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文化的认识到民主制度的建立

  吴森

 

 加州州立大学哲学教授


  引论


  中国人一向注重道德的实践而忽视对政治制度?但到了二十世纪,可能由于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影响,中国人的政治意识增长不少。近几十年来,可能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他们对民主制度的建立极为关切。一向推崇美国文化的台湾中国人,曾经多年被共产党统治的中国大陆人,以及一向超脱政治意识的香港中国人,都觉得民主制度实在可敬可佩,而民主制度的建立,就是中国国运光明的前途。


  不过,我们还要考虑许多问题。民主究竟是甚么呢?民主制度的建立,要有甚么条件呢?中国文化的本质能协助民主制度的建立吗?民主制度的实践在西方国家已成功了吗?美国一向实行民主,究竟有甚么效果呢?本文的主要话题,是在检讨中国文化和民主制度互相配合的可能性,我们先要讨论的,是中国文化的特性。随著要研究的,是民主制度的先决要素。在结论中,本文的主要话题也获得答案。但这答案只是作者一家之言,他还渴望读者们提出问题来讨论。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中国文化有数千年的历史,而因素方面也非常复杂。我现在对中国文化,只不过是从比较文化的观点来作一个概括性的解说。


  (1 )从比较文化观点来看精神形态,西方的文化是知性的分析型,而我们的中国文化是感性的直觉型。用普通文化的术语来解说,西方文化具科学性而我们的文化具艺术性。那么,艺术性的文化有甚么特徵呢?要了解文化的艺术性,最好把它和科学性比较。首先要比较的,是它们两者表达方式的差异。


  (2 )科学知识的表达,非常著重概念的分析和实在性现象的描述,而艺术性的表达,往往是主观性所选择的题材。在科学知识的表达,真实性和准确性是必具的条件,但在艺术性的表达,这些不是必要的了。科学和艺术,除了表达方式不同,而学习方式也大有差异。科学知识的学习,一定要遵从定义,法则、及程序,而艺术的学习,却是摹拟典型作品,自然景象,或自然人物。科学的题材,要合理和契合事实,而艺术的题材,根本没有这个需要。科学可以多人共同合作,在发展过程中,后浪推前浪,愈新愈好。艺术往往是个人的独特创造,发展形态,不采取后浪推前浪的方式。至于评价方式,艺术绝不能以古今新旧作标准。中国文化的艺术特性,在于「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中国人的生命情调,是极富艺术意味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内容,像写字、烹饪、刺绣、陶瓷、园艺、以至于医师对病人的诊断,都极富艺术情调。医学本身是一门科学,但中医的处方,往往是一首诗歌。


  ( 3)由此看来,在中国文化园地伫,科学也艺术化了。中国文化的特性,除了艺术趣味之外,便是对道德的尊崇,在中国历史伫,哲学家的贡献,往往是推崇道德的理想。就一般的了解,道德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基本,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都尊重道德。那么,中国文化的道德又有甚么特性呢?要回答这问题,我们也只好用比较的方式。从比较文化观点来看,西方文化极富科学性,而中国文化却富艺术性。西方的道德,非常注重服从律令。其实,服从律令是科学意识的特性。奇怪的是,西方文化道德根源的宗教,也承受了这种服从律令的精神。希伯来历史有名的「摩西十诫」,正是西方道德文化的基础。但我们要是回头来读孔子和孟子,恐怕找不著一诫的律令。艺术性的道德精神,不在服从律令,而在效法先贤。孔孟圣人虽然从不谈诫律,但常常提到历史上的圣贤人物,给我们作行为的榜样。尧、舜、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等等,都是孔孟推崇,可以作为我们道德行为的典范了。孔孟之后,中国文化对道德推崇,仍以效法先贤为理想。直到宋末的时候,以身殉国的烈士文天祥,在狱中作正气歌。歌中列举古代先贤烈士的行为典范,栩栩如生,造成充满浩然之气的道德境界。


  ( 4)西方的道德,唯理是从,中国的道德,情之所锺。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提倡理性来指导行为。十八世纪德国哲人康德( Kant )强调道德的实践是对道德律的理性遵守。二十世纪美国哲人杜威( Dewey)提倡以反省思考来决定 `道德行为。这三位西方哲人讲道德,都以理性为本。但我们的孔子,完全不谈理性,但以人情为依归。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仁」是一种合乎礼义,发而中节的情感,而它和其它道德观念也很有关系。「孝」是子女对父母应有之情。「悌」是对兄弟侪辈应有之情。「礼」是表达情感应有的方式。而这个「仁」字在论语一书竟重覆地出现了一百零五次之多。


