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et revelabitur quasi aqua iudicium et iustitia quasi torrens fortis

 


甘阳

台湾新版《民主在美国》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Alexisde Tocqueville,1805-1859)的传世名著《Dela Democratieen Amerique》以往在中文世界一直译为《美国的民主》,这次台湾猫头鹰出版社刊印中文新版,接受我的建议,将书名改为《民主在美国》,这使我很高兴。

  关于书名以《民主在美国》为宜的理由,我在为台湾这个新版本所写的导言中已经作了说明。简略而言,由于中文"的"字的所有格性格,《美国的民主》这个译名容易导致误解,即以为此书主要是关于"美国的"事情,这就会大大模糊托克维尔的主旨是关�"民主"的普遍性问题。托克维尔自己在书中也特别指出,许多误解来自于人们混淆了"民主的东西"(What is democratic)与"美国特有的东西"(what is only American)。

  这里可以该书第一卷的最后一章为例,这章是全书中篇幅最大的一章,几乎占第一卷的四分之一篇幅,但托克维尔却特别说明,此章的主题不是关于"美国的民主",而是关于那些"美国的,但不是民主的"(being American, but not democratic)方面。确切地说,这一章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美国的种族问题。

  托克维尔认为,种族问题特别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在,乃从美国内部直接颠覆了民主的原则,从而成为美国民主的最大内在危险。他尤其指出,种族问题决不会因为废除奴隶制就消失,因为种族歧视的根源并不在美国的政治或法律制度,而是深深植根于美国白人社会的民情(mores):"在美国,黑人的解放恰恰加强了白人社会拒斥黑人的偏见,而从法律上取消种族不平等反而使这种不平等在民情中更加根深蒂固。"

  因此对美国民主而言,废除奴隶制以后还必须根除"三个比奴隶制本身更难对付、更难去除的偏见:主子意识的偏见、种族意识的偏见、白人意识的偏见 "。托克维尔本人当年对此非常悲观,认为这种偏见不可能被克服,因此他甚至认为白人和黑人之间很难避免一场战争。但不消说,如何克服这些偏见正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民权运动的主题之一。

  《民主在美国》的第二卷事实上已经主要不是关于美国,而是集中于民主的更一般、更普遍的方面。西方学界因此普遍认为,第二卷就其内容而言其实应该更名为"论民主"(On Democracy)。我们如果Democracy)。仔细看一下第二卷各章节的标题,可以发现这些标题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标题中带有"美国的",例如"关于美国人的哲学方法","为什么美国人在科学方面偏重实践而不关心理论","美国人如何对待艺�","美国的民主如何改变了英语",等等;另一类则是标题中没有出现"美国"或"美国的",而是以"民主时代"或"民主国家"为题的,例如"民主时代文学的特性","民主国家中诗歌灵感的某些源泉","略说民主国家的戏剧","民主时代历史学家的特点",等等,尤其第二卷的第四部分所有标题都只涉及"民主",而不涉及"美国"。粗略而言,第二类标题清楚表明托克维尔讨论的对象是"民主"的普遍倾向。但问题是,即使是那些标题带有"美国的"章节,实际也未必是关于美国,甚至与美国完全无关,例如有一章的标题是"为什么在美国这么多的人都有野心,但几乎没有如有一章的标题�"为什么在美国这么多的人都有野心,但几乎没有什么人有远大志向",但实际内容却几乎完全不是关于美国,而恰恰是关于作为美国之对照面的法国。

  确切地说,《民主在美国》第二卷基本不是关于托克维尔在美国的经验观察,而是托克维尔对\"民主时代\"的抽象思考,是他对民主在现代社会将会如何表现和发展的一系列推测和预见。直截了当地说,托克维尔实际上是用一种特殊的"比较方法"来思考和分析民主的,这就是民主制与贵族制的比较。托克维尔事实上是以欧洲旧贵族社会的特性来反推出民主社会的种种特性的。《民主在美国》第二卷因此几乎处处是关于民主社会与贵族社会的比较。

  托克维尔以往在西方思想史上虽然也占一席之地,但其地位历来都不是特别高。惟晚近20年来,西方学界对托克维尔的历史评价不断提升,许多学者甚至将他和马克思以及密尔(J.S.Mill)并列为19世纪最重要的社会思想家(认为三人分别代表资本主义批判家、自由主义辩护人、民主时代预言家)。这里的原因无疑在于,20世纪后期西方自身的民主化发展以及非西方社会的民主化潮流,似乎再次见证了托克维尔对民主化时代的种种预言和分析。


《世纪中国》(http://www.cc.org.cn/) 2001年05月23日
Copyright?2000 csdn6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社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