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从贝多芬最晚期音乐看贝多芬的心灵世界
苏友瑞/psycho

OP135‧第二乐章

 

如果有最高的世界
向他顶上的苍穹追寻─ 充满憧憬的第十二号四重奏
回首地面的伏流─ 第十五号弦乐四重奏
置身在幽默的玩笑间─ 第十三号弦乐四重奏
苦难中的天真纯朴
重新与上帝进行敬畏式的对话,导致走向最后的和谐



本文同时参考八家不同风格的录音版本做为诠释音乐的参考。
-文中参考之CD唱片演奏乐团与版本
第九交响曲第三乐章


如果有最高的世界
  在gospel的文章「向他者吶喊祈求的音乐心灵 ——贝多芬音乐的 主体观探讨」中,gospel提到贝多芬最晚期音乐六首最后弦乐四重奏 中,贝多芬心境的转变。这篇文章与我的观点有很多雷同之处,我尝 试用曲式分析的方法,来诠释出gospel的观点。

  欣赏贝多芬最后六首弦乐四重奏会有许多歧途:第一是过度地以 卓越的作曲技巧来欣赏,后果是造成有实力了解什么是作曲技巧的乐 友们对第十六号四重奏有「技巧不佳」的导向,而对不懂作曲技巧的 乐友产生「退避三舍」的畏惧;第二是过度地以贝多芬的一生血泪来 诠释,后果是对情感比较不激昂的乐章有所迷惑。

  事实上,根据我非 正式的观察,几乎可发现己经听过不少古典音乐的乐友反而比有心听 而初入门者更不易去喜欢这六首四重奏,如果能接受「喜欢听就可能 有点听懂」的假设,那我们可大胆说这六首乐曲和常人对贝多芬的印 象是非常不同的,甚至和对古典音乐的印象也是不同的。

  如果您听多了如命运交响曲、热情奏鸣曲之类的贝多芬,那你一 定会认为贝多芬音乐主要在强烈宣示与命运抗驳的情怀;如果你听多 了各种作曲家前、中期的作品,那无可避免的你会认为音乐的目的在 于它是美好的休闲活动;如此,你将很容易说第十五号四重奏比较好 听,因为它有一个狂欢的结尾刚好可说成是向命运挑战成功;你也很 容易喜欢第十三号的第二、三、四乐章,因为它们都非常轻松且好听。

  正由于这六首乐曲不是诉诸在上述对「欣赏音乐」一事的一般性 观点,因此就会有那种「太艰深了听不懂」的想法。如果要进一步去 欣赏这些曲子,或者,要去解释为何能有一些听不多音乐却能常听这 六首的乐友,以及为何有一些只听二十世纪音乐却仍常欣赏这些曲子 的乐友,那恐怕得从另一不同的角度来谈。

  放眼我们活在世界上忙忙碌碌,偶而闲暇,突然想起:我是什么 ?宇宙是什么?人活着有什么意义?...诸如此类不能有任何现实 答案的问题一但袭来,总能让我们顿感一片空虚;这时去逃避是不能 治本的,因此有各种属于宗教层次的思想来安慰这一时的空虚,号称 无神论者不过是把一个自己深切的信仰不愿名之为「宗教」而已,在 此我使用「神秘参与」这一人类学上的名词来代表这种渴求和安慰。 于是我们看出这「神秘参与」最后表现是我们因而忘掉现实上的种种 失意与悲凉,同时也失去野心和壮志,回归一个天真无邪的人性。

  贝多芬这六首后期弦乐四重奏正具现贝多芬晚年追寻「神秘参与」 的历程,更卓越的是它们拥有能让欣赏者同时「神秘参与」的力量: 在这些作品中,常常有曲风塑造出肉体愈趋衰老的死亡力量,同时也 会塑造心灵愈见光明的重生力量,这两大力量不会是竞奏,也不是谁 胜利;而是被严肃地宣告两种力量是一体的,或以平和而略幽默的口 吻诉说看清此道理后,一切都已忘怀。因为它们属于这种层次的思想 ,所以可以有这么一种事实:一个人毫无音乐修养,但由于一心追求 「神秘参与」的心境,因而在偶然完整听到一首这种曲子后,爱上了 它们。

  如果我们真以完全天真无邪的面貌对待这些曲子,自然会发现它 们的特点;这些曲子常在开头以最简单的音符制造一乐念,再驱使这 乐念或隐或现的缠绕在整首乐曲,产生一种独特的统一感;再者是这 些曲子的旋律本身往往就具备我前述那种「神秘参与」的精神力量, 明明不见得多优美,但就是不由自主地被导入一种特别的状态;其次 是在四只乐器中,往往四只乐器同时奏出多条可唱的旋律(术语上叫 做多声部赋格),自然四只乐器更是时时站在同等地位,不可轻易突 出或压抑任一个,所以我个人有一妙想:由于一般四重奏团的中提琴 都不知何故比较不明显,所以演奏这六首乐曲应当成「中提琴协奏曲 」才刚好负负得正。

