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政治儒学对民族主义的第一个判断

        蒋庆




民族主义不是从中国文化中产生的,和儒家学说,包括政治儒学,也没有太多的关系。

从历史上来看,民族主义是从西方近代以来民族国家运动中产生的,产生以后,就对后发国家,后进入民族国家的国家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在中国,在印度,这些所谓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在像西方学习之前,本来是没有民族主义的。印度是一个不重政治的民族,没有民族主义;中国古代的知识结构中,也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就是在西方,民族国家也是近代的产物。西方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时代,通过军事侵略掠夺殖民地,激起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反抗。怎么反抗?就需要学习民族主义。在这里,民族主义具有某种合理性。

民族主义作为西方在近代以来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表现在很多方面,既有精神道德方面,也有器物、制度等等方面。在精神方面,民族主义要求一个国家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要同情和认同,要有捍卫的精神,这些都是在西方本身就产生出来的。德国的民族主义是在德国文化中产生。俄国等国家在反对拿破仑侵略的过程中,其民族主义也有很多文化的成分。民族主义也涉及到器物、制度等层面,你要保卫国家,你就要使你的国家像西方那些早期形成的民族国家一样,要保证你的国家从制度上能有管理上的最高效率——这里的效率主要是从国防角度来说。例如,在财政制度、税收制度上,必须尽量理性化,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用最快速度的集中国家的经济力量,以适应国防的需要。这些动员功能,在西方古代,在中世纪,是没有的。在教育制度上,为了民族国家的生存,必须最大限度培养某个科学领域的专家,培养的目的,是直接为国家的国防服务。此外还有常备军制度等等,都是自民族国家产生以后才出现的。这些都属于民族主义的内容。

在中国,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学习西方的产物。我们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对民族主义进行评价,我们说,一种健康纯正的民族主义,在被西方列强侵略的国家有其正当的价值,这是因为,在世界上有一个公理的问题。

二十世纪初,托尔斯泰曾经写信给辜鸿铭,说中华民族是一个讲道德的民族,西方是强盗,所以中国人不要去学西方,中国人自有道德精神。确乎如此,中国是一个崇尚君子文化、崇尚道德、崇尚良知的民族,它没有西方的霸道、侵略的民族特性。托尔斯泰要求中国人保持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是对的,但是他作为基督教徒,作为西方的和平主义者,没有看到,世界除了博爱,还有一个公正问题。西方已经侵入中国,掠夺中国的财富和资源,这种情况下,反抗就是合理的、公正的。儒家不像基督教的极端的和平主义者,不像佛教怨亲平等这些思想,儒家讲世间的道德上的公正、公义。在侵略的问题上,儒家一直强调要反抗。

在近代中国救亡的历史条件下,救亡怎么救,你用君子的道,你用托尔斯泰劝说的那一套,救不了中国。不仅救不了,反而拱手把中国献给列强,这不符合历史的公正。中国必须反抗,必须救亡。救亡怎么救?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只能用他们这种方法、学他们这种方法来救,除此以外没有办法。因此,中国要学民族主义。也正是在这种前提下——就是盛洪先生也提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前提下,民族主义有其合理性。只有学到它的民族主义这套东西,学他的强盗逻辑来反抗他,这样才能达到历史中的现实的公义。所以我们对民族主义的态度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所有的民族主义都建立在国家私利之上,它肯定是不好的;另一方面,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又确属没有办法。民族主义是中国人被西方逼出来的,中国人并不愿意接受它。

但是必须强调一点,民族主义,应该是一种健康的神圣的民族主义,如果不是这样,就会走向反面,变成种族主义——种族主义是完全建立在血缘、人种之上的。还有一种民族主义是情绪的民族主义,建立在情绪上面,是情绪的发泄。这种发泄也是反抗。这种情绪型的反抗,在一段时间可以激发起大家的反抗精神,例如义和团。我们说,反抗压迫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缺乏正面的建设性功能。

以儒家传统来看,民族主义是“认力不认德”,讲求的是实力,承认民族主义,就意味着改变中国的传统。中国文化一直是“君子文化”,而民族主义是一种“海盗文化”。海盗讲的就是实力,谁的力量大,谁就称王。在当时的情况下,君子肯定打不赢海盗。你要实现政治中的公正,你就需要学他。

总的来看,对于民族主义,我们的第一个判断是:在当时面临着社会达尔文主义、帝国主义支配的亡国亡种的特殊的历史文化条件下,中国学民族主义,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有某种合理性。在现实上,我们没有办法,我们是被它逼出来学这个不好的东西。但是,同时我们又知道,民族主义是西方近代产生的一个怪胎,是海盗文化的结果。在道义上,我们要否定、批判他。我们学民族主义不是说要保全我们的文化、保教,根本保不住。我们学民族主义,目的是要保种、保国,保全我们的民族。


(蒋庆口述,中评网编辑整理)

                                                         本网站首发
中评网:www.china-review.com
版权所有:中评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