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
比较中国和美国
两年前,美国金融投资界在大西洋城举行了一个年会,全美四百多位金融界人士参加。因为我长着一张中国人面孔,所以,很多人都不问原由就将我当作中国问题专家。其中几位先生问我怎么看中国,当时我这样回答:"大家都喜欢将美国当作一个股份有限公司,美国总统是CEO,参议院议长是董事长,众议院议长是股东大会主席,美国百姓是股东。中国则是一个无限公司,中共是老板,对内是家长,中共政府对外是总经理,人民代表大会是顾问组,政治协商会议是咨询组,百姓既是家庭成员,也是公司雇员。如果你能从这个角度来看待中国,你就会理解他们的一切……"
如果问大家:"谁管美国总统?"大家也许会回答是总统夫人。其实,按照美国法律,在美国能够管总统的是美国财政部,因为美国总统是美国政府的财产,按照美国法律条例是由财政部进行管辖。从这里大家就可以明白为什么美国总统保镖不是由CIA或FBI负责,而是由财政部负责。事实上,当紧急时刻发生的时候,保护总统的命令既不是由国防部发出,也不是由参议院发出,而是由财政部部长发出。大家由此就容易理解美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经济才是美国真正的血脉。事实上,保险公司也卖保险给美国政府,这个保险就是保美国总统的意外损失险。就如同各个大企业会给公司内重要职员投保生意意外损失保险一样,美国总统也是美国政府的财产,也需要进行财产保险。美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任何人或事或物品都可以量化成为金钱,美国人对任何事情都会先让它变成金钱才能衡量出它的利益所在。
中美体制上的不同造就了经济层面上的不同,关于经济理论的运用也就有了相当程度的不同。最近,我经常前往中国大陆一个经济论坛,在那里聚集了很多大陆的经济精英,众多知名的主流经济学家。看大陆经济学家的文章多了,总有种说不清的感觉。尽管这些具有博士学位的经济专家工作在大陆的中央政府决策部门,他们具有丰富的经济学知识,但发表的经济论点和研究却总是让我感到一丝的困惑。尽管我并不如他们了解中国大陆,但我却感觉他们的经济理论是建立在一种自我感官的表层,尽管理论推论正确,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却是没有可行性的空谈,是一种失去社会意义的纯粹经济理论。他们实施的目标只存于真空的社会之中,既不能准确地解释社会中的经济现象,也不能指导现实中的经济实践。中国的经济学家怎么会这样呢?
我喜欢读书,只要能看到新的经济理论,我就会买一本回家慢慢地读。美国可以说是经济学家遍地的国家,经济理论有数百种之多。但在我看来,真正的经济学家应具备三种技能,一是具有心理学水准,二是具有政治家的头脑,三是数学家的理论。真正的经济学家应该是了解大众心理的专家,这是经济学家的基本功夫,如果连大众的思想都不能掌握,就不要谈什么经济学。如果没有政治家的灵活敏锐的头脑也不可能预测和解释经济现象,二者都具备了,但没有数学逻辑推理就可能成为疯子。我从来不是靠经济理论来谋生的,我相信,如果我相信某种经济理论并严格按照它的理论执行,我会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的傻瓜,也会成为沿街乞讨的乞丐。在某种意义上讲,我更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举个例子说,针对美国的整体经济层面,我有一个"七年理论"。所谓七年理论就是,美国的经济会在七年有个整体的起伏周期。七年一个轮回。也许大家会问,你这个七年理论是怎么来的。我的理论基础很简单,美国总统是四年一届,一半的总统是连任,也就是八年。当每个总统候选人竞选的时候,他所在的政党都会进行大量的民意调查,了解百姓的具体需求,然后政党会组织各种专业的专家来制定政策。这个政策就会比现政府更贴近民意如此,竞选才会赢得选民的选票。按照美国百姓的心理,当一个政党执政久了,自然就会厌烦,而且每个政党的政策不会全部符合选民的意愿,即使这个选民支持这个政党的大部分政策,但政党推行的政策要考虑大多数,即便某个小政策不符合这个选民的意愿,甚至损伤了他一个极小的利益,他也会认为这个总统让他失望,他就希望换个新的领导人来试一试,也许自己的运气会换一换。而每个政党为了赢得选民支持,当然就要推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政策,这个政策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另一个角度上看,每一届连任的总统都知道自己不能再次连任,在他的后半期执政时就要为本党的总统候选人备书,在各种经济政策上就要放松,国会也知道他的计划没有办法长期执行下去,总统已经成为瘸脚鸭,经济就会在虚妄中下跌。