第十二号四重奏


向他顶上的苍穹追寻
  首先来看第十二号四重奏的第一乐章:首先出现的前奏主题依原 谱应是庄严的,彷佛是一宣告;而随后的第一主题外形上很美,但在 音型的起伏上可听出有一种基本的音型:三个等长的音符,先主音, 再接一高音,再接一个次高音,如此乍听下有「略带希望」的内涵; 这种音型起伏事实上充斥在整个乐章,即使是以下的其它主题(所有 分秒一律以 Vegh 的版本为主) ── 不论是 50 秒后进行式的旋律 过门、1 分钟后的过门、1 分 12 秒后的主题(有人说这是第二主题 )等都有这影子;在发展部的发挥更为精巧:在此这一基本音型直接 用来当基本的对位旋律和节奏,四分八秒后把基本音型反向变成第一 小提琴的旋律,再与其它乐器执着的基本音型相结合,可说是特别意 味深长的一段。

  因此,一个成功的诠释应在庄严的前奏主题能厚重但 不可失为悲壮,在其下的主题中充满希望的基本音型应该被强调,而 让我们去体会贝多芬在这些作品中常有的「以一个基本乐念贯穿全曲 意志」风格;据此言之当以Vegh 在有点女性化的演奏为上,而 Budapest 在希望的音型上也极优秀。

  第二乐章全篇为一温和的曲风,在第一乐章的希望音型在此仍有 挥不去的影子,且更加强了这希望气氛而在歌谣结尾有默祷的心境; 以下的变奏手法可称为「双重变奏」:本来变奏曲的主题大多可分成 两部分,每部分皆反复一次;但在此贝多芬把反复的部分也施与或多 或少的变奏处理,所以一不小心还真听不出这是变奏曲呢!

  第一变奏初听只是主题加以节奏化,但在结尾(4 分 35 秒)突现一连串十六 分之一音符再换回原音型而直上最高一音,效果只能无比赞叹了;在 第二变奏中提琴和大提琴点出滑稽的节奏,第一和第二小提琴用三十 二分之一音的对话带出一段欢乐,第三变奏是富表情的慢板,大提琴 在极高把位上的歌咏和第一小提琴在高把位上的对题形成如向往天堂 的憧憬;第四变奏由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分别点进行曲般的节奏性对 位旋律和主旋律,且彼此交替角色,请注意这对位旋律的每一个震音 后都接着先低后高的两个短倚音,明白揭示了这段的风格有「由下往 上」的希望,不能太强调进行的节奏而失去这层意义,这里有 Vegh 的精彩示范。

  第五变奏只有一半的长度但我个人以为不但技巧最超绝 且内涵也最深刻,在此第一部份和第二部份的调性不同,前一段用最 单纯的动机和拨弦制造神秘,第二段的前两小节和后两小节的旋律和 伴奏完全一样,只不过演奏的乐器和呈现的音域不同,却能倾诉一颗 最深刻的心灵延续到第六变奏前段以十六分之一音符的讴歌,再以总 奏不断行进而产生结束的迫力,迈向宁静的结尾。

  本乐章没有大风大浪,但全篇主要风格是一贯的,因此初听下会 觉的平淡,多听几次当能感受这种平和心情;演奏家可能在意这乐章 若完全依原谱就会太乏味,所以各显神通地在此乐章加上作料:如 Lindsay 把主题以最美 丽的音响唱成咏叹调,Vegh 把第二变奏故意小声而觉得像一过门, Alban Berg 偏强调第二变奏而把第三变奏弄成像过门,Lasalle 却 强调整体在利用速度的渐快和音色的加强下有一种趋向结尾的迫力, 他们只怕各有所得失。

  即使第三乐章令很多人喜欢,但是这乐章显然「回顾」(大胆的 说是倒退)到 OP.126 钢琴小品集之前的风格了,你可以注意到第十 一号「庄严的」弦乐四重奏之恢谐曲和这乐章有继承;我浅见以为我 不能理解这乐章,他放在此不是很调和而乐曲本身也不大像前两章的 境界,可能是先前所作的,但实际情形仍有待高明考证。Smetana 在 此有略轻松、直接而无任何添加色彩的演奏。

  在四小节前奏动机后,第一小提琴以最低 G 弦的高把位呈现第 一主题,而有浓厚的抑制感;在此乐章脱离了前两乐章深情款款的歌 咏,而以活泼、甚至有点淡淡的不安来表现,这应是半音阶式的序奏 动机和音符进行「有由上往下」趋势的第一主题所造成。

