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二十世纪末文化现象 ── 多重人格
陈韵琳

  多重人格的严重化到成为一种疾病,我们称之为人格分裂。

  「多重人格」从十九世纪末显著增加,到二十世纪末成为世纪末文化主题,明显可见于电影中越来越多出现的,因人格分裂而出现谋杀罪行的电影剧情。这些电影,正是透过主人翁人格分裂的特质,让剧情高潮迭起。不仅观众无法获知真相,连犯罪者自身也因人格分裂无从知道真相。其实不仅是人格分裂,精神分裂症导致的犯罪事件电影内容,也是于九零年代以后特别的多产。譬如「不要和陌生人讲话」「双面夏娃」「沉默的羔羊」「与敌人共枕」....,例子不胜枚举。

  作者分析二十世纪末的多重人格,是因逃避伤害痛苦而出现的病征,这种伤害痛苦可能来是战争、也可能来自家庭伤害。

  我们都知道,越战结束,很多美国大兵的确出现多重人格、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但其实二十世纪末,越来越多的多重人格问题,是来自于家庭伤害。包括父母凌虐孩童、父亲强暴女儿。

  在台湾,父母凌虐儿童的案件的确越来越多。

  但很值得探讨的,是这种父母人格的扭曲,导致孩童必须以多重人格来自我保护的现象,到底会只集中出现于二十世纪末,还是会延续到二十一世纪?若光是从这角度探讨,我们对于二十一世纪初的看法就会很悲观了,它几乎是二十世纪末的继续延伸!

◤多重人格在网络文化中的映证◢
  关于多重人格问题,有一个角度作者没谈到,但是网络文化议题却一定会处理的,就是网络给予多重人格一个很大的表现空间。

  不过,网络上的多重人格,绝大部分是有「多重人格」的呈现,却不是人格分裂的精神疾病。因为当事人能够在不同的ID间游走,并能够自我统合。

  尽管如此,塑造不同ID,扮演不同角色甚至装扮不同性格,的确给予当事人表现多重人格的机会。这一定是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心理学界、社会学界会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以下我摘录我一篇探讨网络文化的文章「网络文化与N世代」中,关于多重自我的描述:

  曾有学生在网络上问:「你为什么爱计算机网络?」

  有学生答:没有过去的包袱,面对全然的陌生人,你可以毫无顾忌去表现自己.... 所以:

你可以很有信心地表现出原原本本的你。
你可以表现出一个完美的你 ( 反正只是说说而已 )
你可以表现得完全不像你自己 ( 很过瘾的哦 )
你可以表现平日不好意思展现的另一面
你可以变得有点坏坏又不用负责任
你可以一人多角,玩变身游戏
只要不是指名道姓,你可享言论免责权
你可以交好多朋友,但也可以轻易离开
你可以解决自己的困扰,但没人知道你有这个困扰
你可以爱怎样就怎样(一点也没错)所以....匿名媒体....嗯,我喜欢!!!
  譬如我经常投身的基督教网站,举凡「信仰与生活」「神学」「伦理还有学生答:「人都不喜欢被人看透自己....为了保护自己(或是说给自己安全感)所以平常必需要经过很多的考量才决定出自己的行为....如果是在昵名的状态下....则少了这一层的顾虑....于是比较能显现出本性....」
  更有一个坦承自己的角色扮演,很富哲理的回:「bbs 是用玩的!所以我一直玩的很开心,扮演一个专门杀猪的坏女人,是镜子里的我。你在照镜子吗?妳在照镜子吗?」

  网络传媒比电影电视更容易形成虚拟与真实的模糊分际,常常让人不安的,是这种虚拟与真实,不再是透过过于逼真的影像,而是发生在社群人际与角色扮演、自我认知上。

  网络形成的虚拟社群,指的是一定规模的人们,以充沛的时间精力热情,投入公开讨论与文字互动,在网络空间中形成了人际网络。这样的网络社群,可能是网站聊天室中的裂断文字、语言嬉戏,也可能是电子布告栏的议题讨论团体。前者是一种情感连结,后者则比较是兴趣导向。这样的社群,已远超出地域、年龄、种族的限制。

  除了人际关系,在角色扮演上,网络族群也可以有很多尝试。走入网络世界,使用者可以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决定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扮演怎样的性别个性角色,而昵称,往往具有颠覆刻板印象、或表达不同自我的功能。会这样,是因为任何一个网络使用者在上网那一刻,都会透过重新命名(取ID与昵称),以隐匿的方式表明自己的身份。这可以延续过去的自己,更可以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一个全新的自我认定。

