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专题列表 |
|
热门文章 |
|
本站推荐 |
|
相关文章 |
|
新站信息统计 |
·共有文章:2860篇
·共有评论:1135条
·文章阅读:3110027人次
·今日更新:1篇 |
|
|
|
|
- 中道专题韩星 张铁诚:中国文化的道统重建——以牟宗三为例
- 韩星 张铁诚:中国文化的道统重建以牟宗三为例 [摘要]道统本就存在于中国历史之中,但近代以来道统失落,文化歧出。现代新儒家重建道统,形成多元道统观,而牟宗三是哲学家道统观的集大成者。他以生命的学问发挥道统之说,通过对儒家元典的创造性诠释和对...
- 作者:admin发表于:2021-07-01 13:11:51 点击:116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林安梧:明清之际:一个思想观念史的理解——从“主体性”、“意
- 林安梧:明清之际:一个思想观念史的理解从主体性、意向性到历史性的一个过程 一、问题的缘起 约莫二十多年前,我写了《知识与道德的辩证性结构:我对朱子学的一些看法》[1],之后对船山做出人性史哲学之研究 [2],并展开象山、阳明的研究 [3]。除此之外,我...
- 作者:admin发表于:2020-12-23 12:32:57 点击:2659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林安梧:新儒学之后与“后新儒学”——以“存有三态论”为核心的
- 林安梧:新儒学之后与后新儒学以存有三态论为核心的思考 作者简介:林安梧,山东大学 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0 林安梧(1957- ),男,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元亨书院院长。 原发信息:《东岳论丛》第201...
- 作者:admin发表于:2020-12-23 12:28:39 点击:2638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牟宗三:客觀的了解與中國文化之再造(评冯友兰梁漱溟胡适等)
- 客觀的了解與中國文化之再造 牟宗三先生於第一屆當代新儒學國際研討會主題演講 1990年12月29日 台北中央圖書館6 王財貴先生 整理 前些日子,聯合報刊載了香港吳明先生所記錄的一個訪問辭,那篇訪問辭的最後,我有兩句話,說:「當今我們最須要的是要有客觀的...
- 作者:admin发表于:2020-10-12 15:13:27 点击:2869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宗白华:中国艺术的意境
- 宗白华:中国艺术的意境 一 禅境的表现 中国艺术家何以不满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因为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层次。蔡小石在《拜石山房词》序里...
- 作者:admin发表于:2020-06-12 15:59:23 点击:2634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罗成:为身心立命——以李泽厚晚期思想中的“历史-哲学”难题为
- 罗成:为身心立命以李泽厚晚期思想中的历史-哲学难题为中心的考察 【内容提要】考察近四十年的中国学术思想,李泽厚的意义亟待更深入的理解。20世纪90年代以降,李泽厚的晚期思想主要聚焦儒学领域,特别关注儒学、康德与马克思的思想结合,以不合时宜的态度...
- 作者:admin发表于:2020-06-04 13:03:12 点击:2732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韩星:场有与中道
- 韩星:场有与中道 摘要:作者认为要更好地理解场有哲学,把握场有哲学的本质,要走中道。中道在是打开场有哲学神奇之门的钥匙,是把握场有哲学的关键(道枢、枢纽),是权能场有的运行之道,是场有哲学的最高原理(皇极大中),是场有哲学的终极关怀之道(超...