  主题之间的过门旋律却极为幽默,在2 分 55 秒后的第一小提琴演出架在大提琴 高音上的第一主题变形又是一意义深刻的和煦乐风,在 3 分 25 秒 后却转成利用断奏快速音群的伴奏达到强烈的幽默感,当第一小提琴 接下这一快速音群的工作时,和大提琴的节奏一起形成这乐章最为乐 观和天真无邪的一段;结尾被极端的扩大,以 Vegh 而言结尾占总时 间的七分之三弱,但很容可听出主要由第一主题的变形来构成;在转 调且改用小提琴高把位下这一旋律再也不像开始的抑制,产生独特的 开朗和平静;即使间或一段强奏,也脱离不了这样的与世无争风釆。

  如果你听的是Smetana那种兴奋性的结尾,请别怪和他们「道不同」 的我胡说八道;而善用弹性速度且音色醇厚的 Italiano 虽在声部平 衡不见得比得 Vegh 和Budapest ,但整体风格是第四乐章最权威的 诠释。

  这第十二号四重奏是憧憬成份最浓的一首,可想象贝多芬从第九 交响曲的人间世回到物我两忘的天人世界,是费了多少静心的功夫, 这心情也反映在曲中有一点的斧凿(尤其是第三乐章),要到达第十 四号和第十六号那种完全和宇宙融合的境界,他仍继续唤醒心中无限 的光茫;Italiano 和Vegh 对全曲的架构也有极知心的见解。

第十五号弦乐四重奏


回首地面的伏流
  第十五号弦乐四重奏有更卓越的作曲技巧,一开始便由大提琴奏 出「循环曲体」(motto)的音形再由其它乐器或在高音域、或反向 演奏地延续这「循环曲体」,且成为日后许多伴奏和过门旋律的基础 ;第一主题在一串十六分之一音符后先由大提琴高把位奏出以附点音 符构成的独特动机,这种音型也成为一种贯穿全乐章的节奏感,然后 才由第一小提琴唱出完整的旋律;这种乐风有极强烈的悲剧性,怪不 得华格纳称颂不已;到了以中、大提琴点节奏的第二主题时,是否应 彰显快乐的情绪呢?Lasalle 有一段最快乐的呈现,但 Vegh 却沉痛 不胜,Italiano 的唯美中性又如何?

  事实上这首是最能使乐团表现「各说各话」「争奇斗艳」的风光,可能是对其戏剧性有个人的独特 见解,连 Alban Berg 也用起弹性速度了,Amadeus 比 Vegh 更粗犷 的沉痛倒真罕见。

  话说本乐章不是一完整奏鸣曲式,刚开始那种由「 循环曲体」带出第一主题的现象不断,每次总是 Vegh 利用特意阴暗 的小提琴得到最深层、由内部传来的感情;7 分 21 秒(以Vegh 而 言)开始「循环曲体」和第一主题平行对话,再由第一小提琴延伸旋 律线,和其它三乐器不详的下行音阶形成最大的紧张;经过第二主题 调剂后,「循环曲体」被隐藏在十六分之一音符的反复音,大提琴在 其下奏出最意味深长的伴奏── 一个伴奏能以如此简单音型来与主 旋律抗衡的实在很少;最后在一会儿的喘息后,以第一小提琴的复杂 音群指向终点。Lasalle 的整体诠释常出乎意料之外,却是很有深意 的表达。

  第二乐章又回到憧憬中,全曲以上行的三等长音符与下行但长短 不均的音群产生之两主题为最主要的成份,下行旋律显然比较活跃, 而且它的性格也遗传给中段的主题;这样有一种印象:总觉得下行主 题的后半段似乎不停地绵延,但透过「神秘参与」,又觉得这样有深 层的意义;中段由于第一小提琴以双弦奏法持续拉出空弦 La 音和主 旋律,加上第二小提琴以非常平滑的连弓依次拉出高八度的 La 音和 对位旋律而有双弦同奏错觉,如此产生如风琴般的音响,而第二小提 琴事实上常在一瞬间呈现前段第二主题的尾部,这种感觉实在难以形 容。

  其后的风格便比较清楚:一条上下起伏而恒归原点的旋律主导着 意志,在之后的低音旋律出现时,更冲向高音而形成一高潮,再回到 先前的混沌不明状态;这时候中提琴加入第二小提琴的阵容,气氛更 加有「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了。这乐章是后来加入的,原 先要用的是今第十三号的日耳曼舞曲,风格上可能有所目的;要把握 这个奇特理念的乐章,如Vegh的诠释会太淡而且也太忧郁,Amadeus 是把本乐章快活化的典范,Budapest 在中段有极独特的一手,整体 上当以 Italiano 在前段和中段的对比上有杰出的演奏。

