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
 
罗志田  
 
南北新旧与北伐成功的再诠释
 
 
  北伐前后的那几年,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关键的转折时期。后来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唱主角的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在那段时期奠定了自己的政治军事基础。1949年的国共隔海分立虽标志着两党争夺中国控制权的攻守势异,仍未能充分打破北伐时形成的政治格局。胡适曾说:“民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的倾向国民党,真是六七十年来所没有的新气象。”[111] 假如此话不错,则这一新气象不仅开拓了后来六七十年来的大格局,还可反溯回到十九世纪中叶所谓同治中兴时期,颇近于法国年鉴学派第三代提出的中长时段”(区别于布劳岱的长时段观念)的意见。[112] 而北伐后这六七十年的格局,又因北伐前后那几年的短时段而产生。

  北伐战争的结果,人力物力财力均处劣势的国民革命军一举战胜处于优势的北洋军阀,颇出时人意料之外,亦令后来的学者困惑。辛亥以来,多见北军南伐取胜,鲜闻南军北伐成功。特别是孙中山领导的两次北伐,无不以夭折告终。故一般人以为1926年的北伐亦会如此。当时北军将领固讪笑若辈年青[]人不畏死,不啻寻死;[113] 即使南军将领自身,亦少有能见及将迅速取胜者。李品仙回忆说:“国民革命军誓师之初,虽号称十万之众,实际上不过五六万人。而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竟以前后不过八个月的时间,领有长江以南,真非始料所及。”[114] 李氏的话,颇能代表当时南北多数人的共识。

  美国军事情报人员当时即已分析说:“在中国的军事角逐中,兵员和装备的优势未必是决定的因素。”[115] 但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北伐军的以弱胜强,时人和后来的学者见仁见智,颇有差异。其中有的说法,实在只是迷思(myth)。而且有的迷思即萌芽于北伐的当时,却迄今未获满意的诠释和澄清。

  这中间一个重要原因,即一般多重视有形的力量和因素,却忽视无形的影响力,在1988年台北的北伐统一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蒋永敬先生已提出,北伐统一,“军事是有形的力量,党务是无形的力量。而无形的力量,又往往超过有形的力量。蒋先生并进一步将党务界定为实含组织、宣传、民众运动[116] 张昭然先生在同次讨论会上对国民革命军和直系军队作战力比较时,也特别注意到无形战力[117] 这都是可喜的转变。可是蒋先生所说的组织、宣传和民众运动等的作用,以及张先生所主张的北伐军在军事训练上优于直军等,恰是各种关于北伐的成说中迷思成分最重的部分,恐怕还需要进一步检讨。

  尤其是过去的研究对彼时中国的政治思想言说(discourse)与战争的关系,对作战和指挥作战以及支持作战的各类人员的心态等注意较少。本文则认为恰恰是这些被忽视的无形因素起了影响有形因素的作用,故对北伐的理解必先回复到当时南北双方当事人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即期在重建时人的关怀和思想言说的基础上,试对北伐的胜利作一广义的再诠释,同时也希望能纠正一些关于北伐的迷思。

1
、北伐前的南北局势

  国民党在民国二年后因宋教仁被刺及其他主要领袖被迫流亡国外,一度与国内的政治文化主流疏离。在1915二十一条的群众运动期间,国民党人在民族矛盾和国内政争之间处于两难境地,内部意见分歧,基本上置身事外。及至次年的护国之役,乃由进步党唱了主角,国民党只起到辅助的作用。[118]

  同样,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国民党大体上仍在运动之外。吕芳上先生近年的研究表明,国民党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之密切程度远超出过去的认知。[119] 若从民初社会广义的新旧之分角度看,国民党与新文化运动无疑都在新的一边。但是这广义的同并不能改变改组前的国民党与新文化运动是有着许多重大思想歧异、基本社会组成也极不相同的两个运动这一事实。国民党人虽然在上海办杂志呼应新文化运动,但从广为引用的孙中山《与海外同志书》中对新文化运动的那段评论看,先说北大学生和出版界一二觉悟者,然后才说到吾党要借此运动的东风,分明是在运动之外评说的。[120]

  这样,改组前的国民党,在地域上既未能偏安于一隅,文化思想上亦基本疏离于新文化运动这一主流,实处于一种非常边缘的地位。这种边缘地位的最明显表征,就是国民党领袖孙中山此时对时局拟取消极态度暂不过问[121] 再加上国民党人的分裂,不仅一些人到北京政府作官而成为所谓的北方国民党,在南方也是内斗频仍。故国民党本身也给人一种老旧的感觉,对青年,特别对边缘知识分子缺乏吸引力。[122]

  但是国民党之疏离于新文化运动,亦使其少受该运动西化反传统倾向的影响。傅斯年曾说孙中山在安身立命处是完全没有中国传统坏习气的新人物。可是正像大多数安身立命处仍是旧的传统的中国士人如胡适、傅斯年等的思想却向往西方一样[123],更西化的孙中山反能看到传统的重要。故广东革命政府虽也提倡妇女解放运动,同时又不时命令颁发褒奖贞妇、孝妇、节妇、寿妇等。在军务甚繁忙的东征北伐时期,每一褒奖状的措词还要由中央五常委来讨论决定,足见重视的程度。[124]

  钱穆曾指出:“中国人的民族主义,虽在上层知识分子们之脑筋里是早已失去了,但在一般民众中间,是依然存在的。”[125] 此说对上层知识分子或有不公,但至少以表现形式看,从义和团、反二十一条、五四到五卅这四次大的群众运动均表明民间大众政治文化的主流是抗议型的民族主义,与新文化运动面向西方的表现形式适成对照。孙中山多年与会党打交道的经历大约也使其易于注意到民间大众的抗议型民族主义倾向。故国民党在中国思想言说中的边缘地位恰隐伏了与民间大众文化汇合的大潜力。

  同样重要的是,随著清季民初中国知识分子边缘化的进程,边缘知识分子已渐渐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团体。边缘知识分子一方面身心徘徊于城市乡村之间,同时亦脚踏于知识分子和不能读写的大众两大社团之间,在民初城乡及士人与大众的疏离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中介作用。同时复因边缘知识分子在社会变动中上升的困难,而更迫切需要寄托于一种较高远的理想,庶几成为社会上某种更大事业的一部分,故其对社会政治的参与更为强烈。白话文的推广既扩大了边缘知识分子的队伍也增强了其影响,五四运动更使社会各界注意到学生力量的重要。到二十年代,边缘知识分子恐怕是唯一一个参与意识既强,其数量又大到足以左右其所在政治运动的社会群体(知识分子参与意识强而数量有限,工农人数多而参与意识不强)[126]

  在这样的背景下,1923-1924年的国民党改组和联俄容共从根本上既改变了国民党在全国的形象及其在全国思想言说中的地位,也改变了其成员组成和领导核心。国民党第一次在中央委员会里设置了青年部,凸显了对边缘知识青年的重视。

  联俄一点,是胡适等一些西化自由主义者肯定国民党之处。胡适是把苏俄算作西方之一部分的,故孙中山的以俄为师正符合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大方向。胡适以为,由于中国人一向缺乏组织聚合能力,国民党从俄国学到的组织方法是极为卓著和重要的,是中国走上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以来第一个认真的成果,实具有里程碑性质。正是苏俄的帮助使国民党人把一个老旧的政党在新的基础上组建起来。国民党在容共的同时吸收了大量的边缘知识青年,胡适特别强调这些人是受新文化运动思想而不是左倾思想的影响。故胡适正式把国民革命纳入他所谓的中国文艺复兴之中,将其视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继续。[127]

  国民革命提出的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正是五四运动外抗强权内除国贼口号的直接传承,亦切合民间大众的民族主义情绪。结果,国民党在政治文化上既保持与民间大众的沟通,又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主流部分汇合,开始从边缘走向中央。

  同时,由于组成人员的变化,国民党的领导核心亦有所改变。大量新文化运动青年的注入,使早已不怎么在党内活动的新文化运动文人如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等影响大增,北伐期间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28] 另外,由于国民党元老大多反对联俄容共,故主动或被迫逐渐疏离于党的权势核心。结果在广州出现一个由孙中山的文武幕僚及亲戚组成的新领导核心:胡汉民、汪精卫、蒋介石、陈友仁和邓演达均是孙的文武幕僚,孙科、宋子文和孔祥熙则是孙的亲属。除了一个徐谦因与冯玉祥的关系貌似显赫外,广州武汉时期的核心人物均不出此圈子。在联俄容共之前,这些人大多不过是孙中山身边工作人员而已。其在党内的地位,多因与孙的关系而致。改组后则资格较老的胡、汪已渐走出幕僚范围,但代表更的一代的蒋、宋则随著国民党的变新而上升尤速。

  在北方,北洋体系在两次直奉战争期间内斗空前,渐呈崩裂之象。以前北洋军阀的内斗,向有电报战之称,战争双方通常是雷声大、雨点小,通电多于交战。故洋人尝称之为天朝滑稽剧[129] 但两次,特别是第二次直奉战争,则动员的兵力是以前战争的数倍,而伤亡则数十倍之。[130] 尽管如此,仍未能产生出一个确定的赢家。结果是北洋内部及民间对于一个有力军阀可武力统一中国的信心丧失。孙传芳尝谓中国之所以弄到如此地步者,皆蒋介石吴子玉二人之过[131] 盖蒋、吴均有武力统一中国之决心,而北洋方面自吴佩孚式微之后,即不复有任何军阀有统一全国的雄心。

  实力最强的奉系张作霖虽控制北京,其心目中仍以东北为第一考虑,并不曾摆脱客居的性质。张虽开府于北京,其子张学良即公开表明,张之所以任大元帅而不就总统,“即表示其为临时的位置[132] 此时北京的读书人已在民间讨论武力统一是不是迷信,即最能表明武力统一观念的没落。[133]

