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et revelabitur quasi aqua iudicium et iustitia quasi torrens fortis
读潘霍华

周学信作/小法译

--------------------------------------------------------------------------------

潘霍华不像巴特、卜仁纳、布特曼等神学家在生前即受到外界的注意。在他短暂的卅 九年生涯中,充满了许多的忧患及迫害。三十岁时,潘氏失去了他的教职;卅四岁起 被禁止公开证道;卅五岁,文章不得出版问世;卅七岁被捕入狱,在狱中不得会见访 客。最后,在一九四五年,四月九日,潘氏受绞刑处死。其实,这一连串的迫害没有 令潘氏退缩害怕,反倒使他对真理更加执着坚定。死亡也不能淹没他的声音,如今人 们聆听潘氏的声音,试图从他一留下来的著作里认识耶稣基督。

贝特格﹙Eberhard Bethge﹚这位潘霍华的学生、朋友兼遗嘱执行人,在他为潘氏所 写的巨著《潘霍华:有异象及勇气的人》﹙Dietrich Bonhoeffer: Man of Vision, Man of Courage﹚(注一)里面,贝特格将潘氏一生分为三个阶段:成为神学家、发 现神的话以及反抗希特勒。下面我们就用这三个阶段来检视潘霍华的著作。

第一阶段:成为神学家

潘霍华在他廿一岁时完成了博士论文《圣徒相通》﹙The Communion of Saints﹚。 这篇论文写作简洁、富有深度但不易阅读。卡尔.巴特曾称赞潘氏这篇论文为一项 「神学上的奇迹」。

《圣徒相通》的副题是「系统地检视教会的社会学」,潘霍华在其中应用社会学的理 论,深入探讨教会的社会结构。潘氏说:「基督以一个群体存在人世中」。他认为人 们可以真实地用人际关系来思考神的启示,而启示就存在人与人的团契相交里面。所 以,启示不再是形而上学所称的上帝的哲学概念,乃是道成肉身的神在基督里、在教 会中与人们真实的相遇。这就是「基督以一个群体﹙教会﹚存在人世中」

之后,潘霍华在西班牙巴塞隆纳的德国人中间牧会一年,一九三一年他写下《行动与 存有》﹙Act and Being﹚,并以此论文赢得大学教师资格》在这篇文章里,潘氏试 图说明基督徒如何用两种对立的哲学观来明白神的启示。他尝试连结近代神学里两个 对立的思想:一个是超越主义,强调「行动」;一个是本体论,强调「存有」。潘霍 华试图在这两个对立的思想里来澄清,究竟我们应当用「行动」或「存有」来解释神 的启示。

这个问题彷佛就像康德的超越主义和海德格的本体论之间的冲突一般,冲突 里包含了如何定位「神的存有」以及用理性来了解「神的存有」的行动两者间的关 联。神学上来说,这个问题包括:「启示中神的存有」是什么意义,人们如何明白其 意义,信心如何化成行动,启示如何变成存有间的关系,人们是否只能用行动来获得 启示,抑或在启示里存在着一个「存有」等。

潘霍华以为要化解「行动」和存有」两者间的冲突矛盾,唯有应用神的启示显在群体 中这个观念,才能克服或偏向行动或偏向存有的片面解释。他又指出神的启示是一桩 社会事件,神的话唯有在群体中才能向人们启示出来,而教会这个独特的群体就是神 最终的启示,基督以教会的形式存在人世中。

《基督中心》﹙Christ the Center﹚是一九三三年潘霍华在大学任教基督论的讲义 集。因为基督明显是潘氏生命与作品的中心,有人以此指控他单单高举基督 ﹙Christomonism﹚。现有学者怀疑《基督中心》这个主体并不能代表这本讲义集的 中心思想﹙注2﹚。也许《现今的基督》﹙The Present Christ﹚这个标题会更贴 切。潘是在书中表示,基督论的真正问题是:在世间耶稣是谁,人们可以在哪里找到 耶稣,而不是如何能够找到耶稣。潘氏并强调,基督的福音是经由教会这个群体得以 彰显出来,福音先令教会感动,使其用信心承认基督,并且相信基督就是真理。他的 这些话彷佛暗示,教会并不明白现今的基督存在于教会中,也不明白基督蕴藏隐含在 证道、圣餐、团契中的社会及人文的结构特性。