  题为「大病初愈,献给上帝的感恩歌,根据伊底安调式」的第三 乐章拥有最美丽感人的旋律,外表上的赞美歌型式,却是属于全世界 人类的共同财产。第一部分可分成以四分之一音符写成的第一主题和 接下来以二分音符写成赞美诗式的第二主题,我棌这种分法是为了便 于赏析最后的部分。

  随后被题为「感受到新生命力」的第二部分不但 转调,而且也从四四拍变成八分之三拍;一开始利用三个八分之一音 符,前两个用断奏,第三个用平分弓且标上「突强」的力度指示,显 要求一种「宣告」的意味;如此展现一段宣告后,开始呈现一个生动 而近乎欢笑的旋律,但每每马上接一比较无节奏性且偏向优美而非幽 默的旋律,产生类似「感恩」的意念,并以这种风格到结尾,再重回 第一部分。

  利用第一主题节奏上的变化(把四分之一音符加上附点的 变化),但第二主题完全不变的方法,使这重复的第一部分更具感恩 的情感,但真正主导性格的功臣只怕是大提琴以附点音符的节奏型─ ─ 通常是附点四分之一音符在高音而八分之一音符在低音,这样可 能有「向上」的感觉才会更加强感恩的情绪,在Italiano 的演奏串 表露无遗;继续再现在节奏上变得更加复杂而丰富的第二部分,并且 一贯地采取三十二分之一音符切细主旋律而得到独特的乐念。

  最后进入最意味深长、题为「Mit innigster Empfindung.」的结尾部分, 他把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变形而更加美丽而深刻,第二主题保持不变 但不完全地呈现,而隐含在所有的二分之一音符之间;最后并行发展 这两主题直到一高潮,落入平静的结束里。

  Budapest 的声部处理完全平衡可谓一绝,尤其是第二部分的结尾前旋律色彩独特;Alban berg 快的令人受不了;Smetana 不加感情的平分直述或许有人喜欢 ,而在此乐章倒也别致;Lasalle 的第一主题最像宣告,但好象太夸 张了,反而是白璧之玷;Vegh 的多样表情,尤其在第二主题赞美歌 的风格,以及在第二部分利用的弹性速度都是一流的;能以最慢的速 度和最美的发声而不会失于结构松散或浅薄的乐团,应以 Italiano 为首。

  要接下上一乐章造成的宁静,贝多芬却用了进行曲;虽然这曲的 节奏性很强,但由于多半以弱音进行,所以没有太热烈而能以一小间 奏曲视之,并且负有把前面的宁静转为下一乐章的激昂之任务;转入 之前以「更快板」的速度下,第一小提琴以低音弦的高把位演奏旋律 ,其它乐器则以极快的反复音伴奏,如此由前面不激动的行进变成一 种非常强烈的紧张,而接下一乐章。这效果在 Budapest 上极明显, Lasalle 别有味道。

  本来预订是第九交响曲末乐章的第五乐章指定「热情的快板」, 从前奏两小节中可听出第二小提琴演奏一个半音阶的动机,而大提琴 在低音部对答一个动机,他们都是单纯的一个八分之 一音符加上一个长数倍的音符,但八分之一音符的落点彼此不同;而 且在第二小提琴中,明明是四分之三拍子的曲子,却指定第二拍要加 重,如此强化了这动机的性格,而有一种极苍凉、甚至悲壮的心情; 而第一小提琴的第一主题本身也是颇有这类风味的,在以下的前乐念 发展都染上了这层滋味,即使利用震音而比较有生气的第二主题都无 法拭去。

  再重现一次第一主题后有一段以复杂音型表现的发展部,但 似乎没有太强的性格,几乎可以只当成一个陪衬第一主题的过门;再 现一次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且利用大提琴的高音和第一小提琴一起 演奏主题来达到悲凉的极限后,突然大提琴传来一段大调的旋律,全 曲开始由小调的性格转入大调的风味:一开始的旋律由第二小提琴和 中提琴以连弓伴奏,这时因大提琴为了和第一小提琴以八度音呈现主 旋律而使用极高把位,产生的音色尚不能完全摆脱前面留下来的悲凉

而再重复一次时,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都改成以分弓拉出的快活伴 奏(贝多芬在此特注明不可用连弓),真正把悲凉一扫而空;这样产 生一种趋向狂欢的意志,终结全曲;所以很多人把这首曲子每一乐章 都模拟到第三乐章那种和大病有关的情节,尤其常视这最后乐章为病 愈的狂欢,这倒也是蛮有道理的。Lasalle 由前一小乐章制造的紧张 在此以极强的脉动展现,配合结尾段而觉得狂欢的气氛比 Italino 强许多;Vegh 是整合上述所有动机间的意义之绝调。

  这第十五号四重奏在感情世界里恣意奔腾,当成一切众生百态亦 无不可,要做任何外加的情节想象也很容易符合;可能因为含有最大 的人间回顾吧!贝多芬作这曲时是否在大病后尝试走进了脱生死的境 界,而以此曲对过去心灵「欲与天齐」的狂想告别?

