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历代耶稣形象及其在文化史上的地位 选
帕利坎 (Jaroslav Pelikan)著

杨德友 译

 


    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
    他要作王;
    直到永永远远。

  福音书告诉我们,甚至在耶稣诞生以前,天使就已经向他母亲报喜:「主上帝要把他祖大卫的位给他;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路1:32-33)他诞生以后,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问:「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那里?」(太2:2)在圣枝主日进入耶路撒冷一事让他的门徒想起了先知的话:「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是温柔的,又骑着驴。」(太21:5)那一个星期最后一天他在十字架上惨死之时,彼拉多用三种语吉写了一个牌子,放在他头的上方:「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约19:19)新约中最后一卷书,使用了世间君主都很渴求的一个称号来称颂他为「万主之主,万王之王」(7:14)。

  而彼拉多竟还问他(约18:37):「这样,你是王吗?」

  彼拉多的问题可能,而且已经得到了许多不同的答案。「王」这个称号没有保留在十字架上,而是传遍了世界各民族、各个帝国。十字架还广泛流传,用以装饰各个帝国和民族的王冠、国旗和公共建筑,以及在战争中死亡的人的坟墓。正如奥古斯丁所说的:「他在十字架上曾被人嘲讽,但是,现在他把那十字架印在众国王眉宇之间。」1在把耶稣送上万王之王宝座全过程结束之前,十字架就已经改变了人类一大部分的政治生活。在以后各章里我们会一再看到,「君王神权」和「圣战」理论的大部分是以耶稣基督是王这一前提为依据的,而关于最终地弃绝一切战争和君王神权的大多数言论也莫不如此。探索耶稣称王在与其它政治论题和象征互动过程中的历史变迁,就可以理解西方政治史中一切高尚事物,和一切恶魔般事物的大部分:就连纳粹的 字(swastika),虽然其形式比基督教还古老,但也是用来恶毒反讽基督的十字架的,这一点鲜明地见于它的名称:弯勾十字架(Hakenkreuz):卍。「这样,你是王吗?」--彼拉多的问题的确依然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伴同着耶稣为万王之王这一形象的是一种期望,即:他即将在地上建立他的王国,圣徒将和他一起治理一千年;对这一期望的经典叙述是《启示录》第二十章。但以理关于四国将从地上消失的预言(但7:17-27)现在应该实现,第四个国就是罗马帝国。2几位早期教会作家在宣称基督「将要消灭暂时性的王国和建立永恒王国」,进而详尽地描述了为王的基督来临时将要完成的对人类生活和自然本身的变革。3在论证对来临王国的这一千年希望之畤,《启示录》作者听到了天上有大声音说:「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他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11:15)然而,我们应该注意,正如对千禧年(millenarian)抱有希望的各种鼓吹人物已经注意到的那样,这种对于基督统治的名符其实的期待甚至在二世纪在基督徒中间也绝不是普遍的。因而,爱任纽(Irenaeus)承认,他不同意某些人把这一切解释成为对天上永生的一种比喻,而殉道士游斯丁则认为,虽然他「像其它许多人那样」恪守对基督地上王国的期待,但是也还有「很多人属于纯洁而虔敬的信仰,虽然是真正的基督徒,但想法都不一样。」4
而且,千禧年论者和反千禧年论者都会回答彼拉多的问题,说游斯丁所说的话:「基督的确是永远的王。」5虽然问题出自提庇留.该撒(Tiberius Caesar)的这位代表,即彼拉多,这个问题在以后几百年仍不断地复现在其它各位该撒之代表的言论中。例如,从有关一八○年北非西利乌姆(Scillium)七男五女殉难的叙述(已证明确实可信)中可以得知,对于基督教殉道者以及迫害他们的异教徒,「万王之王」这一称号在用于耶稣时是表明一种反对该撤称至高无上之王的态度的。6而该撒的代表大约同时也问过斯米尔纳的波利卡普(Polycarp of Smyrna):「说『该撒是王』,对他烧香,拯救你的生命有甚么不好呢?」但是,据《波利卡普殉教记》载,他回答道:「八十六年来,我一直是(耶稣基督的)仆人,他从没有伤害我。我怎么能够亵渎拯救了我的王呢?」7《伊纳爵殉教记》中也有同类的故事,如果属实,则在时间上是更早的;伊纳爵(Ignatius)曾当面告诉图拉真(Trajan)皇帝:「天上的王基督(在我心里)……但愿我现在享受他的国。」8

  但是,在把耶稣当作商超于尘世问君王的天上之王,而对他表示忠诚的同时,基督教护教者也反复申明,这一态度没有让耶稣的追随者不忠于他们世间的君主。他们对罗马皇帝本人说:「陛下如果听说我们寻求工国,那么陛下无再多加查询即可知,我们说的是一个人间的王国。」他们坚持说,他们谈论的不是政治上的王国,而是「和上帝同在的」王国。因为,如果是尘世间的,政治上的王国,那么,他们就会毫不迟疑地作出政治妥协,否定基督而求得自己的安全。但是,耶稣基督是「荣耀的王」,他对人生提出了终极的要求。为了响应这一最终的要求,「我们只对上帝示以崇拜,但是在其它方面,我们则乐于为陛下服务,承认陛下是王,是君主。」9为了证实他们的忠诚,他们引用了「为我们的君王安全」的祈祷,这些祈祷在基督教圣礼中是献给「永恒、真正、活生生的上帝的;他们必定寻求上帝的恩典,超过其它一切恩典……我们祈求帝国的安全,皇室的兴盛。」他们拒绝做的事是把皇帝奉为神,言称「该撒是主」,和以他的「灵」起誓。10现世的诸王国都是上帝建立的,不是如某些异教徒所说的那样由魔鬼建立;因为由上帝建立,所以值得在上帝护佑下服从。11总之,「就归于众国王和众皇帝的荣耀而言」,指令就是服从,但是是服从而非偶像崇拜:「这样,该做的物当归给该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12但是,即使该做自称是主,也仅仅是国王和皇帝,而耶稣则是万王之王和万主之主;而非众主之一,13凡归给该撒的一切,也首先归给上帝。


注释:


Augustine,《论诗篇》76.7。
Justin Martyr,《第一护教书》31。
Irenaeus,《反异端论》5.26.2;5.33-34 (引自Papias)。
Irenaeus,《反异端论》5.35.1;Justin Martyr,《与特里丰对话录》80;见R.P.C. Hanson,《寓言与事件》,Richmond,1959,页333-56。
Justin Martyr,《与特里丰对话录》135。
《西里乌姆殉教案》6,载于The Acts of the Christian Martyrs,H. Musurillo编,Oxford,1972,页86-89。
《波利卡普殉教记》8-9。
《伊纳爵殉教记》2。
Justin Martyr,《第一护教书》11;51;17。
Tertullian,《护教书》30-32;《提摩太前书》2:2。
Ireneus,《反异端言》5.24.1;《罗马书》13:1、4、6。
Tertullian,《论偶像崇拜》15;《马太福音》22:21。
《哥林多前书》8:4-6,见Augustine,《上帝之城》9.23的说明。
本文转载自帕利坎 (J. Pelikan),《历代耶稣形象及其在文化上的地位》,杨德友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5,页66-69。
 

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版权所有