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
|
本站推荐 |
|
相关文章 |
|
新站信息统计 |
·共有文章:2860篇
·共有评论:1135条
·文章阅读:3110027人次
·今日更新:1篇 |
|
|
|
|
- 公法史论应星:“以史解经”与中国共产主义文明研究的整全性路径
- 应星:以史解经与中国共产主义文明研究的整全性路径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中共党史研究目前存在的碎片化等问题,借助中国传统文明的经史概念,提出了对中国共产主义文明研究的整全性路径的思考。文章对中国共产主义文明的经学内涵和外延做了初步的界定,指...
- 作者:admin发表于:2021-09-01 14:21:35 点击:20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应星 荣思恒: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 (1921—19
- 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 (19211945) 2020年10月19日 15:28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2020年第3期 作者:应星 荣思恒 打印推荐 摘要: 要从多维度、多学科拓展对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理解,地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本文在美国学者施...
- 作者:admin发表于:2021-09-01 12:34:14 点击:8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章永乐:“门罗主义”话语在近代中国的“下行”
- 法意读书 11月15日 以下文章来源于三联学术通讯 ,作者章永乐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学术出版分社 法意导言 清 末民初,源于超国家(supra-state)政治空间的美国门罗主义,在中国的政治/社会改造中,下行到次国家层面,在反满革命盛行的20世纪...
- 作者:admin发表于:2020-12-08 11:04:57 点击:121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王湘平:论范仲淹的宗法思想与义庄信托机制
- 论范仲淹的宗法思想与义庄信托机制 作者:王湘平(中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原道》第38辑,陈明、朱汉民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 内容摘要:范仲淹是我国宋代士大夫的典型代表。他虽然政治失意,但仍然怀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 作者:admin发表于:2020-11-30 16:29:12 点击:67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谢冕:永远的校园
- 谢冕:永远的校园 一颗蒲公英小小的种子,被草地上那个小女孩轻轻一吹,神奇地落在这里便不再动了- -这也许竟是夙缘。已经变得十分遥远的那个八月末的午夜,车子在黑幽幽的校园里林丛中 旋转终于停住的时候,我认定那是一生中最神圣的一个夜晚:命运安排我选...
- 作者:admin发表于:2020-11-26 20:27:09 点击:99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金冲及:较量——东北解放战争的最初阶段
- 爱思想 金冲及:较量东北解放战争的最初阶段 在东北解放战争的最初阶段,国共双方进入这个原本比较陌生的地区后,都面对许多复杂的未知数和变数,因而多次变更原有的决策和工作部署。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先入东北,但处境仍十分艰难。国民党军队在进攻初期拥有...
- 作者:admin发表于:2020-07-13 16:07:34 点击:343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张皓:蒋桂南撤之争与解放军战略大追击
- 爱思想 张皓:蒋桂南撤之争与解放军战略大追击 摘 要: 1949年, 蒋介石、桂系双方在败退之际产生南撤之争。蒋介石计划退往台湾;桂系企图撤退入粤割据两广, 迫不得已时退守海南岛。桂系的战略导向是防守湘桂粤边一线并与解放军进行湘南决战, 因之要求蒋介石调...
- 作者:admin发表于:2020-07-13 16:03:47 点击:208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范亚峰:龚祥瑞先生安息
- 龚祥瑞先生安息 范亚峰 我十分惭愧,在龚先生逝世五周年之际,没有写出一点纪念的文字。 龚先生曾给我以巨大的帮助,在宪政的情怀和观念上,他都曾给予我以巨大的影响。 忘不了北大中关园龚先生寓所里无数次的长谈,从宪政到人生,到时事,等等。先生的白发...
- 作者:admin发表于:2020-07-08 11:39:28 点击:110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吴戬:试论牟宗三历史哲学对船山思想的融摄
- 吴戬:试论牟宗三历史哲学对船山思想的融摄 作者简介:吴戬,衡阳师范学院船山学基地,湖南 衡阳 421002 吴戬(1981- ),湖南株洲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唐宋文学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研究。 原发信息:《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20192期 第1...
- 作者:admin发表于:2020-05-28 14:25:06 点击:58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许成钢:毕生的启蒙者:纪念许良英诞辰100周年,兼论人权-产
- 毕生的启蒙者:纪念许良英诞辰100周年,兼论人权-产权 文 | 许成钢,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作者授权学人scholar发布 2020年5月3日是父亲许良英诞辰一百周年日。父亲生前,历经跌宕起伏。他对爱因斯坦的研究,从半个多世纪前,刚开始时,就计划远远超...