- 作者:admin发表于:2020-03-25 12:45:48 点击:2634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赵汀阳:渔樵与历史哲学
- 赵汀阳:渔樵与历史哲学 内容提要:渔樵是个隐喻,代表历史的绝对旁观者,因此是历史的无偏心评论人。渔樵的历史哲学属于道家传统,是一种易道史观,试图理解一切沧桑的历史之道。渔樵的史学方法论在于以无穷的言说使历史始终在场,让一切历史事件问题化,拒...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9-11-18 12:52:09 点击:10623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归藏易 湖北江陵王家台秦简本
- 归 藏 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出土秦代竹简本 王家台秦简《归藏》编号者一百六十四支,未编号的残简二百三十支,共计三百九十四支,总字数约四千余字。由于残缺过甚,至今尚未拼出一支整简,顺序也难以排定。在这批竹简重,共有七十组卦画,其中十六组相同,除去...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9-10-31 18:04:14 点击:10725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李泽厚:说儒学四期
- 李泽厚:说儒学四期 天生百物,人为贵? --郭店楚墓竹简? 成为人,就是成为个体? --Clifford Geertz? 儒学四期说有它的直接源起和间接源起。直接源起是针对由牟宗三提出、 杜维明鼓吹,而在近年开始流行的儒学三期说。儒学三期说,以心性论作道...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9-03-19 11:16:19 点击:14312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刘 陶 黄丹麾:论齐白石艺术世界中的悟性及其衰年变法的背后
- 论齐白石艺术世界中的悟性及其衰年变法的背后 2019年01月25日 09:50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8 来源:荣宝斋《艺术品》 注重心灵体验和精神感悟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特征。悟性来自于悟,而悟又起源于佛教与禅宗。悟性是一种特殊的...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9-02-25 10:20:44 点击:14290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李泽厚:关于八十年代的几本书
- 李泽厚:关于八十年代的几本书 (修订稿) 美学三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苏醒的年代、启蒙的年代,是一个充满理想、激情和希望的年代,越往后看越会发现八十年代的可贵。 当时思想文化领域最先出现的是美学热。这是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出现的第二次美学...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8-11-12 19:27:03 点击:15649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汤一介:新轴心时代的中国儒家思想定位
-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全球化并不一定会消除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冲突,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可能加剧不同文化传统国家、民族之间的冲突。因此,关于文化冲突与文化共存的讨论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是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而引向和平,还是...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4-11-14 16:49:09 点击:15665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李明辉、戴志勇:转化儒家,以立现代民主之基
- 开放时代2014年第5期 转化儒家,以立现代民主之基 李明辉 戴志勇 编 者 按 李明辉是现代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的弟子。2011年6月20日,戴志勇在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会议室对李明辉进行了访谈。因篇幅所限,本刊发表时略有删节。 一、儒家的三副面...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4-11-03 18:54:57 点击:15599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甘阳、陈明、刘小枫等:康有为与制度化儒家
- 开放时代 2014年第5期 康有为与制度化儒学 专题一:康有为与制度化儒学 康有为与制度化儒学 甘阳 唐文明 张翔 白彤东 姚中秋 姚育松 陈明 曾亦 干春松 陈壁生 陈少明 刘小枫 编 者 按 甲午之战以来,两甲子间,国祚屡迁。加之西潮涌入,传统式微,...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4-11-03 18:45:05 点击:15552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朱兴国:王家台秦墓竹简《归藏》全解
- 《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1993年3月,湖北省江陵县荆州镇郢北村(现荆州市郢城镇郢北村)王家台十五号秦墓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就有《归藏》!2000年8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第...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4-07-26 11:08:58 点击:16695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李泽厚:再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 问:你还在写作吗?还有什么新著问世? 答:虽然还有一些东西想写,但身体不行,写不成了。我这一辈子是纯粹单干,一直没有任何助手和帮手。为核对一条小材料,查出处、翻书刊、跑图书馆等等,都得靠自己。现在力不从心,没法做了。 问:你还想写些什么呢? 答:题目还有...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4-01-02 14:31:49 点击:16621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丁耘:矛盾论与政治哲学
- 毛泽东思想是一笔沉重的、被冻结的精神遗产。要动用这笔遗产,哪怕只是为了投资到改革开放或其他陌生的事业里,在今天都要冒着各种风险。 最近,某位政治哲学家将毛泽东指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父。这一观点立遭围攻。批评五花八门,无非是再次重复毛泽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4-01-01 08:54:02 点击:15622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吴兴明:海德格尔将我们引向何方?——海德格尔“热”与国内美学