  不仅统一全国已不再是北洋目标,即使统一北洋体系自身,也几乎是可望而不可及了。各方所争,不再是要争取一人一阀独大,毋宁是防止任何一人一阀独大。正如北京的社会学教授许仕廉所观察的,“目下中国心理的环境,最为悲惨,其原因就是无英雄可崇拜。现在一般大头目小头目,谁也不崇拜谁。”[134] 北京政府已失去统驭能力,北洋体系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由于群龙无首,各地中小军阀复频繁互斗。北洋体系分裂日甚,阀下有系,系下有派,各不相让。打翻天印、临阵独立、倒戈等现象频仍。有鉴于此,北洋元老王士珍在北伐前夕曾出面倡导北洋内部息争团结。但终因群龙无首,收效甚微。北洋体系已是名存实亡。

  同时,北洋内斗的结果,在最上层是军校毕业一辈老成凋谢,新兴起来的是基本未受过教育的张作霖、张宗昌、冯玉祥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甚顾及北洋自身的传统行事准则。有倒戈将军之称的冯玉祥,对其所有上司和同盟者,皆有不同程度的倒戈行为。他最后也因部下倒戈而失势。奉、鲁二张,特别是鲁张,一反北洋对文人忍让的旧则,随意捕杀记者文人学生,更使北洋政府统治基础尽失。

  由于北洋内斗规模的扩大及战争的日益现代化,战斗多发生在交通最发达可迅速调动军队的东部省区。近世中国虽然是内忧外患频仍,东部江浙一带自太平天国以后基本未受战争骚扰,第二次直奉战争却以江浙战争为导火线。结果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受战争之创伤也最重,民生被严重扰乱,社会元气大伤。[135]

  胡政之在1926年分析说:“过去多年间,虽乱而未甚,虽恶而可忍。故各行各业之人虽有不满,尚能苟安。至内乱加剧,“商不能商,工不能工,农不能农;甚至官亦不能官,教亦不能教,于是全国各业之人虽欲偷生苟安。忘大交取小利而不可能。……而统一意识与全国意识兴矣……全社会之态度一变矣。”[136]

  胡氏的分析甚有意义。中国传统向主思不出其位,但其前提是至少要有可以苟安于其位的社会条件。到天下大乱,则庶人要议政,匹夫有责于保天下,是思不出其位而不可能。这样一种因思出其位而产生的全国意识,乃是一种思变求变的极富能动性的焦虑思绪。其建设性的一面,是形成了全国性的思想言说,并寻求一种全国性的解决;其破坏性的一面,是对既存政权的否定性判断——即判定其已失道或失去了统治的正当性,这对于任何当局者都是不利的。更重要的是,正在这样一种寻求全国性解决的思绪形成之时,北洋军阀恰失去了统一全国的信心。由于中枢的自毁,遂给处于边缘者造成了机会。

  与北洋内部提倡和平团结相反,南方采取的是武力整合的方式。北洋军既无暇顾及南方,国民党乃能从容以武力统一广东。再加上李宗仁等新桂系的统一广西和唐生智在湖南驱逐吴佩孚支持的赵恒惕,南方形成比原来集中得多的三个新兴政治军事集团,与北方的四分五列适成对照,北分南合的趋势已经出现。同样重要的是,国民党恐怕是此时唯一尚有统一全国信念的政治力量。北洋已消极,而国民党正积极;北洋的失道,更使国民党的北伐不再是地方对抗中央,反成为有道伐无道。攻守之势既异,北伐胜利的基础已经奠定了。

  但这只是我们今日凭藉后见之明的优势得出的见解,时人则对南方潜居优势一点缺乏清楚的认识。北洋军阀固未将北伐军放在眼里,或尚在等待蒋介石重覆孙中山的败绩。就是在南方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也同样的未能见到自己的优势。共产党对北伐的态度固数度反覆,国民党本身也举棋不定。关于北伐前国共双方支持或反对的讨论已多,史实大体清楚,本文不拟重覆,仅就过去注意较少的地方略加讨论。

  大体而言,北伐虽然经过相当时间的准备和计划,其最后的决定实因为唐生智的突然加盟,并非完全是谋定而后动的有计划的作战。即使主战之人,所见到的时机也只是北洋正倾全力攻冯玉祥,故无力南顾,且此时不出兵则冯败后南方亦势孤。同时,主战者的一个共同倾向乃是以北伐求生存。孙中山1924年北伐的主要考虑即是在粤有三死因,故不得不舍去一切,另谋生路。现有之生路,即以北伐为最善。”[137]

  1926年主张北伐最力的蒋介石亦有类似的考虑。蒋在中山舰事件时及其稍后虽然极为凌厉地打击了左右两边的权力挑战者,但其领导地位尚不巩固。国共两党中许多文人和黄埔系以外的武人对蒋不满者、欲推翻蒋者、或觊觎蒋之权位者大有人在。蒋自己后来回顾说,当时俄共谋夺在广州的政权所以我们必须突破这限于广东一隅的危局,实行出师北伐[138] 同样,中共的中央委员会在19262月在北京召开的特别会议上,也认为广东政府只有向外发展的北伐……才能维持自己的存在,否则必为反动势力所包围而陷落[139] 双方所认知的在广州的危险虽迥异,其以北伐求生存的思路则相同。且其忧虑的重点,都在革命阵营自身。故北伐的发动,实亦有不得不为的苦衷。

  北伐军自身一开始并未估计到可迅速统一江南,遑论全国。蒋介石的《北伐伐动员令》所提的具体战略是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140] 足见初期的计划只是占两湖而援冯,再看以后的发展。同样,后来由福建占浙江的东路军,最初也只是对福建取守势,并无向浙江发展的宏图。[141]

  蒋介石本人大约亦未曾预料到湖南战斗的胜利会十分神速,故长沙攻克时他的总司令部尚滞留广州未发。待蒋急趋长沙时,则发现唐生智已在那里巩固自己的势力。身为总司令的蒋,不久即被迫放弃胜算在握的湖北战役的指挥权,不得不领偏师进攻江西实力更强的孙传芳部。这个发展对后来北伐的进行影响甚巨,却不在早期的计划之中。[142]


2
、南北与新旧

  国民党虽未能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北伐的发动却与南方已潜居优势的大局相契合,故南北新旧之分的功用立即在战场上及战场外体现出来。过去说到北伐进展的神速,特别重视宣传及民众支持的作用。实际上,宣传对军事的推动作用,几乎不曾发生;而民众对战斗的支援,亦仅见于江南。反之,宣传在战场之外北洋治下的城市地区,却有极大的影响。而此影响的根源,即在南方的。所有这些,与过去的认知都有相当的差距,应予一一厘清。

  蒋介石在任北伐军总司令的就职宣言中曾向北方军人说,只要他们向义输诚,实行三民主义,则他即引为同志,“决无南北畛域之见,更无新旧恩仇之分[143] 无独有偶,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时,也宣言他只知救国,而绝无南北新旧之见[144] 二者如出一辙,足见其正是时人关注之中心。双方宣称的实是既存的,南北新旧正是双方区别之所在;而双方均觉有必要且实际上力图掩饰这一区分的存在,恰反证出南北新旧之分的重要性,也提示了一条检讨北伐取胜的途径。

  自先秦以来,中国文化显然有南北两大子文化之分。[145] 老庄与孔孟,颇代表两股不同的思想倾向。而随著气候的变迁,渐形成南人食稻北人食麦的大区分。主食的歧异从耕作到饮食,影响各地居民甚巨。故两千年的治乱兴亡,变化万千,南北之间或明或暗总存在某种程度的紧张。有差异而存紧张之南北却能统一于大中华之下,实赖传统文化的维系作用。儒道两家虽基本上一在朝一在野,却早就超越其产地而成为全国性文化主流。故饮食习惯和方言虽相差仍远,在书同文的基础上却一直存在一个全国性的思想言说。

  以前不少学者受西潮影响,总想在中国历史上找到一个维系全国的统一商品市场,却总觉勉强。殊不知中国早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意识市场,恰起著商品市场在近代西方的作用。但清季民初形成的尊西崇新的大趋势是以粉碎传统为代价的,传统既碎,同时有意识的新的崇拜虽成主流却未能完全压倒对传统文化的无意识传承[146] 更未能替代传统文化的维系功能,故进入民国乃渐呈分裂之相,而南北之分的政治意味亦凸显出来。

  民国的南北之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指谓,但政治上大体渐成国民党势力范围和北洋势力范围的代名词。后来的学者率多以南北称谓北伐时的双方,但通常视为一众皆认可的习用成语,少有认真分析其具体作用者。陈志让先生是少见的注重南北之分的学者,他的《军绅政权》一书中有专章讨论南北之分。不过陈先生所分是严格按照军阀控制的地盘而言,有其特定的界说,与时人的概念不尽相同。[147] 本文所讨论的南北之分,乃是北伐当时人心目中的一种地缘文化观念。时人虽无十分严格的界说,但大体以长江流域及以南的稻产区为南方的范围。本文尤其注意的是当事人自身的地缘文化认同,例如北军驻湖南,则不仅湖南人不承认其为南人,北洋军人自身亦不认为其属于。正是这样一种地缘文化的认同,对北伐战事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北伐前的一个显著现象,即是南人的经济北侵和北人的军事南伐。盖民国时的金融经济组织已渐采西人经营方式,而南方开埠较早,此类人材较多。故即使北洋的财政巨擘交通系,其主要成员均为南人。而北方民间更是各大都会最有势力的经济组织,都握在南方人的手里。北方自军人主政,常思武力统一南方。其中一个原因,大约即是为国用兵乃军人干政的最好口实。结果是南方驻防军队,乃多北人[148]