- 作者:admin发表于:2020-05-11 08:53:09 点击:180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余世存:王康:痛苦的中国知识分子代表
- 王康:痛苦的中国知识分子代表 文/余世存 王康,文化学者、民间著名思想家。他对中美关系、台湾悬案、中日现状以及马克思主义、港台新儒家皆有独到心得,自谓人世未尽解,而天命已略知。 一. 王康是说不尽的。 2001年5月,北京当代汉语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公告...
- 作者:admin发表于:2020-04-22 09:42:30 点击:432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杨度创作的对联欣赏
- 杨度创作的对联欣赏 杨度挽联集 自挽 帝道真如,如今都成过去事; 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挽师王闿运: 旷古圣人才,能以逍遥通世法; 平生帝王学,只今颠沛愧师承。 挽黄兴: 公谊不妨私,平日政见分弛,肝胆至今推挚友; 一身能敌万,可惜霸才无命,...
- 作者:admin发表于:2020-01-21 10:58:04 点击:240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夏勇:纪念林向荣老师逝世十周年
- 爱思想 登录新用户注册 巴山深处的良知纪念林向荣老师逝世十周年 选 ▲林向荣(1928-2008) 注:林向荣,河北昌黎人,1948年考入台湾大学哲学系,参加中共地下党工作。1958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毕业,分配到西南政法学院工作。曾任西南政法学院...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9-04-05 10:59:53 点击:405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李泽厚:关于八十年代
- 李泽厚:关于八十年代 1 我在北大读书是在1950年到1954年,标准的四年。那四年,学校里运动不断。如果用现在的学分和学时制的标准,我根本没法毕业的,因为根本没上个几年课。我入学之后先是抗美援朝,后来三反五反,接着又是思想改造。我算了一下,我在哲学...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9-03-19 11:38:56 点击:361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李泽厚:八十年代“中国文化书院”忆往
- 李泽厚:八十年代中国文化书院忆往 记得曾经说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北京三 大民间学术团体,即走向未来丛书、文化:中国与世界、中国文化书院,我都参与而未 深入。 其中最后一个因常有雅聚,交往较密,相见略多,各种报道也常常以汤一介、庞朴、李 泽厚三人名字出...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9-03-19 11:28:48 点击:248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彭小瑜:被忽略的那个中世纪欧洲
- 彭小瑜:被忽略的那个中世纪欧洲 乔丹这些新锐的欧洲史教授早就不再相信,罗马帝国西部所遭受的不可挽回的危机是来自蛮族的入侵和破坏。他笔下的欧洲史并非一个国别史的综合,而是一部突出该地区整体性同一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史,中世纪欧洲政治的特点,恰...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8-11-28 09:35:31 点击:546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汤浩 朱汉民:湘淮军集团的同源异流:一个理学文化视角的比较
- 汤浩 朱汉民:湘淮军集团的同源异流:一个理学文化视角的比较 内容提要:湘军和淮军是晚清时期相继而起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并共同开辟近代军事体制变革和洋务运动的先河,但因其内在军系文化价值取向不同,导致其在历史际遇上的巨大差异。 湘军人物,多爱惜...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8-11-12 12:05:29 点击:406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李华瑞:“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
- 李华瑞: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 进入21世纪,唐宋史学界不约而同的认识到,打通唐宋断代界限,是提高唐、宋史研究的重要途径,而要打通唐宋研究,在20世纪有影响的唐宋变革论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故受到国内学者们的关注。但是,何谓唐宋变革?唐宋变革论...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8-10-25 09:26:50 点击:346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李华瑞:日、美、中对“唐宋变革”论的认识与反应
- 李华瑞:日、美、中对唐宋变革论的认识与反应 按 近些年来,唐宋变革论格外受到国内历史学界的关注。首都师范大学唐宋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华瑞教授,曾主编《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对此问题颇有研究,遂请李教授发表高见。 澎湃新闻:史学研究要打破时代界...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8-10-25 09:22:02 点击:356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张国刚:论“唐宋变革”的时代特征
- 张国刚:论唐宋变革的时代特征 一 关于唐宋变革(Tang Sung-Transition)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一般认为始于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内藤湖南。1910年内藤湖南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中初步提出了他的看法,认为唐代是中世,而宋代为近世。1925年...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8-10-25 09:10:23 点击:250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庞松:高岗、饶漱石问题研究述评