从企业投入产出上看,一个行业或产品从开发到成熟,经历的时间大约是4-6年。到了之后的几年,产品就成为成熟产品,达到高峰,产业竞争就会加剧。产业竞争加剧的结果就是这个行业或产品衰退,等待企业吞并和重组,将单一的产业结构调整到了合理的局面。劣势企业被淘汰,民众的期待下降之后,再次在新的高度起步,从而将产业发展到一个新的层次。而这个周期往往和新任总统的经济政策有着相当大的关系。最现实的例子就是,克林顿执政的经济政策是网络和高科技,在他执政期间,因为政策原因,网络和高科技飞速发展。到了小布什时代,网络和高科技发展到了顶峰。1998年,到了克林顿执政的后期,投资界已经看到了一个危险的信号,这就是基础行业中,投资募集资本困难,而网络经济高涨,高科技和基础行业发展极不平衡,几个州出现电力能源危机。而电力投资在以往是最稳妥的投资,是很受欢迎的投资项目。但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候竟然出现资本募集困难,可见其他基础行业募集资本会更难。另一个现象是,网络经济发展了,但配套的服务系统和新的信用系统并没有全面转型,仍停留在原有的商业模式之中,网络公司良莠不齐,大量资本的投入没有实际利润产出。这样一来,美国经济就出现空心现象,大量的产业资本被掏空,投入到并不成熟的网络经济上去。相反,IT行业的基础技术并没有如期地高速发展。小布什的经济政策是发展基础行业,调整产业结构和资本结构。结果,美国就开始了另一轮经济重整,这不是衰退,其实是民众心理的调整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自我调整。如果说某种理论在支配它,我觉得老鹰理论更能说明这个问题。如果有心人仔细研究一下美国的经济走向,就会发现这个奇怪的七年轮回现象。
以美国经济衰退恢复期看,我有一个18个月理论。在数月前,我曾和一位在纽约美林证券总部从事技术分析的大陆员工探讨过近一个小时。双方都有这个18个月共识。所谓18个月理论就是,美国的经济衰退的恢复期是18个月。如果说我的理论基础,我坦率地讲,我没有什么经济理论基础,也没有什么曲线分析,要有也是根据于民众的心理分析和政府行政决策调整周期。但这个理论在我查对了美国百年的经济发展史后,竟然发现它是非常的准确。这也是我曾在一篇文章中预测这次美国经济衰退会在2002年中期复苏的原因。如果心理学家能对人的心理承受期做一个研究,我相信,18个月也是有其合理存在的道理,一定会是个好的研究课题。从另一个角度上看,美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周期大约也是18个月。美国政府进行经济调查,往往会连续观察三个月,如果连续三个月持续降低,就宣布进入衰退早期。这时候的政府和经济界就会开始寻找对策,并研究原因。三个月后,即连续六个月持续下降,一般情况下就会认为经济已经进入衰退期,政府就会采取措施挽救,在美国,主要是调降或调升利率,同时以扩大或减少政府投资来进行调整。这个措施在国会将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讨论后才能得到具体的实施。而当这些措施不断实施并得到民众认同的时候,一年的时间就已经过去了。而剩下的半年时间则是民众和企业界的恢复缓冲期。也就是企业结构调整和兼并的最好时机。从金融界看,一个企业经济效益不好,投资界和银行的第一个办法是帮助其走出困境并观察它的进展。这个观察期一般是3~6个月。即使是贷款的基金和银行同样也会对企业不能及时偿还贷款给予3~6个月的延缓期。在这两项措施都不能见效的情况下,金融界只好收回投资。这个周期一般也都在6~12个月之间。当金融界将这些资本抽回来后,就要寻找新的经济点,将资本投资到新的项目中。这样一来,产业结构就会得到调整,新兴产业会得到支持。而新的资本到达新的项目中后,大约半年就可以形成规模产业,产生新的利润,成为新的经济亮点,从而带动经济复苏。
首先我们来看股票市场,对美国股市我还有个21天周期理论。来源也是民众的心理而不是经济理论。在美国,购买股票的人群分两大部分,一是基金机构,另一部分是专业股票谋生客。有钱人投资大都委托机构投资或购买基金。这些人喜欢长期投资,不是靠在股票市场炒买炒卖来谋生。而另一部分人则是专门依靠在股票市场炒买炒卖谋生的人,这些人资本并不多,少则数千美元,多则百万美元。每天都以股票市场为家,是标准的上班族。每月的生活费用也是靠股票市场上拼杀得来的利润来维持。他们心理很简单,每个月都要有收入,没有收入等于一月的生活费用没有解决。当股票市场下跌后,他们就会放假回家等待时机。但等到了三周,心理底线就很难守住了。一个月的帐单都到了,没有钱支付怎么能行呢?一旦股市有一点利好,马上就要入市炒作,恨不得将一个月的损失都找回来。在短期看,21天就成为这一批人的心理底线,这也是职业炒股人的最普遍心态,就如同职业赌徒一样,心理定势决定了他们的行事风格。如果各位仔细研究一下美国股市的波动曲线,就会发现这个奇怪的现象。而这个现象只能发生在美国和西方国家,对日本,香港及中国就会失效,为什么呢?