- 吴兴明2012-4-12 11:10:39 来源:《文艺研究》(京)2010年5期第5~17页 英文标题:Which Place Would Heidegger Lead Us to?: The Research Upsurge of Heidegger...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3-03-23 11:08:10 点击:15793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叶秀山:论海德格尔如何推进康德之哲学
- 2012-12-22 来源:《学灯》第5期 作者:叶秀山 不论对海德格尔的思想持何种态度,他可以被列为本世纪最富有创造性的哲学家、思想家,大概无多少疑问。海德格尔还是本世纪最博学的哲学家之一。他倒也不是上 自天文,下至地理,统统都搞,但他对哲学史(当然是...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3-03-22 18:16:36 点击:15702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朱大可:“文化复兴”的路线图与时间表——癸巳新春之际访朱大可
- 时间:2013-02-25 来源:中国文化报 记者:王晋军 记者:大家都已经注意到,这些年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正在发生重大变迁,作为一个文化学者,你是如何理解和判断这种变迁的实质和内容呢? 朱大可: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型,第一代资本主义是器...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3-02-26 11:00:10 点击:15657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赵汀阳:天下体系的一个简要表述
- 【内容提要】 作者试图论证,天下观点是中国政治思想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它意味着一种中国式的兼容普遍主义,这是比温特所谓的西方政治的三种文化更有潜力解决冲突问题的第四种文化。与此相关,以关系为分析单位的中国存在论为兼容普遍主义提供了哲学基...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2-08-14 16:46:44 点击:16066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王國維:殷周制度論(1917年)
- 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都邑者,政治與文化之標徵也。自上古以來,帝王之都皆在東方。太皞之虛在陳,大庭氏之庫在魯,黃帝邑於涿 鹿之阿,少皞與顓頊之虛皆在魯、衛,帝嚳居亳。惟史言堯都平陽,舜都蒲阪,禹都安邑,俱僻在西北,與古帝宅京之處不同。然...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2-05-29 12:06:51 点击:16067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刘浦江:“五德终始”说之终结——兼论宋代以降传统政治文化的嬗
- 提 要 :以阐释政权合法性为目的的五德终始说建立在对宇宙系统的信仰之上,经过宋代儒学复兴的冲击,被宋儒以道德批评为准则的正统论取而代之。但五运说的残余影响仍长期存在,直到明代,朝野间仍在继续讲求德运。五运说在宋代所面临的危机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中国...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2-05-16 10:14:23 点击:15453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陈赟:王船山理气之辨的哲学阐释
- 回归真实的存在构成了王船山哲学的主题,这一主题包括相互关联的两个问题:什么是真实的存在?如何回归真实的存在?我们首先探讨前一个问题。从孔子开始,存在(道)的探询就被划分为两个交互作用的领域:天道与人道(性)。张载说: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1], 它的意思是...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2-05-08 16:28:17 点击:15640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 中国文化要义 作者:梁漱溟 作品简介 《中国文化要义》是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原书于1949年出版,影响甚大,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本书首先从集团(集体)生活的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进而提出了中国社...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2-04-19 11:12:07 点击:16090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张祥龙:概念化思维与象思维
- 摘要: 为了说明象思维,有必要在对比中讲清楚与它不同的思维方式。首先就是概念化思维,它的特点是:以概念为起点、普遍化、静态化、高阶对象化、事后反思化和后意义生成化。除了这个为西方传统哲学熟悉的思维方式之外,还有形式化思维、形象思维和试错型思维。它们与象思...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2-02-22 15:42:17 点击:15558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唐文明:中国革命的历程与现代儒家思想的展开
- 一部中国现代史,革命是重头戏。而现代儒家思想的展开,与中国革命的历程密切相关。这首先是因为,中国革命的历程,也正是儒教中国没落的历程。不过,如果就此推论说,现代儒家思想的展开本质上是反革命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情...
- 作者:发表于:2010-05-25 10:29:26 点击:15770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迈可.莫林诺: 灵程指引
-
慕安得烈:
教会二千年来有关「进入神生命的道路」最重要的指导为:盖恩夫人所着「由死亡得生命」及「与...
- 作者:发表于:2010-04-29 09:37:41 点击:16055 评论:
查阅全文...
- 中道专题萧延中:中国传统思维中的“身体政治症候学”
- 作者:萧延中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5月
摘要 社会政治有机体循环是中国传统政治思维的重要假设之一。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上,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认为人体、社会和宇宙可以被看作一个同构物,并依据这一原理形成了&qu...
- 作者:发表于:2010-03-14 08:46:54 点击:15629 评论:
查阅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