  实际上,统治南方省分的北洋军自己就最讲究南北之分。齐锡生先生注意到,北洋军虽驻南方,兵员则仍从北方补充,并不招募南人。由于北人食面,故南方各大都市的小本营生,如馒头点心店则多为北人。北人在南方除当兵及连带的作官外,即以这些小本营生为代表。相比之下,与南人在北方的得意甚不相同。故北洋将领亦常以北方的地缘文化认同教育士兵,多警告其部属曰:老实的北方人与狡诈的南方人打交道,只有吃亏。[149]

  直系军人李倬章在1924年任河南省长时曾说:“自古以来,只有北方人统治南方人,没有南方人统治北方人。”[150] 颇能代表北洋心态。这正是主张联省自治的章太炎所强调及反对的。章氏在1921年指出,东南各省,其督军无一出于土著。要者,皆是以客军之威力,制在籍之人民[151] 故北伐时有人即强调:“长江北洋派对于地方人民之态度,始终等于满洲驻防。全省大权在于督军,地方政柄,亦在军队。”[152]

  以客凌主,正是北洋统治南方的关键。故北洋军人务强调自身的认同以巩固其内部,而章太炎站在南人立场,乃坚持长官必由土著出。正因为如此,章氏虽主张联省自治,对宣布自治的浙江督军卢永祥即以其为北人而拒绝之。其南北之分的立场十分鲜明。同样,当蔡元培在1921年主张南北停战息兵时,章氏即责蔡曰:“公本南人,而愿北军永据南省,是欲作南方之李完用耶?蔡氏虽辩称南人北人,同为中华民国国民,不能以李完用为喻。章氏则以为中国之下,仍有南北之分,故云南方之李完用而不云纯粹之李完用,亦颇相宜。[153]

  有意思的是,北洋军阀中亦有人将蔡元培视为南方的细作。李倬章在1924年曾说:“北大校长蔡元培与南方孙中山最为接近。知南方力量不足以抵抗北方,乃不惜用苦肉计,提倡新文化,改用白话文,藉以破坏北方历来之优美天性……我们北方人,千万不要上他的当。”[154] 孙中山固与新文化运动不生关系,蔡元培一身兼国民党元老和新文化运动的监护人,的确提示了国民党与新文化运动的某种衔接。李氏的话恰好表述于国民党联俄容共后不久,颇能从不同的角度印证胡适关于联俄容共政策将国民党与新文化运动连接起来的判断。

  同时,李氏将新文化历来之优美天性相对立并分别与南北相连,实际上表达了一种南新北旧的时代认知。这个观念到北伐时几乎成了士人的共识,胡政之即以为北伐是思想问题,演成战祸。胡氏主办的《国闻周报》更指明:“无论何人,要不能不承认南方是能统率民众支配民众之新势力[155] 周作人也明言:“南北之争不是两地方的人的战争,乃是思想的战争。南北之战,应当改称民主思想与酋长思想之战才对[156]

  夫民主者,新而西也;酋长者,旧而土也。若周氏语尚含混,严慎予即已宣称北伐到长江乃渐成新旧思想之真正接触。而《晨报副刊》一署名百忧的作者更断言,此次战争是新起的与旧有的两大势力的剧烈冲突,故名之曰新旧大战争[157] 说这些话的人多为与南北双方尚无直接干系的留日生,后来胡、严均与国民党关系密切,此时则除周氏外,均尚未明确其亲南的色彩。他们的用语虽异,但南新北旧的认知实与李倬章同。

  南北地域之分既与民初盛行的尊西崇新的大趋势相结合,双方的意识标帜也就渐与各自的地缘概念等同起来。南方之新既与其联俄容共有关,联赤反赤乃成划分新旧的重要标准。西化派知识分子如胡适所欣赏赞扬者,正章太炎所鄙薄而北洋派所标榜反对者也。不过,虽然章太炎与北洋军阀都反赤,其所反之尚有区别。

  章氏主张中外之别大于南北之分。故章本支持黎元洪联奉打吴佩孚,待见奉军之张宗昌部用白俄军队打中国人,即以为是叛国之罪,旋转而联吴反奉。北伐军兴,章亦因国民党军用俄国顾问,力主反赤,并支持北人孙传芳讨南方之,颇不为南人所谅。到九·一八之后宋哲元欲以共党分子之名制止学生运动时,章氏又转而认为学生请愿,事出公诚。纵有加入共产党者,但问今之主张何如,何论其平素?”[158] 态度似乎数变,而立场始终如一。

  张作霖吴佩孚也以反赤为标帜,但其要反的重点首先是北方联俄的冯玉祥。盖张、吴同时也认为与国民党的斗争是南北之争,故其反赤的取向是由内及外。章太炎则更有战略眼光,早就主张吴佩孚以北事付之奉晋,而直军南下以保江上,但未见听。惟孙传芳地处南方,虽在北伐初期主张保境安民,却很快认识到其北人的认同实不利于其保境,故在章太炎的指教下改为保国安民,标举国家的认同。孙氏一面力图淡化南北意识,指责国民党强分南北以革中华民国之命;一面斥南方联俄为叛国,在南方意识的非本土性质上大做文章。故孙氏力主此役非南北之争,乃非过激派防制过激派,乃中国人抵御非中国人。”[159]

  可是无论孙氏如何努力淡化南北意识,终不能改变其以客凌主的实质。北伐军因其南方的地缘文化认同,在作战时颇获南方各省民众以及地方军队不同程度的支持。北洋军驻南方既类满人驻防,北伐之进展遂有辛亥倒清之势,其取胜自不能纯以军事因素而定。辛亥倒清,并未靠多少宣传。北伐成功,是否像以前所认知的那样依赖宣传之力呢?

  孙传芳尝谓其在江西的战败,“最大的原因,就是革命军的宣传力太强[160] 北伐结束后,半独立的东北的《盛京时报》曾评论说:“此次国民政府成功,虽三尺童子,亦知其为善于宣传之所致。”[161] 可见北伐取胜靠宣传乃是当时一般人的认知。这种认知的渊源,部分即始自国民党人自身。孙中山素重宣传,尝指出:“革命成功极快的方法,宣传要用九成,武力只用一成。”[162] 1921年广东非常国会所成立的民国政府,即设有排列在各部之上的宣传委员会,这还是在联俄之前。国民党改组时,孙又说:“这次国民党改组,所用救国方法,是注重宣传。”[163] 显然是重宣传胜过武力。联俄之后,苏俄也向以政治宣传见长。故外界产生北伐靠宣传取胜的认知,亦良有以也。

  但宣传对作战起到多大的实际推动作用,却需要仔细观察。宣传对战事的帮助,必须落实于发动民众支援作战。这在广东的东征时,已见功效。但民众支持作战最明显而热烈的,还是在湖南。蒋作宾在在湖南战役后总结说:“此次我军胜利之快,实得人民之力居多。每次战争时,人民或组织敢死队,在我军进攻时,以扰乱其后方……敌人败退时,人民并指示一切:何者有危险物之埋伏,何者为敌人机关;并为响导,取捷径追敌。当我军进攻时,人民送茶送饭,络绎不绝。”[164] 这大体概括了湖南民众支援的情形。

  但湖南的局势有其特殊之处。一是湖南大部在唐生智治下时,已允许国民党(含共产党)搞农民运动。先有基础,故发动较易。但更重要的,乃是赵恒惕被唐生智驱逐后即引北军入湘,湘人对像满清驻防一样的北军早已恨之入骨,不待宣传,也会起而助南军。早在19171918年的护法之役时,湖南人民对与北军作战的湘军已给予热烈支持,其实际情形与蒋作宾所述的北伐情形完全相同。李品仙身历护法与北伐两役,亲身体验到两次军民合作的相同。[165] 故湖南民众对北伐的支援,主要还是地缘文化的认同在起作用。

  同样,何应钦率领的一支小规模的东征军之所以能在福建取胜,也靠的是南北之分的地缘文化观念的影响。先是蒋介石以双方兵力悬殊,曾电令何应钦务取攻势防御,切不宜急切进攻。何氏则以为兵力少正宜攻不宜守,并力陈福建周荫人部以北军而作战于南方的种种不利:福建多山,而北方人不善行山路,故山地战乃其所短。且北军竭力搜括,“闽民恨之入骨,尤其商民怨恨已极。更重要的是,“福建内地,民军蜂起,到处扰乱敌之后方,破坏敌之交通,袭击敌之辎重,使其首尾不能兼顾,其败必矣。结果恰如何应钦所料,北伐军一进福建,所向披靡,其中闽省民军之策应支援,其功尤不可没[166]

  后来到了浙江,何应钦亦有求稳心态,主张缓进。新到的前敌总指挥白崇禧则力主疾进。结果白部在浙江一往无前,取胜颇速。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靠的浙江地方军与孙伟芳北军的矛盾。[167]故当时有识之士已指出:北伐军在江南获胜的第一理由,即为东南一般人民反对北洋驻防。盖对于十余年北洋驻防长江之压迫,一般乡民,不平已久。……一旦战兴,彼宁能不助其语音相近似而纪律较佳之南军以驱逐其素所怨恨之人乎?”[168] 一言以蔽之,正是南北之分的地缘文化观念,而不是政治宣传,使北伐军一路顺风打到南京上海。

  不过,关于宣传作用的迷思也就起源于北伐的当时。胡宗铎在占领长沙之后的庆功会上曾说:此次占领长沙,与其说是军事战胜,不如直捷了当改云是民众胜利。因叶[开鑫]部之跑,不是打跑的,是民众在其后防故意恐吓赶走的。”[169] 湖南民众的支持固然显著,但若能将叶部恐吓赶走,唐生智何须投国民党,桂军亦不必进长沙了。胡氏为桂军将领,对湘人说话不免客气些。但此话既出自军人,又经国民党报纸转载,影响遂广。而民众之所以能在后方起而恐吓敌军,自然是敌后宣传之功,宣传功用的迷思遂广为人接受了。