这又和中西方文化有关系。东方人喜欢储蓄,但西方人有良好的社会保障机制,根本就没有储蓄的习惯。稳定的社会让他们生活得很有规律,不会担心突发的通货膨胀,更不会担心战争。所以,在美国人的眼中,每月的薪水就是用于当月的开支,下月有下月的收入。所以,股市上的人们与中国的股民心态极为不同,中国股民可以忍耐,但美国的股民则没有任何忍耐的信心。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从不相信美国会衰落,经济会一蹶不振,任何美国经济上的衰退和下降,在他们的眼中都是正常的现象,是经济游戏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二是政治问题。大陆是个政治决定经济的国家,很多经济因素被政治问题干扰。其实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一个无限公司的问题。无限公司与有限公司最大的区别是股东问题。在中国,经济决策并不完全按照经济规律进行,而是被人为的扭曲,往往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在美国,政治同样影响经济,但更多的是经济影响政治。大家都知道美国是政党政治,不同的政党代表着不同的利益人群。去年共和党和民主党竞选总统的时候,民主党挟着克林顿的风光及照顾下层民众的福利计划应该能赢得民众的支持。为什么小布什会成功呢?这就反映了美国金钱的作用。在美国排名前一百家的企业中,没有一个企业是支持戈尔,也没有人向他捐款。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企业界和金融界都已经看到了美国的未来必须要进行下一轮产业调整,戈尔的缺陷正是没有这样的计划,反而还要大力支持并发展网络经济。另一个原因是民主党执行的国际政策是妥协政策,不能强力发展美国的军事和国力。在克林顿时期,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是增强而是减弱了。这样一来,美国未来要发展的知识经济就会缺乏保护。自从八十年代开始,日本的崛起让美国痛定思痛,十年的全面经济转型,让美国全面脱胎换骨,由一个制造业国家全面转为一个技术与知识,品牌与服务为主的知识经济型国家。而这样的国家所面临的就是国内产业的空洞化,需要的是全球经济的自由贸易化。只有这样,才能让美国人的知识经济成为现实,才能保证美国的竞争优势。而这个优势无论在美国的移民政策上还是政府的外交政策上都得以充分的显现。网络经济正是适应这个情况的发展才得以发展,衡量美国经济未来的也正是知识经济,而不是常规的产业经济。而这个问题往往是中国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忽略掉的根本问题。看美国经济如果只看到产业数据,往往会让经济学家得出悲观的结论;而实际上,看美国的经济好坏,是要看美国政治能否在全球建立美国式的经济模式,一个由美国知识经济主导的美国全球自由经济模式。如果美国能在军事上和政治上保持强势,在未来,美国的知识经济就会占主导作用,美国的长期经济和未来的发展就会呈现良好的势态,国际资本就会源源不断地继续流入美国。如果美国能保持二十年的军事、政治和经济的强势,美国的知识经济主导地位一旦建立,可以说美国就会在未来百年立于不败之地。这个事情很明显,当你的品牌成为世界上最知名的品牌,你就不需要制造企业;当网络经济成为美国企业一统天下的时候,你的生活就会完全被美国品牌和服务包围。制造业成为品牌经济的牺牲品和廉价加工厂已经在我们生活中显现出来。大家都可能会为美国的商家的贪心而气愤,但不能否认的是,品牌效应确实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当美国的经济模式建立后,任何国家或个人流入美国的资本就要经过美国专业投资人的手和头脑来进行新一轮的投资,而这个新的被人们认为最保险最稳定的投资,就会完全按照美国的经济模式进行。在同样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和不稳定地区的投资就会被忽略,对美国经济模式有严重威胁的产业就会被过滤。新的外来资本会越来越集中,越来越美国化,这样的结果就是强者更强,弱者越弱,世界经济格局中美国的强势就会不断地加强和稳固。美国在全球强力推行WTO的目的也在于此。这也是我为什么在经济层面上力主中国推迟加入WTO的原因。如果中国的经济专家和政府官员不能在这个层面上看美国,今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政策制定上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就不会理解美国的政治与经济政策是如何制定及实施,更不会有合适的应对。
也许有人会问,是谁在制定美国的经济政策?