第十三号弦乐四重奏


置身在幽默的玩笑间
  从第十三号弦乐四重奏开始,贝多芬真正毫无迟疑地进入「自我 与他者」的对话。以下四首乐曲:OP.130、OP.133、OP.131、OP.135 都观照了一切物换星移,超越了一切悲欢风月。听这些乐曲,真正感 受到贝多芬对头顶上苍穹的赞美和敬畏(如第十四号),以及由心中 深层涌现对人类赤诚的爱。

  第十三号的第一乐章以不太慢的慢板引出个性中和的前奏主题, 然后转为快板,第一小提琴以十六分之一音符大声、快速、且在总谱 上特别注明不可用连弓之下演出第一主题,而第二小提琴同时奏出单 纯但极富节奏性的对位主题。这两主题在整个乐章上或各自、或同时 地主导了乐曲,而且处处以夸张的强弱变化进行;反观前奏主题就好 像一个特殊的起点在引领着旋律的进行。这种手法使全曲有一种「不 确定的张力」,勉强可说略带恢谐,但又觉形容不出。

  第二主题先由 大提琴独奏和第一主题有类似音型的两小节,再以第一小提琴续奏一 极神秘的曲调,这时,突然在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冒出了「循环曲体 」,难怪第一小提琴的曲调有那种神秘;这意味极深刻的一瞬后,用 第二主题的气氛,却用第一主题的旋律来继续,这时特别以连弓演奏 来彰颢与第一段的不同;这闲适不久后便进入一热烈的强奏,却以小 声甚至有点调皮的合奏转入发展部。

  短短的发展部居然能展现大千世界是宇宙的杰作,代表第一主题的快速十六分之一音符一再被截断, 富节奏性的对位旋律却和第二主题的变形旋律完美唱和,真正的节奏 是第二小提琴与中提琴的合奏:这种在第二个音休止半拍的色彩本来 已很飘逸(注:我的意思是本来是单纯的四分之一音符两两奏出,但 在第二个音休止半拍,恰好是八分之一音符的长度),再加上这节奏 隐藏了旋律,更觉得只在天上有;相同的手法在尾奏出现,你将能在 结束全曲之前,听到和发展部节奏相同的音型以较活跃的姿态呈现, 而从容地结束此乐章。

  本乐章以深邃的张力对欣赏者造成相当的压迫 ,所以受欢迎的程度比不上底下几个乐章,也可能是本乐章的作曲技 法太高明,反而「伤于纤巧」,不若其它乐章自然率真;但无论如何 ,这是一个听越多次、感受越丰富的瑰宝。

  Lasalle 的前奏主题有丰 富的速度变化,第一主题在较慢的速度下更觉厚重,但第二主题有点 夸张过度了,但拥有完美的发展部;Vegh 的第二主题和「循环曲体 」的处理无人能比,但发展部较忽略了伴奏部的性格;Italiano 的 大提琴使他们拥有最生动美丽的节奏感;Alban berg 难得用较慢的 速度产生生动的曲风,但他们的声部实在和我「道不同」;Budapest 在速度上的弹性变化也颇有风格,「循环曲体」的处理和Vegh分庭抗 礼,而发展部的更能赋与四只乐器四种风味,如不计较他们在音色上 不够美丽,可说在此乐章上的一典范。

  非常平易近人、初演就被安可的第二乐章是恢谐曲中的绝调,他 不强调活泼和悠闲,反而把极深邃的感情隐藏在旋律间。诠释的方法 有两大类:第一类把第一小提琴的旋律线和第二小提琴或中提琴交缠 在一起,由于彼此音高相近,听起来似乎是同一只乐器,如Italiano 、Smetana、Budapest ;另一方法则强调第一小提琴的角色,因为第 一小提琴部分的休止符非常多,所以听起来旋律线是断断续续的,如 Alban berg、Lasalle、Amadeus。

  而大提琴在低音部的节奏有无比的 神秘,原因是大提琴在四拍子中的第三拍有休止符,且第一拍不一定 是低音,换句话说,这节奏是无规律,若隐若现的;在「维持原速」 的总谱指示下进入中段(事实上大家很少遵守),本来是快乐挻进的 旋律,但在六拍中的第四拍加上一短倚音装饰,再由于中途「不断地 转调」,结果竟是有些淡淡的滋味。