  ( 5)上面已经说过,中国文化富于艺术性而缺乏科学性,中国道德却重情而不重法。现在要谈的,是另一文化特色。这一特色是尊崇道德而轻视法律。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法律和道德,在意识上是可以互相沟通的。道德可以作为法律理论的基础,而法律可以作为道德实践的工具。中国的圣人认为我们应以道德为上。


  ( 6)道德实践成功,用不著甚么法律来执行了。但这个观念绝不受西方文化的欢迎,因为西方人一向都尊崇法律而实践法律的了。在西方文化,法律能兴盛发展的原因,可能由于科学性的影响。其实,法律和科学,在思维方式上是互相沟通的。法律和科学,都重视定义和程序。法律和科学,都重视证据的确立。法律和科学的研究和实践,都可以超越个人而采取多人合作的方式。从这一方面看,中国文化对法律忽视的原因,也很显明了。


  以上所述,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特性。不过,在这伫,我们还要补充一点。这一点是中国人互相倚赖的特性。在这伫,我们也好用比较的方式。根据我旅美多年的观察,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注重个人独立自主,而中国人的方式,是互相依存和互相倚赖。在多年前年幼学生所读的「幼学诗」,已谈及这一点互相倚赖性。一个显著的例子便是:「一子受皇恩,全家食天禄。」从语文的观点来看,这两句所描述的,是中国社会的过去,现在又怎么呢?我在美国多年,还发现许多中国侨胞的生活方式是互相依存和互相倚赖的。「幼学诗」已作废,但对现在不少的中国侨胞,我却可以给他们两句「侨胞诗」:「一女嫁移民,全家来美国。」这实在不是祝贺,而是对他们作忠实的叙述描写罢了。这伫所述的,也是中国文化特性之一。本文所述,是作者比较文化研究的介绍。要是读者们有问题和意见,也是作者乐意的讨论。


  ( 7)民主最基本的意义是一种政府形式,由全体公民选出代表参与政事。` 一切政治上的措施,先采取公开讨论方式,然后由投票多数决定。政府机关的首长,有一定的任期。人民除选举权外,还有弹劾和罢免的权利。民主另外一个意义,是一种社会理想,是一种「民治」、「民有」、「民享」的大同世界。根据现在许多人谈及的基本民主观念,民主似乎是世界性最完美的政治理想。我们对这个民主观念,还有弹劾和批评的余地吗?


  我们现在要批评和弹劾的,不是民主的理论内容,而是民主的实践问题。我们要建立民主制度,要实行民主政制的律令,究竟要有甚么先决条件呢?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立场来探讨,实行民主的先决条件实在多得很。但从哲学的立场和通观性的体察,我们可以把先决条件或先决要素归纳成下列五大项目:


  (一)社区宪法性的条件,(二)知识性和教育性的条件,(三)物质和经济方面的条件,(四)心理性的条件,(五)沟通性的条件。


  社区宪法性的条件,当然是必需条件。这实在是民主制度最根本的基础。「宪法」这一个名词,对一般人来说,是一个专门制度的术语。但从英国的语文来认识,这个字含有「最基本」的意思。所谓宪法,就是最基本法。民主制度的基本法,必须肯定人民最基本的自由权,包括选举权、罢免权、言论自由权、活动自由权、以及出版自由权等等。要是一个滥充民主的政府所制定的宪法,并不给予人民自由的权利,这个民主政府,简直是有名无实的了。


  至于知识性和教育性的条件.看来没有像宪法条件那么必需,但也非常重要. 知识实在是一般人民参与活劝的有效条件。要是人民对一位候选人没有甚么认识,他们的选举行为简直没有意义。至于用选举方式来立法,选举者如果不知道立法提案的基本观念,选举的行为只是一种「作状」方式。这样来实行民主,恐怕还比君主制度困难了。


  知识性的条件,实在和教育很有关系。人民获取知识的最重要方式,当然是从教育的道路而来。但教育的功能很大。除了给人民提供知识之外,还可以协助人民对民主制度有更深的了解,协助人民对政治环境有更细心的体察。因此,教育的施行,实在是民主制度极重要的条件了。


  物质方面的条件,对民主的实践有很大的帮助。一般来说,这方面的条件,包括地理环境和机械用具。地理环境的项目很多,包括山川、沙漠、森林、河泽、海洋等等。荒芜的沙漠和严寒的冰地,自然对民主实践有障碍。但如果地理环境顺利,便可以协助人民参与民主实践。至于机械用具,所指的是交通工具和沟通性的器具,包括飞机、车辆、船只,以至于电话机、电脑机、打字机、和印刷机等等。这些用具,是民主制度实践的工具。至于经济方面,也是人民生活必需的安排,包括一切货物公司,金融买卖机构,和贷款代表商等等。这自然也是政治制度的一点基础了。