举个例子,如果有心人查看一下在美国财政部长的任职记录,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自上世纪二次世界大战后,除去一届财政部长不是投资银行界的人出任外,其余全部由美国华尔街的投资银行老板担任。几乎没有一个企业界和经济学者或商业银行老板来担任。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没有其他解释,美国的投资界影响着整个美国经济,而且是美国经济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坚力量。这部分人几乎是世界级的顶尖人物,无一不是从大风大浪中闯荡出来的经济精英。另一个原因是,投资界人士不仅需要微观经济和企业管理知识,同时也需要宏观经济和决策的判断能力,也必须要有全局观念,这个行业可以接触到所有的产业,也可以根据企业的情况及时判断经济问题,而他们的判断往往要比企业家、政府和经济学家更快,更准确,更能掌握美国经济运行的真实状况。这些投资专家的判断和投资倾向也同时影响着美国政府的决策和企业家的投资意愿和倾向。投资银行所掌握的资本也远超过商业银行的数量,且比商业银行更灵活,更多样化。在美国政党竞争中,争取投资银行的支持远比争取大型跨国公司的支持更有作用,争取到了投资银行的支持,就可以利用投资银行的投资倾向和利益倾向来影响甚至是决定大型跨国公司的政治倾向。事实上,任何一个大型企业都离不开投资银行和金融界的支持,也不可能自己脱离投资银行的支持,只有在投资银行的政策取向和大型企业的利益取向一致的情况下,大型企业才能得到扶持。哪个投资人愿意支持一个会伤害自己本身利益的企业呢?
另一主要问题就是数学模型在经济学上的运用。在美国生活的人都会感觉到美国的一切都是生活在秩序之中。西方的思维观念就是建立秩序,一切都在秩序中进行,这样才会有真实的数据和可计算的模式,社会才能透明,才能保持最大限度的公正和自由,各项社会成本才能降到最低。
三年前,我在美国《创业者》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杂志社转来一些读者来信。其中有一封信是一位留学美国的金属博士写的,我读后,与这位居住在洛杉矶大区橙县的先生进行了联系。见面才知道,这位先生竟然是大陆河北省人,他的太太是我的天津老乡。由此,我们成为了好朋友。这夫妻二人都在美国大企业工作,先生在飞机制造厂担任年薪十几万的检验师工作,太太在一家生物制药公司担任年薪二十多万的研究工作。生活上早已经进入美国的上流富裕社会,可以说这个四口之家生活得无忧无虑。一日,我和这位先生谈到各自的成长经历,这位先生听了我的经历很是感慨。我自幼喜欢电子,自己就学习电子设计,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自己制作录音和电视设备。在高中时,曾有一篇自己设计的音响电路被发行量最大的电子杂志作为重要文章发表。因为这个爱好,也花费了很多的金钱。到了十六、七岁的时候,又喜欢上了航空,自己要购买图纸制造旋翼飞机。当时一部45匹马力的汽车发动机只要三千美元,整架飞机的材料需要七千美元左右,由于是没有收入的学生,这个计划就流产了。从学校出来,进入了一家大型制药企业。一年后,进入一家医药研究机构。学习了二年之后,开始建立自己的制药企业。当时身无分文,但由于计划的周详,凭一本可行性分析报告,从银行贷款60万元,靠着这六十万元开始了第一次创业。这家制药厂的厂房及工艺流程全部是自己设计,在半年后顺利地通过了GMP验收。第九个月开始生产赢利,三年后将制药厂脱手。然后,又开始学习金融,进入金融行业。而那位金属博士的童年则是,在童年直到高中毕业,家中连一台收音机都没有买过,自己一直在河北省农村帮助父母从事农业生产。到了大学,每月的生活费只有30元人民币。到了美国,才正式拥有自己的录音机和电视。当我们谈到自己的童年梦想时,这位先生说:"我童年最大的梦想是坐火车。"后来,我们又谈到了机会和条件。这位先生说:"其实并不是中国人笨,而是社会成本太高,使得人在有了自己的梦想时没有能力将它变为现实。美国的低成本教育体系能让你随时随地接受新的教育,能让你了解更多的知识。而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又能让你无忧无虑地抛弃你现有的事业而开启另一个你不熟悉但是你梦想的事业。同时大环境的宽容和良好的、开放的、公平的社会资源又能让你按部就班地实现你的理想。所以美国的优点不仅是舒适的生活,更重要的能让你无论男女大小都能在适当的时候实现你的梦想,让社会充满创造力�"
说到数学模型,其实,美国就是一个典型的数学模型。在美国一切都要制度化,公开化,社会机制极为稳定。每个普通人都象一部流水作业生产线,按部就班地生活。在美国的社会里,人的一生就象一部数学模型中的数据,一旦将你的信用,学历,资历,收入输入进去,你的一生生活轨迹就基本显示出来。如果在三十五岁以前,你没有能制造出个人奇迹,你的一生基本上就会在这个数学模型计算出来的轨迹上上下小幅度地跳动,但总的人生轨迹基本上是不会有太大的偏离。同样,在单一事件和事物上,无论是企业还是生活,在美国详细的社会分工之下,在一个最大可能的公平,透明的社会中,基本上都会按照各自的轨迹进行,没有特殊事变就不会出现波动。在这个社会中,最大的优点就是社会成本完全透明,而且很低。一切变化都可以用数字来说明,都可以预先计算出来。