  你有没有听出第一小提琴在每小 节的第一音(也就是最低音)全部结合起来也是一条旋律?而回到加 以美化的前一段主题时,在第一小提琴的旋律加上震音(trill), 更加强了淡泊风格而非华丽;总之,很想象恢谐曲中能隐藏如此的宁 静详和,装饰音带来的都不是媚俗轻佻,而更觉神秘而悠远。 Lasalle 在大提琴的神秘节奏和中段的隐藏旋律皆是一绝,但要听大 提琴的完美永远只能求得Italiano ;Vegh 和Lindsay 都不属于上述 两的大类,Lindsay 连大提琴的节奏都很晦昧,但他们都是不错的诠 释。

  指定「稍恢谐」(Poco scherzoso)的「不太慢的行板」把欣赏 这首音乐的心情更推向天真无邪的心境,贝多芬指定「稍恢谐」应是 预防诠释过份强调幽默玩笑而失去那种由心底传来深刻地对人间的赞 美和微笑。在因调性不明确而造成混沌的前奏后,大提琴以最具玩笑 性的节奏引出中提琴的第一主题,再交给第一小提琴完整发展。

  全曲比前两乐章更夸张地使用强弱变化:如在第一拍渐强,第二拍渐弱, 第三、四也如此;或在第一拍渐强,却在第二拍下子转弱;也可能突 然一强音后立即转弱;这风格真令人有那一下子以为是一快乐的船家 悠闲地摇橹。在几声拨弦下第一小提琴呈现比第一主题更玩笑的第二 主题,而以主题中的一段十六分之一音符为动机形为节奏,又为了缓 和过度的玩笑,而在 1 分 1 秒处(以 Italiano 为准)以大提琴引 出一副题;在一串乱转调的音符后,配合前面营造的气氛下第一小提 琴出独自奏出一音,形成玩笑性的高潮;最后略回顾第一主题后,引 出指示「如歌的」第三主题,这一优美的歌唱把前述如小孩般的天真 回复到贝多芬内心的光明。结尾时有一度更陷入前奏时的混沌,这时 却以较明朗而不再玩笑的旋律答复,一直到结束,如此也可见贝多芬 不把这乐章过度着眼在玩笑上。

  Budapest 极强调全曲节奏感,用来对比第三主题而形成独特的 美感;Amadeus 一样强调节奏性,他们的 大提琴仅次于Italiano;Smetana 一贯以完全不加料的方式,或许你 会喜欢,但显然怕会失去深刻的理解;Vegh 强调音量力度上的变化 ;在此以 Lasalle 独特的中提琴声部和 Italiano 为上。

  下一首日耳曼舞曲本来是第十五号的第二乐章,但放在此处却一 点都不勉强。第一段歌谣因上述夸张的强弱手法而略显恢谐,这歌谣 可以分为两部份,其中第一小节的音型更被用来当基本节奏,这种有 点「摇来摇去」的节奏是这首舞曲的基础。中段以简单的旋律和复杂 的十六分之一音符对位旋律交织成比较没有恢谐成份,代之以充满希 望的气息,但结束前却转调成略有点惊悸。

  第一段歌谣再现一小部分后,全部以复杂的十六分之一音符对位手法展开:一开始全由第一小 提个人呈现整个对位式的音符流动,进入第一段歌谣的第二部分时由 于其它乐器不再打节奏,而以对位旋律支持第一小提琴的音符流转, 这时那还有舞曲气味?只觉得飘然与万物同化了。Lasalle 独特的「 中止」,每每在旋律间加上太明显的休止,又加上特别的力度对比, 是一异端中的绝唱;Budapest 完美的声部处理超越了 Vegh 太淡的 感情;Lindsay 比较不厚重但又不像 Smetana 冰冷的诠释也是另一 端,难怪被「企鹅评鉴」这种偏好温和诠释的乐评群所选中。

  「热情的小曲」这一慢板是本四重奏中较早完成的,在作品技法 上无甚特出,但贝多芬却自言是「我从未如此地被自已的作品所感动 」。虽然贝多芬评自已作品的话有很多不可信,但在此乐章应可信。

  要解释为何在此连对位旋律都不出现、几乎只在伴奏的单纯乐章能有 如此感人的力量,恐怕又得回到我前面所谓的「神秘参与」层次:尤 其是先由第二小提琴呈现,再以第一小提琴完成的第二主题更是集优 美和深刻的大成;本乐章几乎都由是第一小提琴主奏旋律来引导乐曲 进行,而中间有一段乐谱上标示「Beklemmt.」(压迫的,不容易的 )的旋律在转调和三连音的节奏中,略激昂、但极为克制的诉说,你 再也无法享受像「英雄」交响曲的「送葬」乐章一样地感情渲染,在 此我们只能以完全不同的境界去倾听这样的告白。这样的乐章,不容 易确定谁有特点,但我们更得留意欣赏这乐章会容易被如 Amadeus 的明快曲风和Alban berg 的录音所吸引。

