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摆平违规者

石雁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年底,山西官场出现危机:介休一位姓林的县令向省
政府递交了一份报告,告发一串高级官员的违法乱纪行为,并恳请将报告转奏皇上。林
县令的揭发属于正式公文,不是可以随便扣压的告状信或匿名信,省长不能隐瞒不报。
可是林县令的揭发实在叫人看了害怕。他揭发的内容共二十二项,其中最要命的一条,
竟是告发钦差大臣接受厚礼。(注1)
  林县令揭发说,在钦差大臣来山西的时候,比如前不久汤金钊大学士和隆云章尚书
分别驾到,总要由太原府(类似现在的太原市政府)出面,以办公费的名义向山西藩司
(近似省政府,主管财税和人事)借二万两银子招待钦差。事后,再向下属摊派,每次
摊派的数目都有三五万两银子。
  三五万两银子不是小数。当时福建一带家族械斗,雇人打架,一条人命不过赔三十
两银子,这三五万两银子可以买上千条人命。当时在江南买一处有正房有偏房的院子,
价格不过一二百两银子,这三五万两可以买二三百处院子。若以粮价折算,这笔款子大
约在一千万人民币上下。同时,林县令所告的大学士更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其地位近似
现在的政治局候补委员或国务委员,尚书也是中央政府的正部长--那时候中央政府可只
有六个部,不像现在有好几十。
  林县令揭发的问题,其实是一项地方官员与钦差大臣交往的潜规则,当时叫做\"陋
规\"。陋规二字,在明朝的文献里便经常出现了,而陋规二字所指称的行为,在春秋战
国时代便不稀罕了,堪称源远流长。陋,自然不好明说,说起来也不合法,但双方都知
道这是规矩,是双方认可的行为准则,是彼此心照不宣的期待。钦差一出京就知道会有
这笔收入,地方官员也知道钦差得了这笔收入,会尽量关照本省,凡事通融,至少不会
故意找麻烦。送钱的具体方式也随着时代演变,原来是作为盘费交给钦差带走,后来钦
差不肯带了,地方便等他们回京后通过汇兑送到家里。总之,双方配合早已默契,违规
才是意外。大概正由于这种习以为常,太原府的领导们也就放松了警惕,竟然亲笔给下
属写信,要求摊派款项,并送太原府汇总。林县令手里拿着这些证据,其中包括首道姜
梅(类似太原市委书记)的亲笔信,真称得上铁证如山。
  此外,藩司(即布政使司,近似现在的省政府)在给县里办事的时候,经常索取额
外费用,收取各种名目的好处费。在中央这叫部费(如今大概叫跑部费,不如古称简
洁),在地方则统称使费。这一切都是官场中的潜规则,是心照不宣的内部章程,如今
全被林县令抖搂出来了,并且有藩司官吏开出的收据为证,谁也别想抵赖。
  据说,藩台(布政使,近似省长,为二把手)张澧中接到林县令的揭发,一连数夜
睡不着觉。这些事都有他的份,奏到皇上那里,肯定没他好果子吃。可是擅自扣压给皇
上的奏章,恐怕罪过更大,最终也未必捂得住。经过几个不眠之夜的权衡,不得已,张
澧中向杨国桢巡抚(近似山西省省委书记,一把手)请示汇报。
  杨巡抚刚调到山西不久,正在雁北视察。看了张省长的汇报材料,很是惊愕--不是
为钦差费和使费惊愕,而是为山西官员的\"不上路\"而惊愕--连官场共同遵守的\"陋规\"都
要告发,山西官员未免也太\"生\"了点。杨巡抚把张藩台的汇报给陪同他视察的朔平知府
(近似现在的雁北地区行署专员)张集馨看了,问道:山西的吏风怎么如此荒谬呀?张
集馨清楚山西官场上这段恩怨的内幕,答道:这是激出来的。    

  介休的林县长并不是埋伏出击的清官,也不是生瓜蛋子。他是个老滑的官吏,很懂
得官场上的潜规则,也认真遵守这些规矩。领导让他摊派,他就摊派,上级部门索取好
处,他就送上好处,并没有抗拒的意图。但是上级领导却有不守规矩的嫌疑。
  几个月前,山西接到皇帝的一道指示,说据汪御史(近似现在中纪委的处长)汇报,
平遥县大盗张金铃的儿子结伙轮奸妇女,奸后将女人的小脚剁下,如此重案地方官却不
缉拿严办。皇帝命令立刻严拿惩办。接到皇帝的命令,山西立刻紧急行动,委派张集馨
去平遥介休一带调查处理。
  据张集馨说,他去介休调查的时候,林县令送这送那,他本人一概不要。林县令再
三苦求,他才收下一两种食物,其他东西全部推掉。由此可见,林县令是很懂规矩的。
送礼还要\"苦求\"人家收下,这正是规矩的一部分,目的是让领导实利和面子双丰收,既
当婊子又立牌坊。张集馨描绘说,因为他只收下一两种食物,\"林令以为东道缺然,心