中国的社会在百年的历史中一直是波动极大,社会无公平及透明、稳定而言。一切都是以执政者的思考而变化。这样一来,任何事情都没有规则,没有制约也没有轨迹。社会成本之大,让你很难按照惯例来预测未来成本。这样的社会和民众就充满了变数,当你将数学模型引入到任何经济生活中,都是一种纯粹的欺骗,数学模型根本就没有办法推导出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社会形态,你也没有一个稳定的数字可以当作母体输入进去。政策的不确定,社会生活的不确定使社会成本升高,让每个人的理想根本就没有办法实现。一个人一旦在一次事件中选择了一个错误,就极可能终身没有改变的机会,想通过低成本在人生之中进行再次转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正由于中美经济社会之间存在这巨大的差别,用美国社会流行的数学模型可以推算出的美国经济的未来,但拿到中国之后,用数学模型推算出来的就可能是一个荒谬的结论。
不久前,我与一位投资人谈到中国经济增长率问题。我对这位投资人说,中国真实的经济增长率大约在4.2%~5.2%之间。这位投资人很奇怪。他问我:"中国不是7%吗?这可是经过国际经济组织调查过的数据。"
我听了他的话,笑了笑说:"你只看到了中国的表面,但你看不到里面的本质。中国国家银行的坏账已经占了全部的1/4。暂不计算这些坏账是否是全部,如果你将这些坏账的金钱计算到中国经济改革的这二十年,然后将它从大陆每年的所得中扣除,你再看看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是多少?中国只是用另一种方式将坏账隐藏了起来,你看到的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中国和日本的经济状况基本上是处于同一水准,中国在某种程度上还要高于日本。日本以每年7%的经济增长率保持了二十年,结果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经济改革,同样是政府公布的7%的增长率,但我们可以看一看,我们和日本的差距还有多大,同样是二十年,我们实际增长了多少?这个7%的经济增长率真实吗?如果将这些虚假的数据输入数学模型中,各位经济学家们再看看结果,中国应该已经超过了日本,至少是极为接近。但现实的生活是这样吗?同样的经济工具,在美国这样的社会可以,但如果照搬到中国,我们的经济学家就会成为荒谬的代言人。这就是无限公司和有限公司的本质区别。
在十几年前,我曾读到匈牙利经济学家写的一本书,这本书是专门揭示共产主义经济的书,书名是《短缺经济学》。在这本书中揭示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共产主义经济是一个表面全面计划的合理经济,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失去理性,成本极高,变化极大的短缺经济,这也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区别。当人性不能合理发挥的时候,经济就成为了政治的工具,最终成为一个利益集团统治另一个利益集团的理由。
中美经济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不久前,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已经处于产业过剩经济阶段。听到这个公告,我哭笑不得。我不知道中国政府和经济学家是如何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难道产品卖不出去就是生产过剩?就可以下结论中国已经繁荣到了商品过剩经济阶段?难道中国人民已经生活到了世界一流水准?中国经济的结论就是这样吗?
事实又是如何?中国的普通百姓消费能力下降已经是连续几年的事情了,消费能力下降,百姓消费信心指数下降。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正是社会成本增加,社会保障机制丧失,人民生活处在对未来的恐惧之中才造成了这个局面。中国经济根本就不是过剩,而是民众失去了消费的信心。过剩是民众对未来社会和经济丧失信心的表现,同时也是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抗议。一方面是中国的商品大量积压,另一方面是广大的农村没有经济能力去购买。这是社会结构性失调,而不是产业结构性失调。如果完全按照数学模型进行推理运算,我们就没有办法制定执行一个好的经济政策,就永远没有办法改变这样的现实,中国就会永远处于一个荒谬的怪圈,最终引发另一场社会动乱,以暴力改变这个社会结构上的偏差。这就是中美经济生活中的最大不同之处。
美国是个完全地方自治的国家,任何一个城市都是由居民进行民主选举,任何开支都和居民的收入与纳税有关系。举例而言,在美国的城市和居民区有贫民区和高级社区之分。贫民区因为它的居民收入少,纳税就少,雇佣的警察就少,社区就脏乱差。相反,在高级社区,因为居民收入高,税收就高,社区就有良好维护,从而绿树成荫,雇佣的警察也多,治安就好。民众的生活和税收紧密相连。中国是怎么样呢?中国是中央集权的国家,税收和居民没有任何关联,居民无论在哪里都不能体验到税收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而政府的税收也是采取一种杀鸡取卵的方式进行。我有个很奇怪的结论,在中国,当经济增长下降的时候,中国的税收反而增加;但中国经济增长提高的时候,政府税收反而减少。这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在美国,只有经济增长时,税收才能增加。怎么会有经济下降反而税收增加的现象,而这个现象竟然在中国持续了近二十年。