潘霍华像路德、加尔文、巴特这些传统神学家一般,了解神学必须合乎圣经并且以圣 经作为根基。当我们细读潘氏的著作,就会发现其中包含许多的圣经注释。不仅如 此,潘氏甚至单就圣经中的几处经文详加解注出版了几本书。例如:一九三三年的 《创造与堕落》﹙Creation and Fall﹚,这也是他在大学授课的讲义由学生记录下 来,内容是对创世纪一至三章的批注。还有一九三八年的《试探》 ﹙Temptation﹚,这是潘氏当年对芬根瓦得校友演讲所发表一系列的圣经研究,他 在演讲里,就圣经中的记录来比较亚当所受的试探及基督所受的试探。

这两本书都已精准、仔细的解经为基础,读者读起来不但看到书中有神学,有些内容 又像讲道,有些甚至像诗或散文。另外,潘霍华还出了一本关于旧约诗篇的书:《圣 经中的祈祷书》﹙The Prayer Book of the Bible﹚。潘氏在书里说明,为何基督 徒可以用诗篇作祈祷文,是因为耶稣也这样作。其实,诗篇就是耶稣教导门徒祈祷的 方式,因此诗篇是基督徒实用的祈祷书。从这些论点可以看出,潘氏像路德一样,都 采基督论来解释旧约。可惜的是以上三本书至今尚未译成中文。

第二阶段:发现神的话

潘霍华作品的第二阶段或许是中文读者最熟悉的一段。这时的两本书《追随基督》 ﹙The Cost of Discipleship﹚及《团契生活》﹙Life Together﹚都有中译本, 写作这两本书时,潘氏在芬根瓦得的认信教会神学院﹙Confessing Church Seminary﹚任教。

《追随基督》一开始就指出重价的恩典与廉价的恩典迥然不同。「廉价的恩典将恩典 视为一种教义、一种原则、一种制度。他只宣讲罪得赦免为一般的真理,上帝的爱这 被视为基督徒对上帝的『概念』」。然而,「重价的恩典是必须再三寻找的福音。是 必须祈求的礼物,是必须手扣的门。」重价的恩典就是必须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唯 有重价的恩典能叫人得着基督的生命,反之,廉价的恩典却拦阻人亲近耶稣基督。潘 霍华对这两种恩典的说明以成为基督徒灵性的经典之作。

教义系统包括抽象的基督论以及廉价的恩典。这只是对恩典与赦罪的一般宗教知识, 它使「作门徒的事成为多余。 .. 基本上是与跟随基督的整个观念相违背的。 .. 没 有永活基督的基督教,必然会成为失掉门徒职分的基督教;而失去门徒职分的基督 教,必然是没有基督的基督教。」

贝特格称赞《追随基督》,认为这本书是「芬根瓦得的荣誉徽章」﹙badge of distinction﹚﹙注3﹚。潘霍华在芬根瓦得神学院期间,得以在日常生活中实际操 练登山宝训。潘氏并未在登山宝训当作教会生活或基督徒个人的理想模式,它乃是把 登山宝训当作神对门徒的命令。它认为,门徒必须遵守这位死而复活的主所发的崇高 命令,每个神学院的学生都必须修习这门课程。潘氏的呼吁对末日将临前的教会不啻 是暮鼓晨钟。

潘霍华相信神学教育应当衍生出基督徒团契。《团契生活》流露出潘氏以他自己在神 学院及弟兄之家真实的团契经验来思考基督徒团契的本质。当时在芬根瓦得的团契生 活包括有组织的每日祈祷、默想、相互扶持、共同的神学训练、认罪、弃绝神职人员 的特权、响应教会的紧急召唤等。潘霍华并没有在书里描写一种理想国的模式,只是 把一群基督徒在芬根瓦得真实、和谐的团契生活记录下来,不果在书上并没有任何主 观、情绪化的着墨。《追随基督》与《团契生活》指出纪律与祈祷的重要,有了这两 样,基督徒才不致走偏了,变成狂热的宗教积极份子而充满了奋兴主义的情操。