甚不安。\"这更证明林县令懂规矩。他知道怎样做东道,人家不让他遵循东道的规矩就
不安心,可见这规矩已经深入心底。
  不过,对方不按照规矩收礼也暗示着另外两种可能,第一是人家要公事公办、不徇
私情。御史已经告地方官失职了,公事公办当然令人担忧。第二种可能是嫌你送得少,
要敲你一笔狠的。这便是危险的迹象了。张集馨明白林县令的担忧,遇到轮奸剁足案之
外的百姓上访控告,一概按常规送交林县令的上司,自己并不插手,毫无搜罗敲诈理由
的意思。于是林县令的顾虑打消了,感到自己欠了张集馨的情。这种领情再一次证明了
林县令懂规矩:他承认,人家本来是应该多吃多占、收礼受贿的。
  轮奸剁足案很快就有了结果。大盗张金铃的儿子被拿获了,但是只承认盗窃,不承
认轮奸剁足。张集馨查了报案记录,访问了乡绅,也说没有这种案子。查来查去,了解
到一个传闻,说介休县某贡生的女眷花枝招展地在村里看戏,被盗贼看中,尾随入室强
奸,最后还把女人的弓鞋脱走了。张集馨又传来贡生,反复开导,贡生只承认家里被盗,
坚决不承认有轮奸之类的事。
  这案子本来就可以结了。但皇上交办的案子,查来查去却说没那么回事,不过是一
起寻常的盗窃案,总有不妥的感觉。正好原山西巡抚去世,新的一把手接任,下令再查。
二把手张澧中藩台接受了任务,委派他信任的虞知府赴介休调查,这一查就查出了毛病。
  却说虞知府到介休后,百般挑剔,要这要那,日夜纵酒,甚至挟优宿娼。这一切林
县令都忍了。毕竟人家是来查自己的,处理此事的权力在人家手里,要什么给什么就是。
闹了两个月,得出的结论与张集馨并无不同,虞知府也玩够了,满载而归。回到省里,
向皇上写了汇报,大意是事主只承认盗,不承认奸。这关系到两家的脸面,一经供认,
乡里见难以见人。反正盗犯已经问斩,轮奸属实也不过如此了,建议就此结案。皇上同
意,还夸奖说办得好。
  如此说来,介休的林县令并没有隐瞒失职之处,自然不该处分。但是御史既然告了,
总要给人家一个面子,虞知府就撺掇张藩台把林县令在另外一起案子上隐瞒不报的错误
附带上奏,结果中央下令,将林县令\"斥革\"。林县令鸡飞蛋打,白守规矩了,白白巴结
上司了。
  林县令的反击是极其凶悍的。我们知道他凭着铁证揭发了钦差大臣,揭发了省政府,
揭发了太原府。他还揭发了虞知府,并且把帮助虞知府找娼妓的差人的供词,把虞知府
嫖过的娼妓的供词一并搜集齐全,显示出很高的专业水平。只要把林县令的报告往北京
一送,山西乃至全国就要兴大狱了。
   

  在官场中,违背潜规则的现象并不常见。我在读史书时留心搜集数月,收获寥寥。
时间长了,我也想通了其中的道理。违背潜规则,意味着互动中的某一方要擅自涨价或
者压价。这不是小事,简直就是抢劫钱财。除非双方的造福或加害能力发生显著变化,
潜规则是不能随便修改违背的。而帝国体制延续两千多年,利害格局已经相当稳定。双
方都认识到,遵守这套成规对自己最有利。这就好比交易,一个愿买一个愿卖,不成交
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既然是交易,拿人钱财就要替人消灾。拿了人家的东西还要害人家,
对无力反抗的小民可以,在官场上则难免遭到报复。
  在虞知府与林县令的关系中,林县令已经尽了东道的责任,连娼妓都帮他找了,虞
知府还要撺掇张藩台出卖林县令,从潜规则的角度说,这就是虞知府不对。
  在张藩台与林县令的关系中,林县令也算小心伺候了。省政府办事索取使费,介休
就老老实实地给,并没有说三道四。招待钦差大臣本来并不是林县令的直接责任,钦差
大臣得了数万两银子,只能领几个省市领导的人情,绝对不会领他林县令的人情,但是
上级摊派下来,林县令并没有说二话。他买的是省市领导的面子。既然林县令已经尽到
了在陋规中的责任,并没有露出公事公办的脸色,省市领导也就有义务替他担待遮掩,
不能再摆出公事公办的架势。既然如此,怎么可以把他的小错误卖给御史呢?从潜规则
的角度说,这又是张藩台的不对。
  总之,尽管从表面看来林县令违规了,好像他不懂规矩,揭发了钦差大臣与山西几
位领导人的私下交易,但在本质上,并不是林县令违规,相反,他的所作所为正是维护
潜规则的尊严,他要惩罚违规者。出卖钦差大臣只是一个间接的连带,一张惩罚违规者
的王牌。
  遭到林县令的重击,张藩台很快就清醒过来,他立刻决定向七品芝麻官低头。在向
一把手杨巡抚汇报的同时,张藩台和姜首道(太原一把手)与林县令谈判,答应赔他一
笔巨款,补偿被\"斥革\"的损失,也请他认个错,撤回上诉。张藩台肯出的巨款数目是一
万两银子,虞知府激变责任最重,一个人掏三千两,其余七千两由张藩台、姜首道和太
原的王知府分担。