  美国学者朱丹(Donald A. Jordan)早已辨明在作战之前派大量宣传人员到敌占区去发动群众的说法是迷思。[170] 实际上,宣传队只是尾随军队进发,甚少有先入敌后者。北伐时主管宣传的郭沫若曾回忆,由于北伐军事进展速度超过预料,他所率领的宣传队要跟上作战部队的前进已十分困难,遑论到军队之前去搞什么宣传了。[171] 即使确有一些数量不多的宣传人员深入敌后,但一涉具体,他们所能为者,如《国军政工史稿》所言,即敌后宣传,仅凭宣传人员一张嘴巴一支粉笔,到处演讲,到处书写而已。至多有时散发一些传单,张贴一些标语。”[172] 这在城市,因白话文的推广,或确能使边缘知识分子兴奋一阵;若在农村,则扰乱一下敌方的军队或有可能,要发动民众支援北伐军作战,可能性实在太小。

  实际上,即使在北伐军已占领的区域,宣传的功效也比一般人所想像的要差许多。北伐军进入河南后,各部队政治部的报告均强调宣传的重重困难。这些政治部的报告说:河南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人民识字的程度非常低下,不及十分之一二。标语宣言,失其效力。这是第一重障碍,而文字宣传的能力已减去十分之八九。其次则是言语不通,莫论广东福建的语言,即是湖北话也不能通用。更有甚者,“即直隶山东人说话,也不通行。非本地人不易收效。这是第二重障碍,口头宣传的能力亦已基本减去。即使克服上述两重障碍,仍有困难,因我们在武昌时所用的成语,如军阀、贪官、打倒等,亦须反复解释[173] 这是更要紧的第三层障碍,这才是关键。盖双方的心态和思想言说根本不在一个时段之中,没有共同语言。

  若说打倒一词尚属新异,“贪官则是通俗戏文中久用的字眼,何须反复解释?这里分明透露出河南民众自觉或不自觉地抵制北伐军宣传的消息。所以在这些北伐军政治工作人员看来,河南整个是民智闭塞。更因为久受军阀压迫,反动宣传,久已注入他们的简单的脑筋中,所以大都封建思想蒂固根深[174] 问题在于,何以久受军伐压迫的河南人民要抵制北伐军的宣传,却反愿接受所谓反动宣传呢?这里的一个关键因素,即河南属北方,南人到此,地缘文化的优势一下变为劣势,与在南方的情形适成对照。可以想见,在已占领的区域里宣传尚如此困难重重,若要到敌后去发动群众,实不啻痴人说梦。

  事实上,就在北伐军占领河南之后,也曾发生红枪会与北伐军大规模冲突的所谓柳林、信阳事件。据北伐军政治人员的调查,红枪会分子复杂,乡土观念甚深……专以排外以及取得敌人之枪械为情。这样,河南红枪会固然曾攻击外来的奉军和国民军,同样也攻击北伐军。不仅武装攻击,同时还掘断铁路阻止北伐军前进。更反对农协,破坏党部[175] 这些积极反抗大约还是少数,更多的是消极的抵制。故北伐军总结其在河南的经历是只见民众对于革命军之口头应酬,未见到行动上的援助,更谈不到物质上的救济了[176]

  正如黄郛当时所认识的,长江流域及近海一带人民的乡土观念及厌恶北军之心理,有助于国民革命军甚大。一旦北伐军出长江后,北上至黄河流域,这些有利条件逐渐冲淡,反之加强了北军的乡土观念,故用兵亦渐困难[177] 黄氏的认知大体是正确的。的确,北伐军在河南作战之惨烈,为北伐以来所最甚。担任主要作战的第四军(此时包括从该军分出的第十一军)虽最后获战役之胜利,但死伤的惨重乃使这一支北伐前期功勋卓著的铁军元气大伤,在以后的作战中负多胜少,在中国军事史上再也未起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竟渐退至二流地位了。[178]

  另一方面,国民党的宣传虽然对其作战的帮助不大,对于造成全国性的舆论却作用甚大。而其之所以能造成全国舆论,又甚得力于北伐军的军事胜利。正像有人所说的,是拿破仑的军队将自由、平等、博爱推向全欧洲一样,北伐时期主要不是宣传帮助了枪,而是枪促进了宣传。胡适当时也十分注重国民党的宣传机构。他向美国人描述说,北伐军军行所至,宣传人员就通过张贴标语和散发传单小册子,到处宣传国民党的党义和党纲。这些传单小册子更成千上万地散布到全国。故胡适的结论是:北伐时期国民党这些宣传手段在造成舆论方面的作用已超过一般的报纸杂志。[179]

  胡适所说的全国,自然只能是城镇,因农村识字率的低下使任何宣传品的功效甚微。但彼时一般所谓舆论,基本是指识字者言。故胡适所见,恰道出国民党宣传功效实际所到之处。同样,美国军事情报人员在1926年底也注意到国民党宣传在北方的成功,特别是其军事胜利对宣传效用的促进。[180] 美国军事情报人员的资讯很可能是来自说英语的中国人,这些人同样也是外国报纸在华记者的主要资讯来源。当外国通讯报导再译成中文而刊布在中国报纸杂志上时,说英语(或其他外语)的城市中国精英的观点就转了一个圆圈而回到本土。在尊西崇新的趋向下,由外国人口中说出的这些中国人的认知又更具影响力了。

  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一个半真实半迷思的党军形象在北洋统治的城市地区形成。故宣传虽甚少在战区促进作战,却在非作战区帮助造成了党军的新形象。这中间虽然迷思成分颇重,却为国民党在全国的胜利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国民党的形象既然一,北方有新思想的人自然或主动或被动地倾向于认同南方。据时人的观察,“此次大战,国内许多思想较新的人之所以集中于党军旗帜之下,实亦因其在北方确有点不能相容。北洋政府随意捕杀文人的作法已迫使不少上层知识分子南行。北伐之前陈独秀的被捕即引起第一批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南投。北伐期间李大钊等人的被捕杀更促成北大教授29人南下。实际上,即使不遭捕杀,这些人亦因思想较新不见容于旧社会而生活受窘。故即使为生活计,他们也不得不南投。[181]

  但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已树立上层地位的所谓英美派知识精英的主动南下。蔡元培早就认识到留学生替北洋政府帮忙的重要性,故主张若北洋政府不采纳其意见时,大家即应相率辞职,使政府当不起。这个意见在北伐前似很少为人所接受,此时则情形一变。

  19273月即有周鲠生、王世杰等一批留学英美的北大教授南投武汉。同年七月,报载《现代评论》派陈源等亦全数投入国民党合作。孙传芳当时曾言,许多人为国人所弃,却为党军所收。殊不知这一主动或被动的趋新知识分子南向流动正是北方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182]

  知识精英数量毕竟有限。更重要的乃是大量边缘知识分子的南投。自黄埔开办,全国各地的边缘知识青年往广州投军者已络绎不绝。北伐军兴以后,这一南投趋势有增无减。据时人在192610月的观察:“近一两月来各地知识阶级(包括学生言)往广东投效的踵接肩摩。……据报载,自北伐军占阳夏,由沪往粤投效者三日内达三百人,由京往粤投效者六百人,类皆大学生。一个月后,吴鼎昌注意到南北学生投效革命军的势头不仅未减,而且为数日多[183] 美国驻华军事情报人员也观察到同样的现象并立即写入其日常报告中。[184]

  孙传芳曾攻击国民党利用青年,为其替死。旬月以来,迭据各方泣诉,年轻学子冒锋镝而死者,无虑万千。孙本人的军队就报告说在数小时内毙敌人幼年学生军二百余人。这恰表明边缘知识青年南投的趋势。后来鲁迅到广州,也注意到原来在前线拼命的党军竟是学生。[185] 据当时对黄埔入伍生职业的统计,以中学生为主的学生约占总数的60%;以小学教员为主的教员均占总数的19%。这些人基本为边缘知识分子,合占总数的78%[186] 黄埔的正式学生要经过文化考试,其边缘知识分子的比例应更高。

  士人和边缘知识青年的南投,不仅大大增强了国民党的力量,而且体现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全国性,是北伐有道伐无道性质的鲜明表征。此时的国民革命,以其而得全国响应。故北伐之所向披靡,如胡政之所言,“实由人心厌旧,怨毒已深,对于新兴之势力,怀抱一种不可明言之企望[187]


3
、南新北旧的具体检讨


  既然南方的取胜主要不是靠兵员和装备的优势,则其致胜之道,除了地缘文化因素外,似可从南北体制的不同来探讨。这在北伐的当时,已是相当流行的思路。一般而言,南北体制的不同之处,也就是南方之的具体表征。当时人注意较多的,除了前述的宣传外,主要有党的存在、主义的有无、政治工作和苏俄的援助等。这些因素究竟在何种程度上贡献于北伐的胜利,便是下文要检讨分析的。

  北伐军与北洋军最明显的一个区别就是前者有国民党的存在。虽然国民党军队从19256月起已改称国民革命军,但到北伐时不论南方北方,仍多以党军称之。[188] 党的存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南方的政治更加复杂化,但同时对北伐的成功也起了很大作用。北伐军虽实际上得益于南方地缘文化因素甚多,但当时统一安定是全国人心所向,若过分强调地方观念,必减少国民革命的吸引力。故蒋介石对孙传芳所谓强分南北的指责,立即驳回,并特别以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的象征来强调其全国性。[189] 实际上,如前所述,国民党高出北洋之处即在于其尚存统一全国的愿望。