  本四重奏在结构上的考虑,「大赋格」乐章应位在那一段是众说 纷云;原先贝多芬以严肃庄重结构复杂的乐章做为结尾,结果友人纷 纷表达难以理解这样的乐曲安排,要求贝多芬重新考虑。于是贝多芬 接受友人的意见,将此乐章独立成OP.133单曲,然后在他生命最末期 补写一个诙谐性极强烈的乐章当成本乐曲的最后乐章。这下子,根据 种种不同的理由,不同的演奏家分别使用不同的乐章安排,有人坚持 先演奏「大赋格」乐章再演奏最后乐章,有人则遵守贝多芬后来的改 动。

  不管根据的是什么严肃的理由,事实上我们根本无法以这乐章位 在何处来预测是否是一深刻的诠释,如此一来我们仍只能完全根据演 奏家的成果作为欣赏的基础。而我个人喜欢把「大赋格」独立成章, 但我一样喜欢不如此安排的版本,如 Lasalle 和 Vegh。

  如果你有耐心看到这里而没有睡去,那你或许发现了我似乎在分 享时隐含了「贝多芬在这些四重奏中随时日而越加进步」的假设,那 么这个真正的辞世乐章也应该是最伟大的了。我确实有如此想过,但 答案可能未定,因为在「大赋格」、第十四、十六号四重奏之内决定 谁伟大简直是自找麻烦。

  乐章一开始,中提琴点出的节奏宣示了这乐章的主要性格属于明 快活跃;随即第一小提琴奏出第一主题,他隐含了两种基本音型:一 是第一、二小节,特点是十六分之一音符位在第一拍;二是第三、四 小节,特征是十六分之一音符落在第二拍。这两个动机结合在一起极 为平易近人,分开而言第一动机比较激越,这应该是第二小节第一拍 有由高而下的快速音符所造成;第二动机显然很恬淡、但有向上的希 望感,这应是其音型是向上流动、而在他的第二小节(也就是由第一 动机算过来的第四小节)之第一拍上有一十六分之一休止符所造成。

  之后第二小提琴接下一小段主旋律,再回到第一小提琴完成整个第一主题;一个非常有深意的乐念在大提琴的对位旋律上产生,这旋律的歌唱性不好,但对乐曲中可能令人过度偏向「玩乐」的性格提供了对抗的基础。反复一次后,大提琴持续第二动机,其它乐器也陆续加入,而底下的乐句开始出现圆滑奏,已经预见第二部分的性格了;但立刻又转回以断奏为主要音色的乐句,在大提琴引出第二主题,只有短短一瞥,进入这第一部分的结尾。

  第二部分以本来性格上是快活的第 一动机开始,而贝多芬的天才把这动机转变成引出第二部分主题的前 奏;这主题在第一部分的衬托下不但优美无比,而且更具有一切有关 物我相忘的情感,相同的手法可见作品 126 钢琴小品集的第四首, 和第十六号四重奏的第四乐章。与主题并行的大提琴对位旋律更演变 成类似「循环曲体」的旋律,且被两只小提琴用在高音部上,倍觉「 飘飘然遗世而独立」,请原谅我无法想到更好的形容词。

  之后,第一部分的第一、二动机并行出现,第二动机取得领导地位后引出一段发 展和赋格,而再现第一部分。这时大提琴和中提琴合奏的对位旋律延 续了第二部分主题的平静,配上活泼的第一主题别具一番风味。重现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后,贝多芬驱使第一动机和第二动机,或变形, 或反行,并在第一小提琴高音上以快速音群棌对位手法形成极朦胧的 乐句,整体地冲淡了第一部分带来的嬉游趣味,正是「喝釆吧!喜剧 已经结束了。」。

  所以我直觉得那种主张贝多芬去世前「雷声大作, 他猛然起身,握紧牶头向天上怒目而视」的说法根本无法在中这些最 后期作品中找到立足点;如果生命能不朽,他必然和宇宙达到永远的 和谐。Lasalle 在弱音时几完全轻浮,但重音时则做出强大的表达, 而第二部分的优美成为整体结构的对比,中间发展和赋格的部分皆被 加上独特的性格;而Italiano 是厚重化的成功典范;Budapest 和 Vegh 这两个最平衡的四重奏以不同的表情:前者强调第一主题的轻 快而后者强调情绪上由淡而重的过程。

  这整首四重奏内含有许多讨好世人的成分,但总能不被拖累而更 加脱俗,和莫扎特最伟大的第 27 号钢琴协奏曲有一样「天真与纯朴 」的特性,而丰富的幽默感更有如天神一般的静观世界,能否有一个 最完美的诠释典范呢?