  以当时中央规定的粮价折算,一万两银子将近二百万人民币,数字不算小了。我不
清楚道光年间捐一个县令的官价是多少,但我知道清朝同治年间,也就是此事发生的二
三十年后,买一个县令只要三千两银子(注2)。由此看来,林县令赚了不少,但是他
仍然不干。几经周折,双方终于达成协议:林县令宣称介休财政亏空巨万,张藩台和姜
首道答应由后任承担这笔亏损。按照清朝的正式的规矩,林县令的亏空要由他自己赔补,
赔不起就要抄家。现在林县令不用赔了,等于又得了一万两银子。对张藩台一方来说,
这个方案的好处是不用自己掏腰包,麻烦是需要找一个肯顶着这笔巨额亏损接任介休县
令的冤大头。姜首道找到了这样的大头,名字叫多瑞,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
  于是,林县令认错撤诉,姜首道则出面向一把手杨巡抚汇报,说事已查明,不用入
奏皇上了。杨巡抚看了汇报,对张集馨说:姜首道等人既然已经查办明白了,我也不愿
入告。一旦入奏皇上,张藩台恐怕不能不受连累。不过这摊派钦差费一项,事关重大,
必须再查,以免后患。杨巡抚委派张集馨和叶名琛专查这笔款子。
  我以为杨巡抚的决定是非常英明的,这事不能就这么完了。林县令凭着几封信,把
山西的省领导们折腾得焦头烂额,用两万两银子才算把事摆平,这分明树立了一个危险
榜样,想学习林县令的人还有多少?这种地雷一般的、一旦处分下级官员就会爆炸的信
件还有多少?花多少银子才能摆平?留着如此重大的隐患,省领导还怎么当?
  张集馨受命之后,与叶名琛商量了一个清除地雷的办法,其名义之严正,构思之巧
妙,清除之彻底,直叫我看得目瞪口呆,拍案叫绝。张集馨声称,此事固然不能因为林
县令说一句话就信以为真,也不能因为林县令认一个错就断定全无。因此,特为此事通
知山西全省各级政府,凡摊派过钦差费的,立刻要据实上报。没有摊派过的,也要出具
切实的书面保证,加印盖章,送省备案。
  试想,林县令与领导翻脸时是什么处境?他已经被中央下令\"斥革\",整个成了无产
者,再没什么可损失了。现在的各级领导又是什么处境?他们最要紧的是保官和升官,
谁愿意拿自己的前程冒险,像绑票的土匪一样敲诈领导?果然,张集馨很快就收到了下
属各级政府盖了大印的保证书,全省皆无摊派问题。地雷报废了,危机摆平了。
   

  如果把官场上的潜规则体系比喻为一座大楼,那么,这座大楼始终躲藏在堂皇的正
式规则大厦的阴影中,而上述事件不过是在灰暗大楼的一个高层套间里闹了几个月的一
段小事。大楼里还有许多楼层和许多房间,那里边的人们每天过着平凡多于热闹的日子。
在大楼外边的院落里,也不时上演一些精彩的剧目。
  全面描绘潜规则大楼内外及其悠久历史,远非本文所能胜任,但我们不妨随张集馨
在西北角的楼梯上转几层,看看其他楼层和房间的模样。因为楼层和房间太多,我只能
以静态描绘为主,迅速浏览一遍部分房间的门窗尺寸,房间里发生的故事只好简略或者
由前边的事件代表了。但读者不难想象,每一间房子里,都可能演出过精彩纷呈的戏剧。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正月十七日,上述危机过去五年之后,四十五岁的
张集馨接到皇上的任命,出任陕西督粮道。这个官是著名的肥缺,近似现在的陕西省军
区后勤部主任,勉强也可以叫省粮食局局长,主要负责征收、保管和供应西北地区的军
粮。俗话说\"过手三分肥\",陕西粮道每年过手粮食二十万石(约一万五千吨),他该有
多肥?又该如何分肥?(注3)
  我得先声明一句:张集馨不是贪官,按照官场的真实标准衡量,他的操守要算相当
不错。这一点就连皇上也很赞赏。在接到任命的第二天张集馨拜见皇上,皇上说:听说
你的操守甚好,前几年申启贤(山西一把手)年终密考,还称赞了你的操守。此去陕西,
你更要坚持,老而弥笃,保持人臣的晚节。张集馨表示:谨遵圣训。
  拜领皇帝的教导之后,张集馨开始按照潜规则处理分肥问题。
  一般来说,清朝的京官比外官穷。外官有大笔的养廉银子,其数目常常是正俸的二
三十倍,灰色收入也比较多。可是京官对外官的升迁和任命又有比较大的影响,\"朝中
有人好做官\"的道理并不难懂。于是,在长期的官场交易中就形成了一种交换机制:京
官凭借权势和影响关照外官,外官则向京官送钱送东西。前边提到的\"钦差费\"就是这类
交换的一种。这类陋规的名目还包括离京送的\"别敬\",夏天送的\"冰敬\"和冬天送的\"炭
敬\"。\"敬\"的具体分量取决于双方关系的深浅、京官的用处和外官的肥瘦。
  张集馨接到任命时,已经在北京住了四个月,旅费快用完了。他写道:\"今得此缺,