  心理性的条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一般人民的心理,实在是民主制度能成功的重要因素。要是人民实行选举,不外是讨好某些政府官的爱好,而不是把自己的政治兴趣忠实地表达,那么,这是对民主作很大的伤害了。一般人民的心理,一方面要客观,另一方面要有自己的政治意识。他们对当权的官,要能欣赏,亦要能批评。他们对民主的实践,要能了解,亦要能尽心。这一方面的条件,当然和教育很有关系。但当心理的健全建立之后,教育也容易发挥它本身的功能了。


  至于沟通性的条件,许多政治家和学者们都忽略。所谓「沟通」,是指英文Communication 一观念。


  ( 8)「沟通」的方式很多,但以语文为主。语文的种类和质素也非常不简单。有 `官方的语文,有民间的语文,有文学含束性的语文,有科学分析性的语文,有艺术提示性的语文。在民主制度建立了的国家,人民的互相沟通,是实践民主的必要条件。从互相沟通的道路,人民自然会增进知识和对政治问题增加了解。那么,民主的实践,看来并不会太艰难。不过,沟通性条件绝不简单。每一个国家拥有的语文可能不止一种。让我们把自己的国家拿来讨论吧。中国人的语文交谈,一向都以方言为主。只就一省来说,可能已有十种八种方言。他们对自己的方言眷恋非常,甚至留居于美国的中国人,他们也以自己的方言为本。在美国的中国侨民团体,其中台山(广东省的一县)话是方言的第一把交椅,可惜作者没有本领坐上去。作者在美国的个人经验使他对中国文化极为伤心。文化人的沟通性竟然被方言埋没了。我们要是没有沟通性的统一语言,中国人的民主制度怎样建立呢?


  结论


  本文主要的目的是从中国文化本质及民主制度要素来探讨在中国文化社会实行民主制度的可能性。问题要是简单化,就是要问:民主制度可以在中国建立而实行吗?作者的简单答案是「可以」。但这个答案没有甚么意义。有意义的答案,绝对不是这么简单。我们要实行民主,一定要建立一般人民的参与性(Participation)和政府对人民的代表性(representation .人民的参与,一定要先有教育和知识` . 除此之外,他们对政治的见解,要懂得分析,批评,和跟别人讨论,慢慢走向众人智慧性一致的道路。政府对人民的代表性,当然和人民的选举权、罢免权有关。但政治官员,应该为人民福利打算,绝不可以专门顾及自己的职权和利润。我们要达到好好的建立人民参与性和政府的代表性,实在很不容易。从中国的文化质素来看,中国人一向重道德而轻法律,重情而不重理,重互相倚赖而不重自由独立,似乎对民主制度距离很远,为甚么简单的答案还是正面的「可以」呢?作者的答案,可以分两方面来解说:逻辑分析和实践推敲。按照逻辑理论,两个对立观念如果不是互相矛盾,对立性可以在实践中有所沟通,甚至两对立者可以合而为一。道德和法律,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当然可以互相协调。情和理也没有矛盾,实在可以互相融洽。「互相倚赖」和「自由独立」也没有矛盾,而可以各守自己的单位。综合起来说,就是中国文化并没有和民主本质矛盾冲突。换句话说,民主制度在中国文化社会建立,在逻辑上是「可能」的。不过,在逻辑上的「可能」,并不表示在实践上也同样的「可能」。因为实践这一步骤,需要很多条件。实践所需的条件,正是本文叙述那五项民主制度建立的先决条件,包括适当宪法、知识、教育、心理性、和物质性等等项目。对中国文化来说,沟通性一项的条件,是最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我们究竟要等待多久才有统一全国的语文呢?不过这一点,也不是不可能的。我们对这一点所需,就是语文教育。这种教育既费时日,而教职员们也要尽心尽力。由此看来,在中国建立民主制度实在很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


  最后,请读者们让作者说几句老实的话。我们研究民主的道路还很多,但我们最好不要以美国的制度来作我们的唯一规范。美国民主政制,只供我们参考吧了。我们要建立民主制度,最适宜的道路是以重建自己的文化作起点。我们要虚心学习,情理沟通,道德和法律并重,艺术和科学相融。民主制度的建立,在于文化重建的成功。


  注释略


  原载:思想的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法评论http://gongfa.yeah.net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