  网络传媒因为用ID上线,上线者个个达到隐匿自我的效果。在隐匿自我的情况下,上线者可以非常自由勇敢的表达意见,表达困境,表达感情,并从别人的响应当中得到帮助。

  但也因着隐匿,上线者可以「玩游戏」,也就是说,他可以用不同的代号,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藉此呈现出不同的性格;表达不同、矛盾、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自我。这种隐匿中的角色扮演,有可能纯粹是取闹恶作剧,但更也有可能是将自己内在的冲突,或别人无法觉查的、不敢呈现的另一个自我,用隐匿的方式呈现,并与网络上其它参与者对话往来,藉此释放出在现实世界中「内藏的我」。

  其实很多使用者在不同时段,扮演不同角色。窗口成为他们思考自我的强烈暗喻,他们视自我为多样化的宣泄系统。人在真实世界的传统情境中,是进出各种角色,进出之际,十分清楚自己角色随不同人际而转换,角色与角色之间,也有某种合理的关连性。

  但在虚空间中,人们可以平行的同时扮演不同角色,甚至可以容许角色之间是互相冲突的,譬如说,同时间是二十岁与四十岁,同时间是男性与女性,然而尽管互相冲突,当事人却可以自在优游。

  当上网者离开网络回到现实生活,他甚至可以将现实生活变成「另一个窗口」。

--------------------------------------------------------------------------------

  上网者在网络上,「可以是任何人」!这种「随时变成任何人」的精神分裂征候,却成为网络传媒最重要的魅力。任何人都可以透过变换自己,发表平日不敢发表的言论、扮演平日不敢扮演的角色、部分实现自己长久以来的梦想。虚拟与真实在这时很难区分,因为网络上的角色扮演,往往是内心世界的真实呈现,下网络后的现实角色,却经常被迫压抑掉一些真实。在现实生活中,某些失败是永远的烙印,在网络上,失败了,另换个ID(新身份)重新开始。
  很多人会担心,这种角色冲突性的同时出现,是否会真的导致精神分裂?心理学家雪莉?特克说:「多重人格分裂的征状,大多起因于严重的创伤,孩子们在遭遇创伤后,企图创造出不同的人格特质,以作为极端的防御机制,用以抵抗使他们受到创伤的过去经验。这与在网络上创造出多重自我截然不同。」因为网络上创造多重自我,其实是在游戏中、而不是在创伤中呈现内在真实的自我,它的过程,往往不是建筑藩篱,而是释放自己。

  这种网络上的多重自我,跟现实生活中一致的自我观念,应当是网络传媒带出来的后现代文化中,最让人惊吓的部分。正是这种虚拟与真实的模糊分际,让人隐隐不安。

  而网络族群,却是一群接受并尝试管理人类心灵中多重自我的族群。他们也将主导未来的世代。

  网络透过ID确认主体。ID是可以取消、或再建的。

  上网族群喜欢这种重新认定自己的机会。有的人不停建新ID,一个人有好几个ID,用这种方式来把自己期待的「自我形象」重新塑造出来,甚至让不同ID有矛盾背反的形象,自己与自己冲突打架。

  这种隐匿,重新自我认定身份,会使教会牧者面临很大的挑战。平日大家在教会见面,彼此都能确认别人的角色,也知道该如何互动。无法想象一个人下网、上网间,角色扮演是如此的不同。更困难的是,牧者甚至不知道自己上网时碰到跟自己讨论对话的人,是否正是自己教会里的N世代习惯性的隐匿再以新身份出现。

  很多上网族群喜欢这种身份重新确认,因为真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往往具有某种强迫性质。「因为为人子女、因为作学生、因为是属下....,所以必须....。」这种角色扮演,意味着人际互动是有某种规范的。但是其实很多人终此生活在角色扮演中,却从来无法呈现最真实的自己、或从来就不知道最真实的自己是谁。

  网络上的身份重建,对上网者而言,多少都有着重新开始自我认定的心理意义。

  越隐匿的地方,也揭露越多的真实。

  在我经常上的基督教网站,有一个版面,是连ID都不会出面的「匿名版」,在这版上,揭露最多上网者心中的苦闷,包括未婚怀孕、堕胎、流连往返色情网站,或宣泄对自己教会牧长辅导的不满,甚至承认自己是同性恋。

  然而,网络的身份只是给一个新的自我的一个机会,却不可能提供关于自我、心灵、或人生的任何答案。

  面对N世代,牧者讲台的单向宣导已经不足以应付N世代心灵的需要。牧者继续仅只用「牧者」的角色,也无法彻底取得N世代的认同与信任。

  牧者需要上网拥一个甚至是多个新身份,为的是能够与N世代平行的双向交流,倾听、成为他们的朋友。

  而更大的挑战是:牧者需要承认,网络上的新身份不是「假的」,而是「真实的多重面目」。

(本文作者为知名作家、校园福音团契传道人、网络福音团契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