向来著名,不得不普律应酬。\"于是大举借债。他托人从广东洋行以九厘行息借了九千
两银子,从山西钱庄借了五千两银子,又从同事和朋友那里借了二千两。张集馨记载道:
连同我在京买礼物的数百两银子,共用去别敬一万七千两,几乎都没有路费了。
  一万七千两这个数字似乎有点吓人。我们知道这相当于人民币三四百万,可以买上
百处房产或五六百条人命。陕西粮道能有这么肥么?此外,用得着如此出血分肥么?究
竟粮道有多肥,我们一会就会看到。至于分肥,从情理推测,掏私人腰包的一方肯定是
知道心疼的,张集馨也用了\"不得不\"这个词,想必是无可奈何,不敢不遵守规矩。
  这次在北京究竟是如何分肥的,张集馨没有详细记载。但两年之后他调任四川臬司
(主管公安司法的副省长),在北京又送了一万五千两银子的别敬,并记下了具体的\"
尺寸\":军机大臣(类似政治局委员)的别敬,每处四百两银子。上下两班章京(类似
为军机处服务的秘书处,共三十二人),每位十六两。其中有交情的,或者与他有通信
联系,帮助他办折子的,一百两、八十两不等。六部尚书、总宪(类似监察部长),每
位一百两。侍郎(副部长们)、大九卿五十两。依次递减。同乡、同年以及年家世好,
一概要应酬到。看看这些数字,动辄就出手一两座宅院,少说也送上半条人命,潜规则
所承担的分配财富的重任,真叫人刮目相看。
  在张集馨任上,每年还往京城送炭敬,具体数目未见记载。
  我们已经转完潜规则大楼的京官层,现在随着张集馨下一层楼梯继续转。
   

  陕西粮道的日常工作是收发军粮。发放军粮的程序中包含了重大的利害关系,其中
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就是粮食质量。这方面的冲突,张集馨刚刚到任就领教了。
  张集馨的前任叫方用仪,为人贪婪,卸任前他的子侄和家人在大雁塔下的市场上买
了四千石麦壳搀入东仓。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如果用这批麦壳替换出小麦卖掉,用载
重量三吨的卡车运,大概要装一百车,价值高达数十万人民币。按说,规模大了便难以
掩人耳目,作弊也就不容易得逞--后任不肯替前任背这么大的黑锅,听到风声后通常会
拒绝签字接手。但是与张集馨办理交接手续的不是方用仪本人,而是代理督粮道刘源灏。
代理督粮道是公认的发财机会,如果刘源灏和方用仪办交接手续的时候拒绝签字,显然
会失去这个好机会,于是他签了字,方用仪作弊得逞了。我估计方用仪所以敢如此大规
模作弊,正因为他算透了刘源灏的心思。当时有一个流行比喻,叫做\"署事如打抢\"。署
事就是代理的意思,连打带抢则是标准的短期行为特征。这个比喻所描绘的可以叫\"署
事潜规则\"。
  张集馨到任后访知此事,便拒绝从刘源灏那里接手签字。刘源灏苦苦劝说,说仓粮
肯定没有其他方面的亏损短缺的问题,再说方用仪已经回了江西老家,还能上奏皇帝将
他调回来处理此事么?细品刘源灏说服张集馨的理由,其中包含了一个暗示:如果漏洞
确实就这么几千两银子,为了等待方用仪回来重办交接,公文往来加上路途花费的时间
恐怕需要好几个月,张集馨因等待而蒙受的物质损失恐怕还要超过这几千两银子。如果
再算上得罪人的损失,算上在官场中不肯通融的名誉损失呢?换句话说,等待公事公办
的代价太大,不值得,还是认账合算。张集馨果然被说服了,认了账。由此反推回去,
方用仪离任前决定掺一百卡车麦壳,而不是五十卡车,也不是二百卡车,这分寸实在拿
捏到了老谋深算的水平。
  按照常规,满营八旗的官兵每个月分八天领粮。到了领粮的日子,张集馨叮嘱部下
说:我这是初次放粮,绝对不许像方用仪任上那样掺假,让众官兵轻视我,以后的公事
反而不好办。他指定用好粮仓放粮。
  领粮的官兵们来了,他们早就知道方用仪掺麦壳的事,警惕性很高,断定仓吏带他
们去的仓是麦壳仓。仓吏极力辩解,官兵更加怀疑,\"围仓大哗\",坚决不肯在张集馨指
定的粮仓领粮。于是粮道方面请官兵自己指定仓库,没想到官兵们指定的仓库,恰好是
掺了麦壳的仓库,开仓一看,官兵们脸色变了,开始互相抱怨。张集馨下令打开刚才指
定的仓库让他们看,里面装的果然是圆净好麦。最后张集馨下令把这四千石麦壳筛了出
去,铺在粮仓的路上,解除了众兵的怀疑。
  八旗的骄兵悍将并不是好惹的。激军队闹事,在任何时代都是很难遮掩的大罪过,
粮道不能不小心伺候。
  按照程序规定,八旗每月领米之前,粮仓要派官员将米样送到将军那里检验。这里
说的将军是各省驻军的最高领导,省军级干部,粮道的伺候对象。他对粮食质量的态度,