OP135‧第二乐章『中段』─天真与纯朴之美


苦难中的天真与纯朴
  于是我们看到贝多芬面临生命最末期的心灵转折:

  首先是,脱离了第九交响曲的『人文主义』与第32号钢琴奏鸣曲 的『逍遥』后,贝多芬开始进行『有位格』的音乐心灵对话。他真真 实实面对一个上帝,可以期待、抱怨、感恩、堵气、胡闹、撒娇、调 皮........等等的上帝,造成贝多芬最后期音乐强烈的『对话性』, 与至高的上帝激烈的对话。

  从第12号弦乐四重奏充满盼望的对话开始,经过第15号弦乐四重 奏充满抱怨、感恩又焦虑的责难上帝后,贝多芬透第13号弦乐四重奏 ,开始返回『小孩子的样式』。使用许多天真纯朴的曲风,企图表达 出他与『有位格』的对象持续对话的奇妙关系。

  这是一种苦难中的天真与纯朴,当时的贝多芬正处在极不公义对 待侄儿与弟媳的罪恶中,种种事件与坚持抚养侄儿,使他陷入极大的 痛苦 ── 有外在的压力,也有内在深沈的不安。

  然后,贝多芬原本以充满上帝尊严与对其敬畏的OP.133「大赋格 」做OP.130第十三号弦乐四重奏的结束,贝多芬当时不以该曲的天真 纯朴为最后的答案,这是很明显的。

  而后重写的最后乐章又回归幽默调皮,说明贝多芬又再次回到「 天真与纯朴」,但是,这样的回归是否有更深一层的答案?会不会是 「另一种」天真与纯朴?


OP135‧第四乐章结尾


重新与上帝进行敬畏式的对话,导致走向最后的和谐
  贝多芬的第十四号弦乐四重奏,正是开始重新与上帝进行敬畏式的对话。

  第一乐章是圣咏式的赋格曲,但是有些许不安的情绪,原因是赋格主题本身的小调风格与突强的一个下降音阶。第二乐章变成轻松的嬉游风格。第三乐章极短,带出的是一种面对人间的表情 ── 疑惑、欢乐、优美各种情感写入短短不到一、两分钟的乐章。第四乐章再度使用很长的『双重变奏』变奏曲,最值深思的是第六变奏,也就是最后一个变奏中,大提琴在低音域突强的一个反复音阶,预先呈现出类似第十六号弦乐四重奏四乐章那种『非如此不可吗?』『非如此不可!』的风格。第五乐章是贝多芬有史以为最恢谐调皮的『诙谐曲』。第六乐章又是短短的一段悲剧性格极强的圣咏。第七乐章则是充满上帝威严、充满人类面对上帝的敬畏、更是充满面对最后审判恐惧的惊天动地的奏鸣曲式乐章。

  在这样的对话中,贝多芬一再放弃了轻松可人的小孩子样式,一再的使用严肃、哭闹、疑问的音乐心灵与上帝对话。

  然后,走向结束的最后一首乐曲,第十六号弦乐四重奏,又重新走回轻快愉悦的小孩子样式。但是,同样是小孩子样式,经过第十四号激烈的对话后,第十六号弦乐四重奏表现的更像是『父与子』之间、上帝与之极为接近的感动。

  比较第十三号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诙谐曲与第十六号的 第二乐章诙谐曲就可以得到这种不同的感觉。第十三号的诙谐曲是一种『一个人独自奔跑』的感觉,而第十六号的诙谐曲却有一种闲适的温暖。两者的差别在于,第十三号的诙谐曲其主旋律是单独被第一小提琴强调,而其它三只乐器只是补白:例如第二小提琴进行主旋律第二拍后半拍的补白,中提琴进行第一拍前半拍的补白,而大提琴负责出节奏,所以第一小提琴是孤独的。

  反观第十六号的诙谐曲,第一小琴与第二小提琴共同演奏主旋律,中提琴与大提琴共同演奏对位旋律进行伴奏;但是乐曲进行中我们发现中提琴大提琴与小提琴两者的旋律会互换,说明这两个旋律『都是』主旋律,两者是互相依持的,这就使这首诙谐曲产生『有人陪伴』的感觉。因此,贝多芬在此处的音乐心灵,己经彻底的拋弃『无位格』的天真纯朴,直接与上帝相遇,在感觉到上帝伴随的感动下,写下这首如此充满『父与子』间温馨相随、也令人强烈感受到与上帝相依相随的诙谐曲。

  因此,我们从贝多芬音乐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贝多芬的一生是「自我」与「他者」的激烈对话,在最后的弦乐四重奏中更是刻划地无比深沉。由于第十六号弦乐四重奏之类最后之作的分享,我们看到了一种「和解」 ── 不再激烈对话,享受着和谐安宁,散发无比诙谐的小孩子样式,并伴随着顺天知命后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