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中国:成长还是崩溃?


伟达
转自世纪沙龙

  众所周知,最近的20多年,中国一直在致力推进自己国家的全面现代化。

改革开放的规模由小到大,与此同时,对中国发展前途的信心与怀疑也在两极

化地增长,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一个:中国是否能把握得了现代化?或,现代化

与中国国情到底能否顺利"磨合"?怀疑论一方的担忧是:现代化有可能导致

中国现社会结构的崩溃。主要根据是中国目前失业压力过大,入世后国外竞争

加强,当地农民失去保护屏障,政府和执政党内部的严重腐败现象,过时的财

政管理制度酝酿潜在风险,收入不平等和地区差距日益扩大,环境与生态资源

恶化减少,及社会综合治安状况不稳的趋势。于是,现代化固然是好,但以中

国的具体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状况,却很有可能消受不了现代化,就好似

熊掌燕窝虽是大补,但却不是什么身体情况都适用一样。

  操作不当,现代化反会成为中国崩溃的导火索。有海外舆论认为,中国目

前的执政党和政府管理控制一个封闭落后的穷国还行,但可能拿捏不住现代化

社会,尤其是处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动荡状态的社会。更极端的看法,以美国

版新书《中国即将到来的崩溃》为例,乃预言五年之内中国内部将会有暴力起

义推翻政府。据说中国的体制内部,最近也有报告认为加入世贸会带来更多危

险和压力,集体闹事请愿,恶性发泄报复等活动会愈来愈多,严重威胁社会稳定。

  笔者认为,对中国的发展前途抱有信心还是充满怀疑,主要取决于观察思考

这个问题的层面和角度。看中国问题没有历史感不行,有5000年文化的中国不是

才有200年记录的美国,中国的事情往往可以"让历史告诉未来"。纵观中国的

近现代历史发展曲线,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走下坡路,1937年南京大屠杀跌到

谷底,然后又跌跌撞撞地挣扎了约40年,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才步入发展壮大的

正轨。首要的结论是:中国和中华民族,在目前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间内,

都会当然处在上升腾飞的正面状态,这是历史的潮流,是众望所归。人心向背将

决定中国的前途。

  忽视了这一点,就会导致谬误和错判。笔者在新著《第三类把握》(见下编

者按)一书的前言中也表示:"在21世纪,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

再清楚不过:振兴古老的文明,一改前150年的颓势,恢复自己作为世界主流文化

应有的特质,创造力和领导地位。"

  由此,第二个结论是,中国和中国人民必定有能力,有耐心,有智慧,去克服

困难,成功实现现代化。譬如,最新统计表明,中国社会阶层中目前发展成长最快

的,是中产阶级,10年后中国的中产阶级人口可能接近4亿。而现代化市场,民主、

法制和公民社会的基石,就是中产阶级。而中国官方则提出要从原先狭隘地代表工

人农民,转变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个新思维的现实意义显而易见。

  第三个结论是,培养现代化的智慧和能力,可帮助减小社会转型负作用的影响

震荡。这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努力最重要,一是主动,二是深度。主动是指要抢先扼

住问题与挑战的关键要点加以解决应对,要依靠知识、信息、科技和民意。再者就

是推进现代化的深层掘进,不能只作面子文章。譬如在争取外资的问题上,如果只

热衷拿了外资拼命上项目,却疏于管理、培训、科技、产品、市场等方面的努力,

不能早日收回投资开始盈利,最后被外资套牢,金融危机发生的风险就愈来愈高。

最近南美的阿根廷因外债过多过重而发生全国性经济骚乱,就是一反面教训。

  在即将到来的2002年,中国是否能持续稳定,同时具创造性地成长发展,

希望以上三个结论,能有助于这方面的预测。


编者按:作者过去在《联合早报·众议园》专栏中发表不少作品,深获读者好评,

现经进一步整合提升,连同其他作品集合成书出版,取名《第三类把握》,全书

分成三个模块:观念之推敲、标准之沉浮及对策之得失。该书由上海文化/文艺

出版社新近出版,目前在上海书城( www.bookmall.com.cn)有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