我实在搞不懂中国的经济学家会怎么解释这个经济现象,是否这也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表现之一?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规律,税收政策是由低到高,按照收入水平逐步增长。但中国的税收制度却恰恰相反,是由高到低,收入越高,收税越少。在沿海地带的发达地区,各种优惠政策层出不穷,城市居民几乎没有任何税收。但在偏远地区和贫困的农村,税收反而占据了极大的部分,中国的税收政策不是按照财富来征收,而是按照地区来征收,这样的税收理论可以说是世界一大创造。举个例子,在大陆的农民平均年收入是325美元,一个四万人居民的乡政府的人员平均是213人。按照中国税收制度的分配比例,乡政府的开支占农民税收的30%。假设一个乡政府的工作人员的年收入为8000元人民币,那么一个乡的公务人员一年开支就需要170万元人民币,加上行政经费,一年就需要230万元人民币。这样计算下来,一个农民就要负担57.5元人民币。如果按照整个税收,一个农民就要负担192元人民币,这个比例在农民的一年收入中占了7.3%。粗看我们可能看不出什么,这样的税收水平和国际水平相比可能还属于偏下。但如果我们和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相比,我们就又会得出一个另类的结论。上海的城市居民收入是2528美元,但一个居民的一年平均所得税收却只有39.2元人民币。这个税收占居民一年收入的0.2%。是什么理由造成这样的税收?难道越贫困的人就应该更贫困吗?难道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美国,税收政策是一致的,政府调节经济的政策手段很少,主要是使用利率调整,税收调整和国防及公共开支等手段。在一个公开透明,平等自由的国家里,这样的调节手段已经足够。但在中国,使用同样的手段就没有办法达到效果,为什么?这就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是不公平,不公开,不平等,不自由的制度,当你拿出一项经济调节政策的时候,在大家都不遵守规则的时候,政策就根本没有实施的基础。中央集权并没有将权力集中,相反是形成不同层次的利益集团。当政府集中权力,调配全国资金使用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就要搀入政治利益和平衡手段,也不可避免地违反了经济规律。当这个现象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时,腐败怎么能不产生?混乱怎么能不产生?浪费怎么能不产生?数学模型和经济理论怎么能够推理解释?
正是社会资源和资本的来源上与使用上的区别才造成了中美经济体制上的本质不同。任何经济学家如果不能从资金的来源和使用上了解中美经济,就不可能明白中美经济的不同,正是这种本质上的不同,才造就了中美经济的巨大反差,才造就了中美经济社会结构的不同。
怎么看待中美日经济?
在上世纪的里根政府之前,如果经济学家按照目前的经济理论看美国的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就会得出一个非常好的结论。当时的美国产业结构合理,效率也不低,但正是从那时开始,美国开始了十多年的经济衰退。同样,用目前的经济理论看待日本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但日本同样也是陷入了十多年的经济衰退。这又是为什么?如果经济学家用同样的理论看待目前的美国经济,就会发现,美国是个产业空洞化的国家,制造业几乎已经退化成了经济附庸,没有任何指标意义。服务业成为美国经济的主体,网络经济也一蹶不振,美国经济简直是糟糕的不能再糟糕了,美国经济的未来远景十分黯淡,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让经济复苏的亮点。相反中国的经济是十分繁荣,制造业突飞猛进,基础建设马不停蹄,成为世界工厂已接近现实。未来的中国俨然已经成为世界大国。
真实的经济是这样吗?未来真的会是这样吗?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企业猛烈冲击美国经济,致使美国一片混乱,经济衰退。但在十年的经济衰退的痛苦过程中,美国经济经历了百年来最大的一次经济转型,这就是从制造业转型为知识产业。网络经济正是这个知识经济的排头兵。用知识和知识产权占领新的领域,让知识成为美国未来发展的新动力。而这个新经济思维必要建立一个自由的平等的世界贸易体系,能够让美国的知识经济得以浸透在世界上每个国家。在此基点上建立权威统治。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美国极力要在全求推广WTO,在全球建立自由贸易的经济体系。当美国经济成为世界各种商品的品牌代表时,当美国企业拥有的网络经济渗透到世界各地时,美国的新经济体系就基本完成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在政策上实行新经济政策,全民放弃制造业,集中精力和资金投入高科技技术和知识产权领域,大力支持产业建立商业知名品牌;在人才引进上,美国政府推出�"杰出人才"移民项目,招揽全球高级人才全家移民美国,让美国稳定的社会和完善的福利保障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实现新经济布局。