  国民党党组织的存在,也有消解地方观念负作用的功能。国民党本系全国政党,虽从1921年放弃护法口号而开府广州,已渐有南方的地方色彩,但在北方治下的主要城市,也都设有党部。故国民党的成员虽以南人为主,至少象征性地有全国性质。[190] 相比之下,吴佩孚虽有统一全国之念,张作霖虽开府北京,却都不能摆脱其在世人观念中直系奉系的认知。故的存在,多少使国民革命和北伐在占尽南方地利的同时,兼具全国性政治运动的标帜。在民族意识上涨的二十年代,特别是各界因内乱而不能苟安于本行而产生全国意识、对中国问题寻求一个全国性解决的情形下,国民党的全国性对北伐的成功是颇为有利的。

  党的存在,同时也有助于消弥文武之间的紧张和疏离。北洋时期,文武之间的紧张是一全国性的问题。[191] 南人之反对北洋驻防,多少也有文人反对武人统治的意味。虽然南北双方都有相当数量的尚武文人支持军人的统治,但许多尚武文人派系色彩过于浓厚,渐失文人的独立身份。当军人主政者本身更迭频繁时,便需要一些相对独立于各派系的文人操持具体政务。如北方之顾维钧、罗文干等便是这样的人。但这样发展的结果,乃是北方之武人不仅临驾于文人之上,同时也疏离于文人。文武之间既紧张又疏离是北洋统治失去正当性的重要因素。在南方,文武之间也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疏离,但党的存在却能起到消弥紧张和整合双方的功用。[192]

  理论上,党是属于文人一方的。宋子文曾明确表述:“国民革命的主旨是以党治军,就是以文人制裁武人。”[193] 通常维护党权即是强调文人制裁武人的意思。但是党也并非完全认同于文人的。汪精卫在黄埔军校开学时即指出:过去国民党的失败,在党自党、兵自兵。今创办黄埔,“实欲合理与力为一致。办党者为理,办兵者为力。力以抵抗罪恶,镇压反革命,补理之所不及。故党与兵实相依为命。兵出于党,无党即无兵;党赖于兵,无兵即无党。当时任职于粤军的叶剑英曾简言之为:“军以党化,党以军成。”[194]

  仿苏俄政委制的党代表制正是为发挥党的特殊作用而设置的,其目地为贯输国民革命之精神,提高战斗力,巩固纪律,发展三民主义之教育[195] 这一制度是否真起到这样的作用,颇难估计。盖军事指挥人员与党代表间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后来许多军人支持清党,多少有反党代表的意思。但党代表制在一定程度上确起到整合文武关系的作用,这正是北洋体系十分需要而又未能产生的。

  引人注意的是自由主义者胡适曾大力赞扬这种军党合一的制度。胡适以为,各级部队设党代表和全党也多少在军事纪律约束之下使国民党的党和军队实际上已成为一体,至少也是联锁式地结合起来了。他认为这是极为卓著而且重要的。其结果,“这样组织起来的军队当然要打败没有组织的旧军队[196] 胡适的看法有相当的代表性,蒋介石就注意到:“现在帝国主义也看见了我们党的势力——它对于我们军事尚不重视——只想法子来破坏我们的党。”[197]

  正是有了党,国民革命军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军事政治并行的军队。《国闻周报》的时评说:“党军长处,在能以军事政治并行。故师行所至,事半功倍。质言之,一举一动,皆有政治的意味。这是军政疏离的北方所不能比的。《现代评论》的一篇文章说:北方不能用文人,“只剩下一个赤裸裸的武力,而南方则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198] 服务于北方但又力图保持独立的顾维钧也有类似的见解。他后来回忆,国民党以政治组织支持军事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因素,极大地决定了北伐的胜利。[199]

  国民党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即是运用主义。蒋介石曾指出:“为什么要有党?……党是有主义的,运用主义的。没有主义,固然没有党;没有党,也不能运用主义,就是不能革命。”[200]“主义的有无,是南北军队的又一大不同。

  民初的中国社会,因政治制度的转换和传统的崩坏,不再存在一统的意识形态,结果是各种主义的兴起。人人都在高谈这种主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201] 谈的人一多,“主义就渐脱离其具体的思想观念,而兼具进一步的功能。平民教育派的周德之曾说:那些开口闭口言主义的人十分之九并非真诚,而是有的为权,有的为利,有的为名,有的为吃饭穿衣[202] 既然衣食名利权势皆可自主义中得之,人们又进而不再高谈这种那种既存主义的新奇奥妙,而是如马君武所观察的,“无论何种主张,均安上主义二字[203] 上引这些人对主义的泛滥均持反对态度,但一种东西能在社会上不胫而走,必有适合其的环境。主义在二十年代的中国,确有其特别的社会和政治功用。[204]

  实际上,比较成功的军阀,也多少有些主义,用以整合其部队。吴佩孚是以关羽岳飞精神号召全军;冯玉祥有基督教统一部属;唐生智则有佛化的军队,后来投入国民党仍主张佛化革命[205] 但是这些军阀的运用主义,又远不及国民党的成功;而北伐时作为北洋主体的奉鲁军阀,更连上述的主义都不曾有。故一般的看法,北伐军才是有主义的,北洋军则是无主义的。蒋介石即称:“我们是有主义的军队……北方军阀……是没有主义的。”[206]胡政之虽然对南方的主义本身颇有保留,但也指出:“主义之优劣是一事,主义之有无又是一事。胡氏以为,北伐时的南北相争,正是无主义者与有主义者抗[207]

  南方运用主义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党的存在和政治工作。所以总政治部的郭沫若发现,所有来归附的军队,最先请求的便是派遣政治工作员。他们并不知道政治工作的真意,但很知道南军和北军在组织上的重要的不同处便是在这种工作的有无。有了这种组织的南军打了胜仗,就觉得这种东西是使军队强盛的良法,因而政治工作便成了一个时代的宠儿。”[208]

  揆诸其他各方的看法,郭氏的观察大体是不差的。但其中已有迷思的成分。盖派遣政治工作人员乃是谈判归附时国民党一方的要求,当时凡是投诚的军队,其前提便是承认三民主义及同意在其辖区设党部等。这些军人无论是否真以为政治工作能使军队强盛,都不得不要求派遣政治工作人员。故政治工作之所以成为时代的宠儿,多少也有强制的因素在起作用。

  实际上,南方的军政结合,较北方固然远胜之,但事实上的成绩,恐怕要打不少折扣。蒋介石在北伐结束后曾说:“关于政治,则向者以急于铲除军阀之故,凡百精力,皆萃集于军事之故,而未能切实进行。或粗具规模,或徒有名目。”[209] 北伐时期,实际是军事压倒政治,应是不争的事实。故关于党军政治成功的迷思,实已起于当时。

  南北之间的另一大差异,便是南方有苏俄的直接援助。北伐军上述的诸多新因素,大半与俄援有关。如前所述,胡适是将俄援本身视为南方的而加以鼓吹支持的。苏俄的军火援助和军事参谋人员所起的作用,各方评价不一。在广东的东征时,苏俄的物质和战术援助,应有决定性的作用。北伐后战区较广,苏俄的物质援助所能起的作用也渐小。

  在一定的意义上,俄援的重要恐怕是心理的多于实际的。自尊西崇新风气大兴以来,中国人自信心下降,各政治势力如无外援便少安全感。顾维钧曾指出:“在中国,特别是在民国初年,不同的军事和政治派系有依附某一个外国势力……来巩固支持其政治前程的普遍趋向。”[210] 国民党亦不例外,孙中山在1922年尝谓:“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运用外交政策的是否有当,实有密切的关系。……在列国之中,有两个国家,尤其和我们休戚有关。这就是我们的近邻日本和苏联。假如这两个国家都成为我们的盟友,当然最好,如果不能,至少也要获得其一,我们的革命工作才能顺利进行。”[211]

  而且,帝国主义支持军阀是当时许多人的共识。如日本支持皖系和奉系,尚有迹可寻。但英美支持吴佩孚,本无根之谈,却也是南北许多士人共同的认知。[212] 国民党人一般认为北伐到最后关头,帝国主义必出而支持军阀。故蒋介石的对策,即是联俄以防列强支持军阀。蒋特别强调,并非军阀才联合外国人,革命军人也要联合外国人,只是联合的对象不同而已。[213]

  后来反共的王柏龄回忆第一次俄援到黄埔时,“全校自长官以至于学生,无不兴高采烈。尤以一般要革命的学生,喜得无地自容,拍手打掌……个个笑脸不收……无不欢天喜地。王氏短短一段记述,反复出现这些兴奋的描述,很能体现一种心理上突获安全感的瞬间喜悦。王氏并云:“这一次踊跃情形,决非第二次第三次所能及的[214] 何以如此?即因第一次更具象征意义也。故俄援的重要,固然在物质及组织方法等方面,但那种有一邻近强国为后盾的心理支持,尤不可小视。国民党后来的绝俄,在其已获大胜初具信心,特别是在列强明显改变其态度,转向亲南而弃北之后,亦良有以也。[215]

  胡适尝认为,俄援最重要的是其组织方法。今日的美国学者,多同意这一看法。[216] 胡政之在北伐当时也十分强调俄式组织方式对国民党的重要性,他认为南方自采用俄国式组织之后,全部民党,恍若节制之师。政治上之主张俨成宗教上之信仰,此为国民党胜人之处。”[217] 可见这一点大约是中外许多人的共识。

  但即使对这一点,亦须再加以必要的界定。北伐时作战较多的第四、七两军,所受俄援明显比黄埔军要少。尤其是李宗仁的第七军,加入国民党一方的时间不长,对俄式组织方式亦无热情。该军的党代表政治部等人员设施,倘非其旧人,即形同虚设。可是四、七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却远胜过黄埔军。这说明即使是争议最少的俄式组织方式的作用,也有迷思的成分。