对领取粮食的官兵影响极大,将军稍微挑剔两句,在第一线领粮的八旗骄兵就能闹翻天。
张集馨说,粮道必须应酬将军,因为怕他从中作梗。
  应酬将军的方式早有成规。首先,按照规定,将军和两个副都统本人的月粮是大米
和小米并放,而大米贵小米贱,将军自然不愿要小米,粮道便全给他们大米。这是小事,
算不了什么。其次,将军和副都统推荐家人在粮道工作,甚至只挂个名,到时候领钱,
粮道也照例接受。再次,就是按常规给将军和其他高级军官送礼。
  清朝官场通行的送礼名目叫\"三节两寿\"。三节是指春节、端午和中秋,两寿是指官
员本人和夫人的生日。陕西粮道送给将军的三节两寿数目如下:银子每次送八百两,一
年五次总计四千两;表礼、水礼每次八色;门包(给门政大爷的小费,由他分发给将军
的私人助手)每次四十两,一年二百两。我不清楚八色表礼和水礼的价值几何,但每年
给将军的陋规尺寸当在五千两银子以上。
  在粮食问题上有权说话的军官还有副都统和八旗协领。粮道也送两个副都统三节,
但没有两寿。三节的陋规是每节二百两银子,一年六百。此外还有四色水礼。八旗协领
有八位,每节每位送银二十两,上等白米四石。
  我们已经知道,直接到仓库领米官兵有理由保持警惕,不能太老实了。话又说回来,
他们并不老实,从来就不是省油灯,也需要粮道方面小心应酬。张集馨说,每到放米的
日子,满营的一位低级军官率士兵来领粮,按照规矩,粮道要备一桌酒席,叫做\"送仓\",
由粮道方面的官员陪同带队的低级军官吃一顿。满营八旗,一连要陪八天。遇到挑剔的
旗人,仓库方面的人员必须忍气吞声,闹大了还要请将军和副都统推荐来的家人从中做
工作,好言安慰劝说,才能不闹出事来。
  粮道在军队方面的固定应酬,还有每年春秋年节的宴会。请将军、副都统的筵席必
须有戏班子唱戏,叫做\"戏筵\"。驻扎在西安城里的满营和绿营(汉族军队)的中级军官,
每年春秋也要宴请一次。这些联络感情的工作显然是有成效的。在张集馨之前,一个叫
豫泰的官员曾当了半年督粮道代理,代理期间专收坏粮,希图民间踊跃交粮,以便得到
过手的好处。这位官员收下的坏粮最后自然要到士兵及其家属的肚子里,却又没见到张
集馨关于军队方面为此闹事的记载,想必粮道把军官们糊弄得不错。
  与军界有关的陋规大体如此。下边我们再换一层楼,看看粮道与地方官员的关系。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在张集馨担任陕西督粮道期间,陕西巡抚(一把手)是
大名鼎鼎的林则徐。我们知道,林则徐写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名联,
他也确实如此身体力行了。这样的好官收不收陋规?据张集馨记载,那一年由于灾荒,
停征军粮,\"而督抚将军陋规如常支送\",以至陕西粮道深感困难。所谓督抚,指的是陕
甘总督和陕西巡抚。这就分明告诉我们:林则徐也和大家一样收陋规。我并没有贬低林
则徐的意思,他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正派廉洁的官员。我想强调的是,如此高洁的操守并
没有排斥陋规--这进一步证明了潜规则的适用范围是多么宽广。
  粮道给林则徐送的陋规比给任何领导的都要多。这是因为陕西巡抚每年都要向皇上
密报下属官员的操守才干和各方面的表现,这叫年终密考,对官员的前程影响巨大。粮
道给巡抚的陋规按季节送,每季一千三百两,一年就是五千二百两。此外还有三节两寿
的表礼、水礼、门包和杂费。这是上百万人民币的巨款。
  陕甘总督的官比陕西巡抚还要大一点,但是隔了层,不算直接领导,人也不住在西
安,所以陋规的数量反倒略低于巡抚。总督的陋规按三节送,每节一千两,此外还有表
礼、水礼八色及门包杂费,所有这些东西,都由督粮道派家人送到总督驻节的兰州。
  陕西粮道有\"财神庙\"之称,省领导们自然不容庙里的和尚独吞好处,他们把粮道当
成小金库来用,来往客人一概由粮道出钱招待,这也是长期形成的规矩。下边我们来仔
细看看清朝官场如何请客吃饭。张集馨在这方面的记载极为详尽,语言也比较明白,我
将原文照抄如下:
  \"遇有过客,皆系粮道承办。西安地当孔道,西藏、新疆以及陇、蜀皆道所必经。
过客到境,粮道随将军、中丞(引者注:即陕西巡抚)等在官厅迎接,俟各官回署后
(引者注:即各位领导回到本衙门后),差人遍问称呼,由道中幕友(引者注:即张集
馨请的师爷)写好送到各署,看明不错,然后差人送至官客公馆,一面张灯结彩,传戏
备席。
  \"每次皆戏两班。上席五桌,中席十四桌。上席必燕窝烧烤,中席亦鱼翅海参。西