在最近二十年,美国政府和企业致力于在全球推广知识产权理论。事实上,这个实践得到极大的成功,美国企业和政府将一个狭义的知识产权定义成功地扩展到了一个全球性的广义的定义,使未来的每个产品都印上了知识产权的烙印。在商品品牌上印上知识产权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在服务业上印上美国知识产权的印记,第三步是在技术和资本上印上知识产权的印记,第四步就是在产品的基因上印上知识产权的印记。各位也许认为我在夸大其辞,其实只要你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什么是新经济思维,什么是WTO,什么是知识产权?美国为什么要推销这一套理论,它们之间有什么密切的关系。
产品品牌应该说是初级的知识产权,美国企业目前在全世界占据了70%的名牌,美国尽管不生产电冰箱,但买的电冰箱却大部分是中国和马来西亚生产,使用的品牌是美国的品牌,美国商业界赚取的利润几乎和整个电冰箱的价值相等,是中国制造工厂利润的四到五倍。同样,当我们穿上美国的名牌服装和运动鞋时,可能并不清楚,这双鞋在中国制造时,中国工厂只赚取了不到一美元的利润,但美国品牌拥有者却可以在每出售的一双鞋中赚取五美元。这就是产品品牌的知识产权问题。
但是,商品制造是个初级阶段,商品品牌是可以随时改变的。尽管对很多企业而言,创造一个新的品牌并不容易,但毕竟它仍有发展的机会。这样一来,美国的知识经济就不会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品牌就成了新知识经济的第二步,就是建立美国的服务品牌,从另一个方面维护美国的新经济方式。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在中国看到沃尔玛连锁商店,7~11便利店。很快也会看到美国的大都会保险公司,纽约人寿保险公司,美国银行,花旗银行等全面的服务品牌进入中国。稳定,安全,可靠就是它们的宗旨,让这个服务的品牌深入你的血液,从而阻止其它的商品进入消费者的视线。
技术上的知识产权已经在中国和世界上全面展开,微软产品就是最明显的代表。高科技产品进入中国无一不是带着技术产权的印记。也许大家未来会看到这样一个景象,中国民族企业尽管具备劳动力的优势,但制造的产品却没有任何价格优势,海外的客户使用中国工厂生产的产品,然后贴上自己的品牌在中国出售。而中国自己工厂生产的产品因为要支付外国公司技术使用费,结果制造的产品,成本反而会高出海外名牌企业的产品。也许我们家庭中使用的每件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但我们都要为每件产品向美国企业交纳知识产权使用费。换句话说,中国人虽然使用中国制造的产品,但却要出钱养活美国的企业,向美国政府或企业交税。
等到生物技术知识产权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每天吃的每一块食物,购买的每一件物品,我们都需要向跨国企业交纳税金,交纳知识产权使用费,也许我们中国种植的大米,小麦和养殖的牛都需要向跨国公司交纳知识产权费用,因为你使用的种子基因和牛肉都含有美国的知识产权。
可怕吗?这就是美国新知识经济的远景。也许过不了十年,这样的情景就会呈现在国人面前前。既然有了这样的经济,美国还需要工厂吗?还需要制造业吗?当知识产权浸透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美国经济会衰退吗?经济学家还能用常规的经济理论看待和分析美国的经济状况吗?你还能说美国的经济是衰退吗?
我曾写了很多关于WTO的文章。如果你能真正了解了美国新经济理论,你就会发现WTO正是实施这一历史性经济霸权的主要步骤,也是决定美国未来经济的重要一环。以投资界的眼光看,观察美国经济已不能使用传统的产业数据来评估了,因为美国的制造业已经无足轻重。制造业对美国的经济已经产生不了重要的影响。观察美国的经济好坏,主要看的是以下几个数据:消费者信心指数,采购人指数,产品知识产权占有率,失业率,商品储存指数,知识经济金融投资指数。如果你能看明白了这几个技术指标,你就会发现,美国的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起飞。在未来的经济战争中,美国已经占据了非常主动、可以说世界独一无二的地位。在目前几乎没有任何国家和企业可以与之抗衡,今日的美国已经不再是传统经济的美国,而是一个新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新美国。正因为如此,美国在短期内很顺利地进行了经济结构调整,在最近三个月中,上面的数据显示了美国经济的良好转变。所以,我才大胆地预测美国经济将在2002年中期全面复苏,而且我还很乐观地预测美国明年的经济会有超过3%的经济增长。也许有人会说,刚刚破产的Enron公司又是怎么回事呢?本来,能源企业是投资界最喜欢的项目,是最保险最稳妥的投资。按照传统观点,Enron公司根本就不应该破产。其实,如果大家理解了美国新知识经济政策就能明白Enron公司破产的原因。这是美国经济调整的必然结果,正是全面反映了美国经济正逐步走向低成本,高效率,高科技,知识产权化,服务品牌化的未来走势。如果中国的经济学家仍以原来的经济理论和数据去分析美国,去解释经济,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同样也会使中国政府决策出现极大的误差,以致会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
也许有人会问,WTO怎么会和美国新经济有关系?