  同样,最能代表南方各种新因素的黄埔军在北伐中表现却最差,最能反映关于北伐的种种认知与实际的差距。有学者以为:“黄埔生的素质从一开始就很高……黄埔军校的申请者比国内所有其他军校的申请者质量高,有时甚至比其他军校的毕业生质量还要高。”[218] 黄埔开办时,恰值北洋的保定军校停办。若仅以学校论,则两者不同时。而不计保定军校,以黄埔与南北军人自办之讲武堂训练班一类比,其素质更高大致是成立的。但若讲到作战,则保定毕业生正任职于全国。保定二期的何遂在1926年春的通电中说:“国内袍泽,半属同年学友。”[219] 北伐时正是保定毕业生鼎盛之时。虽然素质可有许多不同的界定,但若以军事素质而论,则黄埔生是绝对不能与保定生相比的。

  保定生入学前要求九年的陆军小学和陆军中学教育,入校后要学习二年整。[220] 事实上,黄埔军校的许多教官即是保定毕业生。而黄埔生并不要求入校前的军事教育,入校后也只半年就毕业。黄埔生在校的半年期间,学习也不是十分正规的。孙中山在黄埔的《开学训词》中明确提出:“革命是非常的事业,非常的事业不可以常理论。……现在求学的时代,能够学多少,便是多少。只要另外加以革命精神,便可以利用。”[221] 这正是黄埔教育精神的鲜明写照。关于黄埔生素质高的认知有可能是受了既存文献的误导。若从文献看,对黄埔生入学考试的要求的确很高。可是据后来许多黄埔生的回忆,实际的入学考试远不如文献所记载的那样严格。[222] 以当时属革命非常时期及南方对军事人材的急需,这些回忆大致是可信的。

  从另一方面看,黄埔生的素质正体现在其革命精神。民初社会变动甚剧,当兵吃粮已是一条生活的重要出路。但当兵既为吃粮,则作战时必以自保为目的。冯玉祥的队伍在北方号称能战,一个主要原因即是其不征召所谓兵油子,而仅收年轻人。[223] 黄埔生则不仅皆是年轻人,且多系各地主动投军的热血青年,故黄埔军与其他军队的一大差别即是不怕死。以北伐时期的军事装备和技术而论,不怕死常是决定胜负的第一要素。黄埔生不怕死的名声在广东的东征时既已树立。东征一役,黄埔生(一至三期)2327人中战死者即达217人,约近十分之一。但自1926年春的中山舰事件后,许多共产党员被清除出军,实际是失去相当数量不怕死的青年,同时又使另外许多不明国共之争真义的战士思想混乱。结果是黄埔军的战斗力锐减,不怕死的精神亦不如以前。到19274月止,黄埔生一至四期近五千人在北伐中战死者为101人,约为2%[224]

  北伐的规模比东征大得多,敌手也更强大,战死者反比东征少得多。是不是黄埔军的战斗技术大大提高了呢?不是的。蒋介石在192610月末说:黄埔军(何应钦率领的东征军除外)自北伐以来,“没有打过一次胜仗。实际上,黄埔军在此后数月间的表现亦甚不如意。[225]

  不过,黄埔军的表现不佳只是在南方内部为人所知较详。在外界和北方看来,四、七各军的胜利也都是在总司令蒋介石指挥下所得。故一般是将北伐军以整体视之。蒋介石在北伐军内部或遭到粤、桂、湘军将领不同程度的轻视,在外面却正因北伐的节节战胜而声誉日隆。

  北方既视南方为一整体,而且颇以为南军的取胜是靠了主义、党、和宣传等新事物所致,北方自己也很快就学起南方来了。与南军接触最多的孙传芳学得最快,孙不久即标榜三爱主义以对抗南方的三民主义。到1927年夏,张作霖一方也先后提出爱国党主义四民主义,即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之上又加一个民德主义,既对南方有所包容,又有自己的发展。同时,像张宗昌这样素以不通文墨著称的人也发表演讲,大力提倡国家主义以对抗南方的世界大同主义。不久,北方更成立了以潘复为中心的新国家党[226]

  同样,北方也学南方设立宣传机构。孙传芳的南京总部特设宣传机关,日以印刷文件,传播各省[227] 在其辖区各县均设有讨赤宣传委员,专司宣传之责。奉军也设有宣传部,人员达数百人。奉军和直鲁军也都向前线派遣宣传队。但总的说来,北方在宣传等各方面均远不如南方成功。就孙传芳而言,其地处南方,地缘文化的不利使其宣传很少能生效。另外,北方的主义都名实不符,基本是仅具招牌。北方的一些宣传机构形同虚设,宣传的开展本身亦用力不足。再加上北方捕杀文人记者,失去了知识分子和边缘知识青年的支持,宣传人员的来源本身就成问题。故《国闻周报》说北方虽知专恃武力不足济事,但舍武力,讲宣传,东施效颦,正所以暴露弱点。故北方学南方是学亦难,不学亦难,学又学不会。但无论如何,其试图学南方的趋势是明显的。[228]

  最后,北方也认识到其旧军阀帽子不脱必倒。除孙传芳坚持中国的青年已大半误入歧途,挽回浩劫之责全在四十岁以上之智识界稳健人物外,其余军阀,特别是奉系总思给国人以的形象。杨宇霆对北京学界力辩过去外间不察,多诋东北方面思想陈旧,军队暴烈。其实东北对于政治学术,纯抱革新愿望。张作霖任职大元帅时,也宣言要改革政治,“务使百物一新[229]

  很明显,北方在强调绝无新旧之分的同时,也渐认识到中国社会的趋新倾向和形象对其的不利。惟北方之求新,亦与其在主义、党、和宣传等方面的作为一样,仍是一种学而不会的格局。但是,学得好不好是一回事,学不学是另一回事。北方之学习南方而求的种种努力恰证明了新旧之分在北伐时期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略具讽刺意味的是,北方之学南方多是在宁汉分立特别是清党之后,亦即在南方自身已部分放弃其因素之后。清党期间的白色恐怖”[230] 以及宁汉之间的武力斗争,颇令时人感觉南方也类似北方而对南方失望。蒋介石辞职又复出后,由于国民党左派已基本不复存在,右派(包括西山会议派和胡汉民派)也再次失势,南京新政府乃不得不大量援用政学系一类所谓北方国民党。结果是国民党进一步淡化其南方地缘文化色采,同时显得更加具有全国性;但也进一步给人以南北相类似的印象。简言之,国民党所代表的”(包括事实上的新和人们期望中的”)也已大大地淡化了。[231]

  后期的北伐即是在这样一种南北新旧之分已淡化的局势下进行的。宁汉分立初期,双方尚能各自继续北伐。武汉一方在河南以血战击退奉军,南京一方也曾挺进到徐州。此时若宁汉未分裂,即可利用当时中国唯一一条东西走向的陇海铁路,集中兵力于任何一侧,本可轻易完成北伐。当时奉张已在做出关准备,但宁汉的内斗延阻了北伐的胜利。孙传芳乃乘间倾全力反攻南京。南京附近的龙潭之役是北伐在河南之外的又一大血战,此役黄埔军与桂军配合较洽,表现甚佳,终于彻底击溃孙传芳的队伍。[232]

  从此北方乃完全失去向南方进攻的士气,此后除奉晋间北人与北人之战外,南北方之间没有什么大的战斗。最后一段的北伐,因日本出兵山东并造成济南事件,奉军在民族矛盾面前不能再与南军打内战,主动撤退出关。[233] 故南方虽已失去南北新旧之分的许多有利因素,却又因中外民族矛盾的尖锐化而得以基本不战而胜。日本人策划暗杀张作霖,进一步促进了东北的易帜归附。北伐终以全国统一在国民政府之下而结束。


4
、结论与反思


  美国学者朱丹以为,北伐军到底是赢在战场上[234] 这话基本是不错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北伐战争与旧时的逐鹿中原亦相类似,无非是争夺全国的政权。杜牧曾说:灭秦者,秦也;非六国也(《阿房宫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北伐。换言之,北洋体系在北伐之前已分崩离析。北伐军既因利乘便,其取胜亦渊源有自。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从有形战力看,北方无论如何是强过南方许多的。故北伐军之所以能赢在战场上,恰恰是靠了无形战力的巨大作用。

  在运动比赛中,常有一种观众效应,即一个弱队有时能在观众(通常是家乡观众)的鼓噪声中打败实力更强的对手。可以说,北伐的胜利即是在这样一种场外的鼓噪声中得来。南北的地缘文化意识、新旧的区分,特别是党、主义、宣传等新事物合在一起,给北伐军在战场之外造成一片支持的鼓噪之声。大概言之,是地缘文化因素推动了军事的进展,军事的成功又促进了宣传的功效,宣传的功效有助于造成战场之外的舆论,而舆论影响人心(这只是大概而言,具体的一时一事并不一定依此秩序,且各项之间每有互动的作用)。国民党正是在这样一种有道伐无道的声势下,才能势如破竹,一举打垮实力更强的北洋军阀。

  但凡事有一利便有一弊。南北新旧之分,从根本上说是带有分裂性的因素。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中国之后,这些过去致胜的因素即因其分裂性而影响国民党对全国的统治,造成一种形式统一而人心不统一的局面。梁园东曾说:“由南方或由北方统一的思想是不应有的,“根本是南北的畛域观念即不应有[235]

  国民党在统一后定都南京,将故都北京更名北平,本有其特定的考虑。可是在北方人看来,这就有某种征服的意味。故北人皆不以为然。青年党的李璜在北伐后到北方,就发现国家虽然统一,但在精神方面,北人对于南人,在此次国民革命之后,怀着一种嫉视的心理。革命而既以主义号召,而要称作北伐,这足使北人感到南宋之对金人,把北人当著异族看待。何况更将北京要改成北平呢?李氏初以为这只是失意军人政客之见。及一调查,“乃知此一误解与怨言相当的普遍于北方社会[236] 南北之间的地缘文化差异,更因有意无意的人为因素而扩大了。