安活鱼难得,每大鱼一尾,值制钱四五千文,上席五桌断不能少。其他如白鳝、鹿尾,
皆贵重难得之物,亦必设法购求,否则谓道中悭吝。戏筵散后,无论冬夏,总在子末丑
初(引者注:半夜一点左右)。群主将客送出登舆(引者注:即送客登轿),然后地主
逐次揖送,再著人持群主名贴,到客公馆道乏(引者注:可见粮道纯粹是给本省的军政
领导作脸),又持粮道衔柬,至各署道乏(引者注:可见粮道清楚自己真正的伺候对
象)。次日,过客起身,又往城西公送,并馈送盘缠,其馈送之厚薄,则视官职之尊卑。
  \"每次宴会,连戏价、备赏、酒席杂支,总在二百余金(引者注:即二百多两银子,
折人民币四万上下),程仪在外。
  \"其他如副都统,总兵,非与院(引者注:即巡抚)有交情者不大宴会,惟送酒肴
而已。如口外驼马章京、粮饷章京,官职虽微,必持城里大人先生书来以为张罗计,道
中送以四菜两点,程仪一二十金,或四五十金不等。
  \"大宴会则无月无之,小应酬则无日无之。春秋年节,又须请将军、副都统及中丞、
司(引者注:即藩司和臬司的领导,藩司负责全省的钱粮,臬司负责全省的刑狱)、道、
府(引者注:道府皆相当于现在的地市级官员)、县,以及外道府县之进省者,皆是戏
筵。\"
  \"如十天半月,幸无过客滋扰,道中又约两司(引者注:藩司和臬司)、盐道(引
者注:负责全省盐业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由国家垄断,是历代王朝的利税大户)在署传
戏小集,不如是不足以联友谊也。\"
  陕西粮道衙门的三堂上有一副楹联,清楚地描绘了督粮道的生活,楹联曰:
  问此官何事最忙,冠盖遥临,酒醴笙簧皆要政;
  笑终岁为人作嫁,脂膏已竭,亲朋僮仆孰知恩?
  别看张集馨那么忙,花了那么多的银子,人家还不领情。因为这是规矩,是应该的,
你做得也许还很不到位呢。即使领情,外客主要也领省领导的情,省领导满意就算张集
馨没有白忙。
  就如同在竞争性的市场上有利润平均化的趋势一样,在竞争声望、关系、安全和人
缘的官场上,似乎也存在一种官场利益平均化的趋势。当然这么说不确切,因为官场利
益是向着制造利益和伤害的能力流动的,如果制造利和害的能力谁都有一点,就会呈现
利益均沾的局面,不过这种能力的分布并不那么平均。从平均的方面说,每个在官场上
有影响的官员都有理由认为:我们都没有说你的坏话,我们有能力害你却没有害你,我
们甚至还说了你的好话,让你得了这么一个美差肥缺,难道你就不能出点血,让大家也
沾点光么?从不平均的方面说,京官、将军、上司之类的官员最有造福能力或者加害能
力,自然应该多分。这种能力的强度像水波一样呈环状递减,分配的利益也如此递减。
打秋风、请客吃饭、表礼水礼、程仪、炭敬冰敬别敬、三节两寿等等,都是在此规律下
支配的官场利益分配机制。
  如果不遵守这些陋规又会怎么样呢?张集馨只简略地提了一句:如果你请客时不上
白鳝和鹿尾之类的贵重难得之物,别人就会说你\"悭吝\"。显然,一个被大家看做吝啬、
别扭、不懂规矩、吃独食的人,其仕途恐怕就不那么乐观:说你坏话,挑你毛病的人多
了,你又不是圣贤,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某个地方莫名其妙地栽了。张集馨没有这方面的
详细记载,但我们可以在清末小说《官场现形记》里找到生动的补充。
  《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一回写道:\"向来州、县衙门,凡遇过年、过节及督、抚、
藩、臬、道、府六重上司或有喜庆等事,做属员的孝敬都有一定数目,甚么缺应该多少,
一任任相沿下来,都不敢增减毫分。此外还有上司衙门里的幕宾,以及什么监印、文案、
文武巡捕,或是年节,或是到任,应得应酬的地方,亦都有一定尺寸。至于门敬、跟敬
(引者注:给上司跟班的钱),更是各种衙门所不能免。另外府考、院考办差,总督大
阅办差,钦差大臣过境办差,还有查驿站的委员,查地丁的委员,查钱粮的委员,查监
狱的委员,重重叠叠,一时也说他不尽。诸如此类,种种开销,倘无一定而不可易的章
程,将来开销起来,少则固惹人言,多则遂成为例。所以这州、县官账房一席,竟非有
绝大才干不能胜任。\"
  后来,在这些规矩之上又生出了一个规矩:前后任交接时,要用数十两银子甚至上
百两银子买这本账。《官场现形记》中的一位候补官员好不容易得了个缺,不懂这个规
矩,惹怒了前任账房师爷,该师爷便给他做了一本假账,记载的尺寸都是错的。结果这
位知州按照假账孝敬上司,得罪了一圈人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年就被参劾革职了--
