之争的学者,亲睹法国
生产、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却变坏,因此,考虑更多的是怎样用道德力量挽救社会危
机。现代不少地区在经济起飞后,也程度不同地出现道德水平下降的现象,这可能是过
渡性的情况,但有必要引起重视。孔德当年深感问题的重要,所以他的思想也由原先的
以实证精神指导的社会哲学转向道德哲学了,而且在社会学之上增添了伦理学。
    1845
年起,也许可以作为孔德的一个较为明显变化的时期。在此之前,他虽然已经
在法国以至欧洲各国成为知名的学者,但在就业上、生活上、婚姻家庭上连续受到排挤
和苦恼,法国政局的几度变化也使这个反对专制支持共和的学者失望。这个在青年时期
曾经有过精神分裂病史的人,忧时悲世不堪思想重负,旧病一再重发,总算先后好转。
1844
年当他把为工人主办的科普讲座的讲稿出版,攻击他的主要是经院正统的文人们,
这和身后的批判恰成对照。他的生活作风可能给予正人君子们藉口,这使他在大学和科
研机构中难以立足。他仍然坚持讲学研究,直到1845年他所爱恋的女友病逝,这个打击
实在太大,思想心情都难承受。内外因素交集,使这位笃信科学的实证哲学家从失去支
撑过他的爱情的痛苦中,深感爱和感情的重要,主张普爱他人,反对利己自私,在他早
期提倡的秩序与进步之外,又增添了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促进秩序与进步的动力——
。这种被认为是超阶级的观点虽受到指责,爱仍然是科学、文化、艺术等重视的一个主
题。
   
1848年起,孔德真正过着宗教僧侣式的生活,贫困也迫使他只能清贫度日,靠学
生们的资助,勉强维持温饱。此后虽然仍不断讲学著述,但已不是早年那个反对宗教坚
持科学实证的哲学家,而是一个宣扬利他、爱人、尊崇道德和感情的人道教的大主教了

   
从孔德的不足六十年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前后有很大的变化,他所创导的
实证哲学和社会学是他前期的贡献,其中一些有益的见解,事实上在后来的各种类型的
学者著作中,不管承认或不承认都可以看到他的一些影响。他从反对宗教变为鼓吹宗教
,难怪会受到谴责。但粗略考察一下他的遭际,对其思想感情发生的变化当能有所理解
。如果说有的人的思想是越来越走上进步,也有些人的思想则在倒退,前者的例子很多
,后者或者不妨以把社会学正式引入中国的严复先生为例。既要以其所处的时代、条件
来分析,也要了解各自主观上的原因,这样评估较符合实际,才可能从中吸取教训和教
益。孔德想超脱复杂尖锐的阶级斗争或政治斗争侈谈道德、伦理以及文化教育,似乎近
于空想,但在革命成功取得政权之后,及时注意社会风尚,注意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的
改进,就既有必要也有可能了。即使在革命过程中,对于争取人心、团结群众……也有
积极的意义。
   
从社会学来说,孔德的经历和实证主义大致可以给人留下三个印象。
   
一、社会学是适应科学发展而兴起的一门科学。
   
二、社会学是适应政治变革、生产技术和经济发达的需要而出现的科学。它产生于
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具有反封建、反神权、要科学、要民主的特性。也许正是因此,
孔德生前并未受到惊魂未定的资产阶级的理解。在他逝去相当一段时间后,在资本主义
社会也有不同的情况,在号称民主的一些国家得到较快发展,在法西斯和军国主义
的国家则不受欢迎。在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后,由于历史的认识上的原因,也受到了误解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科学的进展,对社会学,现在无论在西方或东方,尽管还存在
不同的看法,然而都已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孔德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看待,认识到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总要有一
段相对稳定时期,为求得新的发展、新的变革,要重视这种相对稳定,重视道德、教育
、社会风尚。孔德看不到法国革命经历长期的动乱换来了比有些国家较彻底的民主共和
,而对政治斗争的残酷表示厌恶,强调秩序和进步,晚年更强调利他爱人、反对利己自
私。这在当时自然是资产阶级的秩序和进步,但一概斥之为反动,既不符合社会发展形
态的原则,可以适当避免的或减轻的动乱能少一些也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现实和历史血
的教训,也证明人为的故意加剧动乱,只能破坏生产而不得人心。在批判一个人或一门
学说的时候,不要忘记从反面也可能吸取一些教益。因为不管是哪种形态的社会,特别
是取得政权之后,要维护政权、从事建设、发展生产,都需要秩序和进步,社会才能安
定团结,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如果说,社会学在社会主义国家终于都先后恢复重建,这
与它具有这种作用不无关系。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一向认为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一门学问,当突破了非此即彼
的思维模式,不再把人类共有的知识和智慧,无偿地或随意地划归给资本主义独占,
也就可以依据我们的需要,加以选择、加以改造而为我所用了。
【责任编辑】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