  南北猜忌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1930年的蒋冯阎中原大战,其战斗的规模远超过北伐之役。蒋介石在无法以已力战胜冯阎的情形下,不得不以1500万元巨款买东北军入关武装调停。东北军与冯阎,同属北方,故能不战移防。冯阎对中央的威胁虽消除,蒋却不得不将北方政务托张学良全权办理,南京对北方实际上已不能控制。九·一八后,张学良在1933年被迫辞职,南京略能插手北方事务,但直到抗战爆发,北方的实权仍掌握在半独立的北方军人手中。[237]

  另外,北伐结束后,蒋介石也不再讳言新旧之分,反而明确宣布:“吾党革命之真意,在除旧布新。……旧不能除,则新不易布。在南新北旧的大格局下,这样的话北人听起来是不会很顺耳的。实际上,南方新贵对北方旧人也甚感难于处理。蒋介石说:“今之行政机关所最难者,不用一旧有人员,则手续多有不便。用一旧有人员,则旧有之积习,照随之而入。新旧之分,显然已成为掌权之后的国民党的一个遗留问题。[238]

  蒋介石主张的解决办法,是行政机关军队化,故即使用旧有人员,“亦不至有输入旧习之患矣。而且,蒋以为对中国问题的总的解决方法即是军队要党化,而党、行政、社会以至全民都要军队化。这样的方法是否能解决问题是一回事,但对许多国民党文人来说,国民革命本来是针对北洋军阀的军人统治,同时在国民革命运动内部也要以文人制裁武人。宁汉分立之时,宋子文已认为既然文人制裁武人的局面被推翻,革命已失去意义。今则一切都要军队化,是国民党已走上其革命对象的老路,且有过之。故唐悦良在1929年指出,许多人都认为国民革命已经失败了[239] 北伐的胜利却与国民革命的失败几乎同时,这样一种诡论性的结局大约是出乎时人所料的。


[110]
或可以说,北伐的渐得人心,在很大程度上正因其提示了实现全国统一的可能。

[111]
胡适:《惨痛的回忆与反省》,《独立评论》第18(1932918),第9页。

[112]
参见伏维尔(Michel Vovelle):《历史学和长时段》,收在勒高夫(Jacques le Goff)等编,姚蒙选译,《新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30-167页。

[113]
第四军纪实编纂委员会:《第四军纪实》,广州怀远文化事业服务社1949年版,第74页。

[114]
李品仙:《李品仙回忆录》,台北中外图书出版社1975年版,第83页。

[115] United States Military Intelligence, 1917-1927, multi-volumes, with introduction by Richard D. Challener for each volume, New York: Garland, 1978(
以下简作USMI)vol. 26, p. 11821.

[116]
蒋永敬:《关于北伐时期党务的综合报告》,《北伐统一六十周年学术讨论集》,北伐统一六十周年学术讨论集编委会(台北)1988年版,第554页。

[117]
张昭然:《北伐前夕国民革命军与直系军队之战力比较》,《北伐统一六十周年学术讨论集》,特别参看第74-81页。

[118]
参见罗志田《二十一条时期的反日运动与辛亥五四期间的社会思潮》,《新史学》,33(19929),第89-90页。

[119]
吕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国国民党改组前对新思潮的回应(1914-1924), 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89年版。

[120]
孙中山:《致海外同志书》,1920129日,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5,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0页。

[121]
孙中山致孙科,汪兆铭致梁士诒,均转引自《革命之再起》,第22页。

[122]
参见田柚:《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北伐》、《边缘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政治》,《中时晚报·时代副刊》,1992610-11日、97日。

[123]
傅斯年的话引在胡适1929427日的日记,《胡适的日记(手稿本)》,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9-1990年版(以下简作《胡适日记》并加日期)

[124]
国民政府批件,第201(19251016)49(1926125)73(192628)91(1926211)411(1926611)525(1926720),《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公报》,广州国民政府办公处1925-1926年。

[125]
钱穆:《中国思想史》,香港新亚书院1962年再版,第177页。

[126]
参见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二十一世纪》(香港),第6(19918);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开放时代》19994期。

[127]
这些言论主要见于胡适在英国和美国的演讲,主要有《胡适日记》1926108日和1126日所收的剪报;Hu Shih, “Address at the Royal l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Nov. 9, 1926, Journal of Royal lnstitute of lnternational Affairs(London), V(1926), pp. 265-283; and Hu’s speech before the 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 New York city, February 26,1927, in Forward or Backward in China?, Beijing: Peking Leader Press, 1927, pp. 5-12, 39-44. 并参见罗志田《走向政治解决中国文艺复兴”:五四前后思想运动与政治运动的关系》,《近代史研究》19964;《前恭后倨:胡适与北伐期间国民党的党化政治,《近代史研究》19974期。

[128]
蔡吴李等因容共而影响上升,继在清共时起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清共后复因新文化运动青年的大量流失而影响锐减,不久即再次先后脱离国民党权势核心,这样一个诡论性的发展过程将另文探讨。

[129] Ethel A. Munphy, “Celestial Opera Bouff,” Travel Magazine(Floval Park, N.Y.), 40(April 1923), p.15.
此文出处承林霨(Arthur N. Waldron)教授指点。

[130] Hsi-sheng Chi(
齐锡生), Warlord Politics in China, 1916-1928,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pp. 137-141. 关于第二次直奉战争,参见Arthur N. Waldron, From War to Nationalism: China's Turning Point, 1924-1925,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131]
《晨报》,19277203版。

[132]
《晨报》,19277202版。

[133]
许仕廉:《武力迷信的心理危机》、《再论武力统一》、《三论武力统一》;砚贻:《武力统一的观念是迷信吗?》;许仕廉:《论武力答砚贻先生》,先后载《晨报副刊》,1926427日、511日、518日、525日、720日。

[134]
许仁廉:《再论武力统一》,《晨报副刊》,1926511日。

[135] Chi, Warlord Politics in China, pp. 135-137


[136]
记者(胡政之),《国庆辞》,《国闻周报》,19261010(该刊无统一页码,故不引页数)

[137]
孙中山致蒋介石,192499日,引自毛思诚编《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以下径引书名),香港龙门书店1965年重印本,第301页。

[138]
蒋介石:《苏俄在中国》,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再版,第168页。

[139]
转引自顾群、龙秋初:《北伐战争在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页。

[140]
《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第682页。

[141]
参见《东路军北伐作战纪实》(以下简作《东路军》),台北国防部史政编译局1981编印,10-15页。

[142]
参见《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第715-780页;李宗仁:《李宗仁回忆录》,政协广西文史资料委员会1980年版,第356-359页。

[143]
蒋介石:《就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宣言》,收在《蒋校长演讲集》,广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7年版,第238页。

[144]
《张作霖宣言》,原载《大公报》(天津)1926127日,收在章伯锋主编:《北洋军阀》,武汉出版社1990年版,第5卷,第384页。

[145]
参阅陈序经:《中国南北文化观》,台北牧童出版社1976年版。陈氏的出发点及推论皆有偏执处,但亦搜集了不少时人关于南北之分的见解。

[146]
关于新的崇拜,参见罗志田《新的崇拜:西潮冲击下近代中国思想权势的转移》,《中华文史论丛》,60-61(1999912)。关于无意识传承,参见Thomas A. Metzger,“Continuities Between Modern and Premodern China: Some Neglected Methodological and Substantive lssues,” in Paul A. Cohen and Merle Goldman, eds., Ideas Across Cultures: Essays on Chinese Thought in Honor of Benjamin I. Schwartz,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 263-292.

[147]
陈志让:《军绅政权》, 香港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24-33页。

[148]
本段与下段,参见干:《杂评》,《东方杂志》,2321(19261110),第3-4页。

[149] Chi, Warlord Politics in China, pp. 45
75115

[150]
转引自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36页。

[151]
章太炎:《致川湘粤滇通电》,1921311日,载《申报》1921315日,收在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以下径引书名),中华书局1979年版,下册,第611页。

[152]
《东南时局感言》,《国闻周报》,19261114日。该刊不署名之评论,多出自编者胡政之手。

[153]
章太炎:《关于浙江省宪之通电》,1921611日,及章氏次年与蔡元培来往函电,均收在《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第612-613632-633页。

[154]
转引自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第136页。

[155]
记者:《国庆辞》; 不署名:《中国时局与日本》,《国闻周报》, 19261010日、125日。

[156]
周作人:《南北》(写于19261031),收《谈虎集》,台北里仁书局1982年重印,上册,217页。

[157] (
)慎予:《赤化与复辟》,《国闻周报》,1926912日;百忧:《以科学眼光解剖时局》,《晨报副刊》,1926105日。

[158]
章太炎:《复善后会议函》,1925126,《致宋哲元电》,19351221日,收《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第764791页。

[159]
章太炎:《电吴佩孚等》,1926813; 孙传芳:《通告》,19261226日,收《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第878-779881页;章太炎:《致孙传芳电》,192694日,载《晨报》,19269103版;孙传芳:《致蒋介石电》,192697,《致蒋介石书》, 19268月下旬,均载《国闻周报》, 192692日;参见Chi, Warlord Politics in China, pp. 115

[160]
《国军政工史稿》,台北国防部总政治部1960年编印,上册,第290页。按此语不像孙氏口吻,但意思或大致不错。

[161]
:《宣传》,《盛京时报》,1929563版。

[162]
转引自张培新:《北伐时期群众战之研究》,台北三民主义研究所1988年版,第106-107页。

[163]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4页。

[164]
杨信孚:《北伐中之农民的实际行动》,国民党中央军人部1926年版,第8页,转引自张培新《北伐时期群众战之研究》,第157页。关于湖南民众对北伐的支持,参见顾群、龙秋初《北伐战争在湖南》,58-6584-91;《第四军纪实》,第73-75页。

[165]
《李品仙回忆录》,第38-42页。

[166]
《东路军》,第15-41页,引文在第1539页。亦见Donald A. Jordan,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China’s National Revolution of 1926-1928,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76, pp. 203-205

[167]
《东路军》,第56-84;《李宗仁回忆录》,第448-450页。

[168]
《东南时局感言》,《国闻周报》,19261114日。

[169]
《民国日报》(广州)1926730日,转引自顾群、龙秋初《北伐战争在湖南》,第65页。

[170] Jordan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pp. 241~46.