好多懂规矩的候补官员正排队等着这个位置呢。
   

  现在我们转到了潜规则大楼的基层。
  据张集馨记载,陕西粮道每年花在请客送礼(包括京城炭敬)方面的银子在五万两
左右,他本人的进项每年在一两万两银子之间,粮道每年的入项有六万多两银子。按照
当时中央规定的粮食价格折算,这相当于一千多万人民币(注4)。
  这么一大笔额外收入,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张集馨说得很清楚:\"虽非勒折,确
是浮收。\"\"缺之所以称美者,不过斗斛盈余耳。\"
  \"浮收勒折\"是明清社会的常用语,其流行程度与如今粮食收购中的\"打白条\"和\"压
级压价\"不相上下。所谓\"勒折\",就是粮食部门不肯收粮,强迫百姓交纳现金,而现金
与粮食的比价又由官方说了算,明明市场上六毛钱一斤大米,官方硬规定为一块,他还
一定有理,譬如说三年中市场平均价就是一块等等。于是,百姓每交一百斤大米,就要
被官方\"勒折\"走四十块钱。
  \"浮收\"则是变着法地多收,多收的手段花样繁多。张集馨没有记载当地浮收的花样,
但我们可以从别的地方找到参照。下边是清朝康熙十七年(1679年)和乾隆十七年
(1752年)苏州府常熟县禁止浮收的两块石碑上提到的花样,原文罗列就用了二三千字,
我摘录部分名目如下:
  不许淋尖、踢斛、侧拖、虚推。不许将米斛敲松撬薄甚至私置大升大斗。不许索取
看样米、起斛米、扒斛钱、筛箱钱。不许勒索耗费、外加、内扣。不许勒索入廒钱、筛
扇钱、斛脚钱、酒钱、票钱、铺垫等钱。不许索取顺风米、养斛米、鼠耗米。不许索要
兑例、心红、夫价、铺设、通关席面、中伙、较斛、提斛、跟役、催兑、开兑等陋规。
不许开私戳小票,令民执此票到家丁亲友寓所额外私加赠耗,方给倒换截票。不许故意
耽搁,挨至深夜收受。(注5)
  这一切手段所以能够奏效,是因为农民必须完成纳粮任务,否则就受到合法暴力的
追究惩罚。不交皇粮是要挨板子蹲班房的。这样一来,农民就成了求人的一方,衙役就
成了被求的一方。利害格局如此,各种敲诈勒索的花样早晚要被创造发明出来。张集馨
明白这一点,他说:\"小民终岁勤动,所得几何?赴仓纳粮,任听鱼肉而不敢一较。\"他
的数万银子就是如此鱼肉百姓的成果。因此,他写道:\"余居是官,心每不安。\"
  从每年二十万石粮食周转,得六七万两银子的数字推算,农民比应交数额多交三分
之一。但这只是张集馨可以控制的那一部分。民间还有棍徒包揽,官方还有仓手斗级等
一大堆在第一线搜刮的喽罗,他们的所得也绝不是小数。我看到过清朝四川一个县里负
责征收钱粮的典吏(比副科级干部略低)因为分赃不均而写的揭发信,这个小吏每年浮
收勒折的收入就有一万多两银子(注6)。张集馨把这等巨额数字说成\"斗斛盈余\",未
免过于轻描淡写了。
  顺便再提一句:本文讲述的故事基本都发生在(清)雍正(1723-1735年)之后,
这并不意味着雍正之前就没有这类事情。雍正之前的陋规非常严重,不过官员的工资很
低,雍正皇上体谅部下,认为官员们离开陋规很难生活,干脆把陋规的收入合法化了,
变成了养廉银子。按理说俸禄高了,陋规从灰变白了,天下也该太平了。可是我们看到
的结果表明,皇上考虑不周,对潜规则的性质认识不透,他的期望落空了。
   

  以上提到的人物事件,都是一些生活在潜规则阴影里的人,叫人看了难免生疑:莫
非\"洪桐县里没好人\"么?有好人。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是清官中的侥侥者,坚决不肯
拿老百姓和国家的利益做交易。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秋,黄河决口,淮安一带闹灾,人民流散,朝廷下诏
放赈。江苏山阳县当年领得赈银九万余两,知县王伸汉一人就贪污了二万五千两。这时,
两江总督铁保按照惯例派官员赴各地检查赈灾工作,派到山阳县的官员是新科进士、刚
分配到江苏工作的李毓昌。
  李毓昌到达后,山阳知县王伸汉就派出自己的长随(近似生活秘书)包祥,与李毓
昌的长随李祥接触,行话叫\"二爷们代老爷讲斤头\",一般都是讨论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
这是常规,贪污者不能独吞,监督者总会凭借自己的加害能力得到或大或小的份额。
  李毓昌的长随李祥告诉王伸汉的长随包祥,自家的老爷到各乡巡视了,看到灾民濒