后来潘霍华在信中曾经表示《追随基督》书里可能隐藏一些「危险」,但他人然选择 「恪守」其中的教训。关于《团契生活》这本书,读者在阅读时,应当留意潘氏在前 言中所说的话,他说这本书「不应该被视为对团契生活这个议题最终的探讨」。换言 之,该议题尚有广大的讨论空间。

第三阶段:反抗希特勒

在潘霍华过逝后,贝特格将其作品重新整理出板。在潘氏的第三个阶段里,包括了一 九四九年的《伦理学》及一九五一年《狱中书简》。《伦理学》里收纳了潘氏的四篇 草稿。《狱中书简》则是书如其名,收集了潘氏在狱中向朋友亲属发出的信件。

这两本书都是潘霍华在极困难的情况中写下的作品,文字间流露出零散不连贯且私人 味十足。书中的神学思想因为在极恶劣的环境压迫,反倒益加发人深省。

基督教伦理学的基础就是神的本体---在耶稣基督里所启示的,其中心课题是爱,然 而没有人认识爱,除非我们明白神在耶稣基督里的自我启示,爱就是神向人的启示。 我们所有关于爱的认知与原则都集中在耶稣基督里。而耶稣基督的确在人的历史中以 血肉之躯出现过。潘霍华说:「凡看过耶稣基督的人就看见了神与世界在一体中显 现。从此她不会只见神而不见世界,也不会只见世界而不见神。耶稣基督是神又是 人,祂在神与世界中间,成为历史的中心,让人与神和好。」﹙注4﹚《伦理学》一 书的目的是要帮助人分享基督的生命,并在人群中将之活出来。

《狱中书简》一书流传甚广,深受读者喜爱。卡耳.巴特亦曾说:「《狱中书简》是 一根特别的刺。」在狱中,艰困的环境迫使潘氏思考一些神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基 督教?在今日,对我们来说基督是谁?在这个非宗教的世界,基督如何能变成其中的 主宰?这些书简流露出一个牧者的心肠,潘霍华不但深爱他的同胞,也勇敢地在纳粹 政权之前公开地为真理做见证。

在《狱中书简》一书里,有关基督乃是在一个「及龄的世界」﹙world come of age﹚这个主题相当凸显。潘霍华说在及龄世界里宗教已死。不复存在了。自十三世 纪起,人们越发不将神当作「工作的前题」﹙working hypothesis﹚,反而越发使 用自己的能力来回答人生重要的课题。无论在神学、艺术、政治、伦理等问题上, 「神」变成多余不必要的东西。潘霍华以为甚至在宗教问题上,人们也不再向神求 助。这一点,的确是基督徒在行福音时必须面对、深思的事实,当然也成了格外需要 努力突破的课题。

结论

一九八六年、为纪念潘霍华八十岁冥诞,德国的出版商计画出版一套十六本潘霍华全 集《the Dietrich BonHoeffer Werke》,迄今已有十一本上市》这套全新、完整, 附注解的版本,解决了早期潘霍华作品在版本上的疑问。现在,国际潘霍华学会已取 得德国出版社的同意,日后将出版全套的英文版。这套作品为现在与将来的潘霍华研 究奠下坚实的基础。

潘霍华逝世已经五十年了,透过其作品,他依然向世界说话。不论我们是否同意,当 我们读潘氏作品时要谨慎,不要主观地去作褒贬,不要将潘霍华的殉道过于神话,也 不要过于延伸他的神学,要精准地读出潘霍华的原意。

注释:

1. 贝特格着《潘霍华:有异象,有勇气的人》英文版于一九七○年由哈泼出版社出 版》全书共八六七页,内容包括潘霍华的作品与其一生,及当时的政局、社会等。

2. John D. Godsey着「读英文版的潘霍华:几个难题」,收集在Peter Vorkink, Ⅱ 所编的《潘霍华在及龄的世界里》一九六八年由Fortress出版社出版》参考一一 八页。

3. 贝特格着《潘霍华:有异象,有勇气的人》,第四六九页。

4. 潘霍华着《伦理学》,由贝特格编辑,一九六八年Macmillan出版社出版,参考第 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