[171]
郭沫若:《革命春秋》, 上海海燕书店1947年版,第287-331页。

[172]
《国军政工史稿》,上册,第288页。

[173]
《第十一军政治部报告》,19276,《第十一军十一师政治部报告》,19274-5,《总指挥部政治部(唐生智部)报告》,19275月,均收在曾广兴、王全营编:《北伐战争在河南》(以下径引书名),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2358-359327页。

[174]
《总指挥部政治部报告》,19275,《北伐战争在河南》,第319页。

[175]
《总指挥部政治部报告》,19275,《北伐战争在河南》,第315-316页。

[176]
《第十一军政治部在豫工作之报告》,19276-7,《北伐战争在河南》,第351-352页。

[177]
沈亦云:《亦云回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8年版,第254页。

[178]
参见《第四军纪实》。第四军的衰落,当然也有别的原因。如中共南昌广州两次起义,实际上针对和破坏的均是一向维护中共的张发奎部的第四军主力。

[179] Forward or Backward in China? pp. 41-42


[180] USMI, vol. 25
p. 11411; Jordan也观察到是北伐军的声誉促进了其宣传在北方的作用,参见其The Northern Expedition, p. 246, 但他也未注意区分城乡。

[181]
百忧:《以科学眼光解剖时局》,《晨报副刊》,1926105日。

[182]
蔡元培:《辞职宣言》,《东方杂志》,201(1923101),第45-47页。知识分子南投的报导见《晨报》,1927393版,1927772版。孙传芳语转引自百忧《以科学眼光解剖时局》。

[183]
百忧:《以科学眼光解剖时局》; 前溪(吴鼎昌):《智识阶级与革命》,《国闻周报》, 19261114日。

[184] USMI, vol. 25
p. 11394.

[185]
孙传芳:《通电》,192697,《国闻周报》,1926912日;鲁迅:《沪宁克服的那一边》,原载《国民新闻》(广州)192755日,重印在《中山大学学报》,19753期,第26页。

[186]
伍生:《五四以后青年运动的倾向》,《入伍生周刊》,第2(19275),转引自张培新《北伐时期群众战之研究》,第171页。

[187] (
)政之:《主义与饭碗》,《国闻周报》,19261010日。

[188]
据《国军政工史稿》,军政训政时期都是党军,要到宪政时期才成为国军(35)。则此时仍为党军无疑。

[189]
蒋介石:《致孙传芳》,1926913日,收在《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第770页。

[190]
参见JordanThe Northern Expedition, p. 289

[191]
参见罗志田《五代式的民国:一个忧国知识分子对北伐前数年政治格局的即时观察》,《近代史研究》19994期。

[192]
参见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1卷,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7页。

[193]
参见胡适《追念吴稚晖先生》,《自由中国》(台北),101(195411),第5-6页。

[194]
汪的讲话原载于《民国日报》(广州)1924622日,收入广东革命博物馆编《黄埔军校史料》(以下径引书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3页;叶剑英的话引在潘乔石《革命洪流中的叶剑英》,《星火燎原》(双月刊,北京)1983年特刊,第8页。

[195]
《国民革命军党代表条例》,收在《黄埔军校史料》,第139页。

[196] Hu,“Address at 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pp. 278-279


[197]
蒋介石:《在湖南省党部欢宴大会讲演》,收在文砥编《蒋介石的革命工作》,上海太平洋书店1928年版,下册,第299页。

[198]
《斗力与斗智》,《国闻周报》,19261215日;无名:《从南北到东西》,《现代评论》,1927611日,第5页。

[199]
《顾维钧回忆录》,第303页。

[200]
蒋介石:《在湖南省党部欢宴大会讲演》。

[201]
胡适:《问题与主义》,《胡适文存》,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版,卷二,第151页。

[202]
周德之:《为迷信主义者进一言》,《晨报副刊》,1926114日。

[203]
马君武:《读书与救国》,《晨报副刊》,19261120日。

[204]
参见田柚:《主义在民初中国》,《中时晚报·时代副刊》,1993514日。

[205]
参见Chi, Warlord Politics in China, pp. 54-5695-100115;唐生智事尚未见专门研究,可参见《李品仙回忆录》,第59-62;《晨报》,19277153版,10186版,12206版,19282246版。

[206]
蒋介石:《对国民革命军宣传员训练班讲演》,《蒋介石的革命工作》,下册,第278-279页。

[207] (
)政之:《主义与饭碗》。

[208]
郭沫若:《革命春秋》,第393页。

[209]
蒋介石:《今日党员与政府军队及社会之组织惟一要素》,192887日,载《盛京时报》,19288181版。

[210]
《顾维钧回忆录》,第397页。

[211]“
孙中山1922年在广州对国民党同志训话”,转引自孙科《中苏关系》,中华书局1949年版,26页。

[212]
国民党固一向攻击吴是英美的走狗,就是北方一些人亦有相近看法,参见隐之:《反对各国预闻内战》,《国闻周报》,1926912日;前溪:《注意国内与国际之变化》,《大公报》(天津)192695日。

[213]
《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第636-637页;蒋介石:《革命军人与军阀》,《蒋介石的革命工作》,上册,第163页。

[214]
王柏龄:《黄埔创始之回忆》,节选在《黄埔军校史料》,第71-73页。

[215]
关于列强态度的转变与国民党绝俄的关系,拟另文检讨之。

[216]
《胡适日记》,1926108; Forward or Backward in China? pp. 43-44; C. Martin Wilber and Julie Lien-ying How, Missionaries of Revolution: Soviet Advisers and Nationalist China, 1920-1927,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 416-417; Jordan,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pp. 15302(note 6)

[217] (
)政之:《主义与饭碗》。

[218] Chi, Warlord Politics in China, p. 112


[219]
《晨报》,19263262版。

[220]
参见河北省和保定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合编:《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21]
转引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第8页。

[222]
参见徐向前、宋希濂、覃异之、王大文、宋瑞柯、文强的回忆,收在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以下径引书名),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版,第214-222237-260271-282283-291303-318319-345页。

[223]
参见USMIvol. 26所载美国军事情报人员以《中国军队》为题的长篇报告,收在192712224日的双周报告中,页码单列。

[224]
这些数字均引自《黄埔军校史料》,第496-499502-50393451页。

[225]
《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第855页。该书第716-895页的大段篇幅中,常有蒋介石因黄埔军作战不力受人耻笑的痛心语。参见Chi, Warlord Politics in China, pp. 200-201

[226]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三联书店1983年重印三卷本,卷三,第1589;《晨报》,192756日,615日,均2版,7187版,873版,1223版,1928112版,19276163版。

[227]
《东南时局感言》,《国闻周报》,19261114日。

[228]
《斗智与斗力》,《国闻周报》,19261215日;亦参见《晨报》,192610155版,1927212版,3293版,19281163版,3137版,4116版,5283版。

[229]
《晨报》,1928172版,19277152版,12197版;张作霖的《宣言》收在前引《北洋军阀》,第5卷,第383-384页。

[230] George E. Sokolsky, Tinder Box of Asia, Garden City, N.Y. : Doubleday, 1932, p. 341
。白色恐怖一词由反共的索克思口中说出,特别发人深省。

[231]
这里所指北方国民党,也包括黄郛。黄虽不是正式的国民党员,但一般人均认其为国民党人。参见《亦云回忆》,第291-293页。黄氏的私敌郭泰祺就曾公开发表声明,警告北方旧官僚在国民党内影响日大的危险性。关于南北已类似的认知,参见《晨报》,19271166版,12152版,12313版,19283173版。

[232]
关于龙潭之战,参见《东路军》,第99-118;《李宗仁回忆录》,上册,第501-517页;Jordan,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pp. 137-141

[233]
奉军因国难而主动撤退可参见张学良、杨宇霆和常荫槐在192855日至7日的往返秘电,原件藏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张静江文件中,档案号3004/189。并参见罗志田《济南事件与中美关系的转折》,《历史研究》19962期。

[234] Jordan,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p. 287


[235]
梁园东:《现代中国北方与南方》,《新生命》,312期,转引自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第127页。

[236]
李璜:《学钝室回忆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65-166页。

[237]
关于蒋买张学良入关事,参见刘心皇辑注的《张学良进关秘录》中南京与其派往东北代表的来往秘电,特别是第107121126-127138141148150199页;引文在第168页。关于南京不能控制北方,参见Hsi-sheng Chi(齐锡生), Nationalist China at War: Military Defeats and Political Collapse, 1937-1945,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82, chapter I

[238]
本段与下段,参见蒋介石《今日党员与政府军队及社会之组织惟一要素》。

[239]
唐悦良文刊在英文的《密勒氏评论报》(China Weekly Review)1929615日。国民革命是否失败,是需要专文讲讨论的,但当时许多人都有和唐氏类似的认知,也是事实。
 
原刊《开放时代》20009月号
 
      上网日期 20010307
 
 





--------------------------------------------------------------------------------
C csdn6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社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法评论http://gongfa.yeah.net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