死的惨状,十分震惊。回到县里调集户册核对后,发现了严重的贪冒情况,正打算拟文
呈报呢。李祥的意思很明白,他亮出了一张王牌:我们老爷掌握了证据,能害你们老爷,
你肯花多少钱买安全?王伸汉立刻开出了价格,让自己的长随传话,愿意拿出一万两银
子。
  没想到李毓昌是个新官,一心要当个清官,不熟悉这些官场黑幕,当即严词拒绝,
还要把王伸汉行贿的事情向两江总督汇报。
  这样一来,不仅贪官王伸汉和包祥骂他是书呆子,李毓昌的长随李祥等人也骂他。
不替自己打算,也不替自家人打算,放着这么好的买卖不做,这长随还有什么干头?包
祥看出了对方阵营的内部矛盾,就许以重利,让他们把李毓昌掌握的清册偷出来烧毁。
李毓昌复命的时间要到了,一旦烧了,没有时间从头查。以后再查,就有时间做手脚了。
李祥等同意。没想到李毓昌警惕性很高,长随难以得手。王伸汉被逼急了,派包祥出面
和李祥等三人谈判,只要他们下手害死主人,重金酬谢,还要替他们另找新主人。这几
位二爷想来合算,反正李毓昌这家伙也不懂事,跟着他发不了财,不如先拿他卖个好价
钱。于是他们在茶水中投毒,然后又用绳子将将李毓昌勒死,伪造了一个自缢身亡的现
场。
  查赈官员自缢,按说也不是小事。但是王伸汉拿了二千两银票找淮安知府王毂活动,
王毂再拟一道呈文到省,大事先就化小了。布政使和按察使都接受了自杀的结论,两江
总督铁保也点头同意,小事又进一步化无了。万事大吉之后,王伸汉通知死者家属来领
棺柩,再把李祥推荐给长州通判当长随,把另外两个长随也推荐出去,又给了重金酬谢,
事情就算处理妥当了。
  偏偏死者的家属在遗物中发现了一份文稿,上面有\"山阳知县冒赈,以利啖毓昌,
毓昌不敢受\"等语。家人顿生疑心。但是这案子连总督都核准了,没有特别过硬的证据
很难翻案,只好先运棺柩回乡。
  灵柩到了家,李毓昌的妻子收拾遗物,发现他平常穿的一件皮衣上有血迹,疑心大
起,告诉了运灵柩回来的族叔。族叔做主开棺验尸,发现了中毒症状。家属立刻进京向
都察院喊冤。都察院按程序奏呈皇帝,皇帝立即责成军机处追查,很快破案。
  后来,李毓昌被树为官员的榜样,皇上亲自写诗褒扬,追加知府衔,皇上还为他过
继了一个儿子传宗接代,并赏这儿子举人功名。王伸汉和包祥处斩。李祥和另外两个参
与谋杀的长随被凌迟处死。有关领导也受到了严厉处分。(注7)
  那么清官究竟在哪里呢?清官光荣地牺牲了,成了大家的好榜样。
  我想,每个人都会从这个案例得出自己的结论:同流合污的利益和风险与当清官的
利益和风险比较,究竟哪头大。当然,这不是单边的计算,而是一场双边博弈的计算,
双方的行为相互影响,各自的得失还要取决于对方的策略。李毓昌与王知县互斗,真正
的赢家是根本就没资格上台面当对手的零散百姓,两位旗鼓相当的对手得到的却是\"双
输\"的结局,双方同归于尽。既然这场对局成了一场要命的灾难,恐怕双方的策略都难
以为后人效法,我们也就不能指望其成为定势或者叫常规。真实的常规是:对局者双赢,
老百姓买单。
  注1:关于整个事件的描述,见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道光十九年。中华
书局1981年11月第1版。
  张集馨(1800年-1878年),江苏仪征人,道光年间中进士,入翰林,历任知府、
道员、按察使和布政使,《道咸宦海见闻录》是他的自编年谱。 ...华岳论坛
  注2:刘愚:《醒予山房文存》卷七,第30页,转引自鲁子建编:《清代四川财政
史料》上,第521页。
  注3:全部描述参见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道光二十五年。
  注4:据《道咸宦海见闻录》道光三十年记载,甘肃一带粮食\"部价每石一两\",清
代每石稻谷的重量为71.6公斤。本文通过粮价进行的银子与人民币比价的折算,大体以
此\"部价\"为根据。在平常年头,西北粮食的市场价格并没有这么高,稻谷的比重也不如
圆净小麦。所以本文对银子的购买力的估计偏低,读者不妨把我提到的人民币的数字看
做很保守的估计。
  注5:参见《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第605、647页,转引自洪焕椿:《明
清苏州农村经济资料》第568、571页。
  注6:四川省社科院历史所藏《巴档抄件》,转引自《清代四川财政史料》上,第
580页。
  注7:引自完颜邵元:《封建衙门探秘》,天津教育出版社,第2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