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保守主义》
[著译编者]刘军宁著
[出版信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6.OO元



保守主义的仓促出场

  ·王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究员)·
——选自《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1998.10.16



  在西方近代现代性展开的过程中,自由主义要求依据理性对社会加以改革,保守主义则强调自发秩序的合理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简单对立关系。缺乏保守主义之维的自由传统,容易流为激进主义;缺乏自由之维的保守传统,很可能蜕变为守旧。保守主义通过对激进自由主义的制衡,卫护了自由;自由主义则透过对保守主义守旧心态的冲击,而推进了自由。两者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通过相互渗透、相互连接与相互制衡,形成了一种看似相反而实相成的关系,不仅使西方社会依靠对自发秩序的拓展和局部试错的变革过程,实现了渐进的发展,而且共同构建了自由的大传统。在这一意义上,离开了保守主义的政治智慧,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西方的自由传统。
  中国是个政治系统高度膨胀的国家,然而政治理论的资源却极为贫乏。作为中文世界第一本关于保守主义著作,《保守主义》的出版,丰富了汉语学界这方面的理论资源。或许是由于成书仓促,本书也存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比如关于中国有无保守主义的问题;即使依据作者所定义的标准,其实也不难观察到,在清季民初,凡是主张君主立宪意义上的"中体西用"论者,在政治行动层面上实际上就已成为中国的保守主义者或自由主义者,只不过因为后来日益激进的政治思潮,使这些政治思想淹没不彰。而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比如晚清的国粹派,不仅并不"反对一切革命",反而在政治方面持激进的革命立场。著名的经学大师黄侃就曾主张,为了正义的实现,不惜通过革命"以神州为巨冢"。本书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均未免将复杂的近代思想过于简化了。此外关于中国古代的财产权、中国的封建社会、"政治社会"用语的不同涵义等等,恐怕都存在争议。
  如果以老自由派伯克为保守主义的代表,他对君主制与贵族等级制度的种种偏爱与维护,在本世纪短短百年中已经历三次革命的现实中国的语境中,显然已经失去了意义。保守主义在今日中国的出场,当然不是要恢复已经被摧毁了的旧的封建性的等级制度。有人说,俄国革命是换汤不换药,英国革命是换药不换汤,法国革命是换药又换汤。这虽然是玩笑,却也不乏深意。伯克保守英国的旧汤,是因为这一旧汤中已注人了新药。如果别国的旧汤已经不存,那保守就是多余的了。在这一意义上,保守主义的政治主张是不能径直平移到中国来的。如果中国古代并无自由与自由传统,那么所谓"保守主义",在今日中国语境中的具体义涵又是什么呢?
  在当下中国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威权主义及新左派这几种思潮的相互激荡,并不只是西方各种思潮的简单移植,其中实际上隐含着关于中国社会未来走向的重大争论。一个正在日益变得开放的中国,究竟是依赖社会中间阶层的发育,直接走向一个自由平等的社会,还是重复文革时期那种宰制之下的社会平等,抑或是依赖建构性的意识形态重建一个等级为治的新特权社会呢?在我看来,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激进主义与威权主义分别对应着以上三条道路,体现了自由优先、平等优先与稳定的秩序优先,三种不同的社会价值。汉语语境中保守主义出场的义涵,显然在于实现第一种社会前景。换言之,正是以守旧面目出现的威权主义和以激进面目出现的新左派的登场,使保守主义在中国语境中获得了明确的意义。
  记得鲁迅当年曾在一篇随感录里说:我在街上时常可以看到,一群神色庄严的绵羊,正步履匆勿地忙着向前赶路。鲁迅说,我每看到这样的场景,总要禁不住侧着头想一想,他们这样急急忙忙地要奔向哪去?鲁迅的这一隐喻,为保守主义者的政治立场提供了一个绝妙的意象。如果中国知识分子不能虚心汲取保守主义的政治智慧,拒斥各种激进主义与守旧主义的意识形态,则瞻望下一世纪,他们恐怕也不会享有比本世纪更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