- 庞松:高岗、饶漱石问题研究述评 一、概况 1953年发生的高岗、饶漱石事件,亦称高饶事件,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第一次严重的党内斗争。当时高岗位高权重,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兼计划委员会主席。饶漱石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1955...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8-10-19 15:04:33 点击:2240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吴小娟:我的丈夫杨小凯
- 吴小娟:我的丈夫小凯 本文为吴小娟女士写于2004年8月。2018年10月6日是杨曦光先生七十岁冥寿,稍加注释,特此纪念。 1979上半年在湖南省邵阳新华印刷二厂①,我第一次见到小凯。那时我们在同一个车间工作,我排字,他校对。一天上班的时候,小凯来到我的...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8-10-18 10:16:31 点击:1024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刘统:红军长征是多面化的,历史真实不应掩盖
- 共识网 | 作者:刘统 花满楼/采 | 2015-04-02 受 访者:刘统。1951年生,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从事中国 现代史、中国军事史研究,主要著作有《东北解...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5-04-02 17:30:53 点击:1929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王克明:冯友兰临终谈毛泽东
- 来源:《炎黄春秋》2009年第2期 人类实现和解,是哲学老人冯友兰最后表达的心愿。 冯友兰先生在1988年初开始写作《中国哲学史新编》的第7册,1990年去世前5个月,以95岁高龄完成。这是他最后的著作,后来叫《中国现代哲学史》。在完成这册书后所写的《自...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5-03-22 16:11:23 点击:1327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 许纪霖:汪精卫之谜终于被解开了
- 许纪霖 凤凰网博报 汪精卫,在中国历史当中被认为是与秦桧、石敬瑭齐名的大汉奸,然而,就在一百年前,这个名字却是国人心目中的不世英雄,以身刺杀摄政王未遂,在死囚牢中写下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传颂一时的名句,连审判他的肃亲王都被他的人...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5-03-14 12:50:06 点击:1797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 李洁非:九一三事件后毛泽东与周恩来分道扬镳
- 来源:《钟山》2010年5期作者:李洁非 要么以国家为革命工具、永不休止地开展阶级斗争,要么以中国的稳定、富足、福祉为重,改弦更张,将重心置于经济建设。这是九一三致文革狂飚突然短暂停顿时,中国面临的两个可选项。毛泽东、周恩来各自选择了其中一项。 原题:《...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5-02-16 11:22:07 点击:3299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南方人物:不一样的大哥:黄金荣和杜月笙
- 不一样的大哥 2014-11-04 特约撰稿 王元涛 / 编辑 白伟志 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由、繁荣、富足,同时又绝对没有黄杜式的人物出现,这种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 黄金荣和杜月笙的一生,最终没有像一般黑帮影视剧惯常所表现的那样反目成仇,内讧火并,这...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5-02-04 11:42:51 点击:1371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苏力:在学术史中重读瞿同祖先生
- 26年前的春天,大四,撰写毕业论文,有关中国法律思想史,我阅读了新版的瞿同祖先生的旧作《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以下简称《法律社会》);[1]总体感觉好,与当时读过的诸多中国法律史、法律思想史教科书甚或学术著作不同,讲道理,有味道。将近10年后,在美国偶然...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4-11-28 09:33:16 点击:222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王奇生:弱势独裁政党的历史命运
- 国民党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党治政权。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形态在漫长的王朝帝制崩溃后,开始向一种新的党国体制转型。中国从此步入党治时代。但国民党仿照俄共实行一党专政,而在实际运作中,其组织散漫性,又像西方议会政党。国民党是一个弱势独裁政党。国民...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4-11-21 06:42:24 点击:259 评论:
查阅全文...
- 公法史论李根清:林彪“散记”中对毛泽东的思考
- 2014年第11期 炎黄春秋杂志 周恩来、林彪与毛泽东在一起 林彪与叶群 林彪的散记 林彪的大脑像一台计算机,每天都在不停地高速运转。 从他自己随手写的和口述的文字看,林彪每天所思所想有军国大事,如政治、经济、军事等,有哲学、历史、马列主义理论,有穿衣、...
- 作者:admin发表于:2014-11-16 14:32:29 点击:1137 评论:
查阅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