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以撒·柏林传
⊙谢世民(中正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迈克‧伊格纳蒂夫(Michael Ignatieff)着,高毅、高煜译立绪文化公司,五三六页,四○ ○元,传记
人的一生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从最表层来说,一生不过就是在一段时间内,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或长或短的事件。事件是客观的,但发生在「人」身上的事件,永远可以从第一人称(我)或第三人称(他)的观点来叙述;独立于这些叙述,我们无从认识构成自己一生的事件本身。虽然,就自我了解而言,任何真相最终都必须被转化成第一人称的叙述,但第一人称的观点,并不一定是了解自己一生最恰当的方式,因为即使第一人称观点已经经过调整、已经把第三人称观点考虑进来,我们仍然可能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毕竟我们可能被自己的偏见、欲望所欺,被自己的焦虑和无法面对的痛苦所蔽。那么什么样的人还会想要写自传?
写自传(或回忆录)的人,似乎不是极度内省,就是有很强的自我重要感。对极度内省的人,自传或许是他们追求自我知识的最后一次尝试;对有很强「自我重要感」的人,自传或许是他们在人间的最后一次贡献。但有人观察说,认识自己,似乎是人最不感兴趣的事情。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自传的出版,似乎只证明了一件事:虽然活着可以充满乐趣和意义,但要认清自己的生命是无足轻重的,对某些人来说,还是相当困难、不容易跨越的一道障碍。当人愈活愈老,愈认清自己在这世界中的位置时,自我重要感应该也会愈来愈轻,这项观察是否对所有的人都成立,还有待论证,但对人称「智者」的以撒‧柏林( 1909-1997),这位在拉托维亚出生的犹太人,二十世纪英国深具影响力的自由派思想家,却相当贴切;而且,柏林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挖掘,并没有兴趣,他从不写日记,也曾经斩钉截铁地说,他绝不会写回忆录或自传,因此当已经八十几岁的柏林最后同意本书作者伊格纳蒂夫为他写传的那一刻,他想到了什么?柏林想要透过《他乡:以撒‧柏林传》做什么?
这本传记,虽然在形式上并不是一本自传,但几乎也算是一本自传。口述,是柏林的写作方式,而这本传记,正是柏林在其最后十年( 1987-1997)向伊格纳蒂夫叙述自己一生,并由伊格纳蒂夫参考柏林的通信、访问柏林的亲人朋友而写成的。开始的时候,柏林明白表示,他并不介意伊格纳蒂夫如何去呈现自己的一生、或赋予他的一生什么样的意义。我的猜想是,也许透过这本传记,柏林真的是为了要证明「轻轻地活着」所具有的优点。柏林自嘲说,「我活在表层上的程度,远超过别人所想象的」。知识分子通常是不快乐的,而一生目睹二十世纪各类悲剧的知识分子,更应该活得不快乐,但因为轻轻地活着,加上际遇一帆风顺,柏林却是个一生平和、快乐的知识分子。柏林虽然自嘲,说自己轻轻地活着、活在表层上,但他却活得淋漓尽致;这是可能的,毕竟热烈地投入生活,并不蕴含说,对生活必须时时采取彻底反省的态度。柏林在生活上,可以说是一位「天真的」艺术家。这本传记就记录了柏林多彩多姿的一生,详细描述了发生在柏林身上,或长或短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在当时并不是预定的,也没有目的和方向,但柏林的一生,在活过之后,却也显露了一种独特的形状。那是一个带着怀疑精神的、带点嘲讽态度的、冷静的、自由的生命。更重要的,也由于柏林能够轻轻地活着,而使他有办法进入某些思想家的灵魂深处,「用他们的眼睛来看世界」,为我们写出了精采绝伦的思想史著作。
在其思想著作中,柏林为价值多元主义和自由主义提出了别具一格的辩护,虽然伊格纳蒂夫对此也有相当的着墨,但是在深度上,仍嫌不足。所幸,钱永祥先生为中文版所写的〈导读〉,比较、分析了柏林和德国思想家韦伯之间的差异,以及柏林和当代自由主义者(罗尔斯)之间的差异,准确地点出了柏林思想的特色和限制,非常具有参考价值。中文的翻译,相当尽力,但还是有一些错误。有些是常识不足,例如,把华裔建筑师I.M.Pei(贝聿铭)译成I.M.佩伊,有些地方则是内容上出问题,读者必须小心。但总体而言,《他乡:以撒‧柏林传》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法评论http://gongfa.yeah.net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