WTO的原则是自由经济,政府不得干涉企业和经济。目前,美国的经济和技术已经在世界上占领了绝对的优势,没有任何企业和国家可以和它抗衡。共产主义的一个特点是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进行某项工作,这样的事例在社会主义阵营建立之初的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印证。在未来,要保证美国新知识经济的长久,美国就要在技术和资金上保持优势。一旦丧失了这个优势,美国的新经济就会成为泡影。维持美国的优势就是要维护自由经济,防止任何一个国家集中资金和技术只从事某一研究,而在世界各国企业中,企业的资本和力量都没有办法和美国的企业相比。这样一来,通过WTO协议,就可以合理地压制了政府对经济的涉入,同时也保护了美国企业在技术和资本上的优势,更保护了美国新经济的实施。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政府极力要中国政府加入WTO,但在原则问题上丝毫不让步的原因。正是美国的未来利益决定了美国政府的行为。利益就是美国的一切,没有利益就没有一切。如果中国的政府决策人员不能看到这样的未来,不能认清美国新知识经济的本质,中国政府制定的国策就可能是误国害民。
美国强大的政治与军事力量的作用是什么?
资本的原则是流动,当美国转型为知识经济时,资本就必然要跟随着转移,无论企业还是政治都脱离不了资本的运用。同时,美国自由经济的发展就必然会将产业和技术,知识产权引进到世界各地。这样的情况就要求美国必须要保持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只有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才能保证美国人民和企业的利益,才能保证新经济理论的具体实施,才能保证美国未来不败。才能将美国的文化和思想传送到每个人的心中。
网络经济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在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的消失并没有损坏美国新经济体系,相反正在促进美国新知识经济的发展。在前几年,高速发展的网络经济有着技术的缺陷和相对社会意识上的技术性超前。美国是个自由民主但又绝对隐私的国家,当网络经济在消费上没能解决隐私和安全问题时,美国的网络经济尽管有齐全的信用和配送体制,但大众仍担心因为消费而损害自己的隐私,网络消费没有真正地形成规模。而一哄而起的网络又良莠不齐,投资没有办法产生新的利润。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产业调整是非常正常和必要的措施。事实上,当网络经济破灭之后,美国的网络已经经过了几次大的并购。如果有心的经济学家仔细研究一下美国的网络经济就会发现,美国的网络经济已经逐步走向赢利,逐步走向完善。美国网上购物已经比前一年增长七倍。网络消费已经成为美国人生活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能看到这点,我相信你们会对美国的经济充满信心,网络的发展,将会大幅度降低美国的社会成本,这样的美国将比其他国家更具备竞争力,更充满活力。安定有保障的美国就更吸引世界游资,世界其他国家的资本将通过美国金融之手转化为美国企业的资金来源,将更加促进美国新知识经济的发展,带动美国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看到了美国的未来,我们怎么看日本呢?日本的金融体制出现问题已经不是一年的事情了,日本的民族性让他们的经济相互交缠,形成一团乱麻。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日本的制造业是以仿制为主,没有自己的新技术,高价劳工和死板的体制又严重地束缚了日本企业革新。中国作为新的制造大国,与日本相比有着劳工便宜和资源丰富的优势。另外巨大的中国内需市场又非常容易为中国企业积累资金,使之发展。如果以传统经济观念看,日本的经济是非常合理和稳定的,但它的短视使它看不到未来。日本企业尽管投入了巨大的资金,但至今没有在任何技术领域上占据领先地位,日本与美国的不同之处是,日本企业更急功近利,喜欢用小聪明的手段去进行产品仿制,用小技术革新来争取制造业的利润。这样的短视,让日本企业与美国的技术发展形成了十年的差距,在未来最重要的生物技术上,日本与美国的差距几乎是二十年。在网络经济上,日本的企业还没有一个将网络经济和消费当做未来赢利的主业,更没有美国E─buy的成功的业绩。在日本政府同样也没有一个未来经济发展的准确政策,仍然是在为摆脱困境而摇摆不定。思维和体制上的缺陷将严重阻碍日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预料的是,如果中国政府能够采取正确的经济路线,充分让中国的制造业自由发展,中国制造业从低档产品到高档产品全面取代日本就会很快实现。中国企业同样可以利用内需所赚取的利润在世界创造知识品牌,尽管不会很顺利,但仍可以与日本一拼。如果日本企业不能痛改体制,不能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在未来的二十年内日本将两面受压,全面沦为二流国家。
中国的未来经济会怎么样?坦率地讲,我对中国的未来经济不是抱很乐观的态度。中国经济全面进展是无可怀疑的,但同样,中国沦为劳工国家和世界加工厂也将成为现实。在目前,中国政治体制上的改革是当务之急,如何制定未来的中国政策也同样是迫在眉睫。面对世界新知识经济的冲击,没有良好的应对,没有长远的目标,中国就会陷入一个悲惨的境地。
非常可惜的是,直到目前,中国政府和经济学家并没有真正地了解美国新知识经济的本质,也没有认识到未来的危险境地。当刀枪不再成为战争的工具时,知识和资本就会成为新的刀枪。当新的经济战争已经降临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是否已警觉?
什么是美国新经济,什么是WTO的本质?我想问各位,你们真的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