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21世纪 二○○一年八月号 第六十六期
资本主义精神及其批判的变化
布尔当斯基(Luc Boltanski)
最近三十年资本主义的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资本主义本身、资本主义精神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一 模式变化的三个主因
(一)资本主义具有如下特征:1、着重以和平方式进行无节限的资本积累。资本脱离物质的财富形式,并只能通过不断循环和再投资来增长。脱离物质形式给资本带来一种抽象的特点,并由此造成连续的积累。2、资本主义单位经常受竞争对手威胁,这为资本家带来担忧,并使他们怀有一种旨在通过不断积累以自我保存的动机。3、职工不具有或很少具有资本,他们的报酬来自出卖劳力而不是劳动成果。这些人不具有生产工具,因此受制于雇佣其进行劳动的人。
(二)资本主义精神:从许多方面看来,资本主义制度是一荒诞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中,职工失去劳动成果的所有权,而且无法在依附性的工作外进行一种活跃的生活;就资本家来讲,他们被绑在一无穷无尽、贪得无厌的过程中。对这两种相互冲突的人们来讲,嵌固于资本主义的过程尤其缺乏合理性证明。资本主义的积累要求动员众多的人,可人们获利的机会却是稀少脆弱的。但是,至少相当一部分人并不热衷于这种实践,在更坏的情况下甚至敌视这种实践。在要求一种高度参与性的现代经济中,这问题对管理人员来说尤其棘手。我们能指望的参与质量不仅取决于物质刺激,也取决资本主义能否增进集体利益。我们将为参与资本主义,并使这种参与成为欲求目的进行辩护的意识形态称为资本主义精神。
(三)资本主义的批判:批判资本主义的历史与资本主义一样悠久。资本主义恰恰是因成为批判的目标而获得其合理性证明。如果缺少批判,这种合理性证明便是无意义的。然而资本主义不能自己去寻找这些合理性证明,因积累的要求,它很大程度上是自主于道德和政治的证明之外的。因此资本主义将通过构造那些一般性的规范系统来进行其合理性证明。我们可以从自十九世纪以来出现的资本主义批判中区分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社会批判,它的批判重点集中在:资本主义造就一个不平等、贫困、剥削和自私自利、不断刺激个人主义的世界,这种批判主要见于工人运动;第二种批判可以称为艺术批判,它先是从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里发展起来,其批判重点在于资本主义的另外一些特点,如批判资本主义世界的压迫(市场的统驭、工厂的纪律约束)、大众社会的整齐划一和将所有事物商品化,这种批判颂扬解放的理想和个体的自由、独特性、真诚性。
二 资本主义精神的组成要素
(一)稳定的基础。资本主义精神具有一个相对来讲稳定的、主要由经济理论的论据组成的基础。这些论据包括下列三个基本形式,它们重点强调:1、技术进步和经济进步不可分割;2、竞争带动生产的效率和效能;3、资本主义是有利于个体自由特别是政治自由的制度。
(二)历史的变化调试。对普通人来讲,为使他们能参与到具体的资本主义的工作和生活情境中,并抵制那些对资本主义的批评,那些由经济科学所提供的资本主义的一般性证明就显得太抽象、太一般化和太僵硬了。那些为资本主义精神提供营养的合理性证明应有更具体的特征,以便影响其陈述对象并为他们提供可以把握、理解的行动范式。今天,管理的话语就构成了让资本主义精神寓于其中并被广泛认同的典型形式。这是我们在本文中选择以管理文献分析资本主义精神变化的原因。
在资本主义精神的具体表述中,有三个重要方面。(1)第一方面的要点指示着为何资本主义参与是「刺激的」。也就是说,为甚么资本主义是人充分发展的资源,以及它为甚么能够激发起人的热情。这个「刺激」方面经常与资本主义提供的不同形式的「解放」理想相联系。(2)第二方面的论点肯定那些参与资本主义的人,因他们这种参与活动为自己和他们的孩子所获得的安全保证上的价值。(3)最后,第三方面相当重要,尤其引起我们关注,就是引入正义原则论述资本主义如何以一种符合正义的方式为集体利益服务。如此构成的资本主义精神会因如下不同的情况而成为历史变迁的原因:i、在一特定时期所采用的资本积累形式(生产的组成方式、利润的市场资源、技术的可能性等等)。ii、迫使资本主义自身进行合理性证明、自我美化的资本主义批判的类型。
三 三种精神
从资本主义论述的演变中,我们可以归纳三种具连贯性的「精神」。
(1)第一种精神与家庭资本主义相关,我们可以在松巴特(Werner
Sombart)的描述中找到例子。资产阶级企业家是主要代表。上述「刺激」的要素在这里由企业精神所滋润。保障的要素由对资产阶级道德的尊崇所代表。最后,正义的设施体现在慈善事业和个体的帮助上。(2)我们可以在二十世纪30到60年代找到描述第二种精神的范例(如加尔布雷斯
John K. Galbraith),它集中体现在大型的整合性的企业上。主要代表人物是高级受薪主管。保障要素由职业生涯和私人资本主义配合于福利国家的发展所保证。而正义原则取绩效主义的形式:依据各种经证明鉴定的文凭,这种精神是一种工业生产的逻辑与公民精神的妥协中和。(3)第三种资本主义精神出现于80年代,这种新的形式在「方案体系」(la
cité par projet)(其特点我们下面将谈到)中找到支持和表现。
必须明确指出的是,资本主义精神在资本主义进程中扮演中心的角色,它服务于这过程并约束限制它,而远不是只占据一个「精神辅助」或「上层建筑」的位子(像那些马克思主义思路所设想的那样)。事实上,那些使其中各部分的动员成为可能的合理性证明阻碍了积累。比如,如果我们将那些发达的合理性证明视为严肃的,所有的利润就并不都是合理的,所有致富的过程也就并不都是正义的,那么,所有的积累甚至那些重要和快速的积累也就并不总是合法的。行动者的有关某些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化给积累过程增加了并不只是纯粹的、形式的约束压力。资本主义精神在行动者心中的内化,给积累过程增加了不仅仅是纯粹形式上的压力。资本主义精神在提供有关资本主义合理化证明(通过抵制那些激进的对资本主义的质疑)的同时,也为那些揭露积累的具体现实与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规范概念间的差距,提供了批判资本主义的支点。
四 方案体系
为理解最近三十年来的资本主义精神的变化,我和夏贝楼(Eve
Chiapello)在《新资本主义精神》(Le nouvel esprit du capitalisme)一书中通过分析两个不同时期──60年代和90年代──150份各种有关管理的文献(其中许多译自英文),揭示韦伯(Max
Weber)所称的「资本主义精神」在最近三十年来的许多重要变化。在我们看来,要把握这种变化就不能不考虑到一种新型的、合理性证明的系统──「方案体系」的出现。这个术语是对管理文献中常见的「用方案进行组织」的仿用。它指出,即使是一个企业的结构也是由不同的人依不同的方案设想联系起来的。这种方案设想的本质是要有一个目标和一个结果,方案设想不断地接续替代并按照提出者的需要和意愿重组工作单位。用一种模拟说法,我们可以称一个社会是一个方案社会结构或用方案来进行一般性的社会组织。因而,「方案体系」表现为一种加之于一网络式世界之上的约束系统,它鼓励人们只在最大遵从被方案本身合理化了的行动的前提下去结织关系和扩展他们的分支。
这体系具有下列特点:(1)在这样的体系中,活动是测定人们成就或事物重要性的标尺。但这活动与工业体制中把活动等同于工作的状况不同,在工业体系中,标准的就业者就是拥有稳定工薪和生产工作的人,「方案体系」中的活动超越了那种将工作与非工作、稳定与不稳定、受薪与非受薪、获利与义务,以及以生产性或非生产性等对立范畴来定义的活动。最重要的是展开活动,也就是说,总是要有设想和方案,有甚么东西要实现、要准备,与其它具有意愿成就些事情的人结合。方案设想的接续、替代,扩增了各种联系,由此使得网络扩展。(2)人们在这样一种关联的世界中,具有一首要的、自然的关注,就是渴望与他人结识、保持关系以便不被孤立。为达到这一点,他们必须赢得别人的信任,懂得与人沟通,并且有能力适应各种对他们有不同要求的情形,而不被内向、僵硬或怀疑等特性所阻碍。(3)在「方案体系」中的重要人物、能人,是那些能够调适和变化的人。他能够从一种情景转换到另一种极其不同的情景,并能马上适应。他有活力、自主并赢得他人信任,还能够用他的观念激发他人的热情。(4)这样一个体系中的表表者,是那些在网络的活络和扩展中扮演活跃角色并像媒介者一样行事的人。这就是那些计划负责人,那些我们现在在法国称之为「经理」,以区别于那声誉不再、贬值了的号称「干部」的人。他们是创新者,其典型是学者和艺术家。相对那些旧的、从事计算和计划的干部,他们具有直觉、鉴赏力(flair)等最重要的素质。(5)在这样一个以建构关联为其主要行动的世界中,存在着大量新型的、用于沟通的信息技术。一些设置,比如职业弹性化、加工、外包、独立工作单位、免费等等,常被视为企业后现代、后福特、网络化等特性的标志。(6)不适应此体系的是那不知参与的人,要么因他无法获取他人的信任或不懂得沟通,要么因他的自我封闭,有过时的想法或专断、不宽容的倾向。这样的人被排斥在网状的世界之外,面临社会性死亡。(7)能人和不适应者之间存在相当距离,后者通过对能人输送忠诚和信任而参与到计划方案中,能人则通过提高那些不适应者的能力而提高他们的可雇佣性。(8)这样的体系所要求的能人是要牺牲所有可能妨碍其自我自由处置的人。这些人放弃握有一终身不变的计划(职业、婚姻和圣职等)。他是流动的,不会永远遵从一套固定的价值观(对所有价值宽容这价值本身除外)。(9)检验的模式是从一种方案到另一种方案。(10)其自然的形式是网络。它甚至在行动者不知晓的情况下作用于所有存在的事物,包括人类和非人类。
上述提及的特点主要针对企业世界,但近来的研究证明这些特点同样适用于其它领域。为了把握最近三十年来的规范的变化,我们引进检验(épreuve)的两种形式的概念:力量检验和合法检验。后者是指那些合法的、制度的如工业生产能力,学生对家庭作业的遵守与否等检验。被接收参与其中的力量已被规范化、合理化。而对前者来讲,所有力量都可参与其中而不需要特殊鉴定。所有能帮助成功的都是好的。与这两种检验形式相对应的是两种行动的制度:一是范畴化制度(épreuve
de catégorisation),其中行动所面对的是公共空间中的评判检验。而这评判依据的是一些明示的,通常是法律化了的平衡原则。因而,这样的制度将一些具有一般有效性的、外在性的、超越独立于那缔结时的具体情境的公约作为参照;另一种为换置检验制度(épreuve
de déplacement),其中行动的方向和那些参与行动的力量,随时随情境和所遇到的障碍而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所谓检验,就是一种力量的检验。换置检验省略掉了评判。与范畴化制度相反,换置检验不以公约作为参照,它既不需要外在性也不需要一般性。
五 从1960-70年代到1980-90年代批判变化的源头
1965-75年标志着批判资本主义的高潮,这高潮在1968年和稍后一些年份达到顶点。这些批判给资本主义带来严重危机。因为这些批判并不只是口头的和伴随着些罢工和暴力,它还造成令工业产品质量降低的生产失序,并倍增了工资成本。这些批判将矛头对准那些制度化的、奠定社会秩序合法性的检验。这些被批判的检验证明包括:(1)工资和利润关系相互依赖和增加值的共享。(2)那些将权力和等级制关系(在工作中和包括在家庭中)的不对称合法化的检验。(3)那些奠定社会选择的合理性的检验:就学、职业招聘、职业升迁等。这些批判揭示了前述的检验事实上违反了正义原则,也揭露了那隐藏依附在这些检验证明中的各种势力和某些人所享有的优势利益。这些高水平的批判警示了资本主义诸种制度的主事者,其中最重要的是老板,他们十分担心「权威危机」以及在企业中尤其明显存在的那些年轻人「拒绝工作」的现象。
以1968年5月事件为中心的危机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社会批判和艺术批判各自扮演了旗鼓相当的角色。相较而言,在以往的社会危机中,艺术批判只出现在知识分子的小圈子里。我们可以将这种变化归结为60年代学生数量大增,以及同样重要的干部、工程师和技术员等文化资本持有者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增加。在企业领域,艺术批判特别表现在职工参加工厂管理和强调个人自主以及创造性等方面的自我管理的要求上(特别存在于CFDT工会中)。这些要求特别由技术员、工程师和干部提出。相反,传统的社会批判要求(增加工资、缩小不平等)由工会的大多数、接近共产党的CGT承担,其主要成员是熟练工人。
在法国,雇主组织不断试图在两条不同的途径上寻找走出危机的方法。第一条途径,在1968-73年间左右,表现在极力拒绝那些与艺术批判相联的要求,但却倾听与社会批判相联的要求上。如此一来,促使雇主组织寻找某种围绕于自1950年以来达成的制度化的经实践检验的与工会的和谐(在集体协议框架之内的协商谈判,在国家控制下的全国性的谈判协商等等)。对于被社会运动弄得迷失方向的工会来讲,它们时常准备接收这种游戏。这些谈判协商带来了一些结果,如低工资阶层获得加薪、工资不平等状况减少、签订了几个全国性的职工社会保障协议等。在那些取决于人事选择和权威行使的情况中,批判具有使这些检验更合理、更符合绩效主义理想并导致改变检验设置使其更难以诉诸各种不包含在正式的检验定义中的强力。批判因此具有增加我们称之为检验的紧张(tension)的效果。这种检验紧张的增强,使那些直到现今因占有不同资源、在不同的检验情形下具有优势的特权行动者受到了损失。
虽然有利于职工的措施付上相当高的经济和象征的代价,但却没有使危机停止。批判的声音和生产的失序仍继续高企。自1975年左右起,因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使利润大幅削减,雇主协会开始试验第二种途径的策略。简略地说,就是放弃那些体现社会批判的制度性实践措施,转而倾听那些新兴的、与艺术批判相联的要求。这种变化特别表现在劳动的组织上。相当多的重要企业因而发展出许多我们称之为「劳动条件的改善」的革新和试验性措施。这「劳动条件的改善」自1975年起逐渐成为雇主的术语。起先只是零星分散地进行,后来渐渐变为由雇主协会协调。这种协调工作或多或少受到劳动社会学家和那些出身于六八年运动的新型顾问的影响,逐渐发展出一种对危机的新解释,如反抗传统权威和不满劳动的条件等。这些变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在对自主性要求的合理性的承认,以及将那些以往只适用于干部的管理模式(自主性强的团队、弹性工作时间、奖金、效率奖赏等)普遍推广到所有员工。它们与在生产工具层面的变化相伴,一系列的转型将大型的、严格整合的企业解体,代之以一系列以合同形式结合的小型网络企业群体(转手加工、代加工、将与企业主要功能不符的工作外放等等)。如果归纳来讲的话,这第二种途径放弃那些以往制度化的检验途径(职业关系的系统)而有利于一系列的换置(d
lacement)。这些换置导入了一些新的检验(如对工人沟通能力的要求成为一重要的选择标准)。但这些新的检验的确认对那些服从它们的人来讲却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这些检验明显没有成为司法、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工作对象。80年代的管理工作主要就在于协调这些变化并赋予其意义,尤其是用借自社会科学中的网络语言来进行解释。
六 批判的沉寂
第二条途径在第一条途径失败的地方取得了些成功,这些变化使得资本主义重新掌控劳动力并取得新的发展。因这新的发展以两种方式消解了批判的声音,从而获取了自由发展空间。社会批判方面,作为其代表的工会因无法解释这些变化而丧失行动能力。工会(它是与它的对手──那些大型的整合性企业──依同样的结构建设起来的)的社会批判功能在这变化过程中丧失了以往使其能有效地影响雇主决策的能力。至于艺术批判,也因另一不同的原因丧失了其锐气。大部分在六八年左右从事艺术批判的人,即使他们没有被新的权力机构收编,也因后来在工作组织或更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变化而感到满足。资本主义在80年代的再发展与它转换和废置那在第二种资本主义精神范畴中适用的限制能力有关。在这个时期,检验的转换和因困惑所导致的批判的沉寂,使得从以往种种必须遵从的限制约束中解脱出来的资本主义得到再发展。这种再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结果是,重新为工资/利润的分享赋予一个对资本有利的意义。但这是以社会不平等、生活不稳定、工薪阶层的贫困化,以及工薪状况的恶化为代价的。这在90年代引发了批判的回归,尤其体现在1995年秋季的大罢工上。其批判的更新目前主要表现在社会批判的领域(艺术批判相当大程度上仍处在沉寂或老调重弹中),它引导着对制订新的检验规范和确立某些新的、与第三种资本主义精神社会正义有关的新设置的思考。因此,现在法国相当大部分正被研究的新设置,都可视之为是想藉种种司法性的设置来确立「方案体系」。比如,在工作合同之外加诸的有关各种活动的合同,它将赋予职工在企业是否愿意或是否具有能力保证的情况下接收培训或为那些非盈利的组织工作的可能性。
从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归纳变化模式的主要线条。(1)将重点置于那些处于不确定和常常是冲突状态中的人们的行动上,而不是将变化置于那些发挥命定作用的非个人化的力量上。(2)这种模式集中在检验这概念上,并有两种交替出现的检验制度。第一种是范畴化的检验制度,在其中检验得到承认,被制度化和规范化,可以对这些检验进行批判。第二种是换置制度,其表现在一系列的、制度化的检验的区别上,它们使得社会选择和获取利润的途径得以调整但略去高水平的思考和范畴化并且预支了批判。(3)最后,这模式不是目的论式的,因它并不是以一种导向未来拯救的时间为基础,如发展和进步,革命或历史的终结。批判的工作将永远不会结束,它需要不断的更新再造。
张伦 译
布尔当斯基(Luc Boltanski ) 1940年生,法国当代知名社会学家,中生代社会学代表人物之一,现任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EHESS)教授。早年师从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共同撰写有关艺术文学现象的著作。近二十年来从事管理阶层的研究并进而对当代社会正义问题、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著作包括 Les cadres. La formation d'un groupe social (1982), Justesse et justice
dans le travail (1989,合着), De la justification. Les onomies de la grandeur (1991,合着), Le nouvel esprit du
capitalisme (1999,合着)等。其中尤以 Le nouvel esprit du